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制导炸弹模态的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导武器模态下不易获得基于载机的瞄准误差,而不能使用非制导武器模态的典型系统结构配置方案,对此使用基于目标的瞄准误差反馈来实现载机的自动攻击,由此构造的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结构在此称为整体式配置结构,并给出了综合控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结构,最后在制导炸弹模态下进行了整个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用该系统实现制导炸弹自动攻击可获得十分优良的性能;提出的方法对其它制导武器模态的IFFC系统设计仍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模型的仿真软件设计思想,研究了空面导弹的飞行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对具体的任务和功能要求,建立了仿真系统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应用软件工程中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模块化设计的建模理论,对仿真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进行了研究,确立了模型的描述形式和接口设计规范.仿真系统遵循模型与数据相分离、数据交换通过接口实现的设计原则,采用消息驱动机制管理整个仿真过程,已成功应用于某型空面导弹的仿真试验中.  相似文献   

3.
为精确模拟舰空导弹拦截目标弹道,精确计算导弹制导精度,必需开展舰空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仿真。在分析某垂直发射舰空导弹飞行控制过程的基础上,建立舰空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仿真所必需模型,包括导弹受力模型、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组、控制系统模型及制导规律模型,根据所建立模型,采用迭代计算方法,按照一定的仿真计算流程,仿真计算了舰空导弹在惯性初制导段和半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段的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能有效模拟舰空导弹的惯性制导弹道和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弹道。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扰动线性化假设,对潜空导弹的纵向通道分别建立了鱼雷航行力学和导弹飞行力学的状态空间模型,设计了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水下和出水后的姿态控制律,建立了Simulink六自由度弹道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潜空导弹水下和空中的小扰动线性化模型简单有效,趋近律姿态控制方法可实现对潜空导弹水下姿态和出水后姿态的有效控制,对进一步深入开展潜空导弹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机载火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建立仿真模拟系统的必要性;基于机载火控系统的一般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某型机载火力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详细讨论了该仿真系统的功能;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该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进行了分析与设计;经实际应用证明,该仿真系统仿真程度高,功能强,可扩展性好,成本低,能够动态描述某型战斗机在空中的飞行和攻击过程,可用于火力控制系统的教学和空、地勤人员培训,具有较高的军事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研究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及分系统可靠性对作战效能的影响问题,针对舰空导弹在作战任务中的使用特点,利用计算机仿真和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和使用模型。设置不同的战术应用背景,提出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对作战效能影响的指标,采用试验设计的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试验设计方法能取到试验范围全面、效果稳定、可多次重复和成本低的试验效果,能找到对系统效能影响最大的各因素增长及变动区间。  相似文献   

