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退火工艺对冷轧工业纯钛带卷各向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力学性能各向异性是影响工业纯钛板带材成形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制备低各向异性工业纯钛带卷,采用室温拉伸试验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表征了经不同工艺退火后冷轧工业纯钛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织构,分析了退火工艺对工业纯钛带卷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固定时,延长退火时间,TA1钛带纵向屈服强度降低程度大于横向,导致其各向异性升高,而退火超过一定时间后其各向异性趋于稳定,700 ℃时钛带纵横向屈服强度差值的稳定值为82 MPa,610 ℃时的稳定值为58 MPa;退火时间固定时,在所研究温度范围内,退火温度越高,钛带各向异性越显著。织构分析表明,延长退火时间或/和升高退火温度,TA1钛带的棱锥织构增强、基面织构减弱,导致室温拉伸时纵横向{1010}<1120>柱面滑移的施密特因子差值增大,从而表现出更明显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顺向冷轧和换向冷轧两种轧制方式对TC4板材显微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轧制工艺的晶粒都有所细化;顺向冷轧微观组织仍存在带状组织,α晶粒呈现出方向性的拉长;换向冷轧晶粒破碎的更加均匀,退火后形成的细小等轴α晶粒。换向冷轧工艺的塑性指标显著优于顺向冷轧,强度指标略低于顺向冷轧,但是板材的RD和TD之间的差值明显减少。原始冷轧板材主要存在(-12-10)<10-10>棱锥型织构,强度较高;顺向冷轧遗传了原始板材的织构组分;换向轧制促进(0001)的强基面织构向ND-TD面和RD-TD面发生漫射,并存在一定角度的偏转,有效降低棱锥型织构强度,促进织构组分重新分配,显著改善板材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晶体取向分布函数(ODF)对织构进行检测及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不同的均匀化退火制度对纯铝铸轧一冷轧板材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1100板材进行不同方案的均匀化退火,当均匀化退火制度为580℃/13h时,板材立方织构组分比例迅速下降,同时铜织构也有所下降,但散漫度较大,同时晶粒细小均匀,随机织构比例增大,制耳率低于2.5%,板材各向异性减小。均匀化退火制度主要通过改变板材织构组分、比例、晶粒度以及改变Fe和Si组织形态的变化等影响纯铝铸轧板材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4.
退火工艺对冷轧纯钛带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冷轧纯钛带再结晶织构和屈服强度的影响,并讨论了保温时间、再结晶织构及屈服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50℃下,冷轧纯钛带退火后的再结晶织构主要是(0001)[2110]和(0001)[5610],遗传了纯钛带的冷轧织构.随退火保温时间的延长,织构的取向梯度均逐渐减小,组分和强度趋于稳定,且退火后纯钛带的屈服强度也比较均一,为冷轧纯钛带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衍射(EBSD)及单向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P-700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SP-700合金板材的晶粒等轴化程度提高;当退火温度为780℃时,退火织构类型基本不变;当退火温度为860℃时,初生α相向次生α相的转变形成了新的织构;经900℃退火后,组织类型转变为网篮组织,织构类型为棱锥织构和R型织构。α相的棱锥织构取向是造成原始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原因;晶内亚结构在变形初期对滑移系的阻碍作用影响了板材在不同方向上的室温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内亚结构的消除和新的织构取向的产生导致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增强。此外,晶粒形貌和相含量的差异也会导致各向异性的变化。原始板材的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且不同方向的断口特征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摘要:研究了二次退火TA1冷轧板的织构以及力学性能各向异性。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对晶粒织构和取向进行了表征,通过对轧制面进行不同加载方向的单向拉伸试验检测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一次退火后,织构的取向强度降低,<0001>//ND织构消失,■//RD向■//RD偏离60°附近产生较强的棱锥型织构,板面各向异性显著增强。二次退火后,晶粒进一步趋向于等轴化,织构类型和一次退火相比没有变化,增强了由再结晶产生的■//RD织构的强度,但进一步减小了整体织构强度,板面各向异性明显降低。