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水平和竖向激振动力荷载作用下单桩和群桩的承载特性,设计了水平和竖向激振荷载下单桩、两桩、三桩和四桩在多层土中的动力试验方案。对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得到了单桩、两桩、三桩和四桩的桩头位移,分析了桩头位移随着激振频率和桩数的变化规律。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单桩、两桩、三桩和四桩的水平和竖向刚度,分析了桩头刚度随着桩数和激振频率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刚度得到了群桩动力效率系数,分析了动力效率系数随着群桩桩数和振动频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给出了位移、桩头刚度和群桩相互作用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简化理论计算方法和验证计算模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胡坤 《山西建筑》2005,31(18):85-86
阐述了砂石桩法的适用范围及加固机理,从桩的布置及桩位、桩间距、砂石填料等方面,探讨了砂石桩法的设计与施工,经工程实践证明,振动砂石桩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得到了提高,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础工程中钢板桩的施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长鹏 《山西建筑》2009,35(19):124-126
介绍了钢板桩的一些优点,从钢板桩的制作、钢板桩吊运与堆放、钢板桩的施打、基坑的开挖及钢板桩的拔出等方面阐述了基础工程中钢板桩的施工工艺,以进一步推广钢板桩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肖矜  张琳 《山西建筑》2006,32(21):106-107
简述了CFG桩的应用优势,研究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室外模拟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了所加荷载与桩最终沉降、桩端承载力、桩侧摩阻力的关系,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处理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影响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桩土模量比、置换率、桩周土性质、桩距、桩长、桩密实度、荷载水平、桩内加筋、深度、桩间土固结时间、桩数、垫层等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研究表明,桩士应力比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此结果可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及施工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猛  李欣  鞠竹  徐文汉 《建筑结构》2023,(6):47-52+5
水泥土复合管桩一般应用于软土地基或粉土地区,在砂卵石地区应用较罕见。以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工程为例,通过研究水泥土桩在密实砂卵石层的成桩工艺和预制管桩静力压桩工艺,重点介绍了水泥土复合管桩在密实砂卵石层的应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密实砂卵石层旋喷形成直径较大、混合均匀、强度较高的水泥土外桩,水泥土外桩完成后,在桩内同心静力压桩植入预制芯桩,形成水泥土复合管桩,解决了密实砂卵石层中水泥土外桩难以成桩的难题。通过对抗拔承载力和桩头进行设计,设计出一种桩底抗拔装置,并提出桩头钢筋后锚固技术,有效提高了单桩抗拔承载力及施工效率。对水泥土复合管桩施工技术进行了质量、经济及环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密实砂卵石层水泥土复合管桩施工技术避免了桩基施工中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和后期桩头大量剔凿的问题,减少了材料消耗,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7.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分担荷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结合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现场量测了桩顶反力、桩间土反力, 分析了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桩体应力集中系数、桩间土应力减小系数,并对复合地基中桩土分担荷载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颂明 《广东建材》2006,26(8):26-28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从桩顶荷载引起的轴力在桩身上的分布规律、桩轴力与桩侧摩阻力的相互关系,以及桩顶荷载、桩体下沉与桩身被压缩的关系等方面对静压桩试桩过程中荷载在桩内的传递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Pasternak地基和Euler梁振动理论,提出了一种能考虑轴向荷载影响的单桩水平振动简化分析力学模型,建立了层状地基中桩-土耦合作用下单桩水平振动控制方程;采用微分变换的方法对方程解耦,进一步结合桩-土边界连续条件求出单桩水平位移、转角及内力解析解答。然后,考虑主动桩Ⅰ振动引起被动桩Ⅱ的动态位移,建立被动桩Ⅱ的水平振动控制方程,求解得到被动桩Ⅱ的响应解析解答,依据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定义进一步求得桩-桩水平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最后,利用叠加原理求得群桩水平动力阻抗,并与已有相关解析解进行退化对比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参数化分析探讨了地基剪切系数、布桩类型、桩距径比、轴向特征参数对群桩水平阻抗以及桩顶反力分布、桩身内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可为实际工程群桩桩基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施工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消除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中扰动桩端土体、沉渣、桩测泥皮对桩承载力的不利影响,采用成桩后桩端注浆技术。阐述了其注浆渗透、劈裂挤密和胶结作用,以及加固桩端土体、固结沉渣、充填桩周间隙的机理。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试桩静载试验表明,桩底注浆有效提高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浅谈钻孔灌注桩断桩与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忻  张明春 《山西建筑》2009,35(11):105-106
结合钻孔灌注桩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通过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断桩等质量事故的处理案例,对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补救措施,以完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保证钻孔灌注桩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同场地扩底桩和直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4个场地的4组扩底桩与直桩的竖向静荷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场地1中桩身直径、桩长相同,桩顶沉降30mm时,扩底桩的桩顶荷载为直桩的5.5倍,桩顶荷载都为2700kN时,扩底桩顶沉降仅为直桩的1/22,扩底桩每多用1m3混凝土,极限承载力就提高1746kN;场地2中(短直桩桩长和扩底桩相当,长直桩比扩底桩长1.65m),桩顶沉降10mm时,扩底桩的桩顶荷载为短直桩的3.58倍,为直桩的1.70倍(虽然长直桩所处的持力层土性较强);场地3中各桩桩长相当,直桩直径较大,虽然直桩的混凝土用量为扩底桩的2.09倍,且刚开始加荷时直桩桩顶沉降比扩底桩大,但总的来说,扩底桩比直桩的承载力大,沉降小;场地4中如要充分发挥2桩桩长、直径相当,扩底桩底有0.2m厚的沉渣,两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很靠近,单桩承载力几乎相同,因此,扩底桩的高承载力就必须减小桩底沉渣。  相似文献   

13.
