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UV、O3、UV/O3高级氧化法对水中六氯苯(HCB)的降解效果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UV本身对HCB的去除贡献率不大,HCB可被O3、UV/O3快速降解,即UVO3UV/O3;UV、O3、UV/O3工艺条件下,提高HCB的初始浓度、不利于HCB的降解,后两种工艺条件下酸性条件下有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无论是UV或O3单独作用还是UV/O3联合作用,HCB的降解满足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如果体系的pH值基本保持恒定,这种规律就更为明显.根据离子色谱(IC)、GC、GC-MS对六氯苯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测定,探讨了UV、O3、UV/O3降解六氯苯的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UV/H2O2(光催化氧化)法对水体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降解效果.方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为模型污水,通过静态试验研究H2O2投加量、初始质量浓度、pH值、反应时间等对UV/H2O2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体中SDBS效果的影响.结果改变反应体系的H2O2投加量及pH值对氧化降解SDBS的效果影响很大,在水中SDBS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控制反应条件为pH值6.5,加4 mL的H2O2,反应1h后,SDBS降解率可达80%以上.结论UV/H2O2法能够有效降解水中的SDBS,H2O2投加量低,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3.
糖精(Saccharin,SAC)是一种最早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和饲料中的人工甜味剂,几乎不为人体和生物吸收,经排放进入水环境中,因检出频率及浓度高,衰减慢且存在毒性风险等被认定为环境新型有机污染物。本文以UV/H2O2联用工艺为主,本文以UV/H2O2联用工艺为主,对比了联用工艺与水处理常用预氯化和臭氧氧化等对水中糖精的降解效果,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氯化,单独的UV或 H2O2对SAC去除能力低,臭氧和UV/H2O2联用两种氧化工艺对SAC的去除效果良好,氧化接触时间30min后去除率均高于85%,UV/H2O2联用的降解和矿化速率更快。连续臭氧维持7.10 mg/min通量60 min可去除99%以上的SAC,与20.4 mg/L H2O2在1.46 mW/cm2 UV光强辐照60 min的效果相当,经济性略差。在选择讨论的试验范围内,UV/H2O2体系的最佳氧化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20.4 mg/L,UV光强为1.46 mW/cm2,控制酸性条件pH值为3,反应水温30℃。水中常见离子对UV/H2O2降解SAC存在抑制作用,强弱次序为NO3->SO42->CO32->Cl-。UV/H2O2降解SAC主要依靠羟基自由基(·OH)反应,主要途径可能为苯环被自由基羟基化,C-N键断裂。  相似文献   

4.
紫外激活过硫酸盐技术去除水中金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工艺难以有效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问题,采用紫外激活过硫酸盐技术(UV/PS联用工艺)降解水中残留的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对比UV/PS联用工艺与单独UV工艺、单独PS工艺对金霉素的去除效果,考察底物初始浓度、氧化剂投加量、p H对金霉素降解的影响,鉴定反应系统中的活性自由基并求出其反应速率.结果表明:单独UV工艺、单独PS工艺和UV/PS联用工艺对金霉素的降解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且UV工艺与PS工艺联用可以大大提高金霉素的去除率;较低的底物初始浓度和较高的氧化剂投加量可以提高金霉素的降解速率;p H对表观速率常数有一定影响,kobs在p H为3和7处分别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UV/PS系统中参与氧化金霉素的主要活性自由基为SO4-·,其与金霉素的反应速率为8.8×108L·mol-1·s-1.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UV/Fenton氧化法中各个因素对去除水中苯酚的影响,确定UV/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工艺条件.方法保持UV/Fenton体系的基准条件不变,通过改变H2O2投加量、Fe2+浓度、废水初始pH值、载气等试验条件,考查这些因素对UV/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UV/Fenton氧化法对苯酚废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和较高的反应速率.当废水初始pH值为3.0时,经30 min反应,苯酚去除率达到99%,COD去除率达到86%.苯酚废水COD去除率滞后于苯酚去除率.结论UV/Fenton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去除苯酚含量,COD、H2O2投加量、Fe2+浓度对处理效果影响较大,H2O2投加量决定苯酚去除率和COD去除率,而Fe2+质量浓度是影响去除速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针对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采用UV、H2O2及UV-H2O2联用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双酚A.研究表明,单独的H2O2不能有效氧化去除BPA;单独UV光照射对BPA有一定去除效果,但去除率有限;而UV-H2O2联用工艺对饮用水中BPA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原水BPA质量质量浓度为1 mg/L左右、UV光强133.9μW/cm2、H2O2投加量10 mg/L和反应时间40 min条件下,BPA的去除率可达到98.3%.UV-H2O2联合工艺降解饮用水中BPA的动力学方程式可表达为ρ=ρe-(0.0002[H2O2]1.0002[UV]0.8048)t,该模型可较好模拟UV-HO联合工艺对BPA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7.
