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描述酒精精馏过程中的杂质运动时,多引用苏联的理论,即将甲醇定为头级杂质,将杂醇油定为尾级杂质,致使不少现象无法解释,更无法解释固态白酒蒸馏时物质的动态。苏联1981年版《酒精工艺学》将杂质按其在酒精精馏中的挥发性分为四类,将甲醇定为端级杂质,杂醇油定为中级杂质,这样不仅许多酒精精馏中的现象可以很好解释,而且与固态白酒蒸馏中物质运动现象的解释统一起来;特予刊载,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甲醇在酒精蒸馏过程中的动态(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甲醇在酒精蒸馏过程中的动态(下)许开天江苏南京市专家中心开天精馏技术研究所(210009)关键词酒精,甲醇,蒸馏,精馏,塔器,甲醇动态,动态分析3.甲醇在醛塔中的动态醛塔的作用在于排除粗酒精中所含低沸点之醛类等杂质,故又称排醛塔。生产实践中证实,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甲醇在酒精蒸馏过程中动态的剖析,揭示了蒸馏过程中杂质的挥发系数表达的是杂质浓度分布动态,杂质的精馏系数表达的是杂质与乙醇的分离动态。指出在稀释塔蒸馏过程,甲醇是向下移动的,并从理论上阐明与乙醇没有分离作用,甲醇在精馏塔提馏段及醪塔相对乙醇向下移动,但其绝对运动是向上的,甲醇称端级杂质科学,称头级杂质或随机杂质不科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甲醇在酒精蒸馏过程中动态的剖析,揭示了在蒸馏过程中杂质的挥发系数表达的是杂质浓度分布动态,杂质的精馏系数表达的是杂质与乙醇的分离动态。指出在稀释塔蒸馏过程,甲醇是向下移动的,并从理论上阐明与乙醇没有分离作用。甲醇在精馏塔提馏段及醪塔相对乙醇向下移动,但其绝对运动是向上的。甲醇称端级杂质科学,称头级杂质或随机杂质不科学。  相似文献   

5.
乙醛在酒精蒸馏中的动态与排除王保璟,陈显波(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大连酿酒厂)在酒精蒸馏中,乙醛是具代表性的头级杂质,它与酒精质量密切相关。研究它在酒精粗蒸馏中的分布规律与排除方法,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是通过理论计算进行的,即通过对...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新颖的对话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酒精在蒸馏过程中,头级杂质甲醇的双重挥发性。文章在简要介绍了原苏联、日本和我国学者的观点后,详细地陈述了作者的观点。(陆月霜)  相似文献   

7.
白酒蒸馏时温度不超过100℃,酒中高级醇的代表者——异戊醇的沸点为132℃,人们希望酒中存在的己酸乙酯沸点为167℃,它们是怎么进入酒中的?为什么白酒蒸馏中高级醇是头级杂质,集中在酒头;而沸点只有64.7℃的甲醇却是尾级杂质呢? 多组分混合溶液蒸馏时,  相似文献   

8.
三、采用巴士德法纯化酒精从上述酒精精馏流程看,虽然进入精馏塔的酒汽或脱醛液中的头级、端级杂质的含量通常很小,它们还是能与酒精一起通过精馏塔进入冷凝器的,故不能从冷凝器中获取成品酒精。在冷凝器出口处头级—端级杂质的浓度最高。于是采用巴士德法进一步纯化酒精。该法的实质是:在精馏塔顶部的高浓度酒精区域,头级、端级杂质的挥发系数比酒精的高,因此它们在液相中的含量总是比同一块塔板上气相中的低。假如塔板上上升蒸汽中与塔板上混合液  相似文献   

9.
糖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经过稀释同时添加部分营养盐,就可以用酵母将它发酵,生成酒精。糖蜜酒精质量标准中最难解决的指标要数氧化时间.1影响氧化时间的杂质众所周知,糖蜜酒精中的杂质从酒精分离的观点出发,可分头级杂质、中级杂质、尾级杂质。而影响氧化时间长短的物质中,醒类是最灵敏的一种物质,是头级杂质.但是醛的含量多少又不是决定氧化时间长短的唯一因素,这说明糖蜜酒精中还有其它氧化物质存在。所以说,氧化时间只能是酒精中易氧化物质存在的一个综合反映.只能反映这类物质多少,不能反映出是哪种具体物质。结类中主要是…  相似文献   

10.
甲醇的生成贯穿于甜菜糖蜜加工及酒精生产的全过程,是由原料(甜菜)中的果胶质在加热蒸煮过程中水解生成的甲氧基还原而成的。生成并进入酒精的方式有:在甜菜蒸煮过程中形成甲醇,并随蒸汽进入酒精产品;甲醇由废糖蜜进入酒精生产过程;在蒸馏过程中形成甲醇。甲醇的排除方式有:在蒸馏工序排除甲醇;降低糖浆pH值,排除甲醇。  相似文献   

