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国内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需求研究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放空间玩耍是少年儿童健康发育的先决条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市场化的情况下,从作为弱势群体的儿童视角出发,研究其公共空间的需求,从而保障其公共空间的分配,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搜集了国内电子资源数据库内有关城巾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需求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研究办法和研究内容的分析和评述,从而了解我国城市规划从业者在本领域内的研究现状,以便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未来开展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寒地乡村健康老龄化的推进,基于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途径,利用文献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正,构建乡村公共开放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为公共开放空间评价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共健康的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色空间的发展与公共健康密切相关,综述目前基于公共健康的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研究,探究绿色空间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系。多数文献支持绿色空间与公共健康正相关,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绿色空间积极影响公共健康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绿色空间中的自然要素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并促进有益健康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决策者将绿色空间作为公共卫生政策,现有研究结果为绿色空间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最后针对目前的研究的争议与难点,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快速城市化带来一系列公共健康问题,体力活动为建立绿色开放空间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条研究路径。在公共卫生、医学等学科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绿色开放空间影响体力活动的要素进行了系统鉴别和梳理,旨在为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文章从空间、场所和感知3个层面梳理了6个影响体力活动的要素,对每个要素的内容、指标、影响体力活动的类型等进行了归类,最终建立了绿色开放空间体力活动要素的初步指标框架,并基于此总结了相应的设计启示和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加坡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亲生物设计实践案例,分析其高品质健康人居环境的思路与方法。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基于亲生物设计理论框架,应用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新加坡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中的亲生物设计进行解读。设计策略总结为“直接利用自然”“技术整合自然”“仿生模拟自然”“乡土智慧应用”和“社区共创营造”。新加坡的亲生物设计实践经验,能够为我国华南地区城市生态修复、公共空间更新和健康景观设计等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公共性是影响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品质与活力的重要指标。随着人民城市理念的提出,公共开放空间的价值内涵从注重物质功能向普惠公共群体转变。以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究概念的理论内涵。参考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基于历史维度分析中西方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性的历史演变进程,总结公共开放空间公共性演变的特征,透过比较视角得出中西方规划实践中公共开放空间所体现的公共性呈现“殊途同归”的趋势。既丰富了对公共开放空间理论层面的研究,同时对有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健康城市规划路径与要素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日益获得关注,一方面城市环境问题突显,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工业化造成的空气污染等;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对身心健康的诉求,需要物质空间支撑生活品质的提升。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的文献研究,明确健康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空间要素,分析不同路径下各类空间要素与健康的相关性。基于减少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和促进锻炼两种路径,从土地使用、空间形态、道路交通、绿地及开放空间四方面阐述各规划要素与公共健康的关联,以期为健康城市规划和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作为城市里的第二自然,绿色开放空间的物质空间形态对于公共健康有直接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公共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及卫生学领域。基于此,试图通过基础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健康效用的研究来建立健康与设计的联系。首先对健康的概念进行梳理,然后从生理、心理、社会3个健康角度分析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对于健康的作用,其次通过自然康复治疗效用,体力活动的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3个方面,对其健康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例具体提出了视觉接触、直接接触、主动参与3个设计应对,以促进未来绿色开放空间设计对于健康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城市扩展和无序蔓延的不断加剧,使得人们愈加关注城市内外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外对开放空间的相关研究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通过梳理国外开放空间近10年以来的研究进展,归纳其自然与社会功能价值、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保护规划与评价、设计、格局演变与机制等主要研究方向的动态;总结国外开放空间近今的研究视角、侧重、技术手段、前景等方面的趋向及特点,分析其研究不足,并对未来我国开放空间的研究、发展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我国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公共健康的问题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主动式健康"的相关研究被提上议程.在国家一系列有关政策的支持下,主动式健康理念逐渐从传统被动式医疗服务转移到现代主动式康体行为研究,并开始被引入城市设计领域.本文对主动式健康概念进行解析,并对其发展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重点介绍了主动式健康空间的核心与目标,并以杭州天目里综合商业园区为例,探讨了主动式健康理念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与途径,以期为推动城市健康空间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强调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背景下,道路作为其中一个构成要素,其空间与景观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近二十年国内外道路景观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差异,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特征。研究发现:(1)国内外道路景观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国内学者多从规划设计角度研究,而国外学者多从生态学角度研究;(2)国内研究热点较为统一,主要集中于规划设计与道路绿化,而国外研究热点较为多元,包括生物保护与利用、景观格局营造、管理策略等;(3)总结出目前道路景观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分别是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道路景观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景观。  相似文献   

