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药》2017,(5)
楝科中具有农药活性的有9个属。米仔兰属(Aglaia)、楝属(Melia)、麻楝属(Chukrasia)、洋椿属(Cederla)、驼峰楝属(Guarea)、桃花心木属(Swietenia)、鹧鸪花属(Trichilia)、榔色木属(Lansium)、樫木属(Dysoxylum)等9个属具有杀虫活性;米仔兰属、楝属、麻楝属、洋椿属、驼峰楝属、鹧鸪花属具有抑菌活性;米仔兰属和楝属具有除草活性;楝属和桃花心木属还具有杀线虫活性。对楝科的9个属所具有的杀虫、抗菌和除草活性及活性成分分别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2.
李丹丹  林美宏  黄继光  周利娟 《农药》2022,(4):235-241,265
主要对柏科(Cupressaceae)中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进行了综述,其中具有杀虫活性的有13个属,包括澳柏属(Callitris)、扁柏属(Chiamaecparis)、柳杉属(Cryptomeria)、杉木属(Cunninghamia)、柏木属(Cupressus)、福建柏属(Fokienia)、刺柏属(Junip...  相似文献   

3.
风吹楠属植物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琴  詹睿  陈业高 《广州化工》2014,(12):11-13
为了全面了解和综合利用风吹楠属植物,本文对风吹楠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风吹楠属植物研究所涉及的种类仅5种,从中共分离到40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色原酮、木脂素、生物碱、芳基酮等结构类型。活性研究表明,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和抗疟疾活性。开展风吹楠属植物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及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羊蹄甲茎皮抑菌活性成分,为其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测定抑菌活性,采用常规柱层析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分离活性成分。[结果]羊蹄甲茎皮乙酸乙酯部抑菌效果最佳。从该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羊蹄甲中分离得到。在20 mg/L下,地芰普内酯(3)、7S,8R,8R'-(-)5-methoxylariciresinol 4'-O-β-D-glucopyranoside(4)及槲皮素(6)对6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在32.08%~62.53%之间。生物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菌丝出现局部膨胀、排列杂乱无序、断裂等现象。[结论]羊蹄甲茎皮乙酸乙酯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所分离的化合物3、4和6为羊蹄甲中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刘环宇  阮继红  漆伟君  周伟 《农药》2007,46(1):31-32
合成了两个含硅混合三烃基锡芳香酸酯:苯基-二【(三甲基硅基)亚甲基】锡苯甲酸酯、苯基-二【(三甲基硅基)亚甲基】锡对硝基苯甲酸酯,利用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并进行杀螨活性测定,发现这两个化合物在200mg/L时杀螨率均超过96%,具有较强的杀螨活性。  相似文献   

6.
从色串孢属真菌Torulasp.YMF1.03791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以及菌丝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2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dehydroherbarin(Ⅰ)和scorpinone(Ⅱ)。对这2个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抑菌活性及杀线虫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Ⅰ在浓度为3μg·mL-1、10μg·mL-1、30μg·mL-1时对宫颈癌细胞SK-OA-3的抑制率分别为16%、65%、93%,对大肠杆菌(E.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有弱的抑制活性,无杀线虫活性;化合物Ⅱ无抗肿瘤活性、抑菌活性和杀线虫活性。  相似文献   

7.
新化合物SYP-11277杀螨活性及作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新化合物SYP-11277是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螨剂。为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其杀螨活性及作用特性进行研究。[方法]用盆栽幼苗喷雾法和改进保湿叶碟喷雾法系统的研究了新化合物SYP-11277的室内杀螨活性,并研究了新化合物SYP-11277的内吸性、渗透性、传导性、持效性以及温度对其杀螨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新化合物SYP-11277对成螨的活性(LC50值)为2.15 mg/L,对若螨的活性(LC50值)为0.37 mg/L,对螨卵的活性(EC50值)为3.63 mg/L。[结论]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新化合物SYP-11277对螨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在植物体内的内吸性和渗透性较差,属正温度系数类型杀螨剂,并且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8.
冯玲  何鹏  汤尧  彭游  焦艳晓 《广东化工》2022,49(2):15-17,43
染料木素与苯磺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染料木素-7-苯磺酸酯.利用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总还原力以及总抗氧化活性测定大豆多酚染料木素(GE)及其衍生物染料木素-7-苯磺酸酯(GB)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GE和GB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且呈量效关系,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为:GB>GE>Vc.  相似文献   

