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核电站排放水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概述了秦山、大亚湾、Ignalina和Almaraz等4个核电站的相关研究,总结4 个核电站排放水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得出核电站排放水对水生生态系统的作用主要受水体稀释能力的影响。当排放水量较小,受纳水体的交互作用较强时,周围水体和生物中的放射性水平会随之降低,升温现象也不明显,反之,当排放水中的核素没有得到充分的稀释扩散时,其放射性水平会明显高于本底调查值,发生明显的蓄积现象,甚至产生辐射影响,排放口附近水温也会明显升高,导致恒温种鱼类和藻类的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最终消失,而暖水种则占据优势,逐渐成为群落的主体。此外,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大数据进行模拟计算,选择模式生物实验进行验证,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排放水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核电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后续的核电发展。  相似文献   

2.
绝热条件下磷酸三丁酯-正十二烷-硝酸体系放热反应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工作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重点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与HNO_3以及30%TBP-70%正十二烷与HNO_3的放热反应行为,并通过这两个系列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该研究条件下稀释剂对放热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NO_3浓度越高,TBP或TBP-正十二烷与HNO_3发生的自放热反应的起始温度越低,放热量越高,造成的压力增加也越高。绝热条件下,与TBP和HNO_3的化学反应相比,有稀释剂正十二烷存在的化学反应,其起始温度和活化能更低,同时释放热量更高,此化学反应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使放射性科研实验产生的低放废水满足国家排放的有关规定,实现废物的最小化,减少排放量,新建了一套低放废水的处理装置,工艺设计考虑了处理含多种核素废水的适用性、经济性、运行维修简捷性,引入超滤膜处理的新技术,采用絮凝、超滤、离子交换相结合的间歇式处理工艺,并能实现离子交换循环处理的功能。装置建成后,进行稳定元素Co、Sr的模拟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对Co去除率达到99%以上,Sr降到检测限以下,达到了废水处理要求和国家的排放规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为电镀介质,研究了电极距离、溶剂DMF的体积、沉积时间、铀的质量浓度、阴极材料等对镀层性能和铀沉积率的影响,得到在DMF中脉冲分子镀铀的最佳条件, 制备得到的靶面平整、牢固.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铀靶的形貌和组成,采用测厚仪分析了铀靶厚度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在脉冲电沉积中,铀是非均匀沉积,靶面密度为0.2~2.0 mg/cm2.  相似文献   

