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地理位置、产业政策等原因导致全国各区域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均衡且差异较大。因此,以某流域8个省份的62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资料,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综合得分来评价某流域城市经济发展竞争力。结果发现某流域城市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并据此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我国西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城市职能特征及其类型划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对该地域的城市进行了职能特征分析与分类.以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作为确定城市职能的出发点,选取14个指标作为西部10个省会城市和一个直辖市的城市职能分析的原始指标,借助SPSS10.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4个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得到两位公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西部10个省会城市和一个直辖市的城市职能主因子的综合得分,同时对其城市职能进行了聚类分析,分出三大类两亚类,旨在从整体上把握西部城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样本,结合202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通过选取经济评价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经济活力和经济潜力为主要因子,对河南省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经济差异化明显,郑州市断层第一,多数城市的经济综合因子和经济活力因子低于平均值,尤其是经济活力因子,其平均值仅为0.153。为探究城市经济不均衡原因,用聚类分析法将河南省18个地级市划分为6类,发现前四类城市经济潜力因子得分较低,第五类城市经济活力因子得分较低,第六类城市发展较为均衡但综合排名不高。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建议分别从大力推进强省会战略,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加大宏观调控、刺激金融交易,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4个方面加以改善,以助推河南省经济竞争力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优美的园林城市,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及《河南省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  相似文献   

5.
截取了2006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39个统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1个地级钢铁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研究了各主因子的结构和作用,对11个地级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评价分析法较为单一、绝对,在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联合多因子分析的经济发展状况模型。以《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2》的有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综合的因子分析,对西部10个省市、直辖市作实证分析,得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内在因子,并对其各自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合理地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多因子分析法能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做出确切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是衡量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文中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收集各地级市2018年统计数据,选取基础设施、产业、交通、教育、民生、网络、医疗7个方面共60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双重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公因子提取分析,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其中15个地级市进行归类,得出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排名.进一步从客观的角度评价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加快各市经济发展,以探讨安徽省16个城市协同发展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超 《适用技术之窗》2014,(11):216-221
如今,信息消费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被誉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新引擎。通过建立信息消费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16个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安徽统计年鉴》2012年的数据,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市的信息消费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的信息消费能力存在差异性,并解释了其原因。对更科学的促进信息消费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外,还具有防治污染,保护水土,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等多方面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挥植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运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搞好城市绿化建设.1 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城市绿化应本着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这一根本目的进行大环境绿化,同时还要与农村绿化和国土绿化相结合,相配套.目前我国城市的绿化水平还比较低,距国家制定的2000年城市绿化指标(绿化覆盖率达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m~2)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绿化工作应以提高绿化覆盖率为主攻方向,可由政府负责,宏观调控,调动社会各单位和全体居民的积极性,全社会齐动手,植树造林.这样既可节约资金,又可提高民众的绿化意识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正式确立的背景下,针对安徽省16市人才吸引力水平,从经济状况、公共投入、生活水平、就业前景4个角度出发构建安徽省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使用组合评价法得出更为合理和稳健的排名结果.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到影响安徽省人才吸引力水平的6个关键性因素,结合安徽省实际发展状况,给出提高安徽省人才吸引力水平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省、江浙沪的城市建设面板数据和"十三五"规划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安徽城市建设与江浙沪之间的差距与不足。研究结果表明:(1)安徽省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集聚依然是工作的重点,未来十五年都将处于城镇化发展加速期。(2)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并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安徽省当前的城镇化发展的两个特点。(3)安徽省智慧城市试点数与浙江省相当,但安徽省试点城市绝大部分集中在市一级,县区及镇级试点城市比例较低,侧面反映出安徽省工作重点依然在城市,处于城市优先发展阶段,市、镇差距还将进一步拉大;同时,与浙江省相比,安徽省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视度不够。(4)十三五安徽城市建设目标与江浙无显著差异,但最大短板管网密度没有提及。(5)在提升绿色生态建设空间方面,应借鉴浙江城市绿化模式,建设"万里绿道网"。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淮河生态经济带苏皖段14个城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和宿迁市)为例,基于经济支撑力和经济压力两个子系统构建了城市经济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各城市的经济支撑力指数、经济压力指数以及经济承载力指数研究了其经济承载力水平及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支撑力具有淮河下游(江苏段)支撑力强、中游(安徽段)支撑力弱的空间分布特征; 江苏段城市的经济压力高于安徽段的城市; 11个城市处于高负荷承载,其中江苏段的城市经济承载力高于安徽段的城市经济承载力.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第一部国家园林绿化标准《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正式走上了标准化之路,该标准的合理性是能否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关键。本文在学习《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评价标准应遵循的6项基本原则,分别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机制进行内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析,期望对《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在使用和改进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QAP相关性分析和GIS可视化技术,探讨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旅游经济联系度持续增强,网络范围不断扩大,结构由单增长极(上海)演化为多增长极. 在沪宁杭的带动下,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城市逐渐增加. 沪宁的资源控制地位下降,具有网络桥梁作用的城市逐渐成片发展. 可进入性较好、对外联系紧密的城市逐渐凸显,并形成以沪宁杭为顶点的片状三角核心区. 长三角的抱团发展模式逐渐稳定成熟,各子群内部及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上海逐渐与浙北联合发展,南京逐渐与皖东联合发展. 长三角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会受到城市发展水平、旅游发展水平和交通便捷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6年安徽省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统计数据,选取财政教育支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年末人口数、人口文盲率、人均受教育年限6个指标构建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再利用因子分析法将6个指标整合成教育经济规模、教育发展水平2个公因子,并以此建立数学模型对安徽省各地区的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各地区的财政教育支出绩效不均衡,其中阜阳市、合肥市的财政教育综合绩效明显优于其他城市,而其他城市则需进一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绩效.  相似文献   

16.
考虑长三角城市群的地区差异性,基于可持续发展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综合运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算法、集对分析、熵权法等,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并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与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1)该指标体系包含体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关键基础性指标和地域差异性特色指标,能反映长三角城市群脆弱性现状;2)整体上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水平分布比较均衡;3)区域内各省市空气污染、人口压力、环境保护层指数水平差异明显,其中,上海、合肥人口压力大;安徽空气污染严重;江苏环境保护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安徽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选取的15个指标进行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获得安徽各市各主成分上得分。在基础上,利用聚类方法对安徽16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将安徽16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分为4个类别,结合分析结果并针对各个类别城市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服务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