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某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处理工艺中臭氧系统的组成、工作条件、设备技术参数。生产运行结果表明,采用预O3可节省矾耗20%,O3/BAC深度处理技术对浊度、色度、CODMn、NH4^+-N、NO2^--N的去除效果好,出水平均浊度为0.121~0.161NTU,去除率〉99.25%;出水CODMn值为0.48~1.57mg/L,去除率为57%~77%;出水NH4^+-N平均值为0.02~0.237mg/L,去除率为61%~99.7%;出水NO2^--N值为0.001~0.053mg/L,去除率最高达99.74%.  相似文献   

2.
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对微污染原水的预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SAFTM)工艺预处理微污染原水。中试结果表明,在空床停留时间为1.42 h条件下,当进水NH3-N平均为9.9 mg/L、水温为13~21℃时,出水NH3-N<0.5 mg/L,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8.09%;当进水CODMn为7~10 mg/L时,出水CODMn在6~8 mg/L之间,平均去除率为13.60%;出水NO2--N浓度很低,保持在0.06 mg/L以下。出水水质满足饮用水厂原水水质要求。在亭子桥水厂4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优异的去除NH3-N效能,即使在冬季低温下也能保证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臭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深度处理饮用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陶粒/颗粒活性炭组成新型复合滤料,同时结合臭氧氧化作用深度处理饮用水,考察了臭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深度处理饮用水的效果及有关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滤池对浊度、UV254、CODMn、 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1%、43.2%、65.4%和75.8%,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可高达91.2%.随着空床接触时间的延长,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增大,综合对各指标的去除情况及经济因素,空床接触时间以15 min左右为宜.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滤池上部,去除效果的变化趋势与溶解氧浓度沿滤料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该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进水污染物浓度有关,经拟合,对CODMn和NH4+-N的去除率与进水CODMn浓度呈对数关系,当CODMn为0-20 mg/L时,随着进水CODMn浓度的增大,对CODMn的去除率逐渐增大,而对NH4+-N的去除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珠江广州段源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曝气生物滤池(BAF)/臭氧(O3)预处理工艺后砂滤池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砂滤池出水CODMn、NH4^+ -N和浊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19、0.099mg/L和0.225NTU,NO2^- -N的最高值为0.003mg/L;相对于沉淀池出水,砂滤池对上述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7.60%、66.88%、69.88%和98.53%。BAF和臭氧塔提高了源水的DO浓度,其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作用降低了砂滤池的反冲洗频率,从而有利于提高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臭氧氧化可提高源水的可生化性,且水中没有残留臭氧,也为砂滤池的生物降解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臭氧+普通/改性生物砂滤池"组合工艺对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处理效果。采用逐步增加臭氧投加量的方法来驯化生物砂滤池中的微生物,18 d后生物膜培养驯化成功。滤池稳定运行后,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臭氧接触时间为15 min、水力负荷为4.5 m~3/(m~2·h)时,"臭氧+亲水改性生物砂滤池"、"臭氧+铁离子改性生物砂滤池"、"臭氧+疏水改性生物砂滤池"与"臭氧+普通生物砂滤池"四种组合工艺出水中NH_3-N平均浓度分别为0.98、1.33、2.54和2.25 mg/L,UV254平均值分别为0.075、0.076、0.073和0.079 cm-1,COD平均浓度分别为32.76、34.18、39.35和38.40 mg/L;臭氧预氧化对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可达48%以上,四种组合工艺出水色度都维持在12.0倍以下,浊度均低于2.0 NTU。在低温6~12℃时,四种生物砂滤池对二级出水中NH3-N、UV254、COD、色度和浊度等常规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下降13%~20%。  相似文献   

6.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与超滤(BAF/UF)组合工艺对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对COD、NH3-N、色度、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1 L/h、气水比为3:1、温度为20~25℃、pH值为7.83~7.99的条件下,当进水COD、NH3-N、色度、浊度分别为41.83 mg/L、23.12 mg/L、12倍、9 NTU时,BAF出水COD、NH3-N、色度和浊度分别为(25.67~31.87)mg/L、(1.41~2.56)mg/L、(9~11)倍和(2.01~3.25)NT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5%、90%、16%和69%;再经UF工艺处理后,分别降至(15.31~17.85)mg/L、(1.38~2.44)mg/L、(5~7)倍和(0.03~0.1)NT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4%、40%、98%.BAF/UF组合工艺对COD、NH3-N、色度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92%、50%和99%,且将曝气生物滤池作为超滤的预处理工艺可大大提高超滤膜的性能,有效降低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7.
