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蒸馏装置改炼轻质原油改造设计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Ⅰ套常减压蒸馏装置改炼轻质原油的改造设计情况.改造中采用了闪蒸罐→初馏加热炉→初馏塔新流程,脱后原油与初馏塔顶油气换热,初馏塔顶注水点位置后移以及常压炉为轻烃回收系统提供热源等新思路.改造后装置投产一次成功,加工能力有较大提高,对所加工油种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原设计加工混合重质含硫原料油,改为主要加工轻质原油后,存在原油换后终温偏低、装置能耗高、常压炉超负荷运行等问题。通过实施换热流程优化、引入低温热水和高温催化油浆等换热介质参与换热、初馏塔常压塔更换部分高效塔盘等措施,达到了加工量大幅提升、能耗显著降低、目的产品收率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炼化企业常减压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建立了装置的换热网络模型。以加工原油性质、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模拟的过程参数及常减压装置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作为换热网络调整的基础参数,利用Aspen Pinch软件对装置原有换热网络进行了夹点分析,运用网格图等诊断出了原有网络存在的瓶颈,同时得出了换热网络初底原油的最高理论换热终温。按照消除原换热物流跨夹点传热、中高温位热源多次合理利用、调整换热效率偏低或利用不充分的设备、现有设备布置少变动、省投资的原则对换热网络进行了改造优化。改造后,初底油进常压加热炉温度由原来的的298.6℃提高到303.0℃;西部轻油进闪蒸加热炉的温度由原来的117.5℃升高为220.0℃,降低了加热炉热负荷,合计降低了装置能耗65.74 MJ/t,折合年效益为3 110×104RMB$。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海炼化惠州炼化分公司120万t/a常减压蒸馏装置加工原油轻质化后存在的技术瓶颈以及采取的改造措施。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增大常压塔塔盘开孔率,放大机泵输送能力,提高常压塔中段取热负荷以及产品分流等措施,使装置在加工30%(掺炼质量分数)轻质原油时,加热炉排烟温度降低了9℃,自产蒸汽量增加了15t/h,轻质油收率提高了2.48个百分点,总液体收率提高了3.3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46万t/a乙烯装置,分析了裂解原料包括轻质原料和重质原料性质对生产运行的影响,并为适应原料轻质化和多样化而采取了相应工艺改进对策。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增设液化石油气闪蒸系统和拔头油管线、回收利用蒸汽余热、增加稀释蒸汽发生量、增大高压脱丙烷塔再沸器面积、增设丙烯塔再沸器排重烃管线、增设燃料气和氢气系统外送流程、定期切换轻柴油裂解炉等工艺改进措施,使乙烯装置裂解轻质化原料占比为31.62%(质量分数),能耗为598.9 kg/t(以标准油计),乙烯和丙烯收率为48.65%;与开工初期相比,裂解轻质化原料占比增加了29.78个百分点,能耗降幅高达25%,双烯收率提高了2.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镇海炼化股份公司1.2Mt/a加氢精制装置于1997年2月投产,精制柴油达到优质柴油指标。该装置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总投资为RMB¥2.2562×108,是国内最大的加氢精制装置,加工原料为阿拉伯轻质原油的直馏柴油、催化裂化柴油,伊朗轻质原油的直超柴油及焦化汽油,装置新氢为变压吸附氢气。为降低装置能耗及充分回收氢气,反应部分采用热高分工艺技术。热低分气体与冷高分液体一并进入冷低分中,闪蒸出气体经装置内设置的低分气脱硫塔脱硫后,一部分作为装置部分新氢,另一部分进变压吸附装置。分馏部分采用双塔汽提流程,即脱硫化氢塔…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常压蒸馏装置异地改造在原油换热网络优化与板式换热器等方面的应用。通过运用"窄点"技术重新优化原油与常压侧线馏分的换热顺序,充分利用常压渣油、常三线等高温位热源的梯级取热,并在窄点换热部位采用高效板式换热器等措施,使换热网络优化后总换热面积减少41%,原油换热终温提高9℃,板式换热器热物流进口和冷物流出口的最小温差达到6℃。生产运行结果表明本次常压蒸馏装置原油换热网络的设计及板式换热器的选用是成功的,换热终温提高可节约燃料干气0.439kg/t(原油),每年节省燃料气费用约150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装置能耗,针对中国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C_5/C_6异构化装置,应用夹点技术对设计工艺的换热网络进行改进,利用Aspen模拟软件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并调整装置生产加工方案。结果表明:在设计工艺方面,通过增设各种换热器回收余热,装置综合能耗降低13 kg/t(以标准油计,下同);在生产工艺方面,将抽余油分馏塔回流比由1.6降至1.0,该塔0.4 MPa蒸汽单耗由0.344 t/t降至0.254 t/t;在全厂汽油池辛烷值过剩的情况下,实施停运脱异构化油塔侧线的方案,装置综合能耗降低27.44 kg/t;在石油苯价格低于汽油价格的情况下,实施停运抽余油分馏塔的方案,装置综合能耗降低14.93 kg/t。  相似文献   

9.
