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发酵得到的中国被毛孢菌丝体为原料进行热水浸提,经过醇沉、脱蛋白、脱色素以及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色谱和Sephacryl S-100凝胶柱色谱得到均一性多糖组分(HSIPS2),并对该组分进行链构象及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HSIPS2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例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核糖=48.52∶6.58∶5.17∶1.0,其绝对分子量为1.46×10~4 g/mol,纯度为99.82%;该多糖在0.1 mol/L的Na NO3溶液中呈柔顺链构象,流体力学半径R_h=2.3 nm,M_L=334.05 nm~(-1),q=0.70 nm,d=0.69 nm;同时,HSIPS2清除羟自由基的IC_(50)为0.749 mg/m L,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为872.80μmol TE/g,说明HSIPS2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绿豆多糖制备及抗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对绿豆仁中多糖碱液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分离纯化及抗氧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绿豆多糖(Alkali extraction mung bean polysaccharides,AEMP)最佳工艺参数为碱液浓度0.02 mol/L,液料比20∶1 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 h,最终AEMP得率9.70 mg GE/g DW。进一步采用DEAE-2纤维柱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绿豆多糖,得到一个中性组分AEMP-1和一个酸性组分AEMP-2。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AEMP及其纯化组分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良好清除效果,AEMP-2抗氧化活性最强,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4.71 mg/mL和1.03×10-1mg/mL。表明绿豆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特性。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道地甘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热水法提取甘草粗多糖的工艺条件,粗多糖经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纯化获得甘草多糖(GCP2),利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多角度激光散射技术(HPSEC-LLS)和红外光谱技术对GCP2的单糖组成、分子量分布和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评价了GCP2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和对6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甘草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70℃、时间为85 min、液料比为13∶1、超声功率600 W,多糖平均提取得率为4.23%;GCP2是以α-糖苷键为主的还原性多糖,浅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主要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0.166∶5.56∶1.60。HPSEC-LLS分析结果表明GCP2是由3种不同组分组成的聚合物构成,其中主要组分的重均分子量为1.378×105g/mol,红外光谱显示GCP2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具有α-吡喃糖苷键。甘草多糖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活性大小与多糖的浓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IC_(50)值分别为3.48 mg/m L和3.43 mg/m L,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和抑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GP2对6种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4.
冬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莹  许经伟 《食品科学》2016,37(13):89-94
目的:分离纯化冬枣多糖,并研究其组分、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脱蛋白脱色、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冬枣多糖;利用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进行纯度鉴定和分子质量的测定;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初步结构分析;采用邻二氮菲法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体系对纯化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冬枣多糖经DEAE-52分离和Sephadex G-100纯化得到2 个组分DPA和DPB,经Sephadex G-100鉴定均为均一组分,DPA和DPB分子质量分别为1.04×104、3.02×105 D,不含蛋白质和核酸,为吡喃型糖苷环骨架,DPA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6.66∶1.00∶6.75∶2.09;DPB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4.33∶10.90∶1.00∶3.25∶4.78;DPA和DPB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增强,在质量浓度为8 mg/mL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8.52%、78.79%,在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97%、24.54%。结论:DPA和DPB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戚跃明  陈涛 《食品工业科技》2013,(4):105-108,113
目的:探讨紫芝(Ganoderma Sinense)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乙醇沉淀法、聚酰胺脱蛋白法,DEAE-52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法分离纯化紫芝胞外多糖;通过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测定确定抗氧化活性.结果:粗多糖经DEAE-52柱层析纯化得到三种多糖组分GSP1、GSP2和GSP3,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GSP2的抗氧化活性尤为明显,在1.6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6.3%;在5mg/mL时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1.5%.结论:三种紫芝胞外多糖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GSP2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纯化远志多糖(polysaccharide of Polygala tenuifolia,PTP),并对其理化性质、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分级醇沉、DEAE-cellulose 52和Sephadex G-100柱色谱分离纯化远志多糖;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比旋光度法、凝胶渗透色谱法3种方法验证纯度;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测定单糖组成;清除1,1-二苯基-2-苦味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以研究其降血糖活性。结果:远志多糖经分离纯化后获得组分PTP-1,经3种方法验证PTP-1为均一性良好的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4.62×10~4,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3.92∶1.00∶2.08。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PTP-1对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半数清除率浓度IC_(50)分别为0.35 mg/m L和0.51 mg/m L。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PTP-1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IC_(50)值为0.52 mg/m L。结论:远志多糖PTP-1为具有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的均一多糖。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葛根多糖的基本理化特性,采用脱脂脱蛋白后的葛根多糖过DEAE-52纤维素柱得到的样品PS-D1、PS-D2、PS-D3为原料,研究3组样品的分子量分布,基本外貌形态,刚果红反应和体外抗氧化的测定。