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地对Ce4+-Ce3+剂量测量体系分光光度法中的εm(摩尔吸光系数)值进行了实验测定,给出了实验程序,在实验中采用了常规容量分析法和电化学法。对测定中的若干主要干扰因素如紫外效应、酸度效应、温度效应等进行了研究。对24个实验测定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数据符合高斯分布。最终测得Ce4+-Ce3+剂量测量体系的εm值为553.2±1.3m2·mol-1,其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4%(95%置信水平),测量总不确定度为1.5%。  相似文献   

2.
利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ImQMD05系统的研究了124Sn+124Sn、112Sn+112Sn在50AMev中心碰撞的条件下出射的中子/质子之比的能谱。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给出了低于饱和密度时不确定度为2∥隋况下,对称势的参数范围为O.4≤γi≤1.05。  相似文献   

3.
用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Mg^2+和Ca^2+离子,Mg^2+离子在0-10μg/mL,Ca^2+在0-12.5μg/mL浓度范围内,分别与其色谱峰具有线性关系。Mg^2+和Ca^2+离子的检测限分别为0.173μg/mL和0.275μg/mL,其相对标准仿偏差分1.32%和3.64%,回收率分别为90.8%和101.3%。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环境水样及放射性水样中的Mg^2+和Ca^2+离  相似文献   

4.
满江红鱼腥藻吸附低浓度铀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蓝细菌满江红鱼腥藻为吸附材料,研究了时间、pH、阳离子、阴离子等对水相中低浓度U(Ⅵ)的吸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满江红鱼腥藻对浓度低于5.5mg/L铀吸附迅速,平衡时间不超过2min;富集铀酰离子的最佳pH范围在5.0—8.5,铀酰离子可能以[UO2OH]+形式与藻细胞结合;Li+、Na+、K+、NH4+不与UO2+2竞争;Cu2+、Cd2+、Mn2+、Zn2+使满江红鱼腥藻的吸附容量下降;Cl-、SO2-4、NO-3不影响藻细胞对铀的吸附;经过简单串级,3.5‰—4.5‰鲜藻可将模拟废水中的铀从5.5mg/L降低至0.05mg/L。  相似文献   

5.
预先给予4.0cGyγ射线照射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刺激24h后提取细胞外液,观察其对大剂量照射后受损伤的亚群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CD+8、CD+4细胞损伤明显减轻,且损伤剂量分别为1.5、3.0Gy时,适应性反应最强。结果还显示,CD+8细胞较CD+4细胞对辐射更为敏感,且在1.5Gy剂量点附近,适应性反应亦更强。  相似文献   

6.
用离子注入、氧化和慢正电子束分析研究了GH903合金的氧化性能的改善与微观作用机理。注入的Cr+.Y+的能量均为60keV,注入的剂量分别由1x1017.cm-2(Cr+)、1x1015Cm-2(Y+)和[1x1015.cm-2(Y+)+1x1017·cm-2(Cr+)]。结束显示,注入样品与未样品相比。氧化增重分别减少4.8%(注Cr+)、24.2%(注Y+)和32.3%(注Y++Cr+)。这表明合金氧化性能改善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注入离子对样品浅表层内缺陷的填充与退火。同时,注入元素的化学性能和使样品表面更致密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用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微量Li^-,Na^-,NH^+4和K^+的新方法。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工作压力只有(1.96-2.94)*10^5Pa,,四种离子在10内出峰完毕,此方法特适合于500KW考验回路水中Li^+,Na^+,NH^+4和K^+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胸腺细胞成熟分化不同阶段的辐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免疫荧流工细胞术研究了胸腺细胞及其亚组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胸细胞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并且在胸腺细胞成熟分化的不同阶段辐射敏感性不同。成熟的胸腺细胞具有相对的辐射抗性。各亚组辐射敏感性依次为:CD4+CD8+〉CD4-CD8-〉CD4-CD8^+〉CD4+CD8-,D37值分别为0.76、0.92、1.77Gy和3.67Gy。全胸腺细胞的D37为0.84Gy,CD3+细胞的D37值为2.0G  相似文献   

9.
Ni是重要的结构材料核,本工作运用EMPIRE程序对n+^58,60,61,62,64 Ni反应的全套数据进行理论计算,并给出了反应截面、角分布及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和能谱等全套中子数据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及其他评价数据的比对。通过对不同反应阶段EMPIRE提供的不同模型描述对n+^58,60,61,62,64 Ni反应进行了计算、并将结果和实验数据以及其它评价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CT数据采集中,由于有大量的数据要进行传输,因此选择快速总线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是非常重要的。PCI局部总线是一种高通过率的I/O总线,它具有高性能、数据完整性和软件兼容性好等特点,使用PCI总线可以有效地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在Windows95/98平台下,基于PCI总线控制器S5933,利用VtoolsD开发工具及Visual C++语言和汇编语言,实现了DMA功能的数据传输驱动软件,实验证明软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该软件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Y21-1、CEA、CA15-3、SCC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87例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证实诊断为肺癌的住院患者入院时血清CY21-1、CEA、CA15-3及SCC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CY21-1、CEA、CA15-3及SCC单项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59.8%、39.1%、44.8%和18.4%。(2)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Ⅰ组:CY21-1+CEA为78.2%,Ⅱ组:CY21-1+CEA+CA15-3为88.5%,Ⅲ组:CY21-1+CEA+CA15-3+SCC其诊断敏感度与Ⅱ组相同。  相似文献   

