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山佳 《江苏纺织》2006,(9B):64-65
鲁绣山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它所用的绣线大多是较粗的加捻双股丝线,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曾流行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其绣品不仅有服饰用品,也有观赏性的书画艺术品。鲁绣风格较他绣不同,多以暗花织物作底衬,以彩色强捻双股衣线为绣线,采用齐针、缠针、打籽、滚针、擞和针、镇绣(辫子股针)、接针等针法,选取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鸳鸯、蝴蝶和芙蓉花等为题材。  相似文献   

2.
依托馆藏的近代民间服饰实物及文史材料,对近代女袄中苏绣的针法与配色进行了分析,刺绣的主要针法有齐针、正抢针、平套针与打子等,同时还有空水路的装饰应用及混合针的应用。研究了绣线与绣线之间的颜色搭配、绣线与绣底面料的颜色搭配,以及绣线与绣底面料的光泽搭配,认为根据面料选择不同的针法时需充分考虑面料、绣线与针法的整体配伍关系。苏绣的刺绣技法精巧细腻,色彩搭配和谐雅致,形象细致生动,探讨其在针法、配色方面的通常做法与普遍规律,对于保护和传承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頔  张竞琼  李向军 《丝绸》2012,(6):50-54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近代民间服饰品与苏州工艺美术馆等地馆藏的画绣实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别统计、解析了服饰品绣与画绣中主要针法,并从表现方式与刺绣主体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发现在题材上,服饰品绣的纹样简单抽象,写意夸张,画绣底稿意境悠远,艺术性强。针法上,服饰品刺绣针法规律性强、特色明显,画绣针法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程式。在用线上,服饰品绣材质更加多样,纹理明显,画绣用线更细。在用色上,服饰品绣善用对比色,注重色彩间的呼应关系,质朴和谐,画绣以画稿用色为基色,清丽淡雅。因此,对苏绣研究体系的完善与苏绣技艺的传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丝绸》2017,(10)
扬州刺绣中的写意绣作为刺绣针法技艺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研究刺绣针法技艺的重要实物佐证。在对扬州刺绣研究所、扬州工艺美术馆和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收藏、展示及售卖的写意绣实物进行观测、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写意绣绣品中的散套针与擞和针。同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以上两种针法进行比较研究,探求它们在运针过程中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分析比较两种针法的表现效果。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扬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对现代服饰品设计中的刺绣装饰手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前皮革刺绣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皮革刺绣与一般纺织面料刺绣的区别;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平绣、锁绣、锁边绣、十字绣等主要刺绣技法在皮革面料中的应用效果;根据皮革面料材质的性能,分析了皮革刺绣对于绣针、绣线及打版工艺方面的特殊要求.为皮革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及其款式风格的设计和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贵州各民族中钉线绣工艺更广泛的运用到刺绣作品中,对比分析最具代表性的水族马尾绣、舟溪苗族蚕锦绣、革一苗族梗边打籽绣、织金苗族绞线绣以及黔东南侗族盘筋绣,研究5种刺绣在钉线绣综线内芯材质、综线丝线的色彩、使用位置、刺绣中所结合使用的其他刺绣工艺以及在服饰中装饰的位置方面的特色,从图案审美角度鉴赏5种刺绣所形成的刺绣图案,分析不同刺绣在综线质感、造型风格、色彩3个方面的表现,总结出不同民族不同刺绣中独特的审美偏好,为研究刺绣艺术以及以刺绣艺术现代设计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与传承扬州刺绣传统手工艺,以扬州刺绣中的工笔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及扬州工艺美术馆等场所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了详实准确、具有代表性的扬州工笔绣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从扬州工笔绣的针法和色彩角度2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扬州工笔绣的艺术特色,以及在现代针织毛衫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扬州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弘扬,以及现代针织毛衫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鲁绣的刺绣针法、纹样分类和纹样构成,分别从材料、纹样、工艺和色彩4个方面论述了鲁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可为非遗鲁绣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丝绸》2017,(2)
夏布绣是以绣地材质夏布命名的刺绣,由民间麻布刺绣演变而来。通过对新余的夏布生产基地、渝州绣坊、新余夏布绣博物馆及夏布绣传承人张小红大师的调查走访,追溯新余夏布绣的源流,揭示其技法要素,归纳其风格特征。研究表明,新余夏布绣在制作技法上,绣地采用定制的纯手工夏布保留其天然的肌理和色泽,针法上在吸收其他绣种针法的同时,结合夏布的特点,创新了适宜于夏布上刺绣的针法;其在风格上,利用"留白"手法凸显夏布的肌理艺术特征,同时结合文人书画的笔墨情趣彰显地域文化风情,使之走上了"中国刺绣艺术中的文人画"之路。  相似文献   