宁爱民  沈本贤  刘纪昌  仝玉军 《石油化工》2014,43(10):1165-1172
塔河原油属于含硫中间基原油,酸值(KOH)达到2.46 mg/g,常减压装置难以获得较高收率的轻馏分油。针对塔河原油的特点,提出常压闪蒸-溶剂脱沥青轻质化脱碳组合工艺,以期避免石油酸高温腐蚀问题及常压渣油催化裂化加工的重金属含量高、残炭量高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常压闪蒸温度为260℃;适宜的溶剂脱沥青工艺条件为:异戊烷为溶剂、抽提塔塔顶温度175℃、压力3.7 MPa、溶剂与渣油的体积比5,在适宜的条件下,脱沥青油收率为75.2%,脱沥青油能满足催化裂化装置进料的要求,脱油沥青可作为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塔河原油常压闪蒸-溶剂脱沥青轻质化脱碳组合工艺的总液体收率为78.8%。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500万t/a常减压蒸馏装置加工轻质原油时存在的运行问题及采取的改造措施。运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装置加工量的"瓶颈"主要集中在初馏系统和加热炉。通过采取增大初馏塔塔盘开孔率,增大初馏塔塔顶换热器及空冷器的面积,更换加热炉的高低压瓦斯联合燃烧器及在其对流室、空气预热器新增吹灰器等改造措施,使装置的加工能力由改造前的1.4万t/d提高到1.6万t/d,加工损失量降低,装置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对牙哈原油进行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原油的特点是密度小(849.9 kg/m3),轻质油收率高,且质量好,初馏点~145℃馏分是理想的重整原料,初馏点~180℃是较理想的汽油调合组分,也是优良的乙烯裂解原料,初馏点~350℃收率72.17%,加工时应严格控制比例,比例过高,常压塔的汽相负荷大,会影响常减压装置的稳定操作和安全生产。牙哈原油重整原料的收率较高,砷、氯,硫含量低,腐蚀合格。牙哈原油芳烃潜含量较高,重整加工时芳烃收率指数高达73.51%,是较理想的重整原料。牙哈原油喷气燃料组分加工前应针对碱性氮小的情况采取白土精制,保证航空煤油颜色的稳定性。240~300℃,300~350℃两段组分是较理想的柴油馏分,但必须经过加氢或碱洗精制,240~300℃是调合低凝柴油的优质组分。其减压蜡油作为润滑油馏分粘度指数大,黏温性能好,酸值小,芳烃含量较低,适合作生产高黏度指数润滑油的基础油,也是较好的催化裂解原料,大于520℃的减压渣油收率低,应与其他渣油掺炼,没有单独深加工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公司催化裂化联合装置(包括140万t/a催化裂化、30万t/a气体分馏、8万t/a甲基叔丁基醚、产品精制等4套装置)存在能耗较大的问题,分析了联合装置能耗情况,并提出节能优化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联合装置能耗主要包括循环水、电、低压蒸汽、中压蒸汽和除盐水;采取装置联合热直供优化(催化柴油直供柴油加氢装置、催化汽油直供汽油加氢装置)、换热流程优化(分馏塔塔顶油气热量利用、分馏塔塔顶循环油热量利用、分馏塔一中段油热量利用)的节能改进措施,该联合装置可节约蒸汽21.5 t/h、循环水126.0 t/h、电214.7 kW·h,经济效益可达2 718.78万元/a,投资回报期为0.6个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炼油厂13.0 Mt/a常减压蒸馏装置能耗高的问题,结合实际运行工况,重点围绕如何降低燃料和1.0 MPa蒸汽消耗,实施了减二线至产品储罐区的流程改造,用燃料气替代产品储罐氮封的技措,以及Robust-IPC全流程智控技术应用的节能综合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技改后,装置常压炉、减压炉的含氧体积分数均降至1.8%,热效率分别提高了0.12,0.14个百分点;燃料气中含N2体积分数月平均降幅4.9个百分点,燃料气热值提高了 3 443.02 J/g;换热网络的换热终温提高了3.59 ℃,节约燃料消耗330.5 kg/h;稳控了减压塔残压,使1.0 MPa蒸汽能耗(以标准油计,下同)月平均降低了0.128 kg/t;装置综合能耗由8.550 kg/t降至7.750 kg/t,降幅为9.36%。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油蒸馏过程中轻油的收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原油减压蒸馏工艺方法。从装置能耗、轻油收率和设备投资等方面阐述了新工艺的技术特点;利用流程模拟软件Hysys,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用相同处理量的同种原油对新流程和常规流程进行了原油减压蒸馏模拟计算,从装置能耗、轻油收率和设备投资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工艺采用减压闪蒸塔代替减压转油线,降低减压渣油收率2%~4%,使减压蜡油切割点提高到588.7℃以上,有利于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减压深拔操作;同时降低了装置能耗。