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综合分析比较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利用DRASTIC综合评价法,选择补给量、包气带岩性、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含水层厚度等指标对山西省平原区孔隙地下水本质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省平原区孔隙地下水本质脆弱性总体偏低,不易遭受污染,仅在大同盆地脆弱性指数较高存在较大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污灌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污灌区土壤作为风险源,以地下水系统作为风险受体,建立了包含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特征污染物容量指数及土壤特征污染物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概念模型。以太原市小店污灌区为例,利用该模型对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污灌区地下水脆弱性相对较低,特征污染物分布较为集中;受含水层脆弱性指数、特征污染物容量指数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影响,污灌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高低分布不均,较高污染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分布在西吴、贾家寨、梁家庄等村庄以及汾河、萧河沿岸一带,占区域面积的31%。研究成果可为污灌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气田区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污染机理及其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研究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概况,分析了研究区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的机理,建立了针对该地区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神经网络技术作为评价体系中参数的赋权方法;由ANN与GIS耦合技术得到的研究区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污染脆弱性区划图比较好地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尖点突变模型在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长春城区半承压含水层的具体状况,用突变理论进行脆弱性评价。将含水层厚度等7个评价因子划分为两个综合因子,以这两个综合因子为控制变量建立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状态的尖点突变模型,分析了脆弱性的突变特征,对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进行评价,绘制评价图,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脆弱性反映地下水系统遭受污染的可能性。结合深圳市水文地质条件,基于DRASTIC评价方法构建DRASTIC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深圳市地下水脆弱性低区域分布面积最广,其后依次为脆弱性较低区域、脆弱性中等区域、脆弱性较高区域、脆弱性高区域。深圳市基岩裂隙水脆弱性以低等级为主,不易受到污染。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岩溶水的脆弱性以高或者较高等级为主,相对容易受到污染。研究成果可为深圳市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含水层脆弱性模糊分析评价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本文指出了国外广泛采用的含水层本质脆弱性评价DRASTIC方法的缺点。建立了含水层污染性难易程度评价的模糊分析理论与模型,给出了10个级别7项DRASTIC指标的指标标准特征值和对含水层污染难易程度进行评价的10级语气算子,提出了确定含水层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语气算子比较法。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含水层本质脆弱性模糊分析评价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DRASTIC指标体系法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DRASTIC指标体系法,考虑含水层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类型、土壤介质类型、地形坡度、渗流区介质类型和含水层渗透系数等七项参数,按评价单元进行划分,对吉林市城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AUTOCAD绘制出吉林市城区地下水脆弱性成果图。  相似文献   

8.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特征,结合地下水污染影响因素及途径分析,建立了包含地下水本质脆弱性、地表水系和地下工程特殊脆弱性以及污染源荷载3个部分16个指标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并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进行案例解析。结果表明:金山区地下水脆弱性较高,中等脆弱以上级别面积达到449.80 km~2,占评价区面积的70.67%,主要受本质脆弱性和地表水系特殊脆弱性较高影响叠加而成;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价"中"级别以下风险区面积达到555.44 km~2,面积占比达87.27%,其主要潜在污染源为化工类工业园区及加油站;金山区地下水污染风险整体处于较低级别状态,"中"以下级别风险区面积为553.38 km~2,"低"级别风险区面积为231.13 km~2,"高"级别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金山南部,是该区域较高的地下水脆弱性、密集的工业区等多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第二松花江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区,选择了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影响、渗透系数7个指标,运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进一步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在整体上具有空间分带特征性,并与地貌分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中河谷平原区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浅,地下水脆弱性较高,污染风险大;(2)受地下水位变动以及净补给量的影响,具体地段的地下水脆弱性等级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年际与年内变化特征,但整体区域上的地下水脆弱性的相对级别仍受地貌格局的控制。在开展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时,应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段数据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根据青白江地区的具体状况,分析青白江地区地下水三氮近30年分布变化特征。基于DRASTIC模型,综合考虑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选取地下水埋深(D)、降雨入渗补给系数(C)、含水层富水性(A)、地下水径流条件(R)、地下水三氮污染现状(N)、施氮肥量(F)、人口分布(P)及工业区排污(I)、建立了"三氮"特殊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叠置指数法,结合GIS技术对青白江区三氮特殊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脆弱性高区~极高区分布于以大弯镇川化工业片区和龙虎镇机械工业区为核心的周边区域,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王涛  徐明 《水资源保护》2017,33(1):41-45
基于改进的DRASTIC方法,选择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岩性、土壤介质类型、地面坡度、浅层地下水水质、包气带介质类型、含水层渗透系数和潜水蒸发量9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其评分体系和权重体系,并利用Arc Gis 10.2中的图层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天山北坡经济带东段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脆弱性较高区和中等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17%,地下水整体脆弱性偏高,而导致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偏高的主要因素为地下水埋深较小、含水层渗透性较强、浅层地下水水质差。  相似文献   

