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间接定义法,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和相同压力不同温度条件下开展航空喷气燃料RP-3的体积弹性模量试验,研究航空喷气燃料体积弹性模量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不同温度条件下,体积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条件下,体积弹性模量随压力的升高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振动弦法,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和相同压力不同温度条件下开展航空喷气燃料RP-3的运动粘度特性试验,研究航空喷气燃料运动粘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大,喷气燃料RP-3的运动粘度逐渐变小,低温条件下更为明显。随着压力的增大,喷气燃料运动粘度缓慢增加,压力对喷气燃料运动粘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改进电热法测定比热容装置,省去电流表,用阻值恒定的FeCrAl合金电阻丝代替,并且设置静音搅拌叶轮,实现溶液自动搅拌。为防止氯化钠溶液电解,用石墨电极代替传统铜电极,测出氯化钠溶液比热容随浓度的变化规律:即在初温相同的条件下,氯化钠溶液比热容随浓度增加而线性降低;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氯化钠溶液比热容随浓度变化曲线整体向上平移。  相似文献   

4.
TA16和TA17钛合金热物理性能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下对TA16和TA17钛合金的线膨胀系数、比热容、弹性模量、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钛合金在100~500℃之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分别为9.638×10-6℃-1和9.224×10-6℃-1;在500℃以下,两者的线膨胀系数、比热容、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有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并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在50~500℃之间的比热容、弹性模量、热扩散率、导热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真实情况下研究某新型航空燃料的性能,设计了一种合理有效的飞行试验方法,将该新型航空燃料的性能与某使用中的航空燃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结论如下:在换算体积流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2号燃料时2发换算扭矩压力最高,1号燃料次之,3号燃料最低;使用2号燃料时2发换算排气温度最高,1号燃料次之,3号燃料最低。  相似文献   

6.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钢铝复合轨/受电靴在接触电阻热和摩擦热耦合作用下的温度场模型,给出了2种热量耦合的方法,计算了模型的温度场,研究了模型在不同电流、速度和位移条件下的耦合最高温度变化。结果显示:在相同位移和法向压力条件下,耦合的最高温度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电流、速度和压力相同的条件下,耦合最高温度随位移的增大成线性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航空喷气燃料的饱和蒸气压属性对飞机燃油系统、发动机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在飞机燃油系统飞行试验过程中必须对其饱和蒸气压进行测量。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的测试设备对RP-3航空喷气燃料饱和蒸气压进行了测量,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对航空喷气燃料特性参数测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燃料电池做为汽车动力源时,应能够在多变环境和不同工况下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燃料电池在不同工况下,其运行参数对燃料电池本身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为给燃料电池提供合适的工作条件,确保燃料电池在高效区运行.通过对高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正交试验研究,分析流量、压力和温度等运行参数对高压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空气流量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小,随着电流的增加,影响有所增加;空气压力的影响略大,并且在小电流时,这种影响比较显著;氢气压力(压力差)的影响始终很小,几乎可以认为没有影响;燃料电池工作温度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仍然十分大,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电流的加大,燃料电池温度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在高电流状态下,几乎是唯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不同工作条件下箔片型动压气体轴承气动热特性规律,以箔片型动压气体止推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变截面气膜间隙模型,引入粘性耗散项,通过数值仿真计算不同工作条件下气膜间隙的无量纲温度分布,并对轴承转速、进/出口压力、进/出口温度等参数对气膜温比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进/出口压力同比变化工作条件下,气膜温比随进/出口压力增大而下降,随转速的增大而升高,随进/出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进水温度变化对水润滑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水润滑轴承弹流润滑模型,分析不同进水温度和载荷条件下水润滑轴承润滑特性的差异,并且通过试验验证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进水温度升高,轴承的水膜压力下降,但在水膜压力峰区域最大水膜压力升高、最小水膜厚度减小、偏心率增大,表明进水温度升高对润滑性能有着负面影响;在相同的载荷和转速下,轴承摩擦因数随着进水温度升高而下降,且高载荷下进水温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更大。通过试验发现进水温度越高对摩擦因数变化的影响越大,不同进水温度下载荷越低,载荷的变化对摩擦因数变化量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1.