结果表明:3种组分的分子量分散系数比较集中,分别为1.4、1.9和1.4,外貌形态经SEM扫描分析为纤维树枝状,片状或碎屑状堆积,刚果红分析表明3种多糖不具有三螺旋结构,在水溶液中表现为无规线团链构象。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葛根多糖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且它们的半抑制率IC_(50)值分别为3.14、2.85、2.31 mg/m L,并且均含有一定的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其中PS-D3的等价抗氧化能力(TEAC)最好,为(53.83μmol Trolox/g样品)。葛根多糖的基本理化特性研究为葛根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兰州肉苁蓉多糖进行组成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沙生植物兰州肉苁蓉肉质茎鲜样,使用传统水提醇沉法进行兰州肉苁蓉粗多糖(CLP)的提取,利用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法对粗多糖CLP进行洗脱,得到中性糖CLP-1和酸性糖CLP-2。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分子量和单糖组成进行测定,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总抗氧化能力实验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根据HPGPC对分子量测定得出兰州肉苁蓉多糖有多个洗脱峰,其多糖分子量主要分布在0~10 kDa之间,为不均一的小分子量杂多糖;经过分级得到的中性糖CLP-1和酸性糖CLP-2的单糖组成差异明显,CLP-1中较明显的单糖及占比分别为:甘露糖2.78%、半乳糖醛酸4.07%、葡萄糖88.62%、半乳糖1.80%、阿拉伯糖2.39%;CLP-2中为:鼠李糖5.79%、半乳糖醛酸7.78%、葡萄糖9.99%、半乳糖13.30%。根据抗氧化实验结果分析,CLP-1的抗氧化效果最好,2.0 mg/mL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达91.73%,IC50为0.383 mg/mL,且同一浓度下总抗氧化能力高于CLP和CLP-2。本文对兰州肉苁蓉多糖进行初步分析,为兰州肉苁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山茱萸籽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本实验通过亚临界水萃取、体积分数30% H2O2脱色、Sevag法脱蛋白得到山茱萸籽多糖,并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5 个多糖组分,即COSP-1、COSP-2、COSP-3、COSP-4和COSP-5,并采用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法对主要多糖组分COSP-4进一步纯化。凝胶色谱和单糖组成表明,COSP-4是分子质量约为2.03×104 Da的酸性均相多糖组分,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物质的量之比为0.96∶0.18∶5.48∶0.28∶1∶10.70。甲基化反应和核磁共振表明COSP-4包含14 种甲基化糖,残基同时包含了α构型糖基和β构型糖基,含量最高的单糖结构为1,4,5-三乙酰基-2,3-二甲基木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COSP-4呈不规则碎片结构,松散多孔,类似海绵结构。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COSP-4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COSP-4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1.72±0.14)、(1.48±0.17)mg/mL和(2.87±0.27)mg/mL。综上,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山茱萸籽多糖的构效关系及促进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离子交换色谱与凝胶色谱纯化获得刺五加黑木耳酸性多糖(EAP),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分析其组成结构;通过噻唑蓝(MTT)实验、Griess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一氧化氮(NO)释放量和IL-6、IL-10、TNF-α等细胞因子含量,评价EA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EAP是一种分子量为925.9 k Da的β型酸性杂多糖,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木糖、葡萄糖及半乳糖以摩尔比例64.8∶14.7∶14.2∶3.2∶2.0组成。EAP在50~250μg/m L浓度下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未产生明显毒性,且可极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p0.01);在EAP处理浓度为50μg/m L时,巨噬细胞的NO释放量和细胞因子IL-10分泌量极显著提高(p0.01),分别为17.2μmol/L和171.5 pg/m L;当浓度200μg/m L时,EAP可极显著提高TNF-α和IL-6的分泌量(p0.01)。结论:刺五加黑木耳酸性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活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花果多糖(Ficus carica polysaccharides,FCPS)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Sevage法除蛋白、膜过滤后冻干得到无花果多糖,再经DEAE-52纤维素柱纯化;以UV等方法考察多糖的理化性质,高效凝胶色谱测定多糖的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经水提醇沉、膜过滤后得到的FCPS为混合酸性多糖,不含蛋白质、核酸,分子量范围在5.92×105~2.0×106u之间;DEAE-52柱分级得到FCPS的三个馏分:FCPS1、FCPS2和FCPS3,高效凝胶色谱分析显示FCPS2为一对称峰,分子量约为2.61×106u。抗氧化活性实验显示清除超氧负离子能力IC50FCPS2为430μg/mL,FCPS为620μg/mL;清除羟基自由基IC50FCPS2为1000μg/mL,FCPS为4780μg/mL。在浓度为1000μg/mL时,FCPS2和FCPS的还原能力分别为0.055和0.133。结论:FCPS经纯化后得到的组分FCPS2较FCPS表现出更好的清除超氧负离子和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但还原能力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对水提醇沉获得的青天葵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多糖组分进行分析表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用DEAE-52纤维素及葡聚糖凝胶G-100柱色谱分离纯化出的多糖组分NFP-2分子质量为1150 kDa,总糖含量为82.64%,糖醛酸含量为16.65%,蛋白质含量为6.38%。NFP-2由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组成,摩尔比为21.27:13.21:5.26:3.02:2.82:1,其为不含三螺旋结构的酸性多糖,糖苷键构型为β-构型。体外清除自由基试验结果显示,NFP-2对羟基自由基(IC50 7.95 mg/mL)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当浓度为0.5 μg/mL时,清除率为60%)均有明显清除作用;当NFP-2浓度为10 mg/mL时,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5.44%;当NFP-2浓度为120 μ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7%。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纯化红曲霉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方法:红曲霉菌发酵液经乙醇沉淀获得胞外多糖,经精制除杂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获得多糖组分,再分别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柱前衍生PMP-HPLC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Mw)和单糖组成,测定多糖组分清除DPPH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EPS经分离得到三个组分EPS-1、EPS-2和EPS-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673、143537、238742 Da。EPS-1、EPS-2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0.301∶2.052∶3.614和1∶2.475∶1.950∶1.532,EPS-3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0.401∶0.066∶0.307∶2.974。三个多糖组分对DPPH·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能力,并与多糖浓度呈现正相关。当多糖浓度为1 mg/m L时,三个组分对DPPH清除率分别为16.4%、15.9%和14.8%;对清除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4%、39.6%、63.8%。结论:红曲霉菌胞外多糖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比例均有差异;对羟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也存在差异,这种活性差异可能与各组分Mw及结构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4.