7.
阳林  刘付显  王磊 《计算机工程》2010,36(20):232-234
对多通道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火力单元作战过程中的若干事件进行分析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可视化建模仿真环境Arena的多通道防空导弹火力单元作战仿真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对多通道防空导弹火力单元抗击空袭方饱和攻击的能力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导弹的突防性能是衡量导弹优劣的核心技术指标,如何提升导弹的突防能力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了提升导弹的突防概率,可以采用导弹编队协同作战的方式,实现导弹的密集临空,对敌实施饱和攻击,最终实现导弹突防能力的提升,并且多弹编队对大型目标的毁伤效果更加明显和高效。为了提高导弹编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围绕导弹编队协同的概念与模型,开展编队控制的理论与仿真研究,设计了基于目标一致算法的编队方法,实现了编队成员的协同控制,利用MATLAB进行了相关的仿真,分别调整导弹方向控制参数和速度控制参数,对比不同参数状况下导弹编队飞行状态变化,获取最佳状态控制参数,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高技术海战中,舰载导弹攻防对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内容.以舰载导弹运动学和制导理论为基础,根据舰载导弹攻防仿真的需求,建立了舰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相关的发射、飞行、制导和命中等数学模型;基于此模型,运用Visual Basic 语言完成了舰舰导弹攻击目标舰艇过程和舰空导弹拦截舰舰导弹过程的仿真软件设计;软件可实现不同海况下多种舰舰导弹攻击移动目标舰艇的过程仿真,还可模拟多种舰空导弹拦截舰舰导弹的全过程.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软件在舰载导弹攻防对抗仿真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Creator和Vega平台以及Simulink仿真开发工具时空面导弹的飞行视景仿真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空面导弹飞行视景仿真系统的体系构架,利用获取的DED真实地形数据,通过Creator建立大地形三维模型:借助VC/MFC开发平台,实现了Simulink数字仿真系统与视景仿真的通信;在Vega中实现视景仿真系统的软件开发调试.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空面武器系统研制阶段的参数优化和效能评估提供有效的验证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某型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全数字模拟,从而达到该型导弹经济、安全以及经常性训练的目的,根据该型导弹实际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以及弹道性能参数,建立了该型导弹的弹道数学模型、碰撞检测模型和"人在回路"模型,实现了该型导弹对地攻击全过程仿真,补充了某型模拟器的战术模拟性能,有利于增强空军的空对地精确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肃 《计算机仿真》2006,23(12):20-23
由于不同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的战斗性能、战术技术指标、抗饱和攻击能力有较大的差别,在进行解析计算时会带来算法上的难题。因此,有必要将异型防空导弹武器进行归一化处理。首先给出了异型防空导弹武器归一化时标准型号的选取原则,然后从静态角度提出了依据兵器效能指数的计算方法和战术技术性能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依据仿真法的异型防空导弹武器抗饱和攻击能力的归一化方法。所得结果可以解决异型防空导弹武器效能分析和计算中非标准防空导弹武器的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烺中  李为民  王冠男  樊蓉 《计算机工程》2007,33(8):219-221,226
为了仿真现代防空反导作战中多目标与多防空武器平台之间的攻防对抗过程,构建了一个名为ATBMS的面向对象的防空反导仿真系统。文章不仅对在仿真系统进行概念层次描述的基础上所构建的CMMS系统地转换为面向对象的仿真模型这一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在一定军事背景下,还将CMMS中普通的表示模块有效地用于仿真想定的设计与生成。通过封装源于仿真结构的一部分的主模块信息队列,从用于特定应用想定的可扩张问题主模块分离出来的相对静态仿真结构可提供给用户模块性和扩张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静不稳定导弹驾驶仪优化控制问题,静不稳定技术是空空导弹设计领域中的新技术,提高导弹的飞行距离、攻击范围和机动性。分析了静不稳定导弹的结构特点和性能优势,利用控制系统的标准系数法,提出静不稳定导弹自动驾驶仪一种简便设计方法。选取正常布局结构导弹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模型弹道上不同飞行高度和不同飞行速度条件下的自动驾驶仪响应仿真研究,计算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能够控制系统性能稳定,表明改进方法适用于静不稳定导弹自动驾驶仪优化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齐蓉  林辉  陈明 《测控技术》2005,24(11):36-39,43
研究以数字信号处理器和以直接转矩控制输出的伺服驱动器为核心的导弹弹翼尾翼加载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控制策略、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详细分析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矩的产生及抑制方法,解决电动加载系统关键性的两个难点,即快速性和多余力消除.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真实地模拟弹翼及尾翼在飞行展开过程中的气流阻力,满足加载系统的快速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野战防空CGF系统的构造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构造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的意义和特点,然后介绍野战防空CGF的组成结构,最后叙述了野战防空CGF系统中的重要对象:雷达、地对空导弹和高炮等的建模方法及特点,并给出仿真评论。  相似文献   

17.
结合目前装备保障仿真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为解决地空导弹装备战时保障研究的难点问题,开展其战时保障仿真研究。首先确立了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仿真系统的功能组成和主要任务。保障过程仿真模块之数据访问处理功能项为例说明了仿真系统的内部结构及接口设计。最后完成了整个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开展地空导弹战时装备保障研究及部队进行战时保障训练均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