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铝上金黄色钼酸盐电沉积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阴极电沉积法在铝上获得了金黄色的钼酸盐转化膜,该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XPS和AES分析表明,膜厚约为1600A,膜表面的钼以Mo(Ⅳ)存在,而膜内则以Mo(Ⅳ)与Mo(Ⅳ)共存。从AES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的组成为:O55.7%,Mo27.6%,P11.2%,Al5.5%。  相似文献   

2.
由Na2MoO4·2H2O和Na2HEDP·5H2O合成了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Na8[(HEDP)2Mo5O21]·5H2O。用Na8[(HEDP)2Mo5O21]·5H2O的溶液处理A3钢,获得了具有一定耐蚀性的黄色转化膜,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浓度16g·L-1,pH3.5,温度50℃,时间80s。本文还报告了膜层的XPS和AES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用~(31)P-NMR谱法分析硫化二硫代磷酸钼摩擦改进剂的组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关于31P NMR谱法分析不同反应条件下所制得硫化二硫代磷酸钼(S MoDTP)摩擦改进剂的组分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所合成8种S MoDTP产物均是由12~13个有机5价Mo—S、PS、PO化合物及有机3价P—S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随着反应温度从30℃升至100℃,或者随着P/Mo摩尔比从2/1降至1.2/1,或者随着预通H2S时间从0增至45min,其S MoDTP产物中所含有机5价Mo—S化合物的含量(w)分别从28.9%、42.4%和37.2%增至52.5%、52.7%和42.4%。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膜分离富集镍基合金镀层中稀土总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BP-TTA(协同流动载体)、SPAN80和煤油高效液膜体系,研究∑RE^3+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10min内,∑RE^3+的迁移率达99.5%以上。在同样条件下,常见共存金属离子如Fe^3+、Al^3+、Ni^2+、Cr^3+、Mo^6+、Cu^2+、Co^2+、Zn^2+、Cd^2+等均不被迁移;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Cl、NO3、ClO4、F、SiO3^2-、SO4^2-等离子也不影  相似文献   

5.
以Sr(NO3)2:Zn:NaF作混合缓冲剂,经粉末法,交流电弧激发直接光谱法测定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中Sn、Sb、Mo、V、Pb、P、Al、Ag、Mn、Mg、Ni、Bi、Cu、Zn、Co十五种微量元素,最低测定浓度1×10(-5)%,变动系数10%~30%。  相似文献   

6.
高散射导光有机玻璃的制备与光散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聚苯乙烯溶解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或其与苯乙烯的混合液中进行原位聚合,制备高散射有机玻璃导光材料。对聚合体系中引发剂种类及其用量、PS分子量、PS用量、以及MMA和St单体的组成比对材料散射导光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PS分子量在不小于43900时,聚合产物产生高散射性能;引发剂种类及其用量对高散射性能的影响不大;改变PS用量以及MMA和St两种单体组成比,可以调节材料的透明性和散射性,当PS用量为0.2%~0.3%,MMA/St=3∶2或1∶1(体积比)时,材料具有均衡的散射性和透明性。  相似文献   

7.
纳米级Al2O3孔膜的形貌及其Fe—Co合金镀层的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EM和TEM观察了在草酸溶中阳极氧化所形成的纳米级AlO3孔膜的形貌和纳米极微孔的存在;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纳米级Al2O3孔膜Fe-Co镀层的晶体结构;此外,用VSM测量了纳米级Al2O3孔膜Fe-Co镀层的磁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它的垂直磁记录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用于甲基丙烯醛(MAL)选择氧化制甲基丙烯酸(MAA)的PMoV杂多酸盐催化剂的研究结果。IR和XRD考察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催化剂均具有稳定的Keggin结构,催化剂物相组成为H(4-2y-2)PO4(MoO3)(12-x)(VO3)xCUyCsz。在300℃,原料气组成MAL:H2O:O2:N2=1:10:3:32.体积空速1200h(-1)的条件下,最佳催化剂的MAL转化率为94.1%,MAA选择性达88.7%。  相似文献   

9.
采用DTA,SEM,EDAX,SADP和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含复合晶核剂(MoO3+CaF2)的铝硅酸盐玻璃的分相与析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含单一晶核剂CaF2或MoO3的玻璃仪产生表面析晶,而CaF2和MoO3共同引入时能诱导玻璃的体内核化,CaF2和MoO3均能降低基玻璃的析晶温度,整体析晶的机理是CaF2促进了玻璃的分相,MoO3富集子分相玻璃的富钙相中,热处理过程中优先析出了CaMoO4  相似文献   

