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针对麻织物刚度大、易起皱、手感粗硬等问题,采用液氨处理来改善大麻、亚麻和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液氨处理前后麻织物表面形态和麻纤维结晶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芯吸性、水分蒸发能力和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分析了液氨处理前后麻织物的湿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液氨处理使麻织物结构变得更加紧密,纱线表面毛羽数量减少,纤维纵向的表面条痕和裂痕明显减小或消失,纤维结晶度降低;液氨处理使麻织物透气率和透湿量增加,经纬芯吸效应减小,润湿面积增加,水分蒸发率略有增大,织物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OMMC)增加.液氨处理后,麻织物表面形态和纤维结晶结构的改变是造成麻织物湿性能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涤纶的染色性能,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处理。通过实验研究处理时间及放电距离对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选用红、黄、蓝三原色分散染料对处理前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3 mm、5 s,处理后涤纶织物的上染率大幅度提高,色泽增深。SEM分析表明,织物处理后纤维表面有等离子体刻蚀的纵向沟痕。这些沟痕提高了染料的吸附量和上染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涤纶的染色性能,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处理。通过实验研究处理时间及放电距离对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选用红、黄、蓝三原色分散染料对处理前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3 mm、5 s,处理后涤纶织物的上染率大幅度提高,色泽增深。SEM分析表明,织物处理后纤维表面有等离子体刻蚀的纵向沟痕。这些沟痕提高了染料的吸附量和上染率。  相似文献   

4.
人造麂皮染色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人造麂皮织物的组成聚酰胺/聚酯(简称PA/PU),从理论上分析了适用的染料种类,并进行了染色研究。通过测定染料的上染百分率,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分析比较了四类染料的染色效果。结论如下:1.活性染料皂洗牢度最好;2.酸性染料匀染性、透染性最好,皂洗牢度通过固色可提高半级至一级;3.分散染料上染百分率较高;4.金属络合染料表面得色浅、透染性差;5.各类染料染色的摩擦牢度均很好。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经壳聚糖处理后,亚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实验。分析了壳聚糖浓度、浸渍温度、焙烘温度和添加助剂对亚麻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织物经壳聚糖整理后,活性染料上染率提高。湿摩擦色牢度和水洗牢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整理对亚麻染色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经壳聚糖处理后,亚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实验.分析了壳聚糖浓度、浸渍温度、焙烘温度和添加助剂对亚麻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织物经壳聚糖整理后,活性染料上染率提高,湿摩擦色牢度和水洗牢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薄荷中提取天然染料,并用提取液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染色p H、温度、染料用量、时间等因素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上染百分率、紫外线防护性能、颜色特征值和各项牢度。研究结果表明染色p H为中性、80℃~100℃保温染色60min左右时,织物的染色效果较好。经媒染剂处理后的织物的日晒、耐洗和摩擦牢度有所提高,但褪色牢度仍较低。  相似文献   

8.
甲壳胺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甲壳胺纤维的染色性能,测定了甲壳胺/棉混纺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该种染料对甲壳胺纤维的上染率接近100%;织物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和耐水浸牢度均与纯棉织物相当,且高于Oko-Tex标准100对纺织品染色牢度的规定极限值.  相似文献   

9.
龙须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活性染料对龙须草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试验,旨在探索龙须草纤维的基本染色规律。主要讨论了染料用量、浴比、中性盐用量、纯碱用量、染色温度、固色温度及染色时间对龙须草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影响,以上染百分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是染料用量为对纤维重的1.5%,食盐用量为50 g/L,纯碱用量为5 g/L,浴比为1∶50,染色温度为40℃,固色温度为40℃,染色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上染龙须草纤维,并绘制上染率曲线,可以发现龙须草纤维的染色性能良好,适应染整加工的一般过程,作为纺织纤维应用于纺织行业很有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改性腈纶纤维酸性荧光染料染色性能,采用三乙烯四胺对腈纶纤维进行化学改性。探究了染色时间、温度、p H、Na C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及染料用量对改性腈纶酸性荧光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酸性荧光染料对改性腈纶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实验结果表明:在100℃条件下,当染料用量为1%(owf),p H 5,保温染色40 min时,改性腈纶酸性荧光嫩黄FA和酸性荧光艳红FA均可获得较高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  相似文献   

11.
运用分散染料对新型防窥Tricot经编窗帘织物进行高温高压染色,制成颜色不同的窗帘织物。运用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光学性能,分析不同颜色染色对窗帘织物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与原样相比染色后织物透光、隐视性能削弱,防紫外性能有所提高,黄色样比紫色样防紫外和透光、隐视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2.
以低分子质量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采用异相法制备了壳聚糖季铵盐(HTCC),研究了酸性染料对HTCC改性前后柞丝绸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HTCC改性后的柞丝绸经酸性染料染色后K/S值显著增加;降低染色温度其染色效果不受影响,其匀染性、摩擦色牢度和水洗色牢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RGB活性染料对棉机织物进行轧染染色.将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探讨了微悬浮体助剂、尿素、胍用量对染色样品表观深度及色牢度的影响,确定了MSD工艺较传统工艺可节约的染料量.结果表明,加入微悬浮体助剂后,织物的最终得色量增大。得色更均匀.与传统工艺所染样品表观深度相当的情况下,MSD工艺可节约10%-20%的染料量,从而降低了染色废水中的染料量,减轻了污水处理负担.  相似文献   

14.
植物染料在天然纤维织物中的媒染染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对植物染料结构及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苎麻织物进行了染色研究,测定了染色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对稀土在植物染料染色中的媒染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Tencel/涤纶交织物染色性,重点研究了直接染料耐高温性能,探讨了直接染料对涤纶以及分散染料对Tencel、粘胶的沾色性.筛选出适合于一浴法染色的直接、分散染料,测定了色差、色牢度指标均达到标准.得出Tencel/涤纶交织物达同色后,分别拆开经、纬向测其色差<5即可满足官能检测要点的论点.  相似文献   

16.
使用芬顿试剂对羊绒纤维鳞片进行氧化处理,使其与羊绒纤维中的色氨酸在一定的化学作用下能够与对羟基苯甲醛进行显色反应。通过对羟基苯甲醛体积分数、浓硝酸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与未经过芬顿处理的羊绒纤维进行对比,得到了无染料显色的最佳工艺:对羟基苯甲醛体积分数为2.0%,浓硝酸体积分数为2.0%,处理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0min,浴比为1∶40。运用此显色方法织物可以达到较高的固色率,同时在环保节能方面也优于常规染色。  相似文献   

17.
大麻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大麻纤维正在引起普遍关注的现实,围绕大麻脱胶这一关键技术,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方法及其存在的缺点;同时介绍现有的纺纱、染整技术和产品开发现状,呼吁加强研究工作,以期能更好地解决大麻脱胶和分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微悬浮体化助剂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悬浮体化助剂FY-3对纯棉织物进行预处理,住友SS系列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并对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同时可通过减少染料用量,使其与常规染色深度达到一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