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HCO3-浓度为0.08 mol/L及不同浓度配比的SO42-和Cl-混合溶液中,利用循环极化电化学测试方法和SEM,对Cu工作电极的循环极化行为和点蚀表面形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SO42-或Cl-均能促进Cu的阳极溶解,且二者间存在交互作用.Cl-能降低Cu电极的腐蚀电位,增强其电化学活性.在点蚀敏感区域图中,Cu发生点蚀的临界Cl-浓度为0.02 mol/L.当Cl-浓度较低时,SO42-对点蚀敏感性无影响;当Cl-浓度为中等时,SO42-抑制点蚀;当Cl-浓度较高时,SO42-使Cu点蚀敏感性先升高后降低.无论SO42-浓度的高低,Cl-都能促进点蚀.在本研究体系中,Cu的点蚀敏感性强烈地受到Cl-和SO42-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浓度配比的HCO3-和SO42-混合溶液中,利用循环极化电化学测试方法和SEM,对Cu工作电极的循环极化行为和点蚀表面形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电位范围的循环极化实验中,Cu的点蚀行为可分为活性溶解型点蚀和钝化膜破裂型点蚀;随SO42-浓度的升高Cu点蚀的敏感性增大.由于HCO3-与SO42-的协同作用,随HCO2-浓度升高点蚀敏感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钝化膜破裂型点蚀中,SO42-提高Cu点蚀的诱发能力;HCO3-降低Cu点蚀的诱发能力.2种离子对点蚀自修复能力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3.
利用动电位循环扫描的方法研究了PO43-对304不锈钢亚稳态孔蚀及稳定孔蚀形核与生长阶段的影响。随着PO43-浓度的增大,亚稳态孔蚀电位Em和稳定孔蚀电位Eb值均增大,即PO43-浓度的增大,抑制了亚稳态孔蚀和稳定孔蚀的形核。PO43-增加导致亚稳态孔蚀的平均生长速度和电流峰值降低,从而增大了亚稳态孔蚀转化为稳定孔蚀的难度,抑制了稳定孔蚀形核。但PO43-增加导致孔蚀再钝化电位Ep降低,使充分发展的稳定蚀孔更难于再钝化,其原因可能是磷酸盐膜在小孔孔口的沉淀会促进蚀孔生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Cl-与SO42-对奥氏体不锈钢腐蚀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机理,阐述了Cl-与SO42-对不锈钢腐蚀影响的原因,总结了不同研究者对SO42-具有抑制不锈钢在含Cl-溶液中腐蚀的原因,分析了不同研究者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硫冶炼烟气中气态单质汞(Hg0)脱除难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硫化铜吸附剂样品,并考察制备工艺、烟气成分、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从模拟冶炼烟气中脱除Hg0性能的影响。采用SEM-EDS、XPS、XRD、Raman等分析表征方法对硫化铜吸附剂进行表征,并对CuSx吸附剂的脱汞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吸附剂均为富硫相硫化铜(CuSx),且一步水热法制备的硫化铜中S/Cu摩尔比(x)最高,x值可达1.34。CuS1.34具有最佳的Hg0吸附性能,其适用温度为75~150℃,且烟气中的O2、SO2和HCl有较强抗性,突破阈值为25%时吸附容量可达5.237 mg/g。利于Raman和XPS表征确定了短链硫(S22-)是CuS1.34吸附剂脱汞的主要活性位点,S22-与Hg0  相似文献   

6.
某核电厂除盐水系统连通管线改造完成后,连通管线内的水在静置一定时间后,Na+和SO42-含量偏大超标。本文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制作了试验装置,并对一系列浸泡试验进行离子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管道母材20#钢是导致管内介质Na+和SO42-含量超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种新型季铵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Et-N-NH2-MIL-101(Fe),用于氰化钯的吸附,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其吸附Pd(CN)42-特性进行了表征。吸附热力学表明吸附为放热反应,且能自发进行。Et-N-NH2-MIL-101(Fe)对Pd(CN)4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采用2.0 mol·L-1KI溶液洗脱Et-N-NH2-MIL-101(Fe)上吸附的Pd(CN)42-,洗脱率大于97.0%。5次循环后Pd(CN)42-的回收率大于91.0%。研究表明,Et-N-NH2-MIL-101(Fe)在中性介质中稳定性良好,对Pd(CN)42-具有快速优良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浸泡实验及电化学实验研究了阳树脂粉末对阀冷系统6063铝合金腐蚀影响。结果表明,直流电流会加速试样腐蚀;阳树脂粉末也会加速阀冷系统6063铝合金腐蚀。阳树脂粉末会溶出有机磺化物与SO42-,有机磺化物可增强溶液的腐蚀性,故浸泡前期腐蚀速率增大;较高浓度的SO42-在一定程度抑制铝合金的腐蚀,导致浸泡后期腐蚀速率减小,但是腐蚀速率仍然较大。电化学实验中6063铝合金自腐蚀电位先降低后升高,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EIS谱中低频区感抗弧出现,同时容抗弧半径增大,意味着铝合金表面吸附大量的SO42-,在一定程度抑制铝合金的腐蚀。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气暴露实验与室内加速腐蚀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雾霾环境下大气沉积颗粒物对低碳钢初期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离子色谱仪、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颗粒物及腐蚀产物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碳钢表面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土壤尘 (以O、Si、Al、Ca等元素为主),包含可溶性盐 (SO42-、NO3-盐等) 和沉淀不溶成分 (主要含Al、Si等元素)。