5.
低能氮离子注入香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能量为 15 keV,而注量不同的氮离子注入对武香一号香菇进行诱变,分析了不同注量下菌丝长速,菌丝生物量以及多糖含量的变化,对该低能离子与微生物间的作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为进一步筛选出多糖高产菌株提供前提.实验结果表明菌丝长速,菌丝生物量及多糖含量随不同注量的变化情况基本遵循"马鞍型曲线".注量小时菌丝日均长速较快,随着注量的增大,菌丝日均长速呈下降趋势,但在1.5×1016cm-2附近,菌丝长速有短暂回升.在注量较小时,随着注量的增加,菌丝生物量及多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注量为4×1015cm-2时,两者均达到最大值,而后会出现小的波动,注量增加到1.5×1016cm-2时,菌丝生物量及多糖含量又会达到-个较大的峰值.通过发酵动力学分析,研究了香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球数量及形态、摇瓶总重、pH值、多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绘制该菌发酵产糖的过程曲线,这将为诱变前后液体发酵过程的控制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6.
【库尔斯克核电站网站2012年8月27日报道】在2012年8月15日—24日期间,俄罗斯原子能工业公司(Rosenergoatom)下设的一个委员会在库尔斯克核电站开展了一项综合安全检查。该委员会主席兼安全检查部长Pavel Medvedev称:"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对库尔斯克核电站的安全性进行专家评审,寻求改进的空间。"在为期1周半的检查过程中,委员会的委员们对该电站的维护与维修,工程支持,运行经验管理,运行寿期管理与现代化改造,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消防,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7.
60Coγ射线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估算受不同剂量率照射者的生物吸收剂量,分别采用低、中、高三种不同剂量率的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一步法培养52h收获制片,根据染色体双着丝粒 环畸变率拟合剂量效应曲线.结果表明,相同吸收剂量点不同剂量率诱发的畸变率随剂量率的增加而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率效应,用低剂量率曲线估算的吸收剂量明显高于用高剂量率曲线估算的吸收剂量.因此,在估算吸收剂量时须考虑剂量率效应,应根据辐照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剂量率相近的刻度曲线进行估算,结果才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杂质Mg和Cu的浓度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的LiF:Mg,Cu,P探测器,在不退火重复使用中灵敏度稳定的前提下,降低了残余信号。在250~270℃范围内,退火10min时,发光曲线形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且灵敏度保持稳定。灵敏度约为GR-200A的一半,TLD-100的30多倍,退火温度和读出温度可以提高到260℃,重复使用灵敏度保持稳定;残余信号小于0.2%,约为GR-200A的1/5。保持了GR-200A的主要优点,且具有较低的残余信号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快堆在超设计基准事故下运行,会导致燃料元件的熔化,并很快形成燃料和钢的混合沸腾池,池壁破损之后,高温熔融物将向组件盒间隙以及相邻组件中传播,使事故进一步升级.为了弄清熔融物传播的机理,采用了机理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导热冻结和整体冻结两种机理模型,在英国的SES实验及法国的PV-A实验上进行了验证,得出了有关冻结机理和钠流动的相关结论,通过对传播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熔融物传播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三种螯合剂对吊竹梅修复铀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螯合剂对植物修复的影响,采用模拟铀镉复合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可降解螯合剂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草酸(OA)和柠檬酸(CA)在不同浓度(0.0、2.5、5.0、7.5 mmol/kg)下对吊竹梅吸收、转运、富集U和Cd的影响。结果表明:吊竹梅生长受螯合剂种类及浓度的影响,高浓度(7.5 mmol/kg)的EDDS对吊竹梅有较大的毒害作用,而低浓度(2.5 mmol/kg)的CA和OA显著促进吊竹梅的生长;螯合剂可促进吊竹梅对U和Cd的吸收和转运,其中,用5.0 mmol/kg CA处理时,吊竹梅单株U含量达到峰值,为205.9 mg/kg,是对照组(即0 mmol/kg处理)的5.68倍,用5.0 mmol/kg EDDS处理时,吊竹梅单株Cd含量达到的峰值为47.03 mg/kg,是对照组的2.65倍;在7.5 mmol/kg CA处理下,吊竹梅的U转运系数最高为0.342,是对照组的2.36倍,而EDDS对Cd的转运效果较佳;从单株U、Cd富集量来看,CA不仅对促进吊竹梅富集U的效果最佳,同时,对Cd也有一定效用,而EDDS仅能促进吊竹梅富集Cd,OA对U和Cd的富集效果均较差;此外,CA、EDDS的添加分别增强了土壤中U和Cd的有效态含量。综合而言,施加适宜浓度的螯合剂能增强吊竹梅对U和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已加快发展核电。根据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4%。核电的规模发展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核电技术路线的选择确定,铀资源保障能力等。本文在对核电技术路线的选择确定,天然铀资源的保障能力,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我国核电快速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良好的测井物性解释模型,以更准确地评价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盒3段致密砂岩气藏产能,对比了14块岩样的核磁孔隙度与其岩心孔隙度,发现它们有线性相关性;对比核磁渗透率与岩心渗透率,也获相同结果.这表明核磁孔渗与常规孔渗线性相关.以此为依据,以核磁共振测井的孔渗为桥梁,以常规测井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常规测井的孔、渗计算模型.所建模型既避免了取心位置与常规测井之间深度的不一致性,又不会存在因岩心数据的不连续而带来的岩心孔渗模型计算值应有的误差,所以它更适合于盒3段储层孔渗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使用词强技术治疗某些部位的肿瘤时,皮肤的急性毒性反应比传统的治疗方式严重,而治疗另外一些部位的肿瘤时却得到相反的结果.为了探讨调强技术治疗不同部位肿瘤引起不同皮肤反应的原因,本工作利用-个固体水体模,设计了一系列的调强治疗计划研究肿瘤与表面相对距离对皮肤表面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肿瘤部位与表面的相对距离是一个明显的影响表面剂量分布的参数.使用调强治疗技术,肿瘤的部位越浅,需要的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就越多,表面的剂量也越高,越有可能对皮肤造成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加速氧化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氧化对U-2.5wt%Nb合金的拉伸性能影响,并用SEM对拉伸试样的表面形貌及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同时研究了时效对合金硬度的影响.氧化实验的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拉伸试样表面的氧化程度加剧,且在加工纹路的顶部易产生裂纹;拉伸实验表明: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及断口收缩率均随氧化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对比实验和硬度实验表明,合金拉仲性能的下降主要不是由组织的变化引起的,而是由表面氧化使得拉伸试样表面产生了表面裂纹、缺陷以及脆化层造成的.断口形貌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合金的断裂以韧性断裂为主,同时存在准解理小刻面.  相似文献   

