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丁利君  危雪如 《食品科学》2009,30(20):198-202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酶的复合酶解罗非鱼蛋白,制取富含多肽的酶解液;并将酶解液中的多肽与Ca2+反应制备多肽-钙螯合物,探讨反应液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多肽与CaCl2的质量比对螯合反应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多肽液与Ca2+的最佳螯合工艺为反应pH7.13,反应温度29.5℃,反应时间24.05min,多肽与CaCl2的质量比2.68:1,在此最佳条件下钙的螯合率为87.5%;产物对多种微生物,特别是对细菌的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金枪鱼下脚料鱼骨为原料,对鱼骨进行酶解获得鱼骨胶原多肽,最终与氯化钙螯合制备螯合钙。以多肽浓度为指标探讨鱼骨粉酶解的酶解工艺,并以螯合率为指标探讨螯合工艺。最终确定的最佳酶解条件为:胰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2∶1复合、p H 7.0、60℃。此时酶解所得胶原多肽含量最高。最佳螯合条件为:pH 6.0、55℃、40min、质量比1∶1。此时螯合率最高。该条件下制备的金枪鱼骨胶原螯合肽呈均匀的颗粒状分布,粒径分布范围为0.5~0.7μm,赋予其良好的食品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3.
实验以裙带菜为原料制备裙带菜蛋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碱性蛋白酶为裙带菜抗氧化肽制备的最佳酶,最优酶解条件为:料液比4%、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5h、加酶量7500U/g、pH 10.0,该条件下制备的裙带菜多肽的还原能力最强,700nm处的吸光值为0.411。对制备的裙带菜多肽进行超滤分级,从O_2~-·清除率、·OH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4个方面,探究了不同分子量裙带菜多肽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裙带菜多肽对Fe~(2+)的螯合能力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对O_2~-·和·OH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且总体呈现低分子量肽段的抗氧化活性较强,高分子量肽段的抗氧化活性较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利用林蛙资源,以林蛙皮胶原多肽和氯化钙为原料,多肽螯合率为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首先通过正交试验,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45℃、pH7、水解时间2 h、加酶量1.7%,该条件下水解度为18.21%。得到的林蛙皮胶原多肽与CaCl_2进行螯合,通过单因素响应面试验,以螯合率为指标,确定螯合的最优条件为:螯合时间40 min、温度40℃、钙肽比1.5:1、无水乙醇添加倍数为8,该条件下螯合率为79.43%。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胶原多肽和多肽螯合钙的结构,结果表明林蛙皮胶原多肽与钙形成了新的螯合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有效利用带鱼鱼糜加工副产物,确定以其为原料制得的酶解物螯合钙的最佳螯合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探讨酶解物与氯化钙的螯合工艺条件。结果:优化的螯合工艺为:酶解物与氯化钙质量比6.4∶1,料液比1∶50 g/m L,温度30℃,时间21 min,pH 7.0,在此工艺条件下螯合率和螯合物得率分别为83.41%和13.49%,与预测值83.56%和13.61%吻合。结论:所确定的螯合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酶解物与钙的螯合率和螯合物得率都较高,为钙螯合物的制备以及带鱼鱼糜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多肽螯合钙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罗非鱼下脚料(鱼头,鱼骨架)为原料,对原料进行水解获得氨基酸多肽溶液和鱼骨,鱼骨进行酸解获得游离钙,最终利用游离钙溶液与氨基酸多肽溶液反应制得氨基酸多肽螯合钙。作者获得了酸解鱼骨的较佳条件以及氨基酸多肽液与游离钙的较佳螯合工艺条件。骨钙溶出试验:温度50℃、溶出时间100 min、盐酸浓度4 mol/L、盐酸量12 mL/g(以骨粉计)。螯合试验:螯合液pH 5、螯合时间60 min、氨基酸多肽与钙离子质量比2.5∶1、螯合温度80℃。  相似文献   