12.
以智能手机这一新兴媒介与公共空间研究的关联为线索,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及CNKI文献分析工具对该议题下的海量研究文献展开学科与时间分布可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研究的主要学科和重点文献,从理论、对象、方法3个方面较系统地梳理了新时代下多学科中的公共空间研究动态,归纳公共空间研究的新内涵、新内容、新方法。最后,总结分析了不同学科研究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未来公共空间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畅 《风景园林》2021,28(8):94-99
城市绿地空间与公共健康密切相关,是环境流行病学中重要的环境因素。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城市绿地空间响应各类流行疾病的健康效应由“环境–人群–健康”相互作用的暴露行为导致,其环境暴露水平因空间效应、时间效应、人群效应和环境风险的中介效应而异。在健康剂量–反应测度、环境正义评估和健康环境干预等城市绿地空间健康效应研究热点的基础上,阐明了目前城市绿地空间研究的局限和未来趋势,以期为公共健康导向下的风景园林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交设施建设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定义公共交通设施及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分析公共交通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对比研究国外公共交通及其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整体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发现我国公共交通规划建设的弊端以及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不良影响。提出整体发展公共交通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未来开展公共开放空间规划成为新趋势。研究首先解析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城市总体专项规划以及与城市绿地系统、公园绿地的关系,加深现有规划体系下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认识,进而从3个方面与国际进展加以对比研究,述评概念、规划实践现状以及规划机制。最后基于弥补差距、保留自身规划特色而不盲目借鉴的目标,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40)战略议题"公共开放空间专项规划"为例,提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的编制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胡刚 《福建建筑》2014,(1):21-2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关注点已从过去的室内环境逐步转移到户外公共空间与环境,而这正是目前保障性住房设计所忽视的环节所在。本文以厦门市集美滨水小区户外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并分析,借鉴国外的相关建设经验,针对现状的不足提出若干改进意见,旨在探讨如何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安全、健康的保障性住区户外环境。  相似文献   

17.
风景园林学健康研究领域文献系统综述和 研究前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的核心目标。健康作为风景园林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2008—2020年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数据库11650篇英文文献和中国知网CNK I数据库1396篇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 Space和VOSviewer科学知识可视化图谱软件,结合文献内容分析和重点文献解译,梳理其发展概况、识别研究热点及前沿。结果表明:1)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力活动、健康社区、康复景观、建成环境等方面;2)研究前沿方向主要为:预防医学、森林健康、健康效益量化、健康影响评估等;3)国内外研究区别在于:国外研究多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更加关注城市自然环境与健康的定量关联和实证实地研究;国内研究则多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开展以风景园林学为依托的健康人居环境相关规划及设计方法的研究,理论体系及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体系有待完善。旨在为风景园林、公共健康、生态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8.
李嘉妍  阎瑾  王京 《城市规划》2019,43(11):128-134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社区"相关术语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围绕"公共空间"的主题研究也在业内广泛展开。基于我国相关理论文献研究,对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的缘起、概念、研究方法及理论、研究方向及动态进行梳理,发现当前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理论创新性尚不完善,为此提出相应的思考:多学科融合,方法论创新;深入不同类型的乡村社区研究;重构公共空间考虑多方力量的协同参与;提升应用性发展理论等。  相似文献   

19.
于寒秀  谷欣雯  王美玲  朱静  杨晶 《城市住宅》2021,28(10):140-142
国外从居民健康视角进行的健康街道规划设计未能回应当代普遍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健康城市的研究背景下,对于公共健康与街道空间之间关系的探索逐渐深入.为此,以公共健康为切入点,围绕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街道提出4种健康街道的概念模型,即交往型健康街道、通行型健康街道、休憩型健康街道、休闲型健康街道.在探究街道空间设计内涵的实践中,以三亚市商品街街道为例,对建筑前空间、非机动车道、缓冲休息区、机动车道、停车空间(停车场)设置提出5种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20.
风景园林与公共健康的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2018,(12)
风景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代风景园林开放空间的出现与发展,却和19世纪城市环境恶化带来的各种公共卫生问题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发展,公共卫生与公共健康的概念也不断发展,公共健康的研究核心是人,而风景园林的主体是室外环境,本文从公共卫生与公共健康词义辨析开始,探究公共健康的含义,探讨风景园林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机制,总结公共健康对风景园林的要求,并以此为出发点讨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