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林川 《四川冶金》2011,33(6):7-10
介绍攀钢新三高炉小粒度烧结矿回收利用情况。通过寻找合理的小粒度烧结矿布料装入方式及调整上下部操作制度,较好地保持了炉况顺行,降低了烧结矿返矿率,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探索了大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新的炉料结构。  相似文献   

2.
返矿粒度分布是烧结返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稳定的烧结返矿粒度,是获得优良烧结指标的重要保证。通过实验,研究了返矿粒度组成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小粒级返矿相比,粒度大于6 mm返矿具有较高的熔化特征温度,并且制粒后大粒级返矿的粘附粉数量减少;当烧结混合料中大于6 mm返矿比例超过20%时,烧结矿质量不佳;在相同二元碱度条件下,返矿粒度过粗,烧结过程中铁酸钙生成数量降低,烧结矿强度指标恶化。为获得良好的烧结指标,烧结混合料中大于6 mm返矿比例应控制低于20%。  相似文献   

3.
针对红钢高炉槽下返矿率较高的问题,分析了影响高炉槽下返矿率的因素。由于红钢使用的本地铁矿粉种类多、烧结性能差,配加一定量的进口粉矿、提高烧结矿碱度和适当降低烧结矿中MgO含量,可改善烧结矿矿相及粒度组成,提高烧结矿的转鼓指数,为降低高炉返矿率创造条件。通过提高烧结料层厚度、完善装料及供料制度、强化高炉槽下筛筛板维护等措施,可使高炉返矿率降低5.95%。  相似文献   

4.
卜自强 《甘肃冶金》2006,28(4):26-28
在翼钢烧结矿目前使用原料条件下,由于南非矿S iO2高(18.81%),代县铁矿粉FeO高(22.39%),返矿粒度分布不均匀,这对烧结矿生产不利,降低了烧结矿的品位,对高炉冶炼影响很大。通过烧结杯试验,确定翼钢现有的原料烧结配碳量不宜太高,最佳在4.0%~5.0%范围,南非矿合适配比在5%~7%,翼钢烧结矿软化区间小,相对来说对高炉冶炼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5.
近一年的科技攻关阶段成果表明,厚料层烧结,热风烧结,配加有机粘结剂,控制返矿量和返矿粒度等有利于提高烧结矿强度,改善粒度组成,要尽快用于生产,而导致烧结矿强度下降,粒度组成变差的原因是铁精矿含氟大幅降低,对此要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6.
提高烧结矿强度、改善烧结矿粒度组成科技攻关阶段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一年的科技攻关阶段成果表明,厚料层烧结、热风烧结、配加有机粘结剂、控制返矿量和返矿粒度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烧结矿强度,改善粒度组成,要尽快用于生产.而导致烧结矿强度下降、粒度组成变差的原因是铁精矿含氟大幅降低,对此要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烧结矿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益,5号高炉通过调整槽下装料顺序,研究小粒度烧结矿使用量和装入方式,将小粒度烧结矿准确布入炉内指定位置,消除其对料柱透气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力求炉况稳定顺行。措施实施后,5号高炉小粒度烧结矿使用比例逐步提高,达到6.5%~8.0%,吨铁小粒度烧结矿矿耗80~120kg/t,小粒度烧结矿全部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武钢烧结矿质量差,经冷却、转运和贮存后,严重地粉化。从高炉称量车取样分析,<10毫米的粒级为50~60%,<5毫米的粒级为25%左右。为了改善烧结矿粒度,进行了以稳定中炭操作为中心的工业性试验,取得了一定较果。烧结矿粒级<10毫米部分降低了6.25%,各次测定,<10毫米粒级<35%的合格率提高了36.81%;FeO 降低0.92%;返矿卒降低1~2%。因此,高炉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钒钛磁铁精矿烧结强度差、返矿率高而影响产量、增加烧结加工费的实际问题,采取优化配料与工艺参数控制,改进工艺设备,实施环冷机雾化水冷却、松料器通压缩空气新技术,提高了烧结矿强度;同时,优化成品系统运行,对成品矿运输与筛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烧结矿转运落差,减轻冲击、摔打、粉化;缩小高炉槽下筛子筛孔间隙,取消部分球团过筛,高炉回收使用返矿中大于5mm粒级的小烧结矿,改进回收系统等。采取这些措施减少了返矿量,降低返矿率2.03%,增加烧结矿产量24.67万t。  相似文献   

