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纳米二氧化锆的制备技术进行总结,阐述了各种制备技术的原理,并分析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中和水解法制备纳米TiO2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Ti(SO4)2为前驱体。氨水为中和剂在常温通过中和水解法合成纳米TiO2粉体,研究了pH值,物料浓度等因素对产物粒径。晶型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并采用TEM,XRD,TG/DTA和BET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制备颗粒均匀,分散良好的纳米TiO2颗粒。  相似文献   

3.
冯喆 《广州化工》2011,39(18):99-100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水解法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产物为纯锐钛矿相纳米TiO2,一次粒度在100 nm以内;对甲基橙具有一定的催化降解作用,热处理温度为500℃时,产物的光催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淀粉纳米晶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酯工业》2015,(6):20-23
通过硫酸酸解法从淀粉中分离出淀粉纳米晶粒。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淀粉纳米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根据产率和结晶度综合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随着酸解的不断进行,结晶度不断增加,酸解5 d后,微晶尺寸在40~100 nm,淀粉纳米晶的产率为8.29%,结晶度为39.41%。淀粉纳米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硫酸浓度3.16 mol/L、酸解温度45℃、酸解时间5 d。  相似文献   

5.
纳米铜粉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纳米铜粉的各种制备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法合成的PZT纳米晶粉末的表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醋酸铅、庚酸氧锆和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法成功地制备了PZT钠米晶粉末,并通过XRD,FTIR,DTA,Raman,TEM等方法对钠米粉末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粉末粒径为20-40nm,大小均匀,颗粒呈球形,且分散性好。研究结果显示,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法是制备PZT或其它纳米粉末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纳米TiO2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国内外纳米TiO2的工业生产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劣,同时介绍了纳米TiO2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解法以CuCl为前驱体制备Cu2O纳米球,采用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0~5℃下,用空气快速通入反应物溶液,进行水解反应,反应时间3~5min,可制得粒径范围为10~30nm、形状规则、粒径均一的立方结构的Cu2O纳米球。  相似文献   

9.
通过葡萄糖辅助热分解法制备出CdS纳米粒子,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在反应过程中葡萄糖可以阻止产物团聚,进而有效地降低产物尺寸。根据前驱体热分解过程的热重分析仪和差热分析仪测试结果,提出了葡萄糖的形貌控制机理。最后研究了葡萄糖加入量和辅助剂种类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纳米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典型的生物活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近年来研究发现: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填料应用在牙膏中,对预防龋齿、牙周病具有重要作用.实验采用复分解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用化学分析测定n(Ca)/n(P),采用激光粒度仪检测粒度分布,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粉体粒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影响产物的结晶度,但对粒度分布影响不大;不同加料方式对粒度分布影响不大;快速搅拌有利于制备出粒度分布更好的粉体;缓慢的加料速度更有利于制备出粒度分布好的粉体;适度煅烧对晶相和结晶度有影响,但对粒度分布产生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管式反应制备氧化锆纳米晶微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广能  许煜汾 《硅酸盐通报》1998,17(5):17-20,38
本文采用管式SK-10/20型表态混合反应器对ZrOCl2·8H2O·YCl3与NH·H2O进行液相共沉淀反应以制备ZrO2(Y2O3)纳米晶微粉。研究了表态混合器反应过程中的流速、混合特性和反应浓度对粉体粒径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碳酸锂为锂源,自制的纳米级三氧化二锰为锰源,通过熔盐法合成了纯相的纳米级的尖晶石型锰酸锂粉体。利用热重-差热分析、XRD物相分析和SEM形貌分析等,对前驱体碳酸锰、自制的三氧化二锰和合成物锰酸锂进行了系列表征。研究结果显示:在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溶液pH=9、搅拌速度为400 r/min的条件下,制得了纯相、超细(粒径在1 μm左右)、粒径均匀的球形碳酸锰粉体;在升温速率为10 ℃/min、550 ℃焙烧6 h的条件下,制得了纯相的、纳米级(75~100 nm)、无团聚、分散性好、球形及哑铃形的三氧化二锰粉体;在锂锰物质的量比为1.1∶ 2.0,以氯化钾为熔盐,700 ℃焙烧10 h的条件下,合成了纯相、纳米级(粒径为100 nm)、粒径均匀的尖晶石型锰酸锂粉体。  相似文献   