7.
白鲢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闪  刘良忠  李小娜  刘亮  王燕 《食品科学》2014,35(10):76-81
为减少淡水鱼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高淡水鱼的附加值,对白鲢鱼骨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工艺进行研究。以白鲢鱼骨和氯化钙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考察温度、鱼骨胶原多肽与氯化钙的质量比、时间、pH值对螯合率和螯合物中钙含量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胶原多肽螯合钙工艺进行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优化,得到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42 ℃、时间38 min、鱼骨胶原多肽与氯化钙的质量比2.1∶1、pH 6.8,此条件下的螯合率和螯合物中的钙含量分别为80.4%和12.1%。对螯合钙进行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其总氨基酸含量为61.03%,且具备典型的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特征。红外光谱扫描和电镜扫描观察表明:钙离子与胶原多肽发生了螯合反应,结合方式有离子结合、配位结合和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罗非鱼鱼排、鱼头酶解获得鱼骨粉和复合氨基酸液,然后以罗非鱼骨粉的酸解液为钙源,与复合氨基酸液进行螯合反应制备氨基酸螯合钙,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正交组合试验,以螯合率为指标,研究复合氨基酸液与罗非鱼骨粉的螯合条件。结果显示:pH7.0、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60℃、氨基态氮质量浓度1.6g/L,产品螯合率为57.22%。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体积范围内,氨基酸螯合钙浓缩液的还原力随着其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氨基酸螯合钙浓缩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率分别为6.60% 和51.67%。  相似文献   

9.
以薏米蛋白液为原料,采用双酶协同酶解的方法制备薏米多肽。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薏米多肽的制备工艺;利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和铁氰化钾还原法评价了薏米多肽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薏米多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选用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双酶协同酶解(酶活比6:4),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0℃、酶解pH9.0、底物浓度3%、加酶量1000 U/g,在此条件下,薏米蛋白液的水解度为18.05%。薏米多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均显著增加,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薏米多肽对3种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39、0.22 mg/mL和3.33 mg/mL。  相似文献   

10.
以猪皮明胶复合酶解胶原多肽和葡萄糖酸钙为原料,多肽钙螯合率为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多肽螯合钙。通过Plackett-Buiman(PB)和中心组合设计(CCD),考察胶原多肽/水料液比、多肽/葡萄糖酸钙质量比、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多肽螯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PB设计筛选出多肽/葡萄糖酸钙质量比、p H和反应时间为多肽钙螯合主要影响因素,经CCD优化确定最佳螯合工艺为多肽/葡萄碳酸钙质量比5.5∶1,p H6.0,反应时间130 min,胶原多肽/水料液比1.5∶100,反应温度60℃,搅拌速度30 r/min,搅拌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多肽螯合率达78.3%。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衍射等手段,研究了猪皮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结构,结果表明猪皮胶原多肽与钙形成了螯合物,且胶原多肽的氨基和羧基均与Ca2+发生了螯合反应。  相似文献   

11.
蓝圆鲹蛋白酶解物的螯合矿物离子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蓝圆鲹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研究酶解产物与钙、亚铁、锌离子的螯合活性。结果表明:蓝圆鲹经胰蛋白酶水解,水解度为23.14%时其产物具有较高螯合铁、锌离子的活性,其螯合率分别高达96.63%和94.28%;蓝圆鲹经木瓜蛋白酶水解,水解度为22.00%时,其产物具有较高螯合钙离子的活性,其螯合率高达96.78%;同时研究表明上述两种酶解物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半抑制浓度值分别为3.74 mg/m L和3.64 mg/m L。此外,氨基酸分析表明蓝圆鲹高螯合矿物离子活性的酶解物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曲拉干酪素为原料、水解度为指标,在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曲拉干酪素质量浓度、酶添加量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2 种酶解液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Fe2+、Cu2+螯合能力和还原力等抗氧化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在酶解时间3.8、2.5 h,酶解温度49.8、47.8 ℃,曲拉干酪素质量浓度60、35 g/L,pH 8.5、7.5,酶添加量140、2 900 U/g时水解度最大,为24.25%和13.57%。碱性蛋白酶解液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显著低于胰蛋白酶解液(P<0.01);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胰蛋白酶解液(P>0.05);2 种蛋白酶酶解液在酶解液质量浓度1~5 mg/mL时,Cu2+螯合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随质量浓度均呈上升趋势,Cu2+螯合能力低于Fe2+螯合能力(P>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二者差异显著(P<0.01)。2 种蛋白酶对酶解物抗氧化性指标影响不同,碱性蛋白酶酶解物抗氧化性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大鲵油抗氧化活性,测定大鲵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Fe~(2+)螯合能力。以V_C为阳性对照,评价大鲵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鲵油抗氧化能力强于鲐鱼油,添加复合抗氧化剂后抗氧化能力更强,对Fe~(2+)的螯合能力表现最好,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强于V_C;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与V_C相当。大鲵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Fe~(2+)螯合能力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3.523、0.493、0.559 mg/m L,添加了复合抗氧化剂的大鲵油的相应IC_(50)分别为0.572、0.099、0.062 mg/m L。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胚芽蛋白水解物为底物,通过对其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二苯基苦味酸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Cu2+螯合能力、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性、油脂过氧化值(POV)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玉米胚芽蛋白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胚芽蛋白水解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浓度为6mg/mL时,清除效果最好;对Cu2+具有螯合能力,并且螯合能力随着玉米胚芽蛋白水解物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对亚油酸氧化具有抑制作用,作用效果与剂量成正相关,同时对油脂的POV值具有抑制作用,浓度为0.1%时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5.
使用Protamex蛋白酶对克氏螯虾虾壳进行水解,研究虾壳蛋白多肽的还原能力和Fe2+螯合力,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虾壳蛋白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均随着肽浓度的增大而增大。Fe2+螯合力同样与蛋白肽的浓度之间存在着量效关系,但是当浓度达到10 mg/mL时,螯合力不再继续增大。通过对蛋白肽的分子量分布进行研究发现,92.79%的多肽的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其中21.50%的多肽分子质量小于180 u,50.51%的多肽分子质量为180~500 u,20.78%的多肽分子质量为500~1 000 u。  相似文献   