12.
肖丽英  李霞 《中国水利》2007,(15):24-27
海河流域地下水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结合海河流域具体情况,选择山前平原的石家庄和唐山、中部平原的沧州和衡水、东部滨海平原的天津等地作为5个典型区域进行具体研究。在采用DRASTIC方法对典型区域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时,选取了地下水埋深、土壤有机质含量、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含水层累计(沙层)厚、降雨灌溉等入渗补给率、地下水开采系数这6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并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进行了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地下水各典型区的脆弱性指数均较高,海河流域地下水的脆弱性问题较为严重。要恢复和提高地下水系统的生态与环境功能,需采取6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云南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DRASTIC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云南省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级二层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分区为四级,西部基岩地下水和孔隙水脆弱性高,东部的孔隙水及少量岩溶水处于脆弱性中等。评价结果有利于地下水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基于欧洲模型的岩溶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基于保护岩溶含水层从而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提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我国西南岩溶区大多数地区缺少应有的地下水保护带, 地下水比较容易受到污染。从欧洲脆弱性评价模型出发,用一种简单的二元模型来评价地下水的脆弱性。该方法只考虑两个因子:径流条件(C因子)和土壤保护能力(O因子)。该法应用于青木关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甘家槽、田湾、田坝子、金竹湾、大木水窝、烂田湾等洼地为极端脆弱地区,石坝子地区以及采石场脆弱性高,岩溶区内大部分地区为中等脆弱性,岩溶区内的干洼地以及有第四纪沉积的地区和砂岩区则为低脆弱性;在青木关地区极端风险区的面积很小,主要是高污染危险且又是消水洞或者下沉河流附近的地区,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岩溶洼地以及采石场区域,其余碳酸盐区域内中等污染危险的地区为中等风险,大部分砂岩地区和污染危险低、固有脆弱性中等的灰岩地区污染风险低。通过水质空间分布图和示踪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不确定条件下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本质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下水系统中水文地质参数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会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产生较大误差问题,在辨析参数不确定性特点基础上,利用蒙特卡罗法同时对随机性参数和模糊性参数赋值,并结合DRASTIC模型对下辽河平原的地下水本质脆弱性进行评价。通过模拟计算出模糊性参数在不同α截集水平下地下水脆弱性指数不同可能性下的累积分布曲线,得到不同保证率、不同可能性情况下地下水脆弱性指数的隶属函数,并从脆弱性和不确定性两个角度对各分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Ⅰ1区脆弱性程度相对最高,不确定性程度一般;Ⅰ2、Ⅰ3、Ⅱ1和Ⅱ3区的脆弱性程度较高,且Ⅰ2、Ⅰ3区的不确定性程度相对最高,Ⅱ1和Ⅱ3区的不确定性程度最低;Ⅰ4、Ⅱ2、Ⅲ和Ⅳ区的脆弱性程度相对较低,其中Ⅱ2和Ⅳ区的不确定性程度较低,Ⅰ4区的不确定性程度一般,Ⅲ区的不确定程度较高。较传统评价过程,本次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综合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得出了不确定条件下地下水脆弱性的隶属函数,结果切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对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理解,以DRASTIC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地下水防污性和水量脆弱性指标体系。以内蒙古通辽市平原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取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渗透系数、土壤介质类型、含水层厚度和土地利用类型6个指标表征地下水防污性能;选取开采强度、净补给与实际开采模数之差、含水层厚度和单位涌水量4个指标表征水量脆弱性。通过Arc GIS对各指标进行空间分析,并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而对通辽市平原区地下水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处于较高水平:地下水防污性能总体较差,中等及较差水平的面积分布占比较大,约占总面积的76.5%;地下水水量脆弱性主要介于中等和较高水平,占总面积的72.9%。  相似文献   

17.
该文根据南方沿海地区水文地质特点,调查研究福清地区含水层情况,提出适合沿海地区地下水脆弱性各因素评分标准,利用DRASTIC方法评价福清地区地下水脆弱性,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计算相关数据,绘制福清地区地下水脆弱性等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DRASTIC方法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北方地区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12):77-80
根据北方地区岩溶含水层的特征,基于改进的COP法,构建了包括指标体系、权重、评分体系的北方地区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山西省神头泉域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并将硝酸盐浓度作为依据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岩溶水脆弱性级别高的区域位于灰岩裸露区、渗漏河道和泉源区,应加强保护;地下水脆弱性级别为高、中等、低、非常低的区域面积分别占泉域总面积的15.9%、41.2%、41.5%、1.4%;构建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北方地区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针对研究区内广泛存在的原生劣质高氟地下水以及人类活动特点,对DRASTIC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以地下水位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的富水性、包气带岩性、含水层累积厚度、土地利用类型、氟含量为评价指标的DRAICLF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结合Arc GIS的地理分析功能对研究区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基本处于中等级别,地下水脆弱性高的区域具有地下水位埋深浅,包气带岩性主要为细砂和粉土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几种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方法之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地下水体是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其质量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问题。传统的DRASTIC指标法适合地下水环境本质脆弱性评价,但不能较好地反映出特殊脆弱性,并且采用加权评分法掩盖了各评价因素指标值的连续变化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本文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将模糊数学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选用宁陵县为典型区进行了实证检验,对这三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