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对其与甘油制膜的成膜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大豆分离蛋白与甘油的比例、成膜pH值及其成膜温度对保鲜膜的各项性能-透水率、透光率、断裂应力、延伸率,及水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蛋白与甘油比例增大膜性能先达到最大然后下降。成膜温度与膜性能正相关。pH值必须远离6,但pH值高于9时膜性能没有显著提高颜色却显著变黄。综合分析得出最佳成膜大豆分离蛋白与甘油的比例为2.5∶1,pH值为8,温度为95℃。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研究不同p H(10、11、12)、不同加热温度(70、80、90℃)和不同甘油浓度(0~3.0 m L/100 m L)对浓度为6 g/100 m L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及大豆分离蛋白-葡萄糖(w/w=1)美拉德反应溶液、大豆分离蛋白-木糖(w/w=1)美拉德反应溶液成膜条件的影响。通过测定大豆分离蛋白-葡萄糖/木糖溶液的色差值及吸光值来判断美拉德反应程度,通过肉眼和手感观察和评价膜的可揭性、颜色和表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大豆分离蛋白和糖浓度均为6 g/100 m L的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的成膜条件为甘油浓度:2.5 m L/100 m L、溶液p H11、80℃加热60 min;大豆分离蛋白与木糖美拉德反应产物成膜条件为甘油浓度:0.125 m L/100 m L、溶液p H11、80℃加热60 min;而大豆分离蛋白与葡萄糖在此条件下美拉德反应程度不明显,因此未对其进行膜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大豆分离蛋白可食膜的生产工艺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赟彬  江娟 《食品科学》2012,33(6):100-104
选用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以卡拉胶添加量、甘油添加量、pH值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做正交试验,得到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基数,卡拉胶添加量8%,甘油0.4mL/g,料液比1:15(g/mL),调节pH值到7.0时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性能最佳。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水溶性为32.7%,水蒸气透过系数为2.348g ·mm/(m2 ·h ·kPa),抗拉强度为7.192MPa,断裂伸长率为128.1%。最佳膜的电镜分析结果:大豆分离蛋白分子在膜上的分布较均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膜的阻水性能,可以采用均质等方法加以改进,使大豆分离蛋白分子更好的分散在膜的表面,从而使膜具有更强的阻水性。  相似文献   

4.
王璐瑶 《中国油脂》2021,46(11):73-77
筛选出影响大豆分离蛋白膜综合性能的主要工艺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分析提供实践基础与理论指导。采用主成分分析和Plackett-Burman(PB)试验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筛选出影响大豆分离蛋白膜综合性能的主要工艺因素。结果表明:根据主成分分析和PB试验,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综合性能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甘油添加量>温度>pH>搅拌速度>亚硫酸钠添加量,其中甘油添加量(p=0.006 5)、温度(p=0.033 9)和pH(p=0.040 2)为显著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B试验进行大豆分离蛋白膜制备工艺条件的筛选稳定可行,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最优参数的选择,以SPI溶液质量分数、甘油添加量(占SPI质量)、成膜温度和膜液pH为实验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采用方差分析和直观分析初步确定了影响膜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工艺参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抗拉强度(TS)和断裂伸长率(EAB)进行综合评判,进而优化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油添加量对膜的机械性能影响最大;在TS和EAB这两个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为0.5∶0.5时,最优工艺参数为SPI溶液质量分数4%、甘油添加量20%、成膜温度65℃、膜液pH 10,此时大豆分离蛋白膜的TS和EAB可达5.41 MPa和186.36%。模糊综合评判在优化大豆分离蛋白膜制备工艺方面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胶原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制备复合膜,综合考虑复合膜的拉伸性能(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并与市场上的胶原蛋白肠衣的拉伸性能及专利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所制膜的拉伸性能目标,利用完全析因设计试验进行制膜工艺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和水平,试验研究了胶原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比、甘油用量(占复合物质量的百分比)、成膜液pH值及处理温度对复合膜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发现质量比、甘油质量分数、成膜液pH值及处理温度对复合膜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依次是处理温度质量比pH值甘油质量分数;甘油质量分数和处理温度对复合膜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依次是处理温度甘油质量分数。最终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胶原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比2∶1,甘油质量分数30%,成膜液pH值10.0,处理温度40℃时,复合膜的综合拉伸性能最佳,即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1.15MPa和21.05%。该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基本达到了胶原蛋白肠衣应用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成膜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浓度、增塑剂(甘油)、还原剂(Na2SO3)、交联剂(TG酶)对膜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最佳处理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5.0%、甘油1.5%、Na2SO3 0.1%、TG酶0.2%,大豆分离蛋白浓度对膜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甘油含量,Na2SO3和TG酶的浓度对膜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成膜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制备材料、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浓度、成膜液pH值、干燥温度、增塑剂的种类和数量对膜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4.0%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中添加1.5%的甘油,调膜液pH为8.0~8.9,50~60℃恒温干燥17~18h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可食性薄膜,其颜色为淡黄色,抗拉强度达3.90MPa,透气度为0.0013μm/(Pa·s),透光率为84.4%。  相似文献   

9.
谷朊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成膜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谷朊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适量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制备复合蛋白膜,研究了不同成膜条件(如SPI、甘油、亚硫酸钠和硫酸钙添加量等)对膜性能的影响,并考查了亚硫酸钠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成膜过程中,增加SPI的比例可提高膜的抗张强度,但降低膜的延伸性能;增加甘油添加量时膜的延伸性提高,但膜的抗张强度下降且透水率增加;添加亚硫酸钠可以明显改善复合膜的抗张强度,但导致透水性增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膜的透水性、抗张强度和延伸性加权分析结果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化的成膜条件为:大豆蛋白占总蛋白比例为25%、亚硫酸钠添加量为0.25%、甘油为25%、硫酸钙为0.75%时所得复合蛋白膜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食盐、大豆分离蛋白、卡拉胶和复合磷酸盐对乳化香肠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食盐、大豆分离蛋白、卡拉胶和复合磷酸盐对乳化香肠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最佳配比为食盐1.5%,大豆分离蛋白3.0%,卡拉胶0.4%,复合磷酸盐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