16.
李思宁  唐善虎  任然 《食品科学》2021,42(18):127-134
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Ba)、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与传统酸奶发酵剂(Y)共培养条件下,对发酵乳的酸化特性(pH值和滴定酸度)、蛋白水解活力、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含量、肽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及还原能力进行研究,以探讨共发酵对发酵乳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发酵乳的酸化能力和蛋白水解活力增加(P<0.05)。EPS主要由传统发酵剂产生,不是造成不同菌种发酵乳抗氧化能力差异的原因。发酵乳在冷藏期间肽含量和还原能力均表现出上升-下降的趋势,于第7天达到峰值。与单一Y相比,Ba或Lp与Y共发酵可提高发酵乳的蛋白水解活力、肽含量和抗氧化能力(P<0.05)。Y-Ba/Lp发酵乳在冷藏期内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和还原能力(P<0.05);Y-Lp比Y-Ba发酵乳有较低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和还原能力,但有较高的羟自由基清除率(P<0.05)。本研究表明,益生菌共培养可以提高发酵乳的抗氧化能力,这种作用主要源于益生菌的蛋白水解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橄榄中的酚类物质,文中通过测定橄榄酚类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及对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1,1-二苯-2-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以考察橄榄酚类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并与食品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V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橄榄酚类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其ABTS+.、DPPH.清除率分别高达99%和95%以上,.OH、O2-.清除率可达50%左右,铁离子还原力约1 700μmol/L Trolox,亚铁离子螯合率最高为14.9%。且提取物ABTS+.、DPPH.和.OH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强于BHA和Vc,而O2-.清除能力强于BHA但弱于Vc。另外,橄榄酚类粗提物和纯化物相同浓度下的ABTS+.、DPPH.、.O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相当(P>0.05),而其O2-.清除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表现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P+T)先后连续水解酪蛋白,采用001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该酶解液得到多肽;以酪蛋白的单一胃蛋白酶(P)和单一胰蛋白酶(T)酶解液为对照,系统评价酪蛋白不同酶解液及分离所获得的酪蛋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树脂对(P+T)酶解液具有较好的分离作用,洗脱曲线共有4个峰,分别为P1、P2、P3、P4,收集冻干制得4个多肽。抗氧化性评价显示,P1、P2、P3、P4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远高于未经分离的P、T和(P+T)酶解液。多肽P4表现出极高的Fe2+螯合能力,螯合率高达94.95%;P、T和(P+T)酶解液的Fe2+螯合力相当,螯合率达31%~33%,而P1、P2、P3不具备Fe2+螯合能力。在脂质过氧化抑制方面,P酶解液表现出较好的抑制力,其次为T酶解液,多肽P1、P2、P3、P4及(P+T)不具有脂质过氧化抑制力。由此可见,(P+T)连续水解液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可制备具有较高自由基清除力及Fe2+螯合力的肽段,研究结论可为酪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分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鳕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的较佳制备工艺及其消化吸收稳定性,以螯合率为指标对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Cl2的螯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系统考察了产物在胃肠道环境中螯合率的变化情况。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优化后螯合工艺确定为酶解时间1.5 h、肽钙质量比8∶1、pH 5.5、螯合温度50 ℃、螯合时间1 h,最终螯合率可达93.47%。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2+螯合后由粗糙的纤维状结构变为光滑的球状颗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Ca2+和鱼骨明胶肽的氨基端与羧基端相结合。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证明,钙肽螯合物在模拟胃液中结构易受破坏,螯合率从60.74%降低到3.64%;在模拟肠液中螯合率随着时间的延长,由10.74%上升至53.38%(120 min)。研究结果为水产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及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这一新型补钙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