10.
对题示化合物(SMCE-4)的合成条件者了研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定。醋化的最佳条件是:MA/CE-4=1.05(摩尔比)、550r/min、75℃反应4h。磺化的适宜条件是:Na2So3/MA=1.2(摩尔比)、550r/min、80℃反应1.5h。在优化的条件下反应,SMCE-4的摩尔收率可达97%以上。性能测定表明,它是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1.
用N503、SPAN80和煤油等太液膜体系分离集F,在适宜条件下能迅速、定量迁移富集F。许多常见离子在此条件下,则不能通过液膜迁移内相中,从含有Fe^3+、Cu^2+、Co^2+、Ni^2+、Zn^2+、Cd^2+、Cr^3+和Mn^3+等离子混合溶液2中分离富集F,氟的回收率为99.5-100.4%,RSD在3.8%以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用于异丁烯(叔丁醇)选择氧化制MAL(甲基丙烯醛)的多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结果。同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决定于其化学组成,同时受到制备条件的影响。最佳催化剂的主要物相组成为PbO3,Bi2MoO3.3、NiMoO4、Sb2O3及a-Fe2O3小颗粒。在355℃,1000~2500h-1空速范围,叔丁醇:水:空气=1:3.3:7(摩尔比)的条件下可获得异丁烯转化率达96%,MAL选择性达89%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AS/MBS/CPE共混体系性能与组成比,形态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AS树脂,MBS与CPE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增韧效应,当MBS与CPE之比为1:1时,此协同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制了从甲醇/正己烷体系中分离甲醇的渗透汽化复合膜CA/PAN(PES)、PVA/PAN(PES)。实验证明膜对该体系有较高的选择分离性和良好的渗透性,当进料甲醇浓度为3%时,渗透通量J≈0.600kg/h·m2,分离因子α→∝。本文还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及膜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制了从甲醇/正己烷体系中分离甲醇的渗透汽化复合膜CA/PAN(PES)、PVA/PAN(PES)。实验证明膜对该体系有较高的选择分离性和良好的渗透性,当进料甲醇浓度为3%时,渗透通量J≈0.600kg/h·m^2,分离因子α→∝。本文还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及膜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相似文献   

16.
Mo—Ni/Al2O3催化剂的TPR特性与加氢脱硫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伟  周俐 《化学工业与工程》1998,15(4):30-33,43
应用TRP、XPS及XRD等技术研究了用浸渍法制备了的Ni/Al2O3、Mo/Al2O3和Mo-Ni/Al2O33种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并将Mo-Ni/Al2O3双金属催化剂与同类型的Mo-Co/Al2O3和W-Ni/Al2O3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Mo-Ni-Al2O3中,MoO3呈高度分散状态,NiO的加入减弱了Mo与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并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两种易还原的复合物,大大降低了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硫酸作溶剂,高压密封溶解99.99%Al2O3,以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高纯Al2O3中痕量杂质元素(Ca,Mg,Fe,Mn,Cu,Si,Na)含量。方法加标回收率89%~107%,相对标准偏差4.6%~8.4%。该法具用溶样简便、无污染、基体干扰小、数据可靠、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刘方  张军 《特种橡胶制品》2000,21(4):16-19,35
主要探讨了EPDM/CPE并用比、阻燃剂(Sb2O3、十溴联苯醚)的配比、填料品种及用量、硫化剂DCP及助交联剂TAIC等因素对EPDM/CPE并用胶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EPDM40,CPE60.3PbO1.2,2PbO1.2,DCP2~3,TAIC1,滑石粉30,Sb2O310~15,ZR-1020~30,SA1,ZnO5,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EPDM/CPE并用胶  相似文献   

19.
以Mo,TiN为主要原料,采用金属粉末烧结法在AlM瓷表面实现了金属化。探讨了金属化的工艺条件,运用XPS,XRD,SEM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界面现象及粘附机理。研究表明:液相的扩散、渗透,特别是AlN瓷坯中的液相向金属化层的渗透是金属化层与AlN瓷结合的主要原因。体积配比为75%TiN,25%Mo及适量烧结助剂,烧结温度为1800~1850℃,气氛为氮气(90%)和氢气(10%)的适宜条件下,获得了结合强度达40MPa的良好金属化结合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β(甲基亚硫酰基)乙酯](PSM)载体-三氯化钕(NaC13)络合物-Al(i-Bu)3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的活性与PSM转化率和PSM·NdCl3络合物组成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PSM转化率为18.1%~53.4%,对PSM·NdCl3-Al(i-Bu)3体系的活性基本上无影响。低功能团含量的PSM·NdCl3络合物的活性优于高功能团含量的PSM·NdCl3。该络合物中Nd含量为4.5×10(-4)mol/g左右时,体系的催化活性最佳。体系的活性随引入的Lewis酸的种类和用量的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