碳钢表面沉积颗粒物加速低碳钢初期腐蚀过程,且沉积颗粒物越多腐蚀越严重,这与颗粒沉积物的吸湿性及可溶性盐诱发碳钢的溶解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用阳极电沉积技术在304不锈钢基体上制备CeO2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探讨不同配体阳离子种类、配体浓度和O2对镀层表面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H3COONH4配体中的铵离子(NH4+)对CeO2薄膜晶粒的细化具有重要作用,镀液中高CH3COONH4配体浓度及镀液的脱氧作用有利于阳极电沉积CeO2薄膜的致密化;在镀液组成为0.1 mol/L Ce(NO3)3和0.2 mol/LCH3COONH4、且镀液脱氧的实验条件下,获得了平整致密的纳米晶CeO2薄膜,其晶粒粒径范围为5~10 nm。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动电位扫描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Q235钢/导电混凝土在盐碱土、黄棕壤、红壤中的腐蚀行为,分析了土壤环境因素对腐蚀过程的影响规律,并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计算了土壤中各离子对导电混凝土中Q235钢腐蚀过程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加速腐蚀45 d后,Q235钢/导电混凝土表面出现孔洞、边缘出现细微裂纹。Q235钢/导电混凝土在3种典型土壤环境中腐蚀速率按土壤类型由小到大排序为:盐碱土<黄棕壤<红壤。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Q235钢/导电混凝土在土壤中腐蚀时,土壤中各离子影响权重排序为:pH>[SO42-]>[Ca2+]>[Cl-]>[HCO3-]>[Mg2+]>[Fe3+]。随着土壤环境pH的降低,导电混凝土劣化程度增大,腐蚀速率上升。土壤中的H+、SO42-会直接与导电混凝土组分发生反应,导致混凝土劣化,其影响权重最大。而Ca2+需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导电混凝土孔隙液,以析出相应的氧化物或者碳酸盐沉积的方式提供物理防护作用,其影响权重略低。其中,由于Cl-对Q235钢腐蚀的促进过程受到混凝土层及双电层隔绝作用的抑制,其影响权重较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了超级双相不锈铸钢在人工海水中经电化学极化后表面腐蚀产物。结果表明:双相不锈钢在人工海水中极化后的钝化膜表层主要以CrO3、CrOOH、Cr(OH)3和Fe(OH)3等氢氧型化合物为主,内层主要以CrO3、Cr2O3、FeO和Ni2O3等氧化物为主,同时膜内层存在Fe、Cr、Ni和Mo单质。MoO42-和NH4+吸附在钝化膜表面,对钝化膜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腐蚀模拟试验、表面分析技术水化学模拟计算等方法,对比了在含O2、SO2或NO2杂质超临界CO2-H2O环境中X52钢的腐蚀行为差异,探讨了杂质及其交互作用对X52钢腐蚀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含0.02%(体积分数)O2的超临界CO2-H2O环境中X52钢的腐蚀速率仅为0.007 mm/a,而在含0.02%SO2或0.02%NO2环境中X52钢的腐蚀速率均高于0.300 mm/a;当O2与SO2或NO2共存时,二者交互作用促进腐蚀性物质H2SO4或HNO3形成,进而促进X52钢的腐蚀速率提升;在含不同杂质的超临界CO2-H2O环境中X52钢的腐蚀和成膜反应过程主要由杂质控制,X52钢腐蚀程度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少量丁丙诺啡对小儿全麻下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后镇痛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麻醉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全麻腹腔镜下行疝气手术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时静脉输注丁丙诺啡3.0 μg/kg,对照组于麻醉诱导时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丁丙诺啡输注前(T0)、术后6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时采血测定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观察并记录术后6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的疼痛与镇静评分,同时对比临床相应指标及躁动分级程度。结果: 相对于T0,对照组T1、T2、T3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TNF-α、皮质醇(Cor)含量升高,CD4+、CD8+、CD4+/CD8+含量降低,研究组T1、T2时血清CRP、TNF-α、Cor含量升高,CD4+、CD8+、CD4+/CD8+含量降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T1、T2、T3时血清CRP、TNF-α、Cor含量较低,CD4+、CD8+、CD4+/CD8+含量较高(P<0.05);相对于T1,对照组T2、T3时镇静评分降低,研究组T2、T3时疼痛与镇静评分降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T2、T3时疼痛与镇静评分较低(P<0.05);研究组呛咳反应、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躁动分级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少量丁丙诺啡对小儿全麻下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可以降低炎症指标,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制备Fe60Cr18Cu3(MnCoNiMoAlTi)19中熵合金,研究了合金的时效硬化机理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中熵效应使合金凝固组织具有简单的BCC固溶体结构。