一次退火后,由于对称性<0001>//ND基面织构的消失以及非对称棱锥型织构的产生,导致板面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较强。经过二次退火处理后,在织构类型不变的情况下织构强度减弱,各向异性有所改善,提高了板材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温拉伸、X-射线衍射技术(XRD)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取向条件下铝-镁-钪合金冷轧-退火态板材的织构类型以及拉伸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通过Schmid因子及其倒数的加权计算,初步探讨了织构对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50℃×1h退火后,铝-镁-钪合金板材的织构组分主要为S织构{123}<634>和Brass织构{110}<112>等典型的形变织构;合金板材在纵向(0°方向)和横向(90°方向)的屈服强度较高,在45°拉伸方向的屈服强度较低,并且表现出反常的各向异性,而伸长率则在45°拉伸方向上最高.经分析可知,织构是影响合金板材平面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研究了弱织构的Mg-Zn-Ca合金板材在交叉冷轧和后续单向冷轧过程中的织构演变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板材交叉冷轧后的退火织构呈椭圆形分布。后续单向冷轧退火后的织构演变成环形分布的均匀织构。退火初期形成的再结晶晶粒与最终的完全再结晶晶粒的取向分布几乎是一致的。再结晶晶核的取向相对于变形母体晶粒具有较大的分散性,这造成退火织构的均匀随机分布,从而减小板材的面内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9.
深冲用铝板的织构和各向异性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综述了深冲用纯铝及铝合金板在轧制和退火时各种织构组分及其形成机制。铝板制后主要形成“纯铜型”织构组分,退火后主要是再结晶立方织构。评述了深冲铝板的各向异性行为及织构与各向异性的关系,并对如何改善深冲用铝板的各向异性指标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种新的摩擦轧压表面处理工艺(FRSP)对纯钛板材表面进行加工,引入的应变沿材料厚度方向成梯度分布。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对FRSP加工后的纯钛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发现在钛材表面形成了超微细晶粒,且具有明显织构,其方向与FRSP的加工方向有关。另外,对FRSP处理后的钛材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进行退火处理,通过EBSD研究织构的形成及其在退火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退火过程中,钛板材表层主要存在FRSP后形成的织构,而原有的典型轧制织构减少,可见,通过FRSP及后续退火可有效地控制钛材表面的微观组织与织构。  相似文献   

11.
以商业纯Mg和AA1050 Al板材为初始材料,采用累积叠轧技术在室温下进行不同轧制道次变形制备了Mg/Al多层复合板材料,并对3 cyc轧制的Mg/Al多层复合板材料在200℃分别进行不同时间退火处理.利用OM,SEM和中子衍射技术对微观组织和宏观织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板材中Mg和Al层组织均随着循环次数的提高而细化;在200℃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晶粒逐渐均匀但没有明显长大.累积叠轧过程中Mg层主要呈现出典型的轧制织构类型,Al层则表现出以轧制织构组分为主,同时伴有剪切织构组分的混合织构类型.对于3 cyc轧制的Mg/Al多层复合板材,在200℃经不同时间退火后,Mg层依然为轧制织构类型,Al层为轧制织构与剪切织构组分混合.随着累积叠轧循环道次的增加,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2.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TA34钛合金管材经不同Q值冷轧后的宏观形变织构和退火织构,分析了冷轧Q值对管材织构、工艺性能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Q值对管材的塑性影响不大;冷轧TA34钛合金管材形变织构和退火织构的总体类型相同,均为轴向■织构;提高冷轧Q值会使完全再结晶退火后的TA34钛合金管坯产生周向织构,有助于提高成品管材的压扁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13.
6111铝合金板材加工过程中织构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取向分布函数法研究了6111铝合金板材生产加工过程中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热轧后,(-αAl基体表现为较弱的铜型轧制织构,经退火后变为随机织构。将退火板材冷轧成薄板后形成了较强的铜型轧制织构,在随后的固溶处理时发生再结晶,并形成主要由Cube ND15和{011}<111>两个组分构成的再结晶织构。  相似文献   

14.