PAC-MBR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PAC—MBR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该工艺对COD、NH3-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25℃、DO〉3mg/L、pH值为7~8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大于86.8%和98%,出水COD约为80mg/L,NH3-N基本在10mg/L以下,分别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和一级标准;出水浊度〈10NTU,出水水质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南星水厂O3/BAC工艺的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市南星水厂深度处理一期工程采用预臭氧、常规处理、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结合生产性试验确定了预臭氧及后臭氧段的臭氧投量分别为0.30~0.60mg/L和1.50~1.70mg/L。工程投产后的运行结果表明:O、/BAC工艺对微污染源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对浊度、CODM。NH4^+-N、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99.2%、(57%~77%)、(61%~99.7%)、(-25%~99.74%),出水浊度〈0.2NTU、色度〈3倍,CODMn、NH4^+-N、NO2^-N分别为0.48~1.57mg/L及0.237、0.053mg/L以下;季节对O3/BAC工艺的净化效果影响较大,春、夏、秋季的除污效果较好,冬季的相对较差。深度处理工艺的制水成本为0.561元/m^3,较常规工艺的(0.447元/m^3)仅增加约0.114元/m^3。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中试试验研究了"砂滤池+活性炭滤池"与"活性炭滤池+砂滤池"对江河水的处理效果,通过试验结果表明:(1)"炭滤+砂滤"工艺的出水浊度比"砂滤+炭滤"的出水浊度稳定,对浊度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平均出水浊度≤0.3NTU;(2)"炭滤+砂滤"和"砂滤+炭滤"对CODMn均有比较明显的去除效果,两种工艺去除效果相差不大;(3)"砂滤+炭滤"对藻类的去除效果优于"炭滤+砂滤",两者对色度、臭和味及2-甲基异莰醇的去除效果基本相同;(4)原水经"砂滤+炭滤"工艺后,出水pH值略有降低,而经"炭滤+砂滤"工艺后的出水pH值略有升高,两者出水PH值均在6.50~8.50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四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预处理微污染珠江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广州市白鹤洞水厂闲置的一组回转式隔板絮凝池,通过加装填料和曝气设备构建了四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采用其预处理微污染珠江原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对NH3-N、CODM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良好,末段出水的NH3-N、CODMn和浊度平均值分别为0.41mg/L、3.41mg/L、16.5 NTU,相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03%、47.85%和61.09%。该工艺对氨氮的去除较为高效,是处理高氨氮微污染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邯郸市滏阳河水为原水,进行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中试采用混凝沉淀/Zeo-carbon生物滤池/臭氧/活性炭工艺,综合考察臭氧/活性炭对浊度、COD<,Mn、UV<,254>、NH<,4><'+>-N等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该深度处理工艺中,臭氧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g/L,活性炭滤池的最佳滤速为6.0 m/h.在最佳运行工况下,出水浊度、COD、NH<,4><'+>-N、UV<,254>的平均值分别为0.85 NTU、2.43 mg/L、0.33 mg/L和0.031 cm<'-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4%、53.5%、73.0%和59.4%,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引黄水库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引黄水库水的特点,采用臭氧预氧化强化常规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能够降低常规工艺出水浊度,改善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同时提高常规工艺对氨氮和藻类的去除率。适宜的臭氧投加量为1~2mg/L,当臭氧投加量为1mg/L时,臭氧预氧化后,滤后水浊度、CODMn、UV254、氨氮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与常规工艺相比分别提高了2.7,2.5,7.8,5.2和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生物膜电极工艺去除微污染源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膜电极工艺去除微污染源水中的氨氮.在好氧区利用金属阳极电解产氧,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使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或亚硝酸盐氮;在缺氧区利用碳棒作为阴极电解产氢,实现反硝化脱氮.试验结果表明:C/N、电流强度、氨氮浓度、进水流量等对去除总氮均有影响;在流量为3 L/d、无外界供氧、电流强度为19.5 mA、C/N为1的条件下,当进水COD为10 mg/L、氨氮为7 mg/L时,对总氮的去除率可达95.6%,显著改善了水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限制DO的运行方式,在A2/O系统中富集NO2--N,从而强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提高系统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当好氧池中的DO为0.5~1.0 mg/L时,可使NO2--N的浓度提高约500%,形成有效积累,从而在缺氧池中强化ANAMMOX反应;强化AN-AMMOX反应后的缺氧池对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和9%,系统对TN的去除率提高了约7%;通过SPSS13.0软件分析可知,强化ANAMMOX反应的A2/O系统脱氮效果显著;但采用限制DO的运行方式对A2/O系统去除COD和TP有一定影响,其中对COD的去除率下降了5%,对TP的去除率下降了1.4%.  相似文献   

15.