UV/Fenton氧化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UV/Fenton氧化法对难降解有机物硝基苯的氧化能力,确定UV/Wenton氧化法处理硝基苯处理废水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自配硝基苯水样为处理对象,采用自制光反应器,通过试验研究分析H2O2投加量、Fe^2+质量浓度、反应时间、pH值、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等对UV/Fenton氧化法处理硝基苯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UV/Fenton氧化法对硝基苯有较高的去除率和反应速率,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到95%.H2O2投加量、Fe^2+质量浓度、反应时间、pH值和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对处理效果均有较大影响.结论硝基苯的质量浓度在不大于200mg/L时,UV/Fenton法能够有效去除硝基苯,最佳反应条件为:H2O2倍数为1.5左右,Fe^2+与H2O2的摩尔比为1:30。pH值为4左右,反应时间为50min.  相似文献   

8.
采用UV/H2O2体系对水中的甲草胺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讨论了初始pH值、进水温、过氧化氢投量和甲草胺的初始质量浓度等条件对光催化降解甲草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种试验条件下,UV/H2O2体系对甲草胺均有较高的去除率,且光解10 min就可将甲草胺的质量浓度降低99.3%,反应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浓度是甲草胺去除的决定性因素;室温条件下,pH值为7.0,H2O2投量为70 mg/L为光催化降解甲草胺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雌酮 (E1)、17-β雌二醇 (E2)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 (EE2)模拟水中微量类固醇雌激素复合污染体系,采用UV(/H2O2/TiO2)工艺进行同时降解,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但3种物质呈现不同的降解效果,E1在混合基质中可优势降解,E2和EE2降解效果难分优劣。单纯UV工艺中,E1的降解效果良好,E2和EE2的去除率不高,投加H2O2和TiO2可提高3种目标物的降解效果和降解速率,E2和EE2的提高幅度较大。以UV/H2O2系统为典型工艺,考察了底物初始浓度、pH值和阴阳离子等因素对混合污染体系中E1、E2和EE2降解的影响,多种环境因素均未改变E1在混合基质体系中高效去除的优势。底物初始浓度的增加会降低去除效果,减缓降解速率;pH值降低有利于降解效果和速率的提高;阳离子对去除效果及降解速率的影响不大;水中常见阴离子会抑制E1的降解速率,抑制强弱顺序为HCO3->SO42->CO32->NO3-,对E2和EE2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UV/H_2O_2高级氧化工艺凭借高效、安全、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处理含有机微污染物饮用水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对其反应机理、现存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影响UV/H_2O_2高级氧化工艺有效性的因素,充分发挥其在饮用水处理领域的作用。文章介绍了UV/H_2O_2工艺降解有机物的基本原理,概述了UV、天然有机物浓度、溶液pH值、H_2O_2初始浓度、目标物初始浓度和水溶液中无机阴离子等因素对UV/H_2O_2工艺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的影响,对UV/H_2O_2工艺转化产物问题、运行成本问题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未来UV/H_2O_2工艺降解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The degradation of p-nitrotoluene by O2/H2O2 process in a bubble contact column was investigated.Effects of the molar ratio of hydrogen peroxide to ozone, pH value and t-butanol on the oxidation process were discuss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per H2 O2/O3 molar ratio for the degradation of p-nitrotoluene was around O. 6,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the presence of t-butanol highly influenc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nitrotoluene. 5-metbyl-2-nitrophenol, 2-methy1-5-nitrophenol, (4-nitrophenyl) methanol, 5-(hydroxymethyl) -2-nitro phenol, acetic acid, 2-methylpropanc diacid and 2-(hydroxylmethyl) propane diacid were identified as degradation intermediates and products through GC-MS. Radical reaction mechanism and degradation pathway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It is deduced that the benzene ring of p-nitrotoluene can be only destroyed by hydroxyl radicals through a polyhydrexy intermediate pathway. Then unstable polybydroxy intermediates can be oxidized to different acids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rapidly.  相似文献   

12.
