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开发了一种以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乙酰丙酮钒为催化剂的合成3-氧代-α-紫罗兰酮的方法。主要探讨了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溶剂、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得出3-氧代-α-紫罗兰酮的有利合成条件是α-紫罗兰酮1.92g(10mmol),VO(acac)20.13g(0.5mmol),过氧叔丁醇50mmol,在35℃下于10mL丙酮中反应6h,3-氧代-α-紫罗兰酮的产率达到58%,纯度高于98%。  相似文献   

2.
开发了一种以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乙酰丙酮钒为催化剂合成4-氧代-β-紫罗兰酮的方法。主要探讨了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溶剂、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得出4-氧代-β-紫罗兰酮的有利合成条件是β-紫罗兰酮1.92g(10mmol),VO(acac)20.13g(0.5mmol),过氧叔丁醇50mmol,在35℃下于10mL丙酮中反应6h,4-氧代-β-紫罗兰酮的产率达到68%,纯度高于98%。  相似文献   

3.
在吡啶溴翁和吡啶氯翁离子液[Epy]Br、[Bpy]Br和[Bpy]Cl中,以氯化亚铜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可以直接-β-紫罗兰酮选择性氧化合成4-氧代-β-紫罗兰酮,收率可达55%。该方法使用了无毒的氧化剂和催化剂,反应介质和催化剂氯化亚铜可回收再利用,因此是一种有效和环境友好的合成氧代-β紫罗兰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硫酸镍催化合成紫罗兰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振华  杨青柳 《化学世界》2005,46(8):480-482
用硫酸镍催化假性紫罗兰酮的环化反应,得到了较高产率的紫罗兰酮。探索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和溶剂的种类等因素对该环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如下:5.6mL(79.6%)假性紫罗兰酮,催化剂用量为假性紫罗兰酮的3%(摩尔百分率),甲苯(溶剂)用量为8mL,环化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2.5h,在此合成条件下所得紫罗兰酮的产率为67.4%。选择极性较大的物质(如三氯甲烷)作溶剂有利于该环化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50%H2O2为氧化剂合成了β-环高柠檬醛,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β-环高柠檬醛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β-环高柠檬醛的最优合成条件如下:β-紫罗兰酮用量为10.0 g,氧化剂50%H2O2的用量为12 mL,催化剂无水AlCl3的用量为3.0 g,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45℃。此工艺条件下,β-环高柠檬醛产率可达33.7%。产物结构经GC-MS确证,并用内标法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逐级优化的单因素实验考察钛硅-1分子筛(TS-1)催化丙酮氨氧化合成丙酮肟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氨酮摩尔比、氧酮摩尔比、氨水及双氧水滴加时间、氨水及双氧水滴加组合模式、叔丁醇与水体积比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效果影响较显著.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每mol丙酮催化剂用量4g以上,氨酮摩尔比2.0以上,氧酮摩尔比1.0~1.4,氨水及双氧水滴加时间不小于1h,且同时滴加完毕,后续反应时间不小于1h,V(叔丁醇)/V(水)=2.3,反应温度70℃.在此优化反应条件下,丙酮转化率可达95%,丙酮肟选择性为98%.  相似文献   

7.
新法合成甲基紫罗兰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KF/Al2O3催化柠檬醛与丁酮反应合成假性甲基紫罗兰,大孔树脂D001CC催化环化假性甲基紫罗兰酮合成甲基紫罗兰酮。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假性甲基紫罗兰酮的产率为85.1%,甲基紫罗兰酮的产率达79.9%。  相似文献   

8.
以异丁醛和2,2,4-三甲基-1,3-戊二醇(TMPD)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青叶嗯烷),考察了不同分子筛的催化性能,筛选出催化活性最佳的Hβ沸石分子筛为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醛醇比、带水剂等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结果表明,在最优化的反应条件下,30.0mmol异丁醛,10.0mmol TMPD,以甲苯为带水剂,催化剂用量为0.20g,在溶剂的回流温度下反应2.0h,产物收率达95.1%。Hβ沸石分子筛还具有很好的循环使用性,在重复使用6次后仍保持高的活性。此外,还考察了以Hβ沸石分子筛为催化剂,TMPD与其他醛酮的缩合反应,同样取得很好的催化效果,相应的晤烷类化合物的收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分子碘催化条件下,以2,4-二氯苯氧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除草剂2,4-二氯苯氧乙酸正丁酯(2,4-滴丁酯),的方法。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0:1,回流反应2.0h,催化剂用量为0.03g(基于0.02mol的2,4-二氯苯氧乙酸),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8.7%。与现有的2,4-滴丁酯的合成方法相比本方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和收率较高,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过氧乙酸为氧化剂,硅钨酸为催化剂一锅法合成了二氢猕猴桃内酯。考察了影响二氢猕猴桃内酯收率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氧化剂放置时间等因素。单因素法确定合成二氢猕猴桃内酯的适宜工艺条件为:β-紫罗兰酮的用量10.0 g、反应时间6 h,过氧乙酸用量30 mL,反应温度40℃,过氧乙酸放置时间24 h,硅钨酸用量1.0 g,在该条件下,产品收率为53.9%。用GC-MS、IR和元素分析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加香评吸实验表明,产物二氢猕猴桃内酯具有增加卷烟香气甜润感,丰满卷烟香味,使香气更加细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扬  罗金岳 《化工进展》2013,32(12):2982
以假紫罗兰酮和卤代烷烃为原料,通过Simmons-Smith反应合成9,10-环亚甲基假紫罗兰酮。采用FT-IR、GC和GC-MS等手段确定产物结构。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得率的影响,得到9,10-环亚甲基假紫罗兰酮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催化剂用量n (假性紫罗兰酮) ∶n (二碘甲烷)∶n (二乙基锌) = 1∶1∶1.8,冰浴时间4.7 h,回流时间5.2 h,冰浴反应温度?5 ℃,溶剂二氯甲烷,假紫罗兰酮在溶剂中的摩尔浓度为0.2 mol/L,该条件下9,10-环亚甲基假紫罗兰酮得率为76.2 %。  相似文献   

