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链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链霉素的快速、灵敏测定,将特异性强的分子印迹技术与检测灵敏度高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结合,构建链霉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以链霉素为模板分子,吡咯为功能单体,利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膜。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以铁氰化钾为探针,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链霉素进行定量测定及传感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线性范围为5.00×10~(-8)~8.00×10~(-5)mol/L,最低检出限(LOD)为3.45×10~(-8)mol/L,为链霉素的测定提供了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电化学法和光度法对铬黑T(Eriochrome black T,EBT)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pH5.29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液中,EBT有两个氧化峰和两个还原峰,加入BSA后EBT峰电位不变,峰电流下降,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BSA的电分析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峰电流下降值与所加的BSA量在2.0×10-6~1.0×10-5mol/L、2.0×10-6~6.0×10-7mol/L和6.0×10-7~5.0×10-8mol/L范围内呈线性响应,检测限为1.0×10-9mol/L。通过测定BSA引入前后的一些电化学参数,推测EBT与BSA相互作用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探讨了BSA与EBT的结合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Ag纳米粒子修饰到Pt微电极表面,将其用于过氧化氢的测定研究。修饰电极在6.25×10-5mol/L5.125×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过氧化氢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653×10-4mol/L(S/N=3)。  相似文献   

4.
马明阳 《应用化工》2014,(5):954-956
基于碱性介质中,氯霉素对H2O2-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分析,建立了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灵敏检测氯霉素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流路选择氯霉素和KMnO4先混合,再注入鲁米诺(NaOH)溶液中;氧化剂选择H2O2,其浓度为6.0×10-4mol/L;鲁米诺中NaOH的浓度为8.0×10-5mol/L;鲁米诺浓度为1.0×10-4mol/L;选择混合管长度为5 cm。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检测氯霉素的线性范围为8.0×10-8~1.0×10-5g/mL,检出限(3σ)为5×10-8g/mL,对5×10-7g/mL氯霉素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用该法对氯霉素胶囊中氯霉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辅助的方法获得了具有过氧化物模拟酶的性质Mo/Ce O_2NPs纳米粒子。L-半胱氨酸对Mo/Ce O_2NPs的催化效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构建一种快速准确测定L-半胱氨酸的比色传感方法。同时,结合利用尿酸氧化酶能够专一性酶催化尿酸作用下产H_2O_2的原理,建立了准确检测尿酸含量的比色方法。在最优条件下,L-半胱氨酸的检测范围为1. 0×10~(-5)~1. 0×10~(-4)mol/L,其检出限为0. 8×10~(-5),尿酸的检测范围为2. 0×10~(-6)~1. 0×10~(-4)mol/L,其检出限为1. 5×10~(-6)。此方法仪器简单,结果准确,可应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  相似文献   