HRTEM研究发现,超饱和固溶体基体高晶格畸变有利于合金时效后纳米有序B2共格相大量弥散析出,最高时效硬度达到621HV0.5。特别是抗热硫酸腐蚀和NaCl溶液点蚀性能与相同Cr、Ni含量的时效硬化不锈钢17-4PH相比均获得了大幅提升,表现为更宽、更稳定的阳极钝化区和显著较低的腐蚀溶解速度。XPS分析结果表明,高含量Crhy3+、Crox3+、Cuox+、Tiox4+、Alox3+和Moox6+耐蚀元素离子组成的多元钝化膜是其抑制Cl-点蚀坑形核和扩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浮选试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系统研究铅矾浮选中的硫化机理。浮选试验证明硫化钠对铅矾浮选具有活化作用;但必须控制硫化钠浓度,以避免过量硫离子对浮选的抑制。XPS、拉曼光谱和UV-Vis DRS结果表明,用硫化钠水溶液处理铅矾时,PbSO4被PbS取代。FESEM观察结果显示硫化过程中PbSO4的溶解和PbS纳米粒子的沉淀。因此,可认为铅矾与硫化钠水溶液的反应是通过界面耦合溶解–沉淀机制进行的:在与硫化钠水溶液接触时,铅矾溶解将Pb2+和SO42–释放到流体边界层中,该流体边界层相对于PbS相变得过饱和;然后,PbS纳米粒子在铅矾表面成核并生长。生长在铅矾表面的PbS纳米颗粒可以提高铅矾的可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TC4钛合金在服役期间耐磨性较差等问题,本文在乙酸钙-六偏磷酸钠电解液体系下运用微弧氧化工艺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掺La陶瓷涂层。重点研究了电解液中掺杂La(NO3)3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涂层(MAO)耐磨性的影响。利用XRD、SEM、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涂层附着力划痕仪等仪器对不同La(NO3)3掺杂量下的微弧氧化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厚度、显微硬度、摩擦因数、结合力等指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La(NO3)3掺杂量增加,MAO涂层由HAp、A-TiO2、R-TiO2、La2O3相组成。掺La陶瓷涂层厚度虽略有减小,但致密性有所提高。涂层的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当La(NO3)3掺杂量为6 g/L时,涂层显微硬度提高31.18%,涂层与基体结合力提高30.59%,MAO涂层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Q235钢在1 mmol/L NaCl,10 mmol/L NaSO4和NaCO3薄液膜下潮湿时间随温度、相对湿度和浸润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数据挖掘中标准化技术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预处理,提高了分析精度。通过线性模型中各自变量的权重系数研究环境控制因素对潮湿时间的影响规律和贡献份数,分析污染离子和腐蚀产物对潮湿时间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数据标准化技术可有效提高分析精度。 Cl-、SO42-和CO$_32-三种污染离子对于材料表面潮湿时间有不同的影响模式。温度和湿度对潮湿时间的影响较大,浸润时间对潮湿时间的影响较小。浸润时间和湿度跟潮湿时间呈正相关,而温度跟潮湿时间呈负相关。在24 ℃和相对湿度为70%~80%左右(转化点)温度和相对湿度指数有显著变化。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潮湿时间的影响有明显负协同作用,强弱和模式依赖于污染离子种类和理化性质,与腐蚀产物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自由基引发血管收缩的机制, 并通过血管静息张力的变化探讨三羟基异黄酮和17-β雌二醇对自由基缩血管效应的影响。方法: 制备猪冠状动脉血管环, 固定于恒温肌槽内, 待平衡后, 加入各种药物观察血管张力的变化。结果: 内皮完整的血管环在O2·-作用下产生明显的收缩, 去除内皮后无明显反应。1 μmol·L-1三羟基异黄酮对O2·-引发血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1, n=16),1 μmol·L-117-β 雌二醇无明显作用。H2O2 使去内皮血管环产生明显的收缩作用, 对内皮完整的血管环缩血管效应不明显, 30 μmol·L-1三羟基异黄酮可明显抑制H2O2 的缩血管作用。结论: 三羟基异黄酮可明显抑制O2·-和H2O2 的缩血管效应, 其作用明显强于17-β 雌二醇。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湿法冶金回收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存在含磷废水排放量大、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还原酸浸-沉淀-固相再生回收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新方法。区别于传统氧化酸浸,本研究在浸出过程中加入有机还原剂,将铁元素以Fe2+的形式浸出到溶液中;然后,通过控制pH值制备Fe3(PO4)2·8H2O,以此作为再生LiFePO4正极材料的前驱体,避免了后续混锂烧结过程中Fe3+还原不彻底、再生磷酸铁锂纯度低等问题。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浸出条件,Li+和Fe2+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15%和98.10%。利用氨水调控浸出液pH值,沉淀出形貌为一次片状簇拥成团状结构的Fe3(PO4)2·8H2O前驱体;最后,将Fe3(PO4)2·8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