11.
白酒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甑锅蒸馏提纯工艺,产生了少量酒头和大量酒尾。酒头含有大量的低沸点杂质,酒尾含有大量的高沸点杂质。酒厂通常将酒头丢弃,酒尾由于高沸点杂质含量高、酒度低,也只能来勾兑低档白酒,低于10°的酒尾有时也会被白白扔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发酵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黄水,由于酒度低、质量差成为白酒厂生产中的一大负担。  相似文献   

12.
醛酯杂质是酒精中醛类物质和酯类物质的总称。由于在酒精蒸馏中,大部分醛类和酯类杂质挥发性相近,经常一起镏出,酒精生产上通常称之为“醛酯镏份”。醛酯是酒精生产中的主要杂质,食用酒精质量标准中有“醛”、“酯”2项专门的指标。另外,醛类杂质也是酒精质量综合指标“氧化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醛酯杂质的排除对提高酒精产品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酒精去杂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酒精中的主要有害物质──甲醇、杂醇油和醛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系统地研究了物理和化学的去杂方法,确定了酒精去杂的新工艺:待处理酒精→(1号树脂柱)4号树脂柱→(1号分子筛柱)2号分子筛柱→简单蒸馏或过滤→优质酒精。通过该工艺流程,对酒精中的甲醇、杂醇油和醛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6%、77.8%和80.8%,故该工艺能有效地去除酒精中的杂质。  相似文献   

14.
许铭  马赞华 《酿酒》1991,(4):15-17
本文试就立足两塔蒸馏制取食用酒精中的工艺及设备技术对策问题作粗浅探讨。一影响食用酒精达标的主要杂质及其在精馏过程中的动态 GB10343—89《食用酒精国家标准》共有12项指标,其中甲醇、杂醇油、氧化时间和硫酸试验四项指标一般难以达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甲醇、杂醇油、醛类3大类杂质在生产过程中较难排除,即该3类物质是影响食用酒精达标的主要杂质。  相似文献   

15.
提高酒精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蒸馏的前沿技术就是用最少的投资,最低的能耗,生产出质量优良的酒精产品,我国即将加入WTO,对酒精工业而言机遇与风险共存,提高酒精质量上可采用玉米原料6塔多效蒸馏流程,常压4塔蒸馏流程和引进德国GEA公司高纯度酒精生产4塔蒸馏流程工艺,同时在两塔蒸馏流程基础上,增加一个改进的甲醇塔,利用精馏塔除去杂醇油,甲醇塔降低甲醇,通过技术和设备提高酒精生产技术,提高酒精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 酒精蒸馏设备是酒精生产中的主要关键设备。我国三十多年来对酒精蒸馏设备,进行了多次改造(由釜蒸馏→单塔蒸馏→双塔蒸馏),从而不断地提高了蒸馏效率和经济效益。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尚有技术差距,特别是酒精质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我国酒精生产上的薄弱环节,自1982年——1985年,我国综合设计而成的SD型醪塔和SDJ型精馏塔进行试制,并定型生产了数十台套酒精蒸馏机组,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酒精工业,提高酒精质量,扩大酒精的应用范围,成立了江苏省宜兴塔器研究所,专门从事酒精蒸馏塔器  相似文献   

17.
粮食白酒生产中,在锅底添加高浓度的酒精,以提高蒸馏过程中酒精浓度,能将存于酒尾和蒸酒后醅子中的酯,醛,酸等成分更加有效地提取到成品酒中,减少了酒尾的量,达到了增己降乳且已乳比更为理想的效果,提高了原酒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苹果白兰地蒸馏工艺及蒸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白兰地蒸馏采用二次蒸馏:一次蒸馏不截取酒头、酒尾,馏出液酒精度约为23%vol~25%vol,体积约为原液的35%;二次蒸馏截取1%的酒头和25%的酒尾,二次馏出液酒精度约为54%vol。苹果白兰地不同馏分中共检测出20种香气物质,其中包括10种酯类、6种醇类、1种酸类以及3种其他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苹果白兰地不同馏分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不断产生变化,酯类和醇类整体显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1990年5月,我们把某酒厂蒸馏过程中的基础酒,分为酒头、上馏段、中馏段、酒尾四个部分,随机抽取64个样品,分别对甲醇、乙醇、杂醇油、总酯、总酸和总醛浓度进行了分析。从结果看:乙醇、杂醇油和总醛浓度均以酒头最高,酒尾最低;甲醇和总酸浓度均以酒尾最高,酒头最低;总酯浓度有两个峰,即头峰和尾峰。头峰较高;掌握各组分在蒸馏过程中的分布,适时掐头去尾,对提高曲酒质量,风格典型化有很大意义。90天发酵总酸浓度高于45天发酵,并且上、中馏段总酯浓度高而稳定,是勾兑优质酒的良好基酒。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挥发系数与精馏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酒精蒸馏杂质的基本概念出发,指出了挥发系数的大小表示了杂质及乙醇绝对浓度沿塔变化的精馏动态,精馏系数的大小表示了杂质相对乙醇其浓度沿塔变化的精馏动态。挥发系数反映了杂质与乙醇分离的现象,精馏系数揭示了杂质与乙醇分离的本质。确切表达精馏动态的是精馏系数而不是挥发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