6.
酸性环境中利用合成的新型环金属铱配合物[ (dpci)2Ir(pcp)](dpci=3,4--苯基邻二氮杂萘,pcp=2-(3-吡唑并[4,5]樟脑)基吡啶)-亚硫酸盐-硫酸铈反应建立了一个快速、灵敏的测定亚硫酸盐的新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强度与亚硫酸盐浓度在3.0×10-7~1.0×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8×10-8 mol/L.9次重复测定1.0×10-5 mol/L亚硫酸盐相对标准偏差为3.7%.该法用于测定白糖中的亚硫酸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酸性环境中利用合成的新型环金属铱配合物[(dpci)2Ir(pcp)](dpci=3,4-二苯基邻二氮杂萘,pcp=2-(3-吡唑并[4,5]樟脑)基吡啶)-亚硫酸盐-硫酸铈反应建立了一个快速、灵敏的测定亚硫酸盐的新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强度与亚硫酸盐浓度在3.0×10-7~1.0×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8×10-8 mol/L。9次重复测定1.0×10-5 mol/L亚硫酸盐相对标准偏差为3.7%。该法用于测定白糖中的亚硫酸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溴甲酚紫光度法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秦宗会  谭蓉 《日用化学工业》2006,36(6):392-394,408
在pH 6.40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溴甲酚紫与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最大褪色波长均在588 nm处。CPB和CTAB的浓度分别在1.5×10-6mol/L~1.8×10-5mol/L和1.0×10-6mol/L~1.6×10-5mol/L遵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83×104L.mol-1.cm-1和3.23×104L.mol-1.cm-1,检测限分别为5.12×10-7mol/L和4.75×10-7mol/L,回收率为97.4%~104.1%。方法有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水样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以对苯二胺、氯乙酰氯、苯并咪唑和溴代正戊烷为原料合成了荧光分子探针——1,4-双(3-正戊基苯并咪唑氯化铵-1-乙酰氨基)苯(M),收率为80.1%。用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光谱考察了其在水溶液(HEPES缓冲溶液,pH=7.4)中对阴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M对PO_4~(3-)具有快速、直接、较高的选择性识别性能,在1.0×10-5mol/L的M溶液中滴加9.0×10-4mol/L的PO_4~(3-)后荧光发射波长红移36 nm,荧光强度增强至2.9倍,与PO_4~(3-)结合后的荧光发射强度不受其他常见阴离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基于Ag(Ⅰ)对三聚氰胺的荧光熄灭作用,建立了测定Ag(Ⅰ)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为5.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测定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为256.0 nm,最大发射波长λem为363.0 nm,线性范围为2.0x10-6 ~2.4×10-2 mol/L,检出限为4.3×10-7 mol/L.将其用于废定影液中痕量Ag(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罗宿星  伍远辉  黄仕华  张飞 《化学世界》2012,53(7):400-402,406
制备了离子液体改性蒙脱土修饰电极,用交流阻抗进行了表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多菌灵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多菌灵浓度在5.0×10-7~1.5×10-5 mol/L范围内,脉冲伏安法的氧化峰电流与多菌灵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0-7 mol/L,相关系数r=0.9924,该方法可用于检测溶液中多菌灵含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铅(Ⅱ)催化K3[Fe(CN)6]氧化Luminol产生化学发光的事实,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发光定量测定铅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Pb(Ⅱ)的检出限为3.8×10-7mol/L,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mol/L,测定浓度为1.0×10-5mol/L,Pb(Ⅱ)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5%(n=11),通过对汽油样品中铅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血红蛋白作催化剂茜素蓝S褪色法测定过氧化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2O2能够氧化茜素蓝S使之褪色,而模拟酶——血红蛋白对其具有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以茜素蓝S为指示剂的过氧化氢——茜素蓝S——血红蛋白酶催化反应体系测定痕量H2O2的新方法。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体系的酸度为pH=10.1的NH3-NH4Cl缓冲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该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7~7.5×10-5mol/L,检出限为1.3×10-8mol/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4L/(mol·cm)。该方法可用于雨水及消毒水中H2O2的测定。结果今人满意。该方法简单、灵敏、选择性好,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4.
在封闭体系中研究了氟虫腈对别洛索夫-扎鲍京斯基(B-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结果表明氟虫腈的加入明显的改变了振荡体系的振幅,氟虫腈的浓度在2.5×10-5~1.25×10-7 mol/L范围内与振荡体系振幅的变化值ΔA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6,最低检出限为1.0×10-8 mol/L以此建立了测定氟虫腈的快速、简单、灵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牛血红蛋白催化罗丹明6G褪色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牛血红蛋白(Hb)具有模拟过氧化氢酶的催化特性,建立了一种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H2O2的新方法.研究了pH值、KI、Hb、罗丹明6G用量及常见离子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在526nm处,H2O2的浓度在9.72×10-7~1.94×10-5mol/L范围内与吸光度降低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23,方法的检出...  相似文献   

16.
碘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海带、紫菜中碘及碘的浸出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秦汉明 《化学世界》2002,43(11):572-573
提出了用碘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海带、紫菜中碘的方法。在 0 .2 0 mol/L KNO3 ,1 .0× 1 0 -3mol/L Na2 SO3 ,p H 5 .0~ 6.0溶液中 ,碘离子浓度对数值在 5 .0× 1 0 -7~ 1 .0× 1 0 -1mol/L范围内与电位呈良好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3× 1 0 -7mol/L,准确测定了海带、紫菜中碘的含量 ,对浸泡时间与海带中碘的浸出率关系进行了研究。回收率 95 %~ 98%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6%。  相似文献   

17.
建立灵敏快速测定氯诺昔康的新方法。用线性单扫描极谱法实现快速测定。结果表明,在0.06 mol/LHAc-NaAc(pH 4.5±0.1)缓冲溶液中,氯诺昔康于-1.25 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氢波,其二阶导数峰电流与氯诺昔康浓度在4.0×10-8~6.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880,n=10),检出限为2.0×10-8mol/L。该方法可用于药剂中氯诺昔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在弱碱性介质中,α-萘酚被双乙酰氧化为α-萘醌,α-萘醌与肌酸生成荧光化合物,该化合物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生成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增强,在1.44×10-9~2.00×10-7mol/L范围内,共振光散射强度(RLS)与α-萘酚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186.9c(×10-8mol/L)+84.89,r=0.999 1,检出限为4.31×10-10mol/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6.0%~104.0%,RSD=0.80%~3.42%,该方法可用于尿液中痕量萘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硫胺素在碱性条件下能被过氧化氢氧化成具有较强荧光的硫胺荧。基于此基本原理,利用连续动态液滴荧光法测定溶液中的痕量过氧化氢。连续产生与滴落的液滴可充当无光窗光池。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传感器对2.5×10-5 mol/L~1.9×10-4 mol/L浓度范围内的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为4.88×10-6 mol/L。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将其用于雨水中痕量过氧化氢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样中痕量铀的荧光猝灭新方法,在pH=6.0的BR(磷酸、乙酸、硼酸混合溶液)缓冲溶液中,双氧铀与环丙沙星形成配合物,使环丙沙星的荧光强度减弱,在2.3×10-8~1.0×10-6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的改变值ΔF与UO22+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7.0×10-9mol/L。用于环境水样的检测,回收率为92.0%~106.0%。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