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避免设备受损、人身伤亡,某核电站在GSY负荷开关改造中,需对原有"五防"闭锁系统进行改造;结合项目要求和电厂自身特点,确定了改造以钥匙闭锁为主、与设备电气联锁相结合的闭锁方式,分析了其设计原理、工作逻辑及应用情况;改造后的闭锁系统可以有效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UT-2000型微机防误闭锁系统是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电力微机防误闭锁产品。该系统由防误主机、综合操作屏、电脑钥匙、闭锁控制器单元、遥控闭锁单元,机械编码锁、电气编码锁及具有直控功能的数码锁等功能元件组成,满足电气设备“五防”功能的要求,技术领先、配置方式灵活、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任意复杂接线的发电厂和变电站。  相似文献   

3.
对某电厂电气系统中存在的系统性"五防"功能缺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机械程序锁的特点,介绍了不同系统中"五防"闭锁逻辑的设计及机械程序锁配置方案。通过应用"五防"机械程序锁,完善了主变/高厂变、启备变、发电机/励磁变、6 kV厂用母线及低压厂用变压器等不同系统的整体"五防"闭锁功能。  相似文献   

4.
厂用电系统的机械五防闭锁原理及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电厂国产中低压配电开关本体均具有“五防”闭锁功能,单个开关时能切实保障操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但未考虑整个配电系统的整体安全防误。FORTRESS 机械闭锁装置充分考虑了整个配电系统高低压侧之间,以及母线、负载和进线之间的安全闭锁,将电厂的整个配电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相互之间的供电安全,从装置上整体提高了配电系统的安全性。文章通过介绍机械程序锁的配置和闭锁逻辑,说明该闭锁装置原理和方法值得在高压开关设备的五防改造和新建项目中借鉴。  相似文献   

5.
微机"五防"闭锁装置是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对高压开关设备进行防止电气误操作的装置,主要由主机、模拟屏、电脑钥匙、机械编码锁和电气编码锁等功能元件组成。依靠闭锁逻辑和现场锁具实现对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地线、遮拦、网门或开关柜门的闭锁,以达到防误操作的目的。从防误操作装置的操作使用、防误闭锁装置电脑钥匙的使用要求、GIS闭锁条件、防误装置的正常操作要求、特殊情况下防误装置解锁执行的规定、间隔层"五防"闭锁功能测试、防误装置异常情况的处理及解锁规定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我局目前采用的机械闭锁钥匙合有三种方式,一是在开关机构上就地闭锁;二是在控制到集中闭锁,三是在控制开关上分散闭锁。这里介绍的主要是第三种闭锁方式。上述三种方式都是为了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前提是全部刀闸均应加锁。为了防止带地线合闸,采用了接地线卡钩闭锁刀闸把手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传统防误闭锁系统中电脑钥匙解锁均通过钥匙孔进行解锁,存在被技术解锁的缺点。文中提出一种非接触式解锁的电脑钥匙及其锁具,电脑钥匙通过磁耦合谐振式的无线供电技术对智能锁具进行供电,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智能锁具进行指令交互,控制智能锁具内部的解锁机械结构动作,实现非接触式解锁。同时,描述了电脑钥匙及其智能锁具无线供电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法与测试过程,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满足防误闭锁系统技术指标要求,解决了传统防误解锁方式所带来的被技术解锁风险,提高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广蓄电厂钥匙闭锁系统,并与常规变电站五防闭锁系统进行了对比:从电网运行方式、变电设备、变电站自动化程度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广蓄电厂钥匙闭锁系统应用于常规变电站的可行性。分析了南方电网近年来涉及五防闭锁系统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借鉴广蓄电厂钥匙闭锁系统的优点,提出了变电站五防闭锁系统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防误闭锁装置的功能及发展概况,对几种常规防误闭锁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天生桥一级电厂防误闭锁系统改造的工程实践,分析了改造前防误闭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较为成熟的机械程序技术进行的改造方案,并详细介绍了改造后的系统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在变压器检修过程中出现误操作事件,某电厂经过分析调查,采用了一种英国生产的新型的机械联锁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在介绍了该系统的闭锁原理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系统的主要特点,阐述了系统应用推广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防误闭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变电站倒闸操作的正确,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满足系统安全运行的要求,在操作二次回路上设置电气闭锁、操作设备把手上设置机械程序闭锁或装设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已成为防止人为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有效而可行的手段。近年来,随着微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广泛运用于新建变电站和电厂。同时,许多老式防误闭锁的变电站也在进行微机防误闭锁系统的加装或改造。微机防误闭锁系统是否可以取代原有的倒闸操作回路中电气二次防误闭锁(开关与刀闸之间的电气二次连锁),新建变电站在配置了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后,是否可不设…  相似文献   

