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桑椹染料对丝织物染色亲和力低、色牢度差的问题,为最大程度表现桑椹染料颜色特点,选择合理的桑椹染料染色工艺参数、媒染工艺对丝织物进行染色.通过测试桑椹染液的可见吸收光谱、染色织物色度(K/S值)及染色牢度来探讨桑椹天然染料的颜色稳定性及其对丝织物的媒染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桑椹染液在pH值为4以下、温度为80℃以下表现...  相似文献   

2.
宋钰  刘伶  关昶  刘群 《毛纺科技》2020,48(2):23-27
为了替代合成色素并拓宽辣椒红色素在染整方面的应用,将食用色素辣椒红对粘胶纤维进行媒染染色,后经玉米醇溶蛋白固色,比较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法对染色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媒染时间、温度、媒染剂用量和染液pH值对织物媒染染色性能的影响,使用玉米醇溶蛋白固色,比较固色前后织物色牢度。结果表明:以硫酸铝为媒染剂在同浴媒染下可以获得色泽较深的织物,较适宜的染色工艺条件为:媒染时间45 min,温度90℃,硫酸铝用量4.0%(owf),染液pH值4.0,染色织物具有一定的耐摩擦色牢度及皂洗沾色色牢度,但皂洗变色色牢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经醇溶蛋白处理固色后,织物的皂洗变色色牢度提升3~4级,织物色相不受影响,织物其他性能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水提法进行苏木色素提取制备染液,探讨了苏木色素对羊毛织物直接染色及不同媒染剂媒染染色效果,测试了染色羊毛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和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苏木提取液在可见光区540 nm、紫外光区220 nm和290 nm附近有明显吸收峰;苏木色素上染羊毛织物直接染色条件选取pH值为5、温度为100℃、染色时间为120 min、浴比1∶30;单宁酸同媒染色提高了染色色深和染色牢度,且不影响颜色色相,Cu~(2+)、Fe~(2+)、Al~(3+)等金属离子媒染可丰富染色色相类别,染色羊毛织物UPF值均为100+。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紫胶红色素染色羊毛织物的色牢度,探究了紫胶红色素在羊毛织物上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紫胶红色素高温稳定性好,染色可在90℃以上进行;铁媒染对紫胶红色素染色织物的色相影响较大,而铝媒染的影响较小;采用铝预媒染或单宁酸与紫胶红色素同浴染色后再用铁离子后媒染的方法可以明显提升紫胶红色素染色羊毛织物的色牢度,使得耐皂洗色牢度达到4~5级,日晒牢度达到4级。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高粱红天然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了媒染染色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铁预媒法及铁后媒法媒染染色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铁预媒法染色时,染液浓度对色深影响最大,浓度升高,色深增加;pH值的影响次之,pH值升高,色深减小.铁后媒法媒染染色时,Fe2 浓度对色深的影响最大,Fe2 浓度升高,色深增加;温度的影响次之,温度升高,色深增加.经高粱红铁媒染后的羊毛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和皂洗色牢度均较好,达到4级,说明该染料适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  相似文献   

6.
为挖掘羊毛织物传统染色工艺,拓宽现代植物染色的色彩内涵和色域范围,提高毛织物附加价值,使用皂矾为媒染剂,采用水煎法萃取橡子色素,对毛织物进行媒染,确定最佳染色工艺,不同染色工艺影响因素的显色规律,以及颜色特征值L~﹡、a~﹡、b~﹡、c~﹡值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橡子色素羊毛织物后媒染可以染黑灰色调,染色效果为后媒染前媒染同媒染。最佳染液橡子色素质量分数为100%,最佳皂矾媒染剂质量浓度为5 g/L,最佳pH值6,最多染色次数为4次。复原了黑色和大黑色毡罽工艺,织物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3级以上,达到国家服用标准。证实了橡子色素可以染较深黑色,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中主要研究北方蒙古栎不同部位的染色性能及应用,探讨了萃取次数、媒染剂、染色方法对丝织物颜色特征值的影响,并将蒙古栎绿干叶、橡子壳及橡子应用于丝、毛、棉、麻织物的染色,测试染色后织物的色谱及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蒙古栎7种不同部位单宁含量不同,对丝织物显色效果为:绿干叶黄干叶橡子壳橡子三合一橡外壳树枝,染液提取次数2次为佳。蒙古栎绿干叶、橡子壳及橡子所染丝织物皂矾后媒染价值最大,呈黑灰色调,其次是白矾前媒染,呈灰黄色调;最后是直染法,呈浅灰黄色调;蒙古栎绿干叶、橡子壳及橡子对不同织物媒染显色效果优劣依次为毛织物、丝织物、麻织物、棉织物,色谱范围略有区别,其中丝织物综合效果最好,且不同染色方法下织物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3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8.
文中主要研究北方蒙古栎不同部位的染色性能及应用,探讨了萃取次数、媒染剂、染色方法对丝织物颜色特征值的影响,并将蒙古栎绿干叶、橡子壳及橡子应用于丝、毛、棉、麻织物的染色,测试染色后织物的色谱及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蒙古栎7种不同部位单宁含量不同,对丝织物显色效果为:绿干叶>黄干叶>橡子壳>橡子>三合一>橡外壳>树枝,染液提取次数2次为佳。蒙古栎绿干叶、橡子壳及橡子所染丝织物皂矾后媒染价值最大,呈黑灰色调,其次是白矾前媒染,呈灰黄色调;最后是直染法,呈浅灰黄色调;蒙古栎绿干叶、橡子壳及橡子对不同织物媒染显色效果优劣依次为毛织物、丝织物、麻织物、棉织物,色谱范围略有区别,其中丝织物综合效果最好,且不同染色方法下织物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3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9.
张奇鹏  张玲玲  盛冠忠 《印染》2012,38(14):22-24,26
采用天然染料黄连提取液对纯棉织物进行预媒染染色.通过试验,优化了不同金属离子预媒染染色的工艺条件,分析了不同金属离子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比较了K/S值和颜色特征值的变化.织物色牢度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染色棉织物的皂洗牢度较差,但采用柠檬酸或酒石酸固色可以改善织物的皂洗牢度.  相似文献   