12.
以(-)-α-蒎烯为原料,经过选择性氧化合成(+)-2-羟基-3-蒎酮。研究了其合成工艺条件,对不同氧化体系、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α-蒎烯选择性氧化合成(+)-2-羟基-3-蒎酮合适的工艺条件为:13.7g(纯度为93.0%)的(-)-α-蒎烯,在α-蒎烯与高锰酸钾物质的量之比为1:2,溶剂丙酮与水的用量是110:12(mL:mL),反应温度为0-5℃,反应时间为5h,α-蒎烯转化率为97.1%,(+)-2-羟基-3-蒎酮选择性为78.4%,纯度为92.1%,得率为76.1%,比旋光度为[α]D28+26°(c=0.5mol/L,CHCl3)。另外,采用IR、GC-MS和1H NMR和13C NMR等对(+)-2-羟基-3-蒎酮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磷钨钼杂多酸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尿素为原料,合成了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磷钨钼杂多酸是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的良好催化剂。确定的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尿素37.5mmol时,n(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1:1.2: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44.6%.  相似文献   

14.
吴胜琨 《安徽化工》2009,35(3):39-41
采用四溴双酚A(简称TBA)和非光气物质碳酸双(三氯甲)酯(简称BTC)代替剧毒光气研制溴代聚碳酸酯(简称BPC)系列阻燃剂,研究了溶剂、碱、催化剂、反应温度、结晶剂对合成溴代聚碳酸酯的影响以及反应时间与催化剂用量的关系、溴代聚碳酸酯分子量的控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溶剂为A或B,用量为每摩尔TBA15~2.5L;碱用量为每摩尔TBA2.8~3.5mol,浓度为5%;催化剂为BTMA,用量为每摩尔TBA10-40g;反应时间2-6h;反应温度10-60%;结晶剂为C,用量为溶剂A或B的3倍(体积);作为阻燃剂,溴代聚碳酸酯的分子量为2500—6500,通过调节TBA与BTC的配比及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磷酸铜、焦磷酸铜和三聚磷酸铜催化剂。以环己烷氧化为探针反应,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考察了催化剂、溶剂种类、溶剂用量、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的影响,并提出了氧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焦磷酸铜的催化活性最高,在乙腈用量10 mL,环己烷用量8 mmol,焦磷酸铜用量0.0300 g,w(H2O2)=30%的双氧水用量3.00 mL,反应温度65 ℃的条件下,反应10 h后,环己烷的转化率为54.1%,醇酮的收率分别为21.3%和32.8%。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辐射法合成α-紫罗兰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柠檬醛和丙酮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经缩合反应合成了假性紫罗兰酮,再经环化反应合成了α-紫罗兰酮。重点探讨了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物配比、微波辐射时间和功率等因素分别对缩合和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在微波辐射下合成α-紫罗兰酮的工艺条件:缩合反应以KF/Al2O3为催化剂(与柠檬醛的质量比为1∶1),n(柠檬醛)∶n(丙酮)=1∶10,90 W微波辐射12 min;环化反应以固体硫酸氢钠作催化剂,其用量为0.287 g,60 W微波辐射5 min。与无微波辐射条件的合成方法相比,此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简化了制备工艺流程,而且假性紫罗兰酮产率由92.6%提高到98.3%,α-紫罗兰酮的产率由60.0%提高到70.1%。  相似文献   

17.
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先在催化剂作用下通氧气氧化,再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二肟基紫罗兰酮,在酸作用下水解为重要的医药化工中间体4-氧代-β-紫罗兰酮。  相似文献   

18.
磷钨酸/硅胶催化剂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磷钨酸/硅胶为催化剂、通过环己酮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磷钨酸/硅胶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磷钨酸/硅胶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门(酮):门(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5min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79.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氯酸钠氧化β-紫罗兰酮的反应过程,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工艺,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实验揭示,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摩尔比,主产物为4-氧代-β-紫罗兰酮或5,6.环氧-β-紫罗兰酮,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其收率依次为53.5%和25.4%。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氢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分析得以确认。未反应的β紫罗兰酮经减压蒸馏回收,产物重复使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H3PW12O40/PAn,催化丁酮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磷钨酸掺杂聚苯胺是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1,2-丙二醇):n(丁酮)=2: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2.0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7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