12.
徐辉 《新疆电力》2006,(1):33-34
JLS型机械程序电磁联动闭锁装置(简称联动锁)是在对电力系统中已应用的3种常规的闭锁方式(机械闭锁、程序锁、电磁闭锁)进行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统盘设计,同时研制了连接不同闭锁方式的转换锁、复合锁,并以此为纽带组成了"机械程序联动锁"、"电磁程序联动锁"和"机械程序电磁联动闭锁装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电力系统现有防误操作系统中电脑钥匙的功能。针对新技术发展和运行管理模式变化对防误闭锁系统的新要求,这种离线式的电脑钥匙已经不能满足技术和操作规程的要求,提出了基于网络架构的新型电脑钥匙的设计方案,给出电脑钥匙的硬件电路框图以及软件框架结构,该电脑钥匙可以满足各种防误操作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紧急情况下或微机闭锁装置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可靠的解除闭锁,进行倒闸操作,微机闭锁装置往往会设计紧急解锁钥匙(万能钥匙),用此钥匙操作,装置就不再判断原来的闭锁逻辑,这就是所谓的解锁操作。对于利用监控系统进行的操作,需要使用特殊的口令,也是一种解锁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解锁操作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网络的防误闭锁系统电脑钥匙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电力系统现有防误操作系统中电脑钥匙的功能.针对新技术发展和运行管理模式变化对防误闭锁系统的新要求,这种离线式的电脑钥匙已经不能满足技术和操作规程的要求,提出了基于网络架构的新型电脑钥匙的设计方案,给出电脑钥匙的硬件电路框图以及软件框架结构,该电脑钥匙可以满足各种防误操作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苏小军 《电工技术》2020,(15):117-118
某核电站一期工程厂用电中压系统大量采用了ABB公司生产的ZS1型开关柜,此型号的开关柜在电缆出线间隔的柜门设置了机械闭锁。由于该闭锁与实际测量下游负荷绝缘的操作步骤存在冲突,因此采用传统的解锁方法导致在操作中机械闭锁弹簧舌片未能完全解除,闭锁舌片频繁受力,引发了位置指示器划伤、偏移、损坏,闭锁舌片变形,闭锁弹片卡涩,闭锁失效等问题。对电缆出线间隔的结构及闭锁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研制并成功应用了ZS1型开关柜电缆柜门机械闭锁解除工具,该工具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开关柜设计与应用的矛盾,降低了接地开关间隔的故障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电厂防误装置无法满足防误闭锁要求及实际生产需求的现状,通过分析发电企业电气设备的应用和组成特点,并结合目前网络技术、微机防误闭锁技术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完善电厂防误装置的对策,为发电厂运行操作提供了全面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变电站二次设备防误操作问题,用技术手段实现二次设备检修安全管控,本文探索基于物联网的二次设备防误操作技术。研究的技术方案是将系统数据存储在云端,通过手机APP授权智能钥匙的方式来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时的安全管控。系统包括二次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软件、手机APP、智能钥匙、机械解锁钥匙、智能安全锁具、闭锁附件和安全警示牌等。当有检修任务时,运行人员根据工作票内容,通过手机授权智能钥匙,对检修面的二次设备关键点进行上锁,同时挂牌警示,防止误操作二次设备引发检修事故。检修过程中或检修结束需要开启锁具均需要手机授权,整个操作过程储存在云端,可查询和管控。该方案解决了二次设备防误技术硬件闭锁问题,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新建和改建的变电站大量采用新型开关、互感器、变压器和微机保护等装置,相继建成了基于新标准的数字化和智能变电站。其中,微机"五防"闭锁装置是变电站中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对高压开关设备进行防止电气误操作的装置,主要由主机、模拟屏、电脑钥匙、机械编码锁和电气编码锁等功能元件组成,依靠闭锁逻辑和  相似文献   

20.
用电脑钥匙执行操作票是微机防误操作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也是电脑钥匙软件设计的难点。通过对各种不同电气设备防误闭锁方法的研究梳理,解析出几个基本的闭锁和状态检测操作元素。以基本操作元素为基础,构建各种设备操作过程的逻辑描述表达式。采用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按照表达式的逻辑要求进行软件设计,能够较好化简程序,满足五防电脑钥匙在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对任何设备解闭锁操作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