对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深拔设计和扩能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据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新建的重油焦化装置几年来运行情况和操作数据,对重油焦化与蒸馏-渣油焦化组合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重油焦化工艺能多裂解蜡油组分,投资省,柴汽比高,但焦炭、干气产率偏高;重油焦化工艺由于没有设置常压蒸馏塔,造成装置能耗高、后续加工费用高的问题。提出利用环烷酸经焦炭塔高温分解的现象、通过灵活运用渣油焦化的间接换热和增设常压蒸馏塔工艺、在焦化分馏塔系统采用普通钢材代替316L钢材的新方案。焦化装置采用增设蜡油汽提塔等改造措施后显著改善柴油与蜡油的分割,节约后续加工费用。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化工总厂常减压蒸馏装置常压炉出口温度频繁大幅度波动,平均平稳率仅为59.34%,造成常压塔温度和压力波动,给平稳操作带来困难,影响装置轻质油收率.通过分析影响常压炉出口温度的因素(包括工艺过程、仪表控制、燃料系统及原油性质等),采取修改初馏塔塔底液位控制方案、调整炉出口温度及初馏塔塔底液位的PID控制参数,补充燃料油以稳定燃料气压力等措施,使炉出口温度的平稳率提高到90%以上,从而稳定了换热网络的温度,提高了轻质油收率,降低了减压塔的负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产加工伊朗中质原油的2.0 Mt/a常压装置进行了工艺设计.确定了原油的加工方案,对闪蒸塔、常压塔、常压炉的计算结果进行列表汇总,并分析了该工艺设计计算中出现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预计从2000年到2015年世界原油平均相对密度将从0.8628增加到0.8639,平均硫质量分数将从1.14%增加到1.25%;全球石油产品中柴油占比将从2010年的28%增加到2030年的34%;我国2015年1月1日将实施汽、柴油国Ⅳ标准,2018年将实施汽、柴油国Ⅴ标准.针对原油资源重质化、高硫化,柴油的高需求量及燃油质量标准不断升级的趋势,强调发展渣油加氢裂化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工程化应用现状,用实例对比了渣油加氢裂化装置与延迟焦化装置的轻质油收率及经济效益.分析了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工程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①在原料油加热炉、反应器内(器壁、内构件、下料管等)、高压换热器、减压分馏塔底部、减压分馏塔底换热器等部位的结焦或结垢;②装置不能长周期运行;③产品质量达不到现行相关标准要求.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工程化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案,指出了发展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应做好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解决某石化企业常减压蒸馏装置生产能耗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方法 采取优化换热网络、优化设备操作参数、提高加热炉余热回收率、提高装置处理能力及更换高效塔分离元件等方式对装置进行节能及优化改造。结果 改造完成后,装置能耗降低了1.23 kg标油/t原油,高附加值的航煤组分及润滑油加氢改质料等产品收率共计提高了2.3%,综合创效6 600万元/年。结论 采用板式换热器及组合式空气预热器,优化中段回流取热负荷分配比例及顺序,调整装置蒸汽产、用量等是装置节能的有效手段,CTST立体传质塔盘及高效、低压降规整填料等的应用解决了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汽油、柴油产品的质量升级及中国西南地区的市场需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海分公司以三个不同原油加工量为比选方案,对各方案下的全厂加工负荷、全厂产品结构、新增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等进行了优化比选,并对各工艺装置技术改造方案及工程内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北海炼化产品质量升级及消瓶颈改造优化方案。方案实施后,北海炼化全厂汽油、柴油产品质量可由国Ⅳ升级到国Ⅴ标准、原油加工能力由5 000 kt/a提高到6 500 kt/a,轻油收率由74.8%提高到75.7%,炼油综合能耗由2 357 MJ/t降低至2 340 MJ/t,吨油利润增加16.6元,达到了改造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