10.
苎麻茶叶生态染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茶叶生态染色技术对苎麻织物进行染色,制定出茶叶染苎麻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但其上染率和固色率低、色牢度差.为改进染色效果,加入不同媒染荆和促染荆,发现其上染率、固色率和色牢度均提高,但苎麻织物的色光发生了变化,且添加剂也污染环境.利用STC-1阳离子化剂,对苎麻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后再用茶叶染色,发现其上染率、固色率和各项色牢度均有明显提高且不需要固色,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天然染料的品种,从红藤植物中提取天然染料并研究其对真丝纱线的染色性能。优化天然染料的提取工艺,采用氯化稀土媒染剂对真丝纱线进行媒染处理,研究染色纱线的各项色牢度及防紫外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红藤提取液对真丝纱线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90℃,p H为4.5,染色60 min,后媒染染色。染色后真丝纱线具有较好的耐洗色牢度,且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天然染料高粱红对柞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高粱中提取高粱红天然染料,对柞丝织物进行直接染色、预媒法染色、后媒法媒染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染色条件,并对染色织物进行了相应的牢度测试,结果表明,经铁媒染后柞丝织物的各项牢度指标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于颖 《印染助剂》2020,(4):52-55
以火炬树果穗为原料提取天然染料,对稳定性及其在4种纤维上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纤维直接染色及媒染染色的颜色特征值和染色牢度,探讨了媒染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炬树果穗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有较强的耐热性,对4种纤维均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纤维可获得多种颜色。直接染色和媒染染色纤维的K/S值从大到小均为羊毛、柞蚕丝、牛奶蛋白、大豆蛋白,媒染剂对染色纤维K/S值的影响从大到小为Fe^2+、稀土、Al^3+、Cu^2+。媒染提高了纤维的颜色深度和色牢度,染色纤维各项色牢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A moderate approach was used to extract natural dye from wild Phytolaccaceae berries, and the stability and dyeing properties on the silk fabric of the exacted Phytolaccaceae natural dye was investigated. Via stability analysis, the natural dye had excellent stability during heating, pH or adding Metal ions. When the dyeing temperature was 30ºC, the K/S value of the dyed silk fabric was 6.3, and with SnCl2 mordant, the K/S value was increased 14.3%. The rubbing and washing fastness via metal mordant were increased by 0.5–1.5 grade compared to the fastness of fabric treated with direct dye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5.
张驰  王祥荣 《丝绸》2020,57(1):9-13
针对茜草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颜色特征受工艺条件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测定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分析媒染剂种类、媒染方式、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染色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式,可以得到黄色、红色、紫色等多种颜色。以硫酸铝和硫酸亚铁为媒染剂,改变染色pH值能得到不同颜色,且K/S值随着pH值增大而下降;染色温度不改变染色织物的色相,K/S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染色时间对染色织物的色相和K/S值影响不大;最佳工艺条件下,染色真丝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日晒色牢度4~5级,耐皂洗色牢度3~4级,耐汗渍色牢度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高档鲜茧丝织物染色产品,研究了葡萄皮天然染料在鲜茧丝织物染色中的应用。首先分析染料稳定性,然后从染色方法、温度、染浴pH值等方面优化染色工艺,探讨了媒染剂种类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最后测试色牢度及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葡萄皮天然染料热稳定性良好,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颜色变深。适宜的染色方法为后媒染法,最优染色工艺:染浴pH值8,元明粉10 g/L,90℃保温60 min;后媒染工艺:硫酸亚铁5%,柠檬酸1 g/L,60℃保温30 min。媒染剂可丰富染色鲜茧丝织物色谱;染色鲜茧丝织物耐皂洗、耐摩擦色牢度可达3级以上,抗紫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黄旭  张炜栋 《染整技术》2020,42(2):28-30,49
研究了从樟树叶中提取的天然染料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比较直接染色与媒染染色,选择硫酸亚铁、硫酸锌、明矾作为媒染剂,分析染色蚕丝织物的K/S值、L*值、C*值,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液5%(omf)、温度90℃、时间60 min、pH=4、浴比1∶25,最高K/S值为7.874。媒染染色明显提高了上染率,硫酸亚铁同浴媒染使K/S值最高升至22.512。采用媒染法染色后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天然茶叶染料的提取及在真丝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提取的天然茶叶染料对真丝绸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保温时间及不同媒染剂的影响,得出茶叶染真丝织物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染色的各项牢度指标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浴比1∶20、沸煮、弱酸(pH=4~5)条件下,采用铜离子后媒法染色60min得到的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得色量和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