研究轧制路径对ZX21镁合金板材织构分布和屈服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向轧制板材形变织构为双峰基面织构,退火后呈现出垂直于冷轧方向分布的非基面双峰的织构特征。再结晶织构的分布与晶粒的定向形核和选择性长大有关,多向轧制可弱化晶粒取向分布的方向性,其晶粒尺寸相比单向轧制有所减小,退火后形成均匀分布的圈状织构,大幅降低沿轧面各个方向拉伸时基面滑移的施密特因子差异,改善板面内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提高板材的成型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力学性能测试和OM、SEM、EBSD分析,研究了Ti6321合金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板坯组织类型对板材平面各向异性具有显著影响,等轴组织板坯和魏氏组织板坯制备的合金板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冲击功均具有明显的平面各向异性,且等轴组织板坯制备板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冲击功平面各向异性指数高于魏氏组织板坯制备板材相应指数。不同板坯组织类型制备的热轧态板材,织构均主要为柱面织构({0002}⊥轧面),织构的方向为c轴倾向于平行于TD方向排布;经(980℃, 80 min)热处理后板材织构主要为基面织构({0002}//轧面),织构方向为c轴倾向于与ND平行。不同组织类型的板坯经相同的热变形和热处理,对应板材的金相组织、织构组分、再结晶程度和裂纹扩展路径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综合引起Ti6321合金板材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维晶体取向分布函数法研究了循环相变α→β→α对工业纯钛的织构和屈服强度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次循环相变处理后,退火织构(1013)[1210]基本上抑制了[2110]∥ND的纤维织构,及(0002)基面型织构。原冷轧织构(2115)[0110]转变为部分[2115]∥  相似文献   

17.
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Al-Mg与Al-Mg-Sc合金板材的织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反射法在角度(α)为0~75°时测量Al-Mg和Al-Mg-Sc合金板材经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的不完整极图,应用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以及晶粒取向汇集目标线(α、β取向线)研究合金冷轧板材中织构的形成及其在退火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Al-Mg合金冷轧板材中主要存在Brass织构{011}211和Copper织构{112}111,退火温度升高到300℃时,Al-Mg合金板材的形变织构逐渐消失,Brass织构和Copper织构分别向立方织构{001}100以及旋转立方织构{001}110转变;添加Sc元素没有改变Al-Mg合金板材冷轧织构组分,但织构极密度和取向密度明显增强;退火温度升高到450℃时,Al-Mg-Sc合金板材的部分Brass织构和Copper织构才向立方织构和旋转立方织构转变,表明Sc的加入使Al-Mg-Sc合金在退火过程的再结晶温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3104铝合金板材织构和制耳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热轧终轧温度,加大热轧压下率和中间退火前采用小压下率冷轧,均可能增加3104合金板材立方织构含量,降低制耳率,减小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9.
异步轧制取向硅钢中织构沿板厚的分布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异步轧制对经过一次正常冷轧和中间退火的,厚度为0.746mm的工业取向硅钢实施一次速比为1.17的异步冷轧,轧至0.34mm,在普通的工艺条件下,进行退火,用ODF和反板图定量研究各层织构的分布与转化,并测量了磁性。结果表明:在本工艺条件下,织构组分与传统冷轧相同,异步轧制板材的表层附近也出现了类似于正常轧制下位于亚表面层上的、理想的冷轧织构组分,但是已明显地偏向了快速辊侧表面、冷轧织构组态沿  相似文献   

20.
系统研究热加工过程对Al-Mg-Si-Cu合金组织、织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工艺优化获得了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很弱的合金板材。热轧和冷轧板材的显微组织均呈拉长态组织。热轧板表层的织构组分以H{001}110和E{111}110为主,而1/4层和中间层的织构以β取向线为主。与热轧板相比,一次冷轧板的β取向线密度增加而表层的H取向减弱。经中间退火后,形变织构基本消失,最终冷轧后的织构以β取向线为主。随着厚度的减小,织构梯度逐渐变弱。合金板材固溶处理后的再结晶织构组分仅含有cubeND{001}310织构。此外,分析了热加工过程、显微组织、织构以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