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浸渍法制备了SO4^2-/硅锂钠石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浸渍浓度0.25mol/L,浸渍2h,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3h。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酐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对乙酰水杨酸合成的影响,乙酰水杨酸的较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酸酐摩尔比1:2,催化剂的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1.5%,在75℃反应15min,乙酰水杨酸的收率达83.4%,催化剂可重复使用2次。  相似文献   

2.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硅钨酸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酰水杨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物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钨酸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最佳工艺条件为:n(水杨酸):n(乙酸酐):n(硅钨酸)=1.0,2.5:0.002 4,76-80℃反应15 min,乙酰水杨酸收率达92.6%。  相似文献   

3.
固体超强酸TiO_2/SO_4~(2-)催化合成水杨酸乙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 Ti O2 /SO2 - 4 为催化剂 ,水杨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水杨酸乙酯 ,并考察了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杨酸用量为 0 .1 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Ti O2 /SO2 - 4 为催化剂 ,催化剂用量为 1 .0 g,乙醇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 3∶ 1或 4∶ 1 ,反应时间为 5h,反应温度 95~ 1 0 0℃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 ,酯产率达 89%。  相似文献   

4.
在四丁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苯酚、2-氯乙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醇苯醚,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试验确定合成乙二醇苯醚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0.1mol苯酚,n(苯酚):n(2-氯乙醇):n(氢氧化钠)=1:1.3:1.05、反应温度95℃、反应5h、溶剂苯用量为30mL,催化剂用量为0.75g,在此条件下,乙二醇苯醚的收率可达88.76%,乙二醇苯醚纯度98.5%。  相似文献   

5.
以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和异辛醇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常压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诸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工艺条件: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用量0.025mol,n(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n(异辛醇)=1:5,反应温度110℃,对甲苯磺酸用量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质量的12%,反应6h。在此条件下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的转化率达99.7%,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的选择性达98.4%,产品纯度99.0%。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甲醇尿素均相催化合成氨基甲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醇和尿素为原料在有机金属催化剂均相催化下合成了氨基甲酸甲酯(MC),优化的反应条件为:甲醇与尿素进料比为1.5(物质的量之比),溶剂与尿素质量比为0.65,催化剂用量为0.1mol/L,反应温度160℃—170℃,反应时间为6h。在上述体系和反应条件下MC收率达83%以上,MC合成选择性为98.1%以上。  相似文献   

7.
介绍以丁二酮和丙二胺为原料合成2,3,5-三甲基吡嗪的新方法。重点考察了缩合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和脱氢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2,3,5-三甲基吡嗪的生产工艺条件: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丁二酮、丙二胺、溶剂乙醇和DH型脱氢剂的投料配比为1:0.67:3:10(重量比),于O~-5℃缩合反应1~2h,再在溶剂回流温度下脱氢反应2~3h,2,3,5-三甲基吡嗪的收率按投料丁二酮计达59%,产品纯度≥99.0%。  相似文献   

8.
以苯甲醛、苯胺为原料,直接合成N-亚苄基苯胺。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乙醇含量及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N-亚苄基苯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h,苯甲醛与苯胺的摩尔比1:1.10,乙醇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含量70%,溶剂用量50mL。N-亚苄基苯胺产品的收率97.38%,产品纯度98.5%。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的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作催化剂,水杨酸和异辛醇为原料,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合成了水杨酸异辛酯。试验得到催化合成的最优反应条件如下:水杨酸0.01mol,异辛醇0.03mol,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剂用量为41.4mg,微波辐射功率350W,微波辐射15min。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8.8%。  相似文献   

10.
以水杨酸与甲醇为原料,Nb-SBA-15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经酯化反应可制备水杨酸甲酯。结果表明,最佳酯化反应条件为:铌负载质量分数15%,催化剂质量分数(占原料总质量)5.0%,甲醇/水杨酸(摩尔比)8∶1,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水杨酸酯化率为84.19%,甲醇利用率为92.12%。在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水杨酸酯化率仅下降11.83个百分点,表明Nb-SBA-15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AM/AMPS/M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AM/AMPS/MAA)三元共聚物作为钻井液处理剂。初步评价了此三元共聚物的泥浆性能,结果表明,AM/AMPS/MAA三元共聚物具有较好的降滤失和耐温性能,较强的抗盐和抗钙,镁离子污染的能力,以及较好的防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甲苯胺-2-磺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煤油作溶剂合成了对甲苯胺-2-磺酸。产品收率和溶剂回收率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自制二氧化钛负载磷钨杂多酸(H3PW12O40/TiO2)为多相催化剂,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苹果酯的方法.考察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苹果酯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钛负载磷钨杂多酸是合成苹果酯的良好催化剂,在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摩尔比为1:1.5,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量的0.8%,环己烷为带水剂,其用量8 mL,反应时间1.0 h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为78.2%.  相似文献   

14.
赵晓波  陈宏博  张淑芬 《石油化工》2003,32(11):941-943
在水介质中,采用Pd/C-OVN复合催化剂,研究了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NS)选择加氢合成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用正交设计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原料DNS质量浓度200 g/L,Pd/C催化剂用量2.0%,助催化剂OVN用量0.8%,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确证。  相似文献   

15.
疏水缔合AM/AMPS/MJ-18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铰(MJ-18)为原料,合成了疏水缔合AM/AMPS/MJ-18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乳液稳定性、单体转化率、共聚物特性粘数及抗盐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25℃,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加量(以水相质量计)0.15%,Span-80/Tween-80复配乳化剂加量(以油相质量计)6%,油水体积比1:1,体系pH值7~9,单体总加量(以水相质量计)50%,其中疏水单体MJ-18含量0.6%。  相似文献   

16.
以2,5-二甲基-3-呋喃硫醇,糠酰氯和吡啶为原料,通过醇解反应合成了2,5-二甲基-3-糠酰硫基呋喃,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变及熔点等分析方法证明了产物的结构。考虑了工艺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2,5-二甲基-3-呋喃硫醇):n(糠酰氯):n(吡啶)=1.0:1.5:1.5,乙醚加入量10mL,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1.5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81.3%。  相似文献   

17.
AM/AMPS/MAA/DADMAC四元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四元共聚物作为钻井液处理剂。初步评价此四元共聚物的泥浆性能,结果表明,AM/AMPS/MAA/DADMAC四元共聚物具有较好的降滤失和耐温性能,较强的抗盐能力,及较好的防塌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Pt/Al2O3为催化剂.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在液相条件下对正戊醛缩合产物2-丙基-2-庚烯醛进行选择性加氢制取2-丙基庚醛。在0.5~2.0MPa,373~433K,氢气/烯醛摩尔比2.5:1,液时体积空速0.5~Z.0h^1的实验范围内,筛选出合适的反应条件,实现高选择性加氢,制得目的产物2-丙基庚醛。  相似文献   

19.
以对甲苯酚和异丁烯为原料合成2-叔丁基对甲苯酚。对催化剂进行了筛选,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2-叔丁基对甲苯酚的最佳条件:催化剂用量(以对甲苯酚质量计)12%,异丁烯加入时间2h,补充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100-110℃,对甲苯酚与异丁烯的摩尔比为1.1:1。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为79.1%。  相似文献   

20.
以2-氯丙酸和对甲氧基苯酚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和还原剂存在下,经Williamson反应合成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考察了中和温度、还原剂、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诸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实验条件为:中和温度0℃;还原剂w(连二亚硫酸钠)为1%;n(2-氯丙酸钠)∶n(对甲氧基苯酚钠)为1.6;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可得白色晶体状产物,纯度达99%以上,收率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