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广臻  陆琦  刘管平 《风景园林》2018,25(7):107-111
现存于岭南地区的惠州西湖、潮州西湖、雷州西湖、端州(肇庆)星湖、邕州(南宁)南湖、桂州(桂林)西湖和榕杉湖等都是基于城市格局和山水尺度营造的风景园林。这些风景园林和所在州府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并且集中于唐宋时期生成,刘管平先生将其归纳为岭南州府园林。从公共性本身的视角出发,主要集中于管治、使用2个主要方面来考察岭南州府园林的公共性,从而揭示了在唐宋特定历史时期,岭南州府园林的4个公共性特征,并进一步指出这一类公共园林作为一种"古典公共园林"而存在。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国的历史名城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数历史名城往往会有湖泊相伴,如杭州西湖、南宁南湖、肇庆星湖等。这些城市湖泊与古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与古代城市在历史发展之间的共振关系,还处在开放的研究之中。对其分布的结构性特征还未有结论。根据唐代以来逐渐形成的正南线和东南线2条古代驿路结构主线,同时比对历史文献记载中中国古代的"城市—湖泊"系统的分布,进而初步形成一个结构性的认识。中国古代"城湖"体系的形成,与自唐宋起始的大规模地方州府城市的建设密切相关,同时亦是适应中国胡焕庸线以东南,以丘陵地貌为主的自然山水本底。这对于揭示中国古代城市近郊基于自然山水本底而营造的山水风景的历史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的城市私家园林不同,杭州西湖湖上园林一直在一个更为复杂和动态的城湖大环境中发展与演化。民国初年"西湖入城",使城湖空间不再隔绝,也加剧了园林、风景、城市互为影响、互为转化,最终演变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以郭庄及西泠印社2个具有代表性的湖上园林为分析对象,通过辨析园林中建筑与空间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公共游览与使用方式变迁,试图阐明当一个复杂的依托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园林是如何适应、演化及转变,而这一变化又是如何在园林空间格局、园林中心空间及园林空间的公共性使用3个层面来得以具体体现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西湖湖上园林也逐渐摆脱单一的园林身份,发展为园林、公共风景与城市生活空间的综合体,这最终造就了西湖湖上园林不同于其他江南传统园林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11日,"风景园林六十年·岭南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由广乐园林学会、广西风景园林学会、海南省风景园林协会、香港园境师学会、澳门特区民政总署园林绿化部及<风景风林>杂志社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广东省科技术协会、广东省建设厅、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政园林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大办支持,<广东园林>编辑部、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广东棕榈园林股有限公司、东莞岭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等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5.
美哉广东风景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风景园林是中华民族风景园林重要组成之一。具有独特的岭南地方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并与时俱进地发展。其根基是中华民族的园林文化在珠江三角洲地域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的演变和发展,景物因人成胜概,人杰地灵(图01)。1广东古代园林流传的辉煌业绩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土  相似文献   

6.
清雍正年间杭州西湖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时任浙江总督的李卫是其间重要的主持者。他在西湖疏浚的基础上,修复并完善湖山内外大量的游赏景点,组建了一套以"西湖十八景"为核心的新的西湖公共游赏体系,推动了西湖公共园林的再度兴盛。基于历史记载,从建设者的角度,梳理李卫督浙时期的园林建设行为,并将这些建设点进行地理空间的定位,形象地反映当时公共游赏体系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和建设过程。认为李卫的西湖公共游赏地建设表现出极力恢复往日名胜,积极开发新的游赏地,注重景点之间的联系,完善公共游赏体系,以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特点。通过这一具体案例的研究,增加对中国古代城市公共园林建设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7.
灵隐飞来峰被誉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第一山林",逐步发展成为杭州夏季的避暑胜地,飞来峰传统园林景点选址与古代山林地造园中的避暑传统智慧紧密相关。在过去定性研究"避暑"园林文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卫星热红外遥感、热环境实测等定量方法来评价其以"避暑"为核心的风景园林特征,提炼和发掘古代山林地造园传统智慧的科学价值,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杭州西湖山林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8月,《风景园林》杂志社分别与北京园林学会、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举办了"北京风景园林60年座谈会"和"建国60周年杭州风景园林建设座谈会"。7月,《风景园林》与广东园林学会、福建省园林学会、广西风景园林学会、海南省风景园林协会、香港园境师学会、澳门特区民政总署园林绿化部在羊城联合主办"风景园林60年岭南论坛",来自北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及香港、澳门等地的行业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连同岭南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共计300余人齐聚广州,共话风景园林60年。之所以选择在这三地召开相关会议,既考虑了北京、杭州和广州作为中国传统园林流派――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重要策源地的因素,也因为这三座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典型性,其园林理论和实践某种程度上可视为60年来中国城市园林面貌变迁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座谈会和论坛上,专家们以中肯、务实的态度,客观总结了风景园林60年的成绩,也毫不回避地剖析了当前出现的各类问题。这三场会议,应该说是行业近些年来涉及地域较广、参与专家人数较多的一次具有阶段反思性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风景园林》2019,26(10):10-10
正孙筱祥,1921年5月29日生,2018年5月4日逝世,享年97岁。孙筱祥先生是北京林业大学知名教授、园林教育家、享誉中外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师。他曾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总理事会中国个人理事,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与人居大地规划设计研究室主任,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森林与造园教研室主任,杭州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杭州市西湖风景建设组组长等30多项国内外风景园林领域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10.
风景园林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其行业实践涵盖园林、城乡景观、风景名胜区等,具体到历史性遗存,中国古代造园体系与近现代园林的优秀代表实例丰富。然而,在遗产保护领域,中国古典园林虽是传统文物保护体系中的重要门类,但其丰富内涵尚未得到完全反映,且传统文物保护体系也不能完全满足园林保护的特定技术要求。试以近年涌现的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工业遗产等遗产门类为参照,以中国园林具备的专类遗产基本条件为例,分析建立"中国风景园林"专类遗产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探讨"中国风景园林遗产名录的代表性园林"的评选维度和方向,以期为以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风景园林遗产的更好保护提供研究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11.
廣東園林     
《园林》2021,(5)
正《广东园林》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常年征集风景园林研究、实践、教育、艺术与教育等栏目的学术文章。2021年专题专栏计划专题大湾区城市更新与街景重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适老室外环境、园林生态建设保护、岭南园林民间工艺、国家公园建设、岭南古建研究、树木安全管理、滨水景观、风景园林与自然教育、风景园林与公众健康特别栏目园林文化、营境理论与实践、海外风景园林思想、岭南本土创作、名家谈岭南园林、青年风景园林师  相似文献   