10.
畲族刺绣,是畲族最具特色的手工艺,也是一项亟待保护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畲族刺绣服饰品为研究对象,分析畲族刺绣的起源,从畲族刺绣图案组织形式、题材类型、色彩搭配、工艺针法四个方面对畲族刺绣服饰品图案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畲绣图案类型丰富多样、构图优美而富有韵律、题材源于生活、色彩对比强烈、图案造型抽象自然、针法多样的特点,让濒临失传的畲绣技艺能够被人们熟知,进入人们的设计之中,进行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1.
金建平  姜惠娣 《丝绸》1994,(9):37-38
绣饰彩颖绸是利用电脑绣花的先进技术,结合丝绸染整后处理加工特点而研制开发的产品,具有绣工精巧,图案新颖别致,凹凸效果明显,立体感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王欣 《丝绸》2011,48(8)
刺绣作为传统的丝绸深加工技艺,在当代丝绸服装设计中仍然是面料再造的重要手段.为此,从丝绸女装设计出发,对刺绣的技艺创新、材料创新和艺术形式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为传统刺绣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代民间荷包中的苏绣针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頔  张竞琼 《纺织学报》2012,33(6):81-87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上海“凤歌堂”博物馆及南通仿真绣研究所珍藏的苏绣风格的荷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得到齐针、钉线绣、滚针等十种针法为荷包刺绣中的常用针法。再按照构成方式与表现效果相结合的方法,将荷包中的苏绣针法分为平绣、条纹绣与特色针法三大类进行研究。在对这些针法、步骤以及在荷包中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荷包中苏绣针法的特色及内涵:荷包刺绣虽小,却能以小见大,展示“苏意”风韵;运用针法虽少,却是次序与变化的完美统一,显示出制作者的独到技艺;虽有一定的“程式”,却能托物言情,成为显现个性的重要载体;材料虽普通,却能因地制宜,将其特色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4.
张竞琼  李頔 《纺织学报》2012,33(5):106-110
 近代民间服装是刺绣技艺的物质载体,也是研究刺绣技艺的重要基础。在对上海“凤歌堂”博物馆与南通沈寿刺绣研究所收藏的民间服装进行观测、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其刺绣服装中的正抢与平套针法。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正抢与平套针法进行了对比,探求这两种针法在制作过程与表现效果上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结合服装实物色彩、面料等因素,分析了这两种针法在表现方式上的限制性、特殊性与综合性。具有传承宝贵的中国传统刺绣针法与技艺的现实意义,也具有对于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刺绣等装饰手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瓯绣是我国传统名绣之一,由于种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瓯绣面临着人散艺绝的危机。为了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瓯绣,探求瓯绣新的发展之路,以弘扬地方文化,在继承传统瓯绣文化的基础上,探究现代瓯绣服饰的开发和创新,将传统瓯绣艺术融入现代服饰,使之有机地结合。针对瓯绣服饰的丝线固色、绣图与服饰风格的协调统一、绣图的完整、定型与光泽度的保持等技术难点寻求解决的途径。使瓯绣服饰贴近人们的生活,既提高现代服饰的自身价值,又拓宽瓯绣发展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刺绣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自发明以来始终与服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常作为装饰手法运用于服装设计中.乱针绣继承四大名绣之一"苏绣"的特色,基于"苏绣"技法并融入西方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绣制手法,文章将介绍乱针绣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桑童 《纺织导报》2016,(5):80-82
在我国服装的发展历史中,刺绣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增强以及刺绣工艺的相应发展,现代服装中刺绣的运用手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刺绣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现代工艺的发展探讨现代服装的刺绣手法。  相似文献   

18.
沂蒙民间刺绣是鲁绣的一种,色彩鲜艳,风格粗放,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特色。在蒙山沂水的滋养下,该地区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风俗礼仪形式,其中婚俗礼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风俗礼仪形式。婚俗礼仪语境中的刺绣文化则通过其图案、工艺、象征意味等因子表现出了其独特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  相似文献   

19.
薛冬梅  赵丰  赵安如  王淑娟 《丝绸》2022,59(2):145-151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南宋赵伯澐墓出土一双丝质“编织鞋”,其制作技艺精巧独特,令人称奇。文章运用实物观察、比较分析、推理验证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实物进行观察分析,描述其各部分基本特征;然后将“编织鞋”与其他古代鞋履进行比较,宏观上推测其制作方法,进而转入微观视角,绘制鞋面组织结构图,推测鞋面成形工艺;最后以实践的方式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赵伯澐墓“编织鞋”实际是采用了满地环编绣的装饰技法,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编织鞋”。通过研究不仅有利于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启发当代织绣设计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变荣  藤娅 《毛纺科技》2012,40(7):26-30
介绍了绣花的分类及绣花在毛衫设计中的意义。绣花图案是影响毛衫装饰的关键因素,在毛衫的应用中具有实用、适用、经济、流行等特征;此外,通过相关的理论实践总结绣花方式、色彩调和、对比方式的搭配、绣花材料的选择、毛衫材料选择应用,以及绣花位置与毛衫的组织结构等要素对毛衫设计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把握绣花在毛衫中的应用,对绣花毛衫产品的开发及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