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改变羊绒/羊毛/竹浆纤维/PTT纤维混纺织物PTT纤维的含量,测试分析纤维含量的变化对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PTT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的强力和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大,织物的耐磨性能良好,抗起毛起球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粘胶基蓄热调温纤维与柔丝蛋白纤维的化学结构和结晶结构,并与普通粘胶纤维进行了对比.将2种纤维与羊绒纤维混纺,通过改变3种纤维在混纺织物中的含量,分别设计了A、B 2个系列的混纺织物,测试了混纺织物的保暖性、透气性、透湿性及抗紫外性能,并分析了3种纤维及其在混纺织物中含量对织物热舒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蓄热调温纤维与柔丝蛋白纤维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并与普通粘胶纤维相似,但结晶度有所不同;混纺织物中蓄热调温纤维与柔丝蛋白纤维的质量分数均达到30%时,混纺织物具有调温与防紫外功能;当混纺织物中蓄热调温/柔丝蛋白/羊绒3种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40%、20%时,混纺织物的综合热舒适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PTT/改性PET并列复合丝的具体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TT与改性PET并列复合纤维的特性;结合不同的织物组织设计,将其作纬纱应用于棉织物中,设计并织造出不同结构参数的多种机织物;测试了高应力和低应力下的拉伸弹性,并分析了PTT改/性PET复合纤维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PTT改/性PET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拉伸弹性和折痕恢复性;织物组织、密度、是否含PTT改/性PET复合纤维均对织物弹性伸长率有影响;在较高和较低负荷作用力下织物回弹性表现出一定区别,低应力下含PTT改/性PET长丝的织物弹性要优于纯棉织物.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牛奶蛋白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化学试剂对牛奶蛋白纤维和其它纤维的溶解性能,筛选出合适的试剂进行试验,测定牛奶蛋白纤维与常见纺织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结果表明:牛奶蛋白纤维/羊毛混纺织物可用88%质量分数甲酸法,牛奶蛋白纤维/粘胶纤维、牛奶蛋白纤维/锦纶混纺织物可用65%质量分数硫氢酸钾法,牛奶蛋白纤维/棉、牛奶蛋白纤维/莱赛尔纤维可用1 mol/L次氯酸钠溶液/65%质量分数硫氢酸钾溶液法,牛奶蛋白纤维/涤纶混纺织物采用75%质量分数硫酸法.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可以准确、安全、简便地测定牛奶蛋白纤维与常见纺织纤维混纺产品的含量,可满足纺织服装面料纤维含量标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阻燃粘胶与羊毛按不同比例混纺制备机织物,对混纺织物的力学性能、水洗尺寸变化率进行了测试,并采用氧指数法对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阻燃粘胶纤维,羊毛混纺比为70/30时织物的力学性能好于2种纤维的纯纺织物;阻燃粘胶纤维比例越高,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越好,当阻燃粘胶纤维的比例达到50%时,混纺织物的阻燃性即达到阻燃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比电阻仪、介电谱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不同测试手段对海藻酸钙及其混纺织物的体积比电阻、电导率、屏蔽效能等方面进行测试,并对海藻酸钙纤维的电学性能及其混纺织物在不同频率下的屏蔽效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海藻酸钙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为971.04Ω·cm,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不同含量的海藻酸钙纤维/棉混纺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性能也优于普通粘胶纤维和棉纤维织物.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竹浆纤维的微结构和性能,并对竹浆纤维织物与粘胶纤维织物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针织品的热湿舒适性能,本文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为试样,测试其热、湿传递性指标,并依据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环境下,粘胶纤维织物、维劳夫特纤维织物和竹纤维织物均具有优良的热湿舒适性能;相比较而言,棉纤维织物、天丝纤维织物和莫代尔纤维织物性能较差;在低温环境下,棉纤维织物、维劳夫特纤维织物和竹纤维织物均具有优良的热湿舒适性能,莫代尔纤维织物居中,天丝纤维织物和粘胶纤维织物较差。深入了解其服用热湿舒适性的差异,可以更好地指导其后续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PTT交织物中各元素的最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T纤维综合了涤纶、锦纶、氨纶和腈纶几大合成纤维的优点,被誉为21世纪的大型纤维.PTT纤维产品的类型和风格众多,其中最具魅力的是PTT的交织织物,通过织物中各元素的优化设计,能够将PTT纤维的优异性能表现出来,同时克服其吸湿能力低、抗熔性差、静电严重、易起毛起球等舍纤的缺点,使交织物中不同原料的优良品质得以充分发挥,做到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10.
