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接》2018,(11)
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嵌段共聚物进行环氧化改性,并引入环氧极性基团,同时对该产物(ESBS)应用于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脂肪胺(DMDC)的固化体系进行增韧改性。结果表明,当SBS质量浓度为130 g/L、m(甲酸)/m(SBS)=10%、n(过氧化氢)/n(甲酸)=1、m(PEG-400)/m(SBS)=3%、反应温度为70℃和反应时间为150 min时,SBS环氧化反应较佳,可得到环氧基质量分数为8.2%的ESBS。进一步添加2%(质量分数)ESBS到E-44/DMDC环氧固化体系中,能有效提高该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增加37.0%,弯曲强度增加17.4%。  相似文献   

2.
《粘接》2018,(11)
在相转移催化剂(PEG-400)的存在下,对环氧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ESBS)嵌段共聚物进行开环反应,成功制备了SBS丁二酸氢钾离聚体。将该离聚体应用于环氧树脂(E-44)/脂肪胺(DMDC)固化体系的增韧改性。结果表明,SBS丁二酸氢钾离聚体最佳的制备条件为:ESBS质量浓度为150g/L,丁二酸氢钾/ESBS物质的量比为1.6,PEG-400/ESBS质量比为7%,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最终可制得离聚体的开环率为78.2%。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该离聚体能有效提高E-44/DMDC固化物的韧性,改性环氧固化材料的拉伸强度为50.4 MPa,增加39.2%,弯曲强度为67.2 MPa,增加16.7%。  相似文献   

3.
以腰果酚合成了一种低粘度、高活性腰果酚含硅缩水甘油醚(SCGE),并将其作为稀释剂改性E-51环氧树脂/甲基六氢苯酐(MeHHPA)体系,通过粘度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断裂面形貌分析考察了SCGE用量对环氧固化物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SCGE对E-51树脂具有良好的稀释作用,可显著提高固化物的冲击强度与拉伸强度。当SCGE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固化物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17.53 k J/m~2,当SCGE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固化物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73.63 MPa。SCGE对环氧固化物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但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着SCGE用量的增加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及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SMB)并作为环氧树脂(E-51)韧性固化剂。测定了SMB的酸酐值;采用红外光谱对SMB及SMB/E-51固化物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考察了该SMB/E-51固化体系的热性能;比较了不同配比的SMB/E-51固化产物在150℃经过不同时间后的剪切强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了SMB与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SMA)分别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时所得的固化产物的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该固化剂的酸酐值为0.356 mol/100 g。E-51/SMB固化产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max)达430℃;当E-51/SMB的质量比为1/1.2时,固化产物表现出较佳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在150℃下保温36 h后,对不锈钢的搭接剪切强度达到15.40 MPa,高于在相同条件和最佳配比下的E-51/SMA固化产物;且E-51/SMB固化体系的韧性也优于E-51/SMA固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嵌段共聚物PEO—PPO-PEO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结果表明,PEO—PPO—PEO对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增韧改性作用,PEO—PPO—PEO/EP/MeTHPA体系的冲击强度随着嵌段共聚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对拉伸强度影响较小。当F38质量分数为20%时,固化物的冲击强度能提高190%,而拉伸强度仅下降6.2%。TG测试结果表明,PEO—PPO—PEO的加入对环氧固化物的热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聚氨酯(PU)预聚体/环氧树脂(E-51)接枝共聚物(g-PU/EP),以自制二聚酸聚酰胺为固化剂,对固化体系的固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说明:当PU预聚体/E-51质量比为20∶100时,固化体系的剪切强度(铝-铝)最大为14.1 MPa;SEM分析结果表明,接枝后固化物呈典型韧性断裂;TG分析表明,接枝改性对固化物耐热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聚氨酯(PU)预聚体/环氧树脂(E-51)接枝共聚物(g-PU/EP),以自制二聚酸聚酰胺为固化剂,对固化体系的固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说明:当PU预聚体/E-51质量比为20∶100时,固化体系的剪切强度(铝-铝)最大为14.1 MPa;SEM分析结果表明,接枝后固化物呈典型韧性断裂;TG分析表明,接枝改性对固化物耐热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炭黑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光涛  张隐西 《橡胶工业》2008,55(4):226-230
探讨炭黑添加方式和炭黑用量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将炭黑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简称SE)混炼,再用SE/炭黑混炼胶对沥青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较好;当沥青为100份时,炭黑的适宜用量为2.25份,SE(SBS/LDPE质量比为2/1)的适宜用量为4.5份.  相似文献   

9.
通过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MAH)对聚苯醚/尼龙6(PPO/PA6)合金进行增容增韧改性,制备芳纶纤维(AF)增强PPO/PA6/SEBS-MAH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SEBS-MAH能够提高PPO/PA6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并且能够提高其力学性能,添加10份SEBS-MAH比不添加SEBS-MAH共混体系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各增加了19.1%、49.3%和46.8%,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到提高;AF能够提高PPO/PA6/SEBS-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性能,并使共混体系的刚性得到提高,添加7.5份AF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分别比未添加AF时提高了22.1%、13.1%和12.9%,摩擦系数降低了0.18。  相似文献   