15.
【新华网莫斯科2003年8月14日电】 俄联邦核中心日前宣布,该中心专家利用“火花-5”激光装置模拟核聚变,获得相当于太阳内部温度8倍的高温。 据俄塔社报道,在最近进行的实验中,俄研究人员利用12束激光轰击一个盛有氘、直径比人头发丝还细的玻璃管,持续时间为0.3纳秒,结果发生了核聚变反应。该中心专家介绍说,他们在试验中实际测得的温度达到1亿℃,是太阳内部温度的8倍。 “火花-5”激光装置由俄联邦核中心研制,功率为120 TW,可以发射12束激光,轰击位于该装置中心的标靶,以模拟核反应。在当今全面禁止核试验的环境下,利用该装置可以更好地理…  相似文献   

16.
福岛核事故对中国的影响及应急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开展的响应工作,主要包括跟踪事故进程,进行释放源项和后果估算,开展环境监测,提供技术分析和专家支持。对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我国核与辐射应急的启示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建议提升核设施应对严重事故的安全功能,加强应急计划和准备的基础和各级应急组织的响应能力,改进应急专用设施和设备的可靠性,完善核应急运行机制,重视核与辐射应急教育培训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鉴于2008年初南方大雪灾对我国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论述了核电相比火电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发展核电势在必行。同时指出,为了核电站的安全,在核电站安全壳的设计上,供电系统的保护上,以及内部结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应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左跃 《中国核电》2018,(1):119-119
福岛核事故是因地震与海啸的事故叠加,导致全厂内电源丧失而造成的严重事故。我国核电厂所选地址非常严格,不会同时发生地震+海啸,大陆海域沿线不是地质板块边缘,不会由于板块间撞击诱发大的地震。核电厂抗震设计按照万年一遇和历史最大地震外加一度的标准设防,安全裕度高。我国近海海域由于大陆架漫长,不具备产生如此大海啸的成因。此外,我国的核电厂设计选址要求为干厂址,防止一切可能的水淹,核电厂安全设计完整充分,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冗余度。核电厂具有两路独立的厂外电源、厂内电源、应急电源、可移动电源,具有可靠的供电系统。  相似文献   

19.
申梓刚  黄一波  李宾  张益 《核技术》2007,30(9):793-796
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纳米领域的重要实验材料,已有许多将其作为模板构建纳米线等方面的研究,因而,DNA分子的操纵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分子梳技术利用水流动时的弯月面操纵DNA分子,是构建特定的DNA分子纳米结构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采用一种改良分子梳技术,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水和乙醇操纵DNA分子后形成的规则图案,分析弯月面和液流对DNA分子的作用,并讨论了液体和DNA分子在操纵时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你赞成吗?     
民意测验表明,与几年前相比,英国公众离接受新建核电站更近了。然而,这种支持依然很脆弱。核能在英国的声望在21世纪的头几年和现在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顽固反对核能的少数派外,公众普遍接受新建核电站,以迎接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但是新建核电站的这种必要性要以合适的方式向公众提出。核工业一路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