软土层未打穿的桩承式路堤现场实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对软土层未打穿的桩承式路堤进行现场实测研究。共选取2个管桩断面作为试验观测断面,在填筑时及填筑完成后对桩托板和桩间土上的土压力、路基沉降及下卧层沉降进行监测,并与软土层打穿时的实测结果作比较。研究表明:桩间距越大,桩体荷载分担比越小;软土层未打穿时荷载分担比为61.4%~75.5%,比打穿时小一些;软土层打穿与未打穿时的土拱高度都为桩托板净间距的1.0~1.4倍;软土层未打穿时桩土不均匀沉降比打穿时大;路堤填筑完成后的沉降约占总沉降的30.0%;下卧层沉降约占路堤总沉降的60.0%。将现场试验结果与4种理论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各种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Axial and lateral dynamic pile analyses are generally handled separately; and consequently, dynamic soil reactions are assumed to be uncoupled. However, pure loading is rarely encountered as combined loading occurs in many situations (offshore piles, pile driving as well as pile groups and pile rafts).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nonlinear lateral pile vibrations on the in-phase nonlinear axial pile response of a pile shaft are studied. New approximate nonlinear solutions for both axial and lateral pile behavior, developed from general elastodynamic equations, are presented. The solutions are obtained by extending the elastodynamic solution for plane strain cases with a view to model soil nonlinearity. Since axial soil resistance depends on the confining stress around the pile shaft, the effect of the lateral soil behavior on the confining pressure of the pile circumference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axial soil reaction from coupled in-phase vibrations is deriv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xial unit shear streng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when lateral soil vibrations involve plasticity, which in turn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the axial dynamic resistance of the pile shaft.  相似文献   

15.
王宾 《山西建筑》2010,36(4):115-116
分析了桩基设计中静载荷试验的重要性及桩型、桩长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桩偏差的控制和处理措施,探讨了施工中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完善桩基设计,使其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6.
全夯式扩底灌注桩是在普通沉管夯扩桩基础上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夯扩灌注桩,它改进了桩机设备和威桩工艺,解决了普通沉管夯扩桩成桩容易造成颈缩等缺陷问题,大大提高了单桩极限承载力,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7.
斜桩以及由斜桩组成的群桩主要应用于桥梁、深水港区和大型输电线路基础等。文章以斜桩作为研究对象,从斜桩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单斜桩工作特性。主要得到以下一些结论:1)竖向荷载作用下,随着桩身倾斜度、地面荷载、土质不均匀程度增大,斜桩的沉降量相应增大;2)结合斜桩刚度及斜桩基础形式综合考虑,中等刚性负斜桩的水平承载能力较好;随土体位移层厚度的增加,桩身主动侧部分的土抗力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桩的刚度计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行桩的刚度计算大都假设桩为刚性。当桩较短时,由此带来误差不大,但当桩较长时则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本文提出用分层荷载传递法计算单桩刚度,能方便地考虑桩的可压缩性、分层土的性质和桩截面的变化。本文讨论了桩的刚度随桩长、直径、桩身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化影响,并把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9.
复合地基发展概况及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些年来复合地基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应用复合地基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简要介绍复合地基技术发展概况和复合地基理论概要,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复合地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考虑横向惯性效应时楔形桩纵向振动阻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ayleigh-Love杆模型,研究考虑横向惯性效应时成层土中楔形桩的纵向振动问题。首先,根据桩周土的成层性并考虑楔形桩的变截面特性,将桩土系统沿纵向划分为有限个微元段。然后,运用Laplace变换技术和阻抗函数递推方法,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推导得到成层土中楔形桩纵向振动时桩顶复阻抗的解析解。最后,采用参数研究方法,在低频范围内分析楔形桩设计参数对桩顶复阻抗的影响,并将同体积时的楔形桩与均匀截面桩的桩顶复阻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 楔形桩其他设计参数不变时,动阻尼随着楔角的增大而增大,动刚度也随着楔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会随着频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2) 楔形桩其他设计参数不变时,动刚度随着桩长的增大而减小,动阻尼随着桩长的增大而增大;(3) 对等体积的楔形桩与均匀截面桩,当桩长相同时,楔角越大,动刚度越小,动阻尼越大;当桩端截面积相同时,楔角越大,动刚度越大,动阻尼先增大再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