12.
根据蒸发模型和激子模型,在一定的假设和近似下建立了(n,2n),(n,3n),(n,x)(x=p,a,d,t, ̄3He),(n,np+pn),(n,na+an).及(n,γ)等十个反应道的中子核反应截面的参数化理论公式。公式中仅含最灵敏的参数,根据所建立的参数化理论公式,编制了参数化理论公式拟合分析程序SFF。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参数化的理论公式可以很好地描述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与生物样品等效的CR-39作为固体径迹探测器来测定7MeV/u16O6+离子注入该种材料中的投影射程,利用实验观测到的数据,采用蚀刻速率比和剩余射程统计分布规律的方法,分析和讨论了这种重离子在CR-39中的投影射程(即离子注入深度).两者符合较好,分别为32.5±6.2μm和30.5±6μm。本工作为重离子注入生物样品定点定位诱变研究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4.
张通和  黄华鹏 《核技术》1994,17(12):729-736
大剂量Ti+、C+和Ti++C+注入H13钢可使注入层硬度和抗磨损寿命明显增加,尤以Ti++C+双注入效果最佳.实验结果表明注入的Ti和C原子浓度可分别达到22%和45%;超饱和Ti和C浓度形成了固溶强化;注入层中已形成弥散的硬化相,如Fe2Ti、TiC、Fe2C和Fe5C2等,出现了弥散强化效果.注入层表面形成了一层20nm厚的薄碳层,使之呈现出自滑润特性。  相似文献   

15.
纪刚  郭勇 《辐射防护》1998,18(1):18-23
本文利用^60Coγ放射源和72cm×72cm×90cm(长×宽×高)体模,在大射野(10.0cm×10.0cm~50.cm×50.0cm)和大深度d(10.0~70.0cm)照射条件下实测的组织-空气比数据,按Melski计算^60Coγ射线组织-空气比深度函数公式,Ae^Bd+Ce^Dd,利用高斯-牛顿逐次逼近的计算方法,拟合出该公式参数A,B,C和D的最佳估计值,5组数据的残差平方和小于1.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照射的淋巴细胞外液诱导其亚群细胞DNA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先给予4.0cGyγ射线照射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刺激24h后提取细胞外液,观察其对大剂量照射后受损伤的亚群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CD^+8,CD^+4细胞损伤明显减轻,且损伤剂量分别为1.5,3.0Gy时,适应性反应最强。结果还显示,CD^+8细胞较CD^+4细胞对辐射更敏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Beck公式的局限性,对土壤的含水量和^222Rn析出引起的γ辐射剂量率变化进行了修正。通过浙江省576组测量数据的实验拟合,给出了剂量率计算的修正公式。该公式应用到浙江省自身的测量数据上,使计算的总体均值与实测均值仅相差0.8%;每一点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平均仅相差3.4%,其比值离散性与实验误差相一致。而Beck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剂量率相比较,以上两项分别偏离+10%和15.2%  相似文献   

18.
4A沸石对Sr2+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金明  易发成  崔绍波 《辐射防护》2006,26(4):209-214,226
采用间歇法研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浓度、pH值、介质、温度),4A沸石(简称四)对Sr^2+的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ZF对Sr^2+的吸附性能比较好,当Sr^2+浓度为0.05mol/L时,ZF对Sr^2+的吸附平衡时间约在14天左右,平衡吸附量为526mg/g。Sr^2+的浓度对ZF的吸附性能影响比较大,其次是溶液的pH值、介质和溶液的温度。ZF对Sr^2+的平衡吸附量随Sr^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平衡吸附率和平衡吸附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降低。pH值增大时ZF对Sr^2+的吸附性能加强。介质溶液含种类、浓度不同的离子时,相对于去离子水介质,ZF对Sr^2+吸附性能有程度不同的下降;但腐殖酸的存在可以削弱这种影响。温度升高时,ZF对Sr^2+吸附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9.
王友桐 《核技术》1990,13(1):37-40
本实验测定了双立方烷固氮模拟物(Et4N)4[Mo2Fe7S8(sph)12]的穆斯堡尔谱。它是由两组对称的四级分裂双峰叠加而成。实验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机程序拟合。经计算机拟合后的穆斯堡尔参数(在16℃时)为:对于Fe1,δ=0.315±0.002mm/s,△EQ=0.691±0.002mm/s,线宽为0.304±0.002mm/s;对于Fe11,δ=0.972±0.002mm/s,△EQ=1.741±0.002mm/s,线宽为0.273±0.002mm/s。化学位移δ值是相对于α-Fe的。这两组四级分裂双峰的面积比约为6:1。由Fe1的位移和四极裂距可确定它是高自旋态,价态在+2至+3之间。利用四面体FeS4中铁原子的化学位移δ与价态s的经验公式δ=1.44-0.43s可得出Fe1的平均价态为高自旋+2.67价。从穆斯堡尔参数可确定Fe11属于高自旋+2价。由此可推论Mo为3+价。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α-Al2O3单晶注入N+后的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注入剂量为1×1017N+/cm2时,Al2O3的显微硬度提高了92%;注入剂量为3×1017N+/cm2时,在Al2O3表面形成非晶层,导致表面软化,显微硬度只是基体的50%左右.离子注入在样品表面产生了高达 ̄1150MPa的压应力,材料的断裂韧性的改善与此有关,实验亦发现N+离子注入后Al2O3的断裂韧性提高了95%左右.SEM分析同样证明N+注入a-Al2O3后,其表面力学性能确实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