在测试9种不同混纺比的羊绒/羊毛/竹浆纤维/PTT纤维混纺织物的各项服用性能数据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与混纺比之间建立定量的关系,探讨服用性能最优的混纺比。结果显示,混纺比为7/33/35/25的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在这9种织物中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几种织物进行试验,得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新型织物具有优于常用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拉伸性能、耐磨性、透气性等,在服装领域有较大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含量对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各种不同试验仪器对五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力有下降的趋势,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伸长率随大豆纤维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当大豆纤维的质量分数高于50%时,大豆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顶破强力随大豆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撕破强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大豆蛋白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0%时,织物的撕破强力最小;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纵向、横向弯曲长度和织物的硬挺系数逐渐下降,大豆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柔软性提高;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逐渐增加,织物磨损时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说明大豆纤维混纺针织物的耐磨性逐渐下降,在大豆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0%时,纯大豆纤维织物的耐磨性最差。  相似文献   

13.
PTT纤维是集多种化学纤维优良性能于一体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用它织成的针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的手感,性能优于涤纶织物。探讨了PTT纤维的染色性能,对设计的双面针织面料进行了染色和整理实践。  相似文献   

14.
对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纤维/天丝混纺针织物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其断裂强力下降,顶破强力下降;撕破强力下降,纵向、横向弯曲长度下降,柔软性提高;起毛起球性增加,织物磨损时的质量损失率增大.而断裂伸长率变化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再生纤维素纤维/氨纶针织面料为研究对象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氨纶针织面料近红外光谱图相似,可建立统一的预测模型对其成分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以莫代尔/氨纶、菜赛尔/氨纶、(粘纤+莫代尔)/氨纶、(粘纤+莱赛尔)/氨纶针织面料为样本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测试模型性能良好,50个复测样品模型预测值与标准值之间偏差大多都在0.6%以内,预测结果符合标准偏差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测试阻燃芳纶/棉混纺织物、阻燃粘胶/羊毛混纺织物、阻燃腈纶/棉混纺织物和阻燃涤棉混纺织物等在低负荷下的FAST风格、动态悬垂性及折皱回复性等27项指标,并进行因子分析,提出表征面料特性的硬挺度因子、拉伸弹性因子和折皱回弹性因子的概念.研究结果显示:羊毛纤维能显著提高阻燃织物的抗皱性;阻燃纤维混纺织物的拉伸弹性较好,但经阻燃整理后的阻燃涤棉混纺织物的拉伸弹性差;阻燃芳纶/棉混纺织物的硬挺度高,涤棉混纺织物经阻燃整理后的硬挺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PTT纤维及其真丝交织物独特的性能,测试了PPT纤维的DTY和FDY线型纱线的弹性及拉伸性能;设计6只PPT/真丝的不同线型交织面料,研究不同线型、捻度、不同纬线排列比例,对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对同样线密度的PPT(DTY)、PPT(FDY)与真丝的交织物,含DTY的织物比含FDY织物的透湿性能要稍好,但都不如蚕丝织物;含DTY的织物比含FDY织物的弹性回复率高,这些对生产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将阻燃粘胶与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按7种比例进行混纺,根据纤维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纺纱与织造工艺,织成相应的织物,并对7种混纺比的织物进行性能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当阻燃粘胶与预氧化纤维混纺比例为35/65时,织物的LOI达到30%以上,续燃时间小于3 s,阴燃时间为0 S,损毁长度小于110 mm,阻燃性能良好,同时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预氧化工艺对预氧化织物的力学性能以及对活性炭纤维收率的影响,采用聚丙烯腈斜纹织物制备活性炭纤维布,通过XRD分析预氧化织物结构的变化并测定其环化度.通过正交实验对预氧化织物的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预氧化温度对预氧化织物的力学性能及环化度起主导作用,其次是预氧化时间和织物的收缩率;同时,得出制备预氧化织物的最佳工艺:预氧化温度250℃,预氧化时间30 min,织物的收缩率为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