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可是贫困生的认定却更为困难。从高校贫困生贫困证明真假难辨、认定贫困生的标准难、认定方法简单且不科学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高校贫困生认定难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制定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全国贫困生信息共享平台、改进贫困生认定方式等完善贫困生认定的具体机制与举措。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及管理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努力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已成为体现教育公正公平、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分析了实施中的贫困生认定、资助及管理体系,并就高校贫困生认定、资助及管理体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现状,分析了认定工作中存在制度不完善、认定程序和方法不科学等问题,结合多年担任辅导员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以学生在校综合表现为主、生源地贫困证明为辅的认定原则,以充分调动学生民主积极性,完善监督、举报机制,探求具有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的认定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现状,分析了认定工作中存在制度不完善、认定程序和方法不科学等问题,结合多年担任辅导员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以学生在校综合表现为主,生源地贫困证明为辅的认定原则,以充分调动学生民主积极性,完善监督、举报机制,探求具有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的认定对策.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历来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当前哈尔滨工业大学贫困生现状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加强贫困生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历来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当前哈尔滨工业大学贫困生现状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加强贫困生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探索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对205名贫困大学生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生的幸福感水平在性别、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尊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社交回避与苦恼呈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交回避与苦恼、社会支持、自尊等是影响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生就业关系到个人、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影响贫困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探索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心理资本问卷对134名贫困大学生和291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及其规律。调查结果发现:贫困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4个维度自信、乐观、希望和坚韧性均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在自信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显著低于男生;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乐观、坚韧性存在学科类别差异,理工科显著高于文科;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年级,大四最低。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助学体系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各高校分别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及以"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贫困生认定、资助方式运作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失与错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就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切实解决贫困生资助资源有限、效益低下、资助政策难以落实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和精神上真正脱贫,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其界定,进而分析我国当前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构建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是地方师范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对贫困生群体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和学习状况开展调查与分析,有助于国家、社会、学校采取适当的途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效救助和教育,帮助他们成才。建立资助与自助相结合的贫困大学生教育与救助机制是当下地方师范院校的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因数量庞大和心理问题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两次提出的心理疏导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建立心理疏导的长效机制也成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高校应在营造有利于贫困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客观环境的前提下,建构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信息汇集和动态监测机制,并根据当前客观情况建构起重在预防与发展的宿舍-班级-院系-学校的贫困生四级心理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结合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结合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史仕羽 《中国电力教育》2012,(17):121-122,143
提高高校贫困生德育工作质量是新形势下贫困生工作的重点,辅导员是实际从事贫困生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针对目前贫困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辅导员角度,探讨如何提高高校贫困生德育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促进高校贫困生成才是高校贫困生工作的落脚点,从高校贫困生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贫困生逆境成才的有利及不利因素,以期全面把握贫困生成才主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以NC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针对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及认定等相关工作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学生自身相关因素、家庭情况、高校情况、师生评价和特殊因素5个方面共20个指标系统而又动态的掌握学生信息,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建立适用于该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模型,以期更加公平、公正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缺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为进一步落实高校资助政策,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树立贫困生为国分忧、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加强感恩教育的工作势在必行。文章着重从社会环境、高校感恩教育和资助工作等外部因素分析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试图通过社会、学校、个人等各方面的努力营造和谐宽容的感恩氛围,促使贫困生将感恩外化,形成良好的感恩体系,加强贫困生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20.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贫困生的入学教育更是高校维稳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论述新生中贫困生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