13.
用改进了的溶胶2凝胶法新工艺在不同条件下制备出不同结构的纳米粒子A l2O3 催化剂。采用在纳米A l2O3 催化作用下苯酐与正辛醇反应生成n-DOP 增塑剂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纳米A l2O3 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由于制备条件对纳米A l2O3 前驱体组成结构的影响, 使制得的纳米A l2O3 催化性能各异。以C 型纳米G2A l2O3 的催化活性较高。B 型纳米C2H2A l2O3 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活性。反应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 而纳米A l2O3 催化活性在低温时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高温时则不明显, 相反, 随反应时间增长, 催化活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4.
用 Pb(NO3 ) 2 、Bi(NO3 ) 3 和 Na OH为原料 ,通过室温固相反应 ,制备出纳米 Pb O和纳米 Bi2 O3 粉末 ,用 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纳米 Pb O和 Bi2 O3 作燃速催化剂 ,在 RDX- CMDB推进剂中进行了配方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 Bi2 O3 能够提高推进剂的燃速 ,同时降低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15.
纳米PbO和Bi2O3粉的制备及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用Pd(NO3)2、Bi(NO3)3和NaOH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出纳米PbO和纳米Bi2O3粉末,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纳米PbO和Bi2O3作燃速催化剂,在RDX-CMDB推进剂中进行了配方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Bi2O3能够提高推进剂的燃速,同时降低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16.
以Y(NO3)3为原料,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碳酸氢铵沉淀工艺制备了氧化钇前驱体。用FTIR、TG-DTA分析了沉淀前驱体的成分及其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前驱体为NH4Y(OH)2CO3。对形成前驱体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用XRD、UV-Vis和TEM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煅烧所得粉体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前驱体在750℃保温2h,得到分散性良好、纯度高、立方体型的氧化钇,平均颗粒尺寸20nm左右。实验证明,适量的分散剂和(NH4)2SO4的添加对氧化钇颗粒形貌和粒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尿素为沉淀剂,硝酸钇为钇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散剂,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球形纳米氧化钇粉体,研究了反应物浓度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反应时间、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对氧化钇形貌及粒径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物浓度比、反应时间、搅拌转速、反应温度会影响粉体的尺寸,适量CTAB的加入可显著降低氧化钇的粒径;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制得粒径大小为110~130 nm的球形氧化钇粉体。  相似文献   

18.
制备Y2O3微粉的液相沉淀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几种陶瓷Y2O3微粉的液相沉淀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所制得的粉末的颗粒大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沉淀法,加入不同的分散剂研究掺钕Y2O3粉体的分散性。利用ZS90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和XRD等测试手段对粉体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正加方式,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控制粒径,对粉体能起到较好的分散效果,煅烧后可以得到粒径分布范围较窄的掺钕Y2O3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20.
AP/HTPB复合推进剂用纳米Co粉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oCl_2·H_2O和水合联氨(N_2H_4·H_2O)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Co粉.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树枝状纳米Co粉和球形纳米Co粉,用TEM和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用DTA测试了加入球形纳米Co粉后AP的热分解性能.结果表明,反应介质的黏度和分散剂性质对纳米Co粉粒度及形貌影响较大,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了颗粒尺寸均匀、粒度为50~60 nm的球形纳米Co粉;球形纳米Co粉能使AP热分解反应的高温分解峰温度显著下降;添加质量分数2%的球形纳米Co粉,复合推进剂的燃速明显提高,压力指数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