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之  赵瑞乐 《机电元件》2010,30(3):36-37,50
本文介绍了ICT测试;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的组成;检测条件对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的影响;继电器生产商对触点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与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触点接触电阻是继电器主要的电参数之一。测量触点接触电阻传统的方法是购买现成的、通用的毫欧姆测试表。这样做有几个不足:测试条件不符合有关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测量的专业标准;仪表的稳定性较差,测量误差较大;测量量程和测量精度与触点接触电阻之值不适合。为此,研制了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的专用测试仪表——LR—2电阻测试仪。 该仪表的主要特点:按照有关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测量的IEC标准进行设计、制造的,其测试条件符合有关IEC标准;能对2类、3类继电器触点的接触电阻之值和接触压降(换算)进行测量;具有直观  相似文献   

3.
范文  沙希睿  徐严 《电工技术》2022,(12):100-101
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是直接反映继电器性能的重要参数,因此有必要开展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阻值测试工作.对此,提供一种基于 LabVIEW 的测试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的自动测试方案.该测试方案设计结构简单,采用四端法测量,避免线路损耗,能够快速可靠地测量继电器触点阻值.  相似文献   

4.
1引言随着我国电器工业的迅猛发展,对电器中关键部件的电触点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影响触点材料性能的电触点表面接触电阻也越来越受到电器在生产商和触点材料生产商的关注。由于影响触点接触电阻的因素非常多,成因也非常复杂,从理论上分析接触电阻显得比较困难,因此,如何真实准确地测试出触点材料表面的接触电阻,对触点材料生产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的测试方法以及制造的仪器适用于触点材料生产企业,不仅可对其生产的触点材料的接触电阻状况进行检测,同时还适用于继电器生产企业触点装配前对其接触电阻状况进行检测。2测试原理本研究采用四端检测法对触点材料的接触电阻进行检测。由于毫伏计的输入阻抗高达数兆欧,远大于线路的接触电阻,从而避免了除触点接触电阻以外的电阻的影响(包括夹具和触点间电阻以及仪器线路中存在的电阻等)。其测试原理如图1所示。本方法中被测试触点之间的物理特性(接触压力、接触形式、超行程)可以设计为仿真测试,可按该触点实际应用的继电器或开关的机械参数设置,其测试值等同于在继电器或开关里的触点间接触电阻值。3测试仪器采用厦门市依莱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CRM-2型触点接触电阻检测仪进行检测。由于触点间接触电阻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的时变规律,提出了基于时变趋势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触点接触电阻的长期预测方法。采用小波技术和零均值平稳检验技术提取时变长期趋势项,进而以接触电阻的趋势分量为变量,建立了接触电阻的SVR预测模型。分析了接触电阻的超长期预测,提出了基于相关触点的SVR模型的超长期预测方法。预测实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实现触点接触电阻长期预测,能有效剔除短时干扰、异点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仇侠 《机电元件》2006,26(1):33-36
文章论述了一种能获得较低接触电阻的触点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是一种环保的、成熟的工艺,其特点是成型后的触点经过竖直和水平切削研磨,去除触点表面污染层,使触点获得理想表面形态的工作面,从而通过降低触点收缩电阻RE和表面膜电阻RF来降低触点接触电阻。采用该工艺生产的触点能承受继电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温度,使装配前后继电器接触电阻无明显变化,保持低而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继电器触点失效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动态接触电阻测量系统进行了电磁继电器失效检测试验,检测了其触点闭合过程的接触压降。试验发现闭合过程的触点接触压降为随时间复杂变化的衰减波形,经历了由动态的弹跳、微振动再到静态的过程。数据分析表明继电器接触失效与闭合过程的弹跳时间及接触电阻峰值有一定关系,可综合考虑弹跳时间-操作次数曲线及接触电阻峰值-操作次数曲线的变化规律对继电器触点进行失效预测。  相似文献   

8.
继电器的接触失效是各种失效模式的综合反映,而继电器接触电阻是能够反映其接触性能的重要电气参数,根据继电器接触电阻的序列值进行在线接触失效预测,能有效提高在接触失效发生前采取措施的概率。对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测量值序列进行了时序分析和统计分析。融合先验威布尔分布的模型参数,建立接触电阻的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对接触电阻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对接触失效作出有效预判。  相似文献   