10.
1984年3~5月份,我们对烧结厂生产混合料,返矿和烧结矿的有关参数进行了测定。测定的内容有:该厂使用的原燃烧物化性能,烧结配料情况,混料机的工作制度,混合料混匀和制粒情况,返矿的数量和粒度组成,烧结矿在台车上的质量分布情况等。 测试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近一段时期该厂主要生产环节的操作情况,通过分析和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烧结矿产质量,降低能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赵华杰 《河北冶金》2012,(10):27-31
承钢炼铁厂的冶炼模式为:正常情况下用钒钛矿冶炼,在开炉及高炉炉况波动时用普通矿冶炼,炉况正常后再转为用钒钛矿冶炼。在以前的烧结矿冶炼转变过程中,由于未掌握高炉冶炼特点,在普通矿向钒钛矿转换过程中炉况发生较大波动,严重影响了高炉产量及技术经济指标。研究了承钢1#高炉一次成功地由普通矿转换为钒钛矿、低钒矿、正常钒矿过程中高炉操作的调整,为今后的几种烧结矿转换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钒钛铁精矿配比对钒钛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提高钒钛铁精矿配比对攀钢钒钛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钒钛铁精矿配比从46%提高到52%,钒钛烧结矿的FeO含量升高,低温还原粉化率降低,中温还原度降低,软化开始、压差陡升和滴落温度均升高,最大压差升高。本结果可为钒钛铁精矿烧结合理配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偏光显微镜对不同碱度不同类型烧结矿矿相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矿型及赤铁矿型烧结矿金属相为磁铁矿及赤铁矿,而含钛型烧结矿出现钙钛矿;不同类型烧结矿黏结相均为铁酸钙、硅酸二钙及玻璃质。随碱度的增加,不同类型烧结矿金属相含量降低,黏结相含量增加,且铁酸钙含量增加明显;显微结构逐渐均匀化,磁铁矿型及赤铁矿型烧结矿由斑状结构过渡为交织熔蚀结构,钒钛型烧结矿由钛磁铁矿及钙钛矿共同分布结构过渡为熔蚀结构。  相似文献   

14.
矿业公司近几年已对各个矿山的开采、选矿工艺、尾矿处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打造出矿山超贫钒钛磁铁矿高效回采、节约资源示范工程,在超贫钒钛磁铁矿的开采利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对选厂干式抛尾渣再回收利用,实现矿石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采用尾砂充填技术来解决长期制约矿山安全生产的尾矿排放、抛尾渣堆放、地灾频发的难点。公司发展矿山循环发展、实现了矿山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挽平 《河北冶金》2012,(10):3-6,12
对承钢2 500 m3高炉钒钛矿冶炼入炉原燃料碱金属含量、碱负荷、排碱率进行了检测和测算。根据生产实践,提出了"高炉入厂原燃料碱金属含量控制标准、碱负荷控制范围及碱负荷长期超过5 kg/t应当定期排碱"的观点。经过对碱金属的研究及采取应对措施,承钢3座2 500 m3高炉钒钛矿冶炼稳定周期明显延长,每年创效益约707万元。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与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钒钛磁铁矿中的全铁,消除了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时常受到的钒和钛的干扰。实验表明:通过溶样时加 25 mL硫磷混酸溶解样品来有效避免钛盐的水解可消除钛的干扰;除钒、钛外,其他干扰元素如铜、砷、钼等含量都非常低,在0.01 %以下,对全铁的测定无干扰;在滴加三氯化钛溶液还原二价铁时,滴加至溶液呈蓝色,即三氯化钛溶液过量1~2滴时,全铁和全部的钒一起被滴定;通过采用XRF测定钒,再将滴定法测得全铁值减去由钒转化的干扰量可计算得到钒钛磁铁矿样品中全铁的含量。采用方法对钒钛磁铁矿实际样品和由钒钛磁铁矿与分析纯五氧化二钒合成的样品进行全铁量的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0.13%~0.30%。  相似文献   

17.
成勇  袁金红  彭慧仙  魏芳 《冶金分析》2013,33(12):43-46
提出微波消解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钒钛磁铁矿中锆、铌、钒和铬。方法以 HF与HNO3为消解试剂,用高压密闭微波消解技术消解样品,因此钒钛磁铁矿中基体以及共存杂质氧化锆、氧化铌、氧化铬等难以被酸消解的组分可得到很好的溶解。在氢氟酸介质中测定避免了高浓度钛基体和铌、锆等待测元素在低酸度介质中容易水解所导致的影响。通过筛选待测元素分析谱线以及综合运用基体匹配与同步背景校正法消除了光谱干扰和基体效应的影响。背景等效浓度值从0.000 2%(Cr)至0.000 8%(Nb),测定下限为0.001 7%(V)~0.002 9%(Nb)。方法用于钒钛磁铁矿中锆、铌、钒和铬的测定,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8)均不大于4.7%。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软熔滴落装置中,模拟高炉条件下,对比研究了钒钛烧结矿和普通烧结矿性能指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钒钛烧结矿软化开始温度高、软化终了温度低、滴落温度低;钒钛烧结矿压差高,透气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及碳氧摩尔比(nC/nO)对钒钛磁铁矿含碳球团还原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照片解释了钒钛磁铁矿的还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升高还原温度、延长还原时间及增加碳氧摩尔比均可以促进钒钛磁铁矿的还原,并且金属化率随还原温度的升高先急剧升高而后趋于平缓,随着还原时间的延长及碳氧摩尔比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而残碳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降低.当还原温度为1350℃,还原时间为30 min,碳氧摩尔比为1.2时,球团的金属化率达到最大值.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球团在还原过程中形成了铁连晶,并且在不同的还原条件下铁连晶的大小及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20.
吴舜华 《烧结球团》2011,36(2):35-40
在对目前已开发的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流程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就含钒钛海滨砂矿的合理利用途径进行了讨论,认为采用预还原-电炉法处理海滨砂矿分选所得的钒钛磁铁精矿是比较合理的,并就具体的工艺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