葡萄皮干燥磨粉,经水浸法提取、乙醇沉淀、石油醚脱脂、Sevage脱蛋白方法提取多糖,多糖用三氟乙酸水解,衍生化处理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分析检测。经研究,适合PMP衍生物分离的色谱柱为TC-C_(18),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盐缓冲液-乙睛,最佳柱温为25℃,适宜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结果显示,5种单糖的含量为甘露糖0.114 7 mg/g、鼠李糖1.290 7 mg/g、半乳糖醛酸0.346 5 mg/g、半乳糖3.9514 mg/g、阿拉伯糖3.127 9 mg/g。  相似文献   

15.
对微波辅助提取的软枣猕猴桃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各纯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利用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对软枣猕猴桃多糖进行初步分离,得到1个水洗组分和3个盐洗组分;利用Sephade-xG-100、G-200凝聚柱层析对其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结果表明:4个组分都为均一多糖且都不含有蛋白质;软枣猕猴桃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很弱,盐洗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水洗组分;0.1盐洗组分(0.1 mol/L NaCl溶液洗脱的组分)、0.2盐洗组分(0.2 mol/L NaCl溶液洗脱的组分)、0.3盐洗组分(0.3 mol/L NaCl溶液洗脱的组分)、V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57、1.61、1.18、0.03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5、5.6、2.7、0.2 mg/mL;0.1盐洗组分为软枣猕猴桃多糖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6.
青蛤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热水浸提青蛤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青蛤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为4 h,液料比10∶1(m L/g),提取次数2次,青蛤多糖的得率为(3.41±0.04)%。对脱蛋白后的青蛤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和浓度依赖的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显示青蛤多糖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澳洲坚果资源,采用弱碱水提法提取澳洲坚果脱脂粉中的糖蛋白,分别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组分M-1,经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扫描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M-1组分的分子质量为472 kDa,含有55.81%的多糖和34.13%的蛋白;红外扫描显示存在糖和蛋白的特征吸收峰;澳洲坚果糖蛋白的糖肽键主要为O-糖肽键;M-1的单糖组成主要是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摩尔比为1∶2∶4∶6。M-1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当M-1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总还原力吸光值为0.286,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8.67%。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杜香多糖的单糖组成、酶抑制作用及抗氧化性能,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法、PNPG法及ABTS法对杜香多糖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检测得到杜香多糖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几种单糖组分;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与浓度呈正相关,在3 mg/m L时,抑制率达30%;清除ABTS自由基的EC50为2.25 mg/m L。杜香多糖含有丰富的单糖组成,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Box-Benhnken实验设计对银耳结缔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所得粗多糖初步纯化后进行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银耳结缔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2℃,提取时间4.2 h,液料比41∶1(m L/g),多糖提取得率为(23.41±0.92)mg/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1.07%)。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银耳结缔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能力呈浓度-效应关系,其在三种体系中的EC50值分别是6.59、4.04和4.94 mg/m L,说明银耳结缔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清除羟自由基(OH·)、[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DPPH测定法以及Fe3+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评价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清除DPPH·能力均强于抗坏血酸(IC50=1.22 mg/m L),且多糖(IC50=0.030 mg/m L)和乙酸乙酯层(IC50=0.082 mg/m L)比茶多酚强(IC50=0.118 mg/m L);多糖(IC50=0.031 mg/m L)清除OH·能力比茶多酚(IC50=0.032 mg/m L)和抗坏血酸(IC50=0.044 mg/m L)强,而石油醚层(IC50=0.033 mg/m L)和乙酸乙酯层(IC50=0.038 mg/m L)强于抗坏血酸;清除ABTS+·能力均强于茶多酚(IC50=0.416 mg/m L),且多糖(IC50=0.008 mg/m L)强于抗坏血酸(IC50=0.011 mg/m L);Fe3+还原/抗氧化能力均强于茶多酚(FRA P=1 310.8μmol/g),但比抗坏血酸弱(FRAP=31 469μmol/g)。全缘栝楼多糖和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为其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