潜流人工湿地预处理给水厂原水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潜流人工湿地对给水厂原水进行预处理,以提高进水水质,减轻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的负荷。以松花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人工湿地对原水中浊度、CODMn、UV254、TN和NH4^+-N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0.8m^3/d、水力停留时间为1.5d时,该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71%、43.19%、17.69%、49.15%和48.92%。潜流人工湿地对原水预处理效率较高,运行稳定,可以有效减轻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连续流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在不同氮磷比(N/P)下的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N/P值对去除NO3--N的影响不大,但对出水NO2--N浓度有明显影响。在N/P值由5∶1增大至100∶1的过程中,对NO3--N的去除率介于59.2%~71.6%之间。当N/P值为10∶1时,对NO3--N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71.6%,出水NO3--N为8.53 mg/L。当N/P值为10∶1时,出水NO2--N浓度最低为0.27 mg/L;当N/P值为100∶1时NO2--N的积累最为严重,NO2--N生成量最高达到了1.76 mg/L。N/P值还对NH4+-N的产生有明显影响,N/P值从5∶1增至100∶1的过程中,NH4+-N生成量由4.50 mg/L逐渐减小至0.26 mg/L。当N/P值为(5∶1)~(50∶1)时,反应器具有较好的除磷功能;但当N/P值为100∶1时,出水TP浓度高于进水TP浓度。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某水厂及其供水管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学和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水厂常规净水工艺对主要指标的去除效果和管网水水质的生物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水源地水质标准相比,水厂原水中硝酸盐氮、pH、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为100%,亚硝酸盐氮、氨氮的合格率仅有40%,总磷、DO、CODMn的合格率也较低,分别为0、40%、20%,在处理或供水过程中可能引起细菌的再生长;水厂的净水工艺对微生物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显著,对腐殖质等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也较好,但对DOC、BDOC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原水的SUVA值较小,不需进行强化混凝处理;BDOC和异养菌数沿管网上升,且异养茵数与浊度、BDOC、总磷呈正相关,与余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生态护砌改善河道水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生态混凝土球、4球联体及圆孔型砌块分别护砌开挖的1#~3#河道,并以采用“三面光”护砌的4#河道为对照,研究了生态护砌对水质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以黄浦江水为处理对象时,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d的条件下,对1#~3#河水的CODMn去除率分别为14.3%、12.7%、12.7%,对NH4^+-N的去除率〉55%,对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82.5%、70.2%、74.0%,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14.6%、12.5%、11.6%,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50.8%、34.9%、51.5%;对4#河水的CODMn、NH4^+-N、NO2^--N、TN、TP去除率分别为5.0%、8.9%、5.4%、4.1%、16.8%;生态护砌能有效降低河水的UV254值(降幅〉7.4%),而4#河水的UV254值则没有明显降低。由此可见,对河道采用生态护砌能有效改善水质,修复和完善河流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基质比例对高负荷ANAMMOX-UASB装置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水总无机氮负荷率约为13 kg/(m3.d)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无机配水中亚硝态氮与氨氮浓度的比例来考察其对厌氧氨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共分为5个阶段,各阶段的进水NO 2--N/NH 4+-N均值分别为0.87、1.03、1.16、1.27、1.48。在前4个阶段对NO 2--N的平均去除率变化不大,均在95%以上,在阶段五则降至82.28%;对NH4+-N的去除率从阶段一的74.94%逐步上升至阶段五的97.85%;在阶段四时厌氧氨氧化效果最好,对NH4+-N与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7.59%、95.25%。试验过程中跑泥和温度降低等现象均会使处理效果降低。对反应器各部位取样的分析表明,在5个不同阶段,至反应器中部对基质的去除率就已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