研究微波强化臭氧(MW/O3)系统下主要影响因素如臭氧投量、微波功率、pH值及温度等对苯酚降解效果和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的微波辐射下苯酚去除率很小,在复合氧化过程MW/O3工艺中有显著的提高,表明微波对臭氧氧化存在明显的强化作用;在单独微波辐照或者臭氧氧化工艺和MW/O3强化氧化系统中苯酚的降解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关系,其中MW/O3氧化系统苯酚去除的速率常数增强因子可以达到3.6,降解机理类似臭氧氧化苯酚的降解过程,羟基自由基氧化机制为主.通过实验推导出简化的与pH值、臭氧投量、微波功率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相关的苯酚降解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草酸铁芬顿、UV/芬顿、暗芬顿降解对硝基酚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草酸铁芬顿、UV/芬顿和暗芬顿工艺中草酸钾,H2O2,FeSO4浓度,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降解对硝基酚的影响,得出引入K2C2O4并不能提高对硝基酸酚的降解率,但可以使降解反 在一较宽的pH范围内进行,且缩短了反应时间,VU/芬顿同暗芬顿对硝基酚具有相同的降解效果,三种工艺降解对硝基酚的最佳条件分别是,草酸铁芬顿:K2C2O4:H2O2:FeSO4=1:10:1[(化学计量数(旧称摩尔比)],pH=2-6,t=30min,UV/芬顿及暗芬顿,H2O2:FeSO4=10:0.1(化学计量数),pH=3-4,t=40min,反应温度对降解反应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光催化剂TiO2存在条件下,利用光化学方法对模拟活性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波长、光照强度、染料浓度、染液pH和催化剂投加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料浓度降低、反应时间延长和光照强度增加,染料降解效果增强,254nm波段紫外光源对染料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365nm,蒽醌染料比偶氮染料更难降解。染料的降解机理可能是染料分子的发色基团首先被破坏,形成无色有机中间产物,随后才是中间产物的降解过程,染料从大分子结构逐步变为小份子结构并最终被矿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FeSO4和H2O2的初始浓度及溶液pH值对UV/Fenton法降解四环素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环素的初始浓度为25,mg/L时,降解四环素的最佳工况:FeSO4的初始浓度为0.05mmol/L,H2O2的初始浓度为10,mmol/L,pH值为2.5,在反应时间为60,min时,对四环素的去除率可达93.14%.另外,对自然光、太阳光、紫外光三种不同光照条件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紫外光辐照下的四环素去除率最高,太阳光次之,自然光最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UV/H2O2,UV/O3和UV/H2O2/O3三种高级氧化体系处理乙烯装置所排放废碱液的特点。对于UV/H2O2体系,随着H2O2剂量的增加,COD的去除率以及处理液的可生化性(BOD:COD值)都随之增大,其性能也好于单独的H2O2体系,该体系在最佳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68%,BOD/COD值从0.22增大到0.52;对于UV/O3体系,随着O3剂量的增加,COD的去除率及处理液的可生化性(BOD:COD值)也都随之增大,其性能也好于单独的O3体系。该体系在最佳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54%,可生化性(BOD/COD值)从0.22增大到0.48;对于UV/H2O2/O3体系,其COD去除率比UV/O3体系高出22.0%。  相似文献   

17.
讨论UV/O3/H2O2协同体系对兰纳素橙OR的光降解情况,与O3、UV、O3/UV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了pH值、O3、H2O2对兰纳素橙OR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UV/O3/H2O2协同体系可以很好地降解水中的兰纳素橙OR,其降解速率大于O3/UV、O3、UV体系;在弱碱性的条件下,兰纳素橙OR在这一体系中的光降解速率最快;强酸性条件下,电导率上升最高;兰纳素橙OR光降解速率随O3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电导率在O3流量为20L/h时出现峰值;在一定的H2jO2质量浓度范围内,兰纳素橙OR的光降解速率与电导率提高程度随H2O2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过高时,兰纳素橙OR的光降解速率会减慢,电导率提高程度减弱;UV是影响电导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其随UV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树脂负载高价铁催化H2O2降解橙黄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多相类芬顿反应的速率,采用高价铁氧化合物(FeIVF=O/R)为催化剂,强化H2O2分解降解橙黄IV.探讨初始pH值、温度、过氧化氢初始浓度和橙黄IV初始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升高,橙黄IV降解率下降.在pH值3~10的范围内,能有效地对橙黄IV进行降解.催化H2O2降解橙黄IV的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活化能为59.94kJ/mol.反应速率常数与H2O2的初始浓度及与橙黄IV初始浓度都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催化剂重复使用表明铁在树脂表面负载比较牢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