分别在100KPa、200KPa、300KPa、400KPa、500KPa和800KPa六个不同压力下通过实验研究了煤油(航空煤油RP-3)在微小圆管内传热的情况.实验管长为360mm,外径为2mm,内径为1mm,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压力下,传热系数先随煤油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达到沸点后,传热系数显著增大,然后突然减小,最后再慢慢增大.并且传热系数显著升高时的温度值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传热系数突然降低时的温度值(蒸干温度)随压力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一个航空液压作动器O形圈静密封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O形圈在不同压合量、油液压力、温度等条件下的接触压力分布和Mises应力分布,以此得到压合量、油液压力、温度等因素对O形圈静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压合量、油液压力的增大或者温度的升高,O形圈的最大接触压力和最大Mises应力都增大,密封性能良好但是使用寿命下降。计算了各压合量和油液压力下O形圈的有效密封宽度,并利用有效密封宽度来评价O形圈静密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双超声压缩生物质过程中压块松弛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弛密度作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运输、处理和储存有着较大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在不同压缩时间、不同预压力、不同生物质重量和不同生物质含水率下,压块的松弛密度随放置时间的变化,并利用松弛比直观反映了在不同的压缩条件下压块松弛密度的松弛程度。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压缩条件下,压块的松弛密度都是逐渐减小的,但松弛密度减小的程度不同;压块的松弛比分别在压缩时间为30 s、预压力为0.17 MPa、生物质质量为1.0 g、生物质含水率为20%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配制的不同3号喷气燃料含量的50-1-4φ润滑油样品作为航空润滑油燃料污染水平测定的标准模拟油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选择红外谱图中805-755 cm-1区域作为测定滑油燃料污染水平的定量区域,对此区域峰面积与相应的样品燃料污染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给出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航空润滑油的喷气燃料污染水平是可行的,测定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空发动机薄壁结构在热-声-流动载荷作用下疲劳问题。采用耦合的有限元/边界元法,针对高速气流中四边固支的GH188材料薄壁柱壳结构进行动力学响应计算。研究了不同温度场和不同声压级组合下,薄壁结构危险点位置处X方向应力响应规律。基于改进的雨流计数法绘制出结构应力响应的雨流循环矩阵和雨流损伤矩阵,分别对应力循环和结构损伤程度进行分析。结合Morrow平均应力模型和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薄壁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预估。结果表明:相同声压级下,临界屈曲温度前,结构应力响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屈曲后响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响应曲线先向左发生偏移,然后向右偏移,疲劳寿命先减小后增大;相同温度下,结构应力响应随声压级的升高而增大,响应曲线不发生偏移,结构疲劳寿命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航空螺旋锥齿轮断油润滑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航空螺旋锥齿轮断油工况进行分析,根据断油工况计算润滑油的初始啮合温度并建立螺旋锥齿轮断油润滑分析数学模型;通过编程得到断油情况下不同载荷、不同速度的接触区油膜厚度、压力和温度分布情况;分析油箱油量、断油时间、齿轮转速3个主要因素对断油润滑状态特别是中心油膜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航空螺旋锥齿轮在断油情况下,啮合产生的热量使油箱润滑油温度提高,在数值计算时需要对初始温度进行修正;随着油箱内润滑油量的增加,接触区润滑油温度降低;随着断油时间和齿轮转速的增加,润滑油温度逐渐升高,但升高速度逐渐减慢;齿轮转速和断油时间对接触区温度的影响大于润滑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锐  王静  唐洪伟 《润滑与密封》2020,45(12):60-66
对滚珠丝杠、滚珠蜗杆、无保持架滚柱轴承中常见的零卷吸状态下的急停问题进行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拟;采用不同的初始零卷吸表面速度和急停时间,探讨线接触零卷吸条件下发生急停时油膜压力、膜厚和温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急停时间下,中心压力和中心膜厚在急停过程中逐渐增大,随初始零卷吸表面速度的增加而轻微减小;初始零卷吸表面速度相同时,中心压力和中心膜厚均随急停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油膜的温度峰在急停前期缓慢下降,而在急停后期急剧下降。零卷吸工况下的急停会造成运动过程中接触区中心压力的急剧增加,会导致两接触固体间的应力远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使两接触表面会发生塑性变形,造成表面损伤。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对汽车减振器油封摩擦特性的研究,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力变化规律;在往复油封摩擦力实验台上研究了摩擦力随润滑油温度、润滑油压力和活塞杆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活塞杆速度的增加油封摩擦力呈先增加再减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随润滑油温度的升高油封摩擦力逐渐减小;随润滑油压力的增加油封摩擦力逐渐增大。根据油封摩擦力变化规律,可以推断出活塞杆速度较低、润滑油温度较高、润滑油压力较低时,应使得减振器油封有较大的过盈量或抱紧力,以提高汽车减振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混合润滑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实际微细铣削加工方法,采用DEFORM软件建立螺旋立铣刀铣削加工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硬质合金刀具铣削加工航空用钛合金Ti6Al4V过程中的铣削力变化,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铣削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铣削的进行,刀具与切屑逐步接触,各个铣削方向切削力逐渐增加;随着铣削的进行,切削厚度逐渐减小、铣削温度升高、工件材料力学性能和铣削力开始降低;铣削深度、单齿进给量及铣削速度对铣削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单齿进给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聚结分离技术在现代工业油水分离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航空喷气燃料、汽轮机油和液压油的油水分离中广泛地使用着聚结分离技术和设备,化工过程中的烃水分离也逐渐采用聚结分离技术与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