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述了汽车驾驶座椅舒适性对驾驶疲劳的影响,从座椅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方面对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我国今后在汽车驾驶座椅设计分析方面应注重的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
结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分析影响汽车驾驶座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从而对汽车驾驶座椅的坐姿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等多个方面论述汽车驾驶座椅的最佳人机工程学设计,完成对汽车驾驶座椅分析设计的一系列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3.
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针对汽车驾驶座椅,从驾驶员生理特性与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驾驶舒适性及安全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坐姿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安全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汽车驾驶座椅人机工程学设计,完成了对汽车驾驶座椅从分析-设计的系列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座椅与驾驶员的舒适性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长时间的驾驶中,人体会产生很高的热量,使得人体各部位的酸痛感加剧,这对驾驶非常不利。座椅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对其设计研究也是具有极高意义的。本文主要根据我国的国民身高来进行研究,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驾驶座椅。  相似文献   

5.
对某型汽车驾驶座椅进行结构设计,基于CATIA建立座椅骨架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座椅骨架的强度、受力和位移特性,根据分析结果对座椅骨架的部件布局、结构强度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的座椅骨架满足国家标准强度要求并具有经济性。研究可为座椅骨架的设计和结构强度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机工程的汽车座椅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讨论了汽车座椅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人机因素。针对汽车驾驶座椅,从人体测量、生物力学、机械振动、作业空间等角度分析了驾驶疲劳的成因。从座椅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论述了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7.
零重力座椅不仅是提高乘客舒适度的关键,也是开发高品质汽车座椅、形成汽车座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从身体与行为两个方面探索了零重力座椅设计的科学标准,并分析了零重力座椅设计的主要原理。通过探索零重力座椅的人性化性能特点,阐述其结构与形态特征。以座位安排和座椅设计为主要标准介绍了汽车零重力座椅的形状尺寸设计。最后针对零重力座椅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必须加强汽车零重力座椅驾驶舒适性、生理性、神经网络、人体工程学、人性化等方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预测驾驶座椅主观舒适度的方法.预测的输入变量为14个体压分布变量以及3个人体变量,输出变量为整体舒适度指数.通过12名被试对5辆不同汽车进行实际驾驶来获取座椅压力数据.在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建立的舒适度预测方法进行预测时,均方误差为0.0018,相关系数为0.869,这一结果优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研究结果有助于汽车制造企业在提高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过程中降低成本并缩短制造时间.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了疲劳驾驶的成因;从汽车座椅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方面,论述了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人—汽车—环境驾驶界面模型 ,首次从人机工程学角度综合分析了造成驾驶疲劳的环境因素 ,指出视觉界面、听觉界面、人—座椅界面、人—操纵界面是影响驾驶疲劳的主要人机界面 ,并从汽车人机界面设计方面提出了防止和缓解驾驶疲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汽车座椅坐垫倾角对正面碰撞乘员保护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在汽车乘员约束系统中增设座椅坐垫倾角调节机构,在汽车正面碰撞前或正面碰撞中增大座椅坐垫与车身地板的夹角,利用座椅坐垫在乘员的重心前方形成有效约束,从而减轻乘员伤害的设想。为此,以某型轿车驾驶区相关尺寸参数和性能参数为依据,采用MADYMO分析软件建立汽车正面碰撞仿真分析模型,并经试验验证。采用不同座椅坐垫倾角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25座椅坐垫倾角时头部损伤下降21.4%,胸部损伤下降16.6%,而髋部损伤仅仅增加8.2%,腿部损伤依然较低。因此,在汽车乘员约束系统中增设座椅坐垫倾角调节机构能够有效地减少乘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利用UG NX软件和汽车人机工程学理论确定汽车座椅高度调整范围。运用优化设计理论,结合设计和生产实际要求开发了汽车座椅高度调整机构的设计模型,编写了开发程序。使用ANSYS 10.0工程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满足汽车座椅高度调整机构的试验要求。将理论分析与试验的物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不断改进优化方案,完善设计模型和开发程序,再用改进后的分析结果指导试验,从而获得较为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汽车座椅高度调整机构开发设计模型,用户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张华  管东波  林琳  马骅  周磊鑫 《工程与试验》2009,49(2):40-42,60
汽车座椅泡沫聚氨醋软泡出现的浇注量不足及塌泡是影响制品质量的两个主要缺陷。分析了这两种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对其防止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缺陷主要与配方设计,压力一流速控制及浇注路线等因素有关。通过理论分析、降低水的含量、异氰酸酯的指数和硅油的含量,并通过优化原料配方,最终生产出了质量合格的汽车座椅泡沫制品。  相似文献   

14.
汽车座椅调节耐久试验是汽车座椅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国内外行业以及企业标准的研究,研制出一种可实现手电动汽车座椅纵向调节、靠背调节以及升降调节3种疲劳耐久试验的设备。该设备以西门子S7-1200作为主控单元,支持循环步骤编程,每路通道均可选择感应控制与时间控制两种模式;设计了独立的试验台架及其附件并能自由出入环境箱,在低温以及高温环境下均能正常工作。该设备的人机交互、可编程能力以及通用性得到了国内汽车座椅厂商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汽车内饰气味用户嗅觉体验的愉悦度,提出了一种汽车内饰工业设计材料气味用户嗅觉体验测试评选方法,并设计了相关装置。分析了用户嗅觉感知体验测试原理,构建了基于用户嗅觉体验的气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用户嗅觉体验模糊综合测评模型。以汽车座椅设计材料气味用户体验测试评选为例,招募20名被试对象对来自4家供应商的座椅材料进行用户嗅觉体验测试,通过评价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验算,选出了气味最优的汽车座椅材料方案。  相似文献   

16.
汽车座椅作为汽车上直接和驾驶者和乘坐人员接触的零部件之一,其舒适度的评价是汽车静态舒适度评价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介绍了汽车座椅的构成和类型,从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面对汽车座椅静态舒适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融合了自身创新的见解,对汽车座椅舒适度的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后续完善汽车座椅舒适度的评价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传统汽车座椅调角器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一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调角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可对调角器的具体结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