12.
认识苏州古代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兆祯 《中国园林》2010,26(7):15-18
中国古代园林分为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区诸类型,苏州为江南私家宅园的代表,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是古代造园最后的高潮。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例,运用以借景为中心的创作秩序,深入剖析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希望能够给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全盛期,也是中国古代公共园林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曲江流饮"便是这一时期的园林盛会。在唐代,曲江面向公众开放,开城市公共园林之先河,对唐长安城的社会经济、人文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当时以及后世城市公共园林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该文以唐长安曲江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文献为线索,以考古发现为依托,以实地踏勘为参照,深入挖掘曲江的历史文脉,探讨唐人在曲江的公共性活动,分析曲江的公共性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刘家麒 《中国园林》2012,28(2):69-7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风景园林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随着经济增长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个城市都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公共园林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绿化.对自然风景区的保护、利用工作更加着力,新增了不少国家风景名胜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列入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2008年奥运森林公园的建成和2010上海世博会,更把风景园林建设推向高潮.广大群众也加深了对风景园林的认识,对住房的要求从面积、建筑质量、价格,进而到环境、园林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中国科协将第一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进行了公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前副理事长、本刊常务编委、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孙筱祥教授在本刊2002年第4期发表的《风景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一  相似文献   

16.
《园林》2019,(5)
烟水亭在古代是江西九江城南近郊一处著名水上公共园林,西北为繁华的都市郡城、东南为淳朴的乡村聚落,其所处位置是九江城与周边村落连接融合的过渡空间。本文以烟水亭及其四周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为基础,以现场考察为依照,从城市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等方面出发,深入发掘城市发展对烟水亭历史变迁和景观蜕演的影响。通过分析烟水亭历史沿革中景观变迁的节点事件和其产生的公共性活动,同时结合相关的诗词歌赋,探究烟水亭作为城郊公共园林受城市影响所呈现的景观特性蜕演。  相似文献   

17.
鲍沁星 《中国园林》2012,28(8):89-92
灵隐飞来峰是西湖第一山林,具有峰石林立、洞壑万千的独特风景,对于南宋临安皇家园林叠山有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价值至今尚未引起充分重视。探讨了灵隐飞来峰的由来、独特平地石山风景及其对园林叠山的影响,指出其文化反映的是自唐代以来兴起的中隐文化和以石为主的山林欣赏趣味的逐步成熟,是启发中国园林叠石为山的造园思路的重要源头之一。不但其佛教造像艺术非常重要,而且独特的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价值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重点阐述了西湖60多年的保护建设历程,西湖风景园林坚持传承和创新结合,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在尊重西湖自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取西方先进的园林科技文化,从而使西湖成为中国当代风景园林的典范。新时代的风景园林应该坚持自信、自立,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延长线上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19.
《风景园林》2009,(4):19-23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8月,《风景园林》杂志社分别与北京园林学会、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举办了“北京风景园林60年座谈会”和“建国60周年杭州风景园林建设座谈会”。7月,《风景园林》与广东园林学会、福建省园林学会、广西风景园林学会、海南省风景园林协会、香港园境师学会、澳门特区民政总署园林绿化部在羊城联合主办“风景园林60年岭南论坛”,来自北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及香港、澳门等地的行业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连同岭南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共计300余人齐聚广州,共话风景园林60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归纳了岭南园林意匠中关于园景空间组织方面的鲜明特征,分析总结了岭南园林意匠对建筑公共空间组织的启示,探考了VR(虚拟现实)等数码信息科技对人们空间认知的深刻影响,以及对岭南园林意匠与建筑公共空间组织有机结合的发展趋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