9.
以红花羊蹄甲花为原料提取天然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用化学分析方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对色素成分进行了鉴定.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两个方面评价羊蹄甲花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并与抗氧化剂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纸层析分离色素得到2个组分,经鉴定2个组分都为黄酮类花色苷色素.色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基本与Vc相当,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略低于Vc.羊蹄甲花色素作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色素,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恩施地区银莲花属植物野棉花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并考察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得到了10个化合物,包括木脂素类、黄酮类、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络石苷元(Ⅰ),牛蒡子苷元(Ⅱ),绿原酸(Ⅲ),紫云英苷(Ⅳ),异槲皮素苷(Ⅴ),银椴苷(Ⅵ),络石苷(Ⅶ),牛蒡子苷(Ⅷ),水杨苷(Ⅸ),薯蓣皂苷(Ⅹ)。其中化合物Ⅰ~Ⅱ、Ⅵ~Ⅶ、Ⅸ是首次从银莲花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Ⅶ、Ⅸ、Ⅹ是首次从野棉花中分离得到。MMT(四唑盐比色法)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Ⅱ、Ⅷ、Ⅸ、Ⅹ在100 μmol/L浓度时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率分别为10.5% , 7.0%, 0.5%及88.0%,其中化合物X的活性最好,高于阳性对照品顺铂的抑制率8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瓜馥木和黄酮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抗肿瘤活性强度的指标,采用MTT法测定瓜馥木提取物和黄酮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5,6,7,8-四甲氧基黄酮、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的提取物均能显著抑制SPCA-1肺腺癌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BEL-7402肝癌细胞和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水提取物只对K562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结论瓜馥木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评价季酮酸类化合物HNPC-A9012的杀螨活性、作用方式及环境因素对其应用效能的影响,采用玻片法、浸渍法和根部内吸等方法系统的研究了新化合物HNPC-A9012作用方式及室内杀螨活性,并研究了新化合物HNPC-A9012的渗透性、传导性以及温度对其杀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HNPC-A9012对朱砂叶螨具有较强的毒力,且以胃毒活性为主,触杀和内吸活性较弱: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朱砂叶螨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在植物体内的内吸性和渗透性较差,属正温度系数类型杀螨剂。  相似文献   

13.
对西南手参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并以CDC25A/CDC25B磷酸酶和PD-1/PD-L1作为抗肿瘤活性筛选靶点,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从西南手参根部分离得到20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壳隔孢属(Camarospo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土赤壳属(Ilyonectria)、柔膜菌属(Hyalodendriella)、曲霉属(Aspergillus)、栓菌属(Trametes)、胶膜属(Tulasnellaceae)、油瓶霉属(Lecythophora)、红菇属(Russulaceae)、丝膜菌属(Cortinarius)等11个属;菌株G.orc-10的代谢产物对CDC25A/CDC25B酶活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菌株G.orc-05、G.orc-06的代谢产物对PD-1/PD-L1结合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揭示西南手参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抗肿瘤药物筛选潜力,为从西南手参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发现抗肿瘤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发氧化偶氮类的新型杀线虫农药。[方法]以戒台霉素为母体结构,保留氧化偶氮和端链乙烯基结构,合成了10个结构新颖的戒台霉素衍生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了1H NMR、红外和质谱的验证。经过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500mg/L质量浓度下,化合物JTCD-05、JTCD-06对松材线虫、根结线虫、甘薯茎线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JTCD-05松材线虫的LC_(50)值为0.066 mg/L,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LC_(50)值为0.511 mg/L)。[结论]戒台霉素衍生物对线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此类化合物作为新型杀线虫剂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杀螨剂腈吡螨酯为先导化合物,将3-[4-(叔丁基)苯基]-3-氰基-2-羟基丙烯酸乙酯与不同酰氯化合物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5个具有杀螨活性的新型双酯型丙烯腈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过~1H NMR确证。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TM-3和TM-5具有优异的杀螨活性,化合物TM-5在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对朱砂叶螨螨卵的致死率达到93%,具有进一步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BCG-CpG-DNA免疫活性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BCG-CpG-DNA的免疫学活性。方法通过淋巴细胞增殖、T细胞亚群分析、细胞因子产生、对NK细胞杀伤功能影响等试验,检测BCG-CpG-DNA的免疫活性。结果BCG-CpG-DNA能促进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巨噬细胞分泌IL-12,并能增强ConA诱导IFN-γ产生,提高小鼠脾细胞中CD3+、CD4+、CD8+T细胞亚群的含量,同时增强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BCG-CpG-DNA能活化抗原呈递细胞(APC),并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杀虫剂通用名字技术委员会已经暂时批准了三个活性成分的新名字。它们是来自巴斯夫公司的杀真菌剂,来自Makhteshim-Agan(MAI)的杀线虫剂以及来自中国公司(江苏扬农化工的子公司-Youth Chemical)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用磷酸和甲醛在稀醋酸介质中对壳聚糖(CTS)进行N-亚甲基磷酸化改性,得到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MPCS),用自制的MPCS在苯或甲苯介质中与有机锡发生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N-亚甲基磷酸壳聚糖有机锡酯化合物:MPCS-SnPh3、MPCS-Sn(PhCH2)3、MPCS-SnBu3。通过IR、13C NMR、TG/DTA和X-ray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测试。杀钉螺实验结果表明,当其浓度在1.00 mg/L以上时,浸杀48 h后,钉螺的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蝶形花亚科植物的杀虫、抑菌活性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豆科-蝶形花亚科研究领域中的9个属:紫穗槐属(Amorpha)、黄芪属(Astragalus)、黄檀属(Dalbergia)、鱼藤属(Derris)、刺桐属(Erythrina)、木蓝属(Indigofera)、灰叶属(Tephrosia)、补骨脂属(Psoralea)和槐属(Sophora)中具有杀虫、抑菌活性植物及其活性成分。该科中鱼藤属、灰叶属和槐属有目前已发现的重要的杀虫活性植物,如鱼藤、非洲山毛豆、苦参和苦豆子。本文为研究开发蝶形花亚科农药活性植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合成的化合物对氟苯甲醛缩乙醇胺席夫碱对枯草杆菌等五种细菌的抑菌作用。抑菌活性实验表明该席夫碱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101)、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发荧光Q67)等5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为寻找具有抑菌、抗癌、抗病毒、杀霉等生物活性的药物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