9.
触点复合材料是以贵金属为复层,以铜合金为基层组合而成,在加工过程中,触点上有铜屑生成,使接触电阻增大,接触电阻是继电器失效的主要参数。介绍了解决触点铜屑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90%AuAg/70%AgPd触点接触电阻变化的测量结果。触点尺寸为0.4×0.8×0.2mm。用来测试的触点装在电磁继电器上,在无负载和加一些负载电流条件下测量装有此种触点的继电器的静态接触电阻。还在无负载、阻性负载和感性负载条件下,用某些工作周期脉冲启动时,测量继电器的接触电阻,测量后用扫描电子显镜微观察触点表面。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变电站使用的GW4型隔离开关触头受附近厂矿企业排出的粉尘污染,造成隔离开关触头发热故障,需停电进行处理,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设计研制了带电清洗隔离开关动、静触头的专用工具,该专用工具通过内部旋转绝缘杆带动清洗头转动达到清洗触头、触指的作用,可以在设备处于冷备用状态下或隔离开关一端带电的情况下,对发生脏污的触头进行清洗,有效清除触头表面脏污,降低触头间的接触电阻,改变了以往必须停电处理因触头污秽引起发热故障的局面,起到提前预防隔离开关发热故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继电器触簧材料的应力松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电器中接触簧片的接触压力是影响其触点接触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接触簧片材料的应力松弛而使接触压力逐渐减小,接触电阻逐渐增大,进而导致接触失效.通过应用开发的弹性材料应力松弛测试系统,对继电器接触簧片材料进行加速应力松弛试验,找出短期的变化规律,以外推出长期的应力松弛量,为继电器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航天继电器加速贮存退化可靠性建模和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型号航天继电器为例,通过对失效机理及其接触退化规律的分析,建立贮存退化失效可靠性统计模型,给出了航天继电器接触寿命分布函数。研制了温度应力航天继电器加速贮存退化试验测试系统,可同时对多达40个继电器进行全自动的退化参数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接触电阻的退化情况和统计分析,确定了各试验温度应力下接触电阻的分布情况,并通过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E)法进行了参数估计,为进一步对航天继电器贮存可靠性评估和贮存寿命预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曹乃锋  冯伟峰  温灿国 《电池》2017,(6):343-346
采用激光清洗去除电池极柱表面氧化层。获得50 W功率激光去氧化的最优工艺参数:扫描速度(5 000±100)mm/s、脉冲频率50 k Hz及扫描线间距0.06 mm。连接性能和防腐蚀性能测试表明:极柱接触电阻显著降低,普遍小于0.02 mΩ;动态连接一致性良好,充电1 min最大电压差不超过0.025 V。与传统人工打磨方式相比,激光清洗能提升极柱表面耐腐蚀性能1倍以上,在清洗效率和成本方面也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继电器中接触簧片的接触压力是影响其触点接触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希望它在整个寿命期内稳定可靠,但由于簧片材料的应力松弛而使接触压力逐渐减小,接触电阻逐渐增大,进而导致接触失效。采用开发的弹性材料应力松弛测试系统,对继电器接触簧片材料进行加速应力松弛试验研究,找出短期内的变化规律,可推算出长时间的应力松弛量,为继电器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锅炉换热管外壁(如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水冷壁、过热器等)积灰和结焦对锅炉运行造成的危害,通过广西南宁某电厂BG-39/35-450-M2型锅炉的清洗实例,表明对锅炉换热管壁定期进行清洗,会大大减少换热管表面腐蚀和磨损,增大热交换面积,减少烟气排放阻力,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动态接触电阻测量及触点失效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动态接触电阻测量系统进行了电磁继电器失效检测试验,监测了其触点闭合过程的接触压降.试验发现闭合过程的触点接触压降为随时间复杂变化的衰减波形,经历了由动态的弹跳、微振动再到静态的过程.数据分析表明:继电器接触失效与闭合过程的弹跳时间及接触电阻峰值有一定关系,可综合考虑弹跳时间-操作次数曲线及接触电阻峰值-操作次数曲线的变化规律对继电器触点进行失效预测.  相似文献   

18.
高山电视转播台的防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磁兼容的电磁原理出发,分析了高山电视转播台雷击产生干扰破坏的途径。介绍了高山电视转播台防雷设计的基本思路和采用"注水"减小接地电阻的防雷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小接地电阻,有效提高防雷接地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密封继电器接触电阻与表面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密封继电器的接触电阻和表面膜现象,设计了模拟成膜实验和验证实验,通过对不同样品在各种可能成膜的气氛条件下和特定工艺条件下触头接触电阻的比较和分析,找到生产过程中对接触电阻影响最大的几种物质,得知水蒸气和氧气等杂质气氛的浓度对表面膜的形成也有影响。结合俄歇实验对触头表面膜的厚度和元素成分进行研究,进一步确认了所设计的成膜实验的等效性,探讨了各元素的可能来源,并根据相关结论对继电器生产工艺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化学电解池和测量探针测量了某电厂锅炉柠檬酸酸洗和过氧化氢钝化过程中的极化电阻和腐蚀电位,研究了工业锅炉酸洗过程中腐蚀速度和电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应用电化学测量技术分别测量锅炉酸洗过程中酸洗和钝化阶段测量电极的极化电阻和腐蚀电位,可以有效控制酸洗过程中基体金属的腐蚀速率和钝化效果。酸洗过程中,漂洗时的腐蚀速率是酸洗时的10倍左右,漂洗液中一定要加入适量的缓蚀剂,以免引起锅炉基体金属的腐蚀损失。应用腐蚀在线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过氧化氢钝化过程,促进了这种绿色环保型钝化剂在锅炉酸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