10.
《粘接》2016,(11)
以二苯基硅二醇为环氧树脂E-51的改性剂,运用非等温DSC法对改性前后的E-51进行了固化动力学研究。采用Kissinger和Crane方程分别计算得到改性前后固化反应活化能E、指前因子A和反应级数n,利用外推法确定了E-51的固化工艺,并对改性前后E-51固化物进行了DSC、力学性能、热失重(TG)和SEM的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改性对E-51的固化有促进作用;降低了改性E-51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Tg),提高了力学性能和耐热性,且对E-51有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聚(苯乙烯-alt-马来酸酐)(SMA)上的酸酐与氨基化碳纳米管(CNT)表面的氨基基团进行酰胺化反应修饰碳纳米管,得到SMA/CNT。然后将SMA/CNT作为改性剂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甲基六氢苯酐(MHHPA)固化体系。通过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对SMA/CNT进行了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SMA/CNT对E51-MHHPA体系固化行为的影响,并测试了E51/MHHPA/SMA/CNT体系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热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SMA修饰CNT,在CNT表面引入了酸酐、羧酸反应基团,可参与环氧固化反应,增强了CNT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力,提高了固化物的交联密度,从而对固化物起到了同时增韧和增强的效果。此外,SMA/CNT改性的环氧热固化物的玻璃态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当SMA/CNT的添加质量分数为3%时,固化物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2.
用E-51环氧树脂对酚醛型氰酸酯树脂(n-CE)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改性n-CE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改性n-CE树脂体系的反应活性及固化工艺,通过热重分析法(TGA)分析了不同含量E-51环氧树脂改性n-CE后固化物的热性能,并测定了体系的吸水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E-51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n-CE改性体系的反应活性逐渐提高,固化温度逐渐降低;体系的韧性增加;改性后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均在300℃以上,吸水率均低于2%。  相似文献   

13.
CTBN增韧环氧树脂胶粘剂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敏  姚远 《粘接》2008,29(10)
为改善环氧固化物的韧性,采用液态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增韧环氧树脂制成含CTBN嵌段的环氧树脂预聚物,再加入其他助剂及固化剂制备环氧胶。实验表明,CTBN增韧E-51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25±1)℃、催化剂三苯基瞵(TPP)0.2%、反应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CTBN用量每增加5%,反应时间延长约20min。  相似文献   

14.
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树脂E-51与聚醚-4000反应制备环氧改性聚醚加成物,再与多乙烯多胺进行反应制备胺封端的聚醚-环氧-胺加成物,最后采用单环氧化合物进行封端,合成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实验表明工艺可行。对环氧E-51改性聚醚-4000合成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固化性能进行了评价。最佳配方与工艺为:n(环氧树脂E-51)∶n(聚醚-4000)2∶1,催化剂选用含三氟化硼(BF3)质量分数2%的乙醚溶液(60℃时加入,加入量为2%)。与现有的市售水性环氧固化剂固化性能相比,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固化的环氧体系的柔韧性和耐冲击性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弹性体三元共混物,分别探讨了3种弹性体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的含量对PP三元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脆断表面形态。结果表明,OBC、SBS、SEBS和HDPE都对PP起到了一定的协同增韧作用,SEBS对PP的增韧效果最佳;SEM表明三元共混力学性能与相形态密切相关;所制备的PP/HDPE/OBC三元共混物的加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端羧基四氢呋喃聚醚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端羧基四氢呋喃聚醚(CTPTHF)作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增韧剂或改性剂,以含芳环的脂肪族多元胺改性物为固化剂,讨论了聚醚添加量(以每100g树脂中添加的聚醚质量计)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粘接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TPTHF的引入,明显改善了环氧体系的抗冲击性能、粘接性能。在低添加量范围内(如10%~20%),改性以增韧为主,在高添加量范围内(如30%以上),改性以增柔为主。通过观察环氧树脂体系固化过程中浊度变化和按均相共聚物混合规律计算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实测值对照,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初步认为CTPTHF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是非均相结构,形成以环氧树脂为连续相,聚醚为分散相的两相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7.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6,27(12):30-31
具有良好贮存稳定性的环境氧聚酯粉末涂料组合物;含甲氧基的硅烷改性的环氧树脂、电绝缘器和涂料用组合物及其固化产物;自粘接环氧涂料组合物;具有好的坚韧性的粉末涂料用两亲嵌段共聚物增韧的环氧树酯;环氧树脂水分散体涂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以丙烯酸正丁酯(n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的嵌段共聚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与组成进行了确定。然后用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对环氧树脂(EP)/4,4′-二氨基二苯甲烷体系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冲击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增韧效果进行了表征并对增韧机理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的加入对体系的主转变温度和模量影响不大;在嵌段共聚物中MMA与nB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嵌段共聚物在EP固化时发生微相分离,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SEBS和SEBS-g-MAH对PPO/PA66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采用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H)增韧的聚苯醚(PPO)/聚酰胺66(PA66)合金。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吸水性实验,研究了SEBS和SEBS-g-MAH及其含量对PPO/PA66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增韧PPO/PA66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较好,吸水率较小。  相似文献   

20.
0005068含环氧的嵌段聚硅氧烷可固化组合物及其涂顶的透明底材:JP99一279259旧本专利公开11日本:Toyo Ink Mfg.Co.,Ltd.(Ariyoshi,Yasushi等)一1999.10.12一8页一1998/86088(1998.3.31):IPC C08G59/20 该组合物含有(A)带环氧的嵌段共聚物(由带环氧基的聚合物链段和聚硅氧烷链段构成)和(B)多官能胺。例如,将45.01份嵌段共聚物汇由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醋40份、甲基丙烯酸甲醋40份、甲基丙烯酸2一经乙醋10份和VPS05。双含偶氮的二甲基硅氧烷型聚合引发剂)10份制得l和AIBNI份与6.59份JafamineD400(聚亚氧丙基二胺)混合,制得一种可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