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流化冰结合防黑剂、抑菌剂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南美白对虾的鲜度保持和黑变现象抑制方法,采用流化冰结合防黑变剂(4-己基间苯二酚(4-hexylresorcinol,4-HR)、植酸钠)、抑菌剂(稳定态二氧化氯,ClO2)处理方式,检测贮藏过程中南美白对虾感官、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菌落总数、质构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贮藏12 d后,流化冰保鲜对虾头部褐变较严重、肌肉尚有弹性;流化冰结合4-HR或植酸钠、ClO2保鲜对虾,头部仅轻微褐变,肌肉紧密有弹性,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单纯流化冰组;其中以流化冰结合0.030 g/L4-HR、0.05 g/L ClO2保鲜对虾的感官品质(L*、b*值)保持作用最佳。贮藏16 d后,流化冰保鲜对虾TVB-N值、菌落总数、弹性、咀嚼性和PPO活性,依次为9.43 mg/100 g、6.21(lg(CFU/g))、0.56 mm、7.43 mJ和10.83 U/g;流化冰结合0.030 g/L 4-HR、0.05 g/L ClO2保鲜对虾,以上各指标分别为15.87 mg/100 g、4.90(lg(CFU/g))、0.80 mm、8.55 mJ和7.67 U/g,该处理保鲜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流化冰组(P<0.05)。研究表明,流化冰结合4-HR、ClO2处理,可满足南美白对虾捕后保鲜、远途运输及市场销售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延长红烧卤牛肉保质期,但不影响产品感官品质。将红烧卤牛肉真空包装后,采用三种杀菌方式:沸水杀菌1(BWS1),沸水杀菌30 min;BWS2为沸水杀菌30 min,室温放置48 h再沸水杀菌30 min;高温杀菌(HTS),杀菌公式为15′-28′-15′/121 ℃;未杀菌组(CK)。CK、BWS1和BWS2组在0~4 ℃、HTS组在常温下贮藏。4组产品在0 d进行感官评定,并测定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及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CK组在贮藏第14d时微生物数超标(菌落总数、乳酸菌数、假单胞菌数、肠杆菌科数分别为4.38 lg(CFU/g)、4.28 lg(CFU/g)、4.01 lg(CFU/g)、<1 lg(CFU/g)),TBARS值升高至0.18 mg/kg,pH、色差值和亚硝残留量显著降低。HTS组贮藏过程中未检出微生物,BWS1和BWS2组在贮藏第180 d时,微生物数尚未超标,尤其BWS2组显著低于BWS1组(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BWS2组亮度值最高,亚硝残留量显著低于BWS1组(p<0.05),脂肪氧化程度最低(TBARS值为0.42 mg/kg),感官品质良好。故此,对红烧卤牛肉进行2次沸水杀菌是较好的杀菌方式,可以较好地保持产品品质,又能使冷藏期延长至180 d。  相似文献   

3.
可食性复合涂膜对滑子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复合涂膜处理对滑子菇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海藻酸钠为成膜剂,加入百里香精油、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L-半胱氨酸等制成可食性复合涂膜。采后滑子菇分别进行复合涂膜处理,蒸馏水作为对照;复合涂膜后接病原菌处理,不接菌作为对照,室温放置,定期测定滑子菇部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涂膜可使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峰值延缓两天出现,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力下降速度,提高子实体内氧化酶活力,降低滑子菇可溶性蛋白质下降的速度,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延缓类黄酮和总酚的积累。说明复合涂膜可有效延缓菇体衰老,保留更多营养价值,保持菇体品质。贮藏结束时,复合涂膜组滑子菇菌落总数仅为2.82×10~4 CFU/g,对照组为22.82×10~4 CFU/g,说明复合涂膜可以抵御微生物的入侵,减少滑子菇腐败、染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弱酸性电位水在茭白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弱酸性电位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处理对茭白微生物状态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未经处理的茭白作对照,用有效氯质量浓度30 mg/L SAEW浸泡茭白5 min后自然晾干,包装后置于4 ℃冰箱中贮藏12 d,贮藏期内每3 d进行感官评定,测定茭白根部微生物数量及色泽、硬度、质量损失率、呼吸速率及木质素含量、蛋白质含量、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显示,SAEW处理后茭白根部菌落总数下降1.62(lg(CFU/g)),并且在贮藏期内能有效控制微生物数量。同时能够降低茭白贮藏期的呼吸作用,减缓茭白褐变、变软、失水、木质化,对保持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有一定作用;另外SAEW处理可使POD与PPO保持在较低活性,而使CAT活性提高。结果表明,SAEW在茭白杀菌防腐、保持其贮藏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广泛用于果蔬保鲜和疾病的防治,但ClO2处理对马铃薯采后块茎的愈伤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25 mg/L ClO2浸泡切半‘大西洋’马铃薯块茎10 min,然后于室温黑暗条件下愈伤0、3、5、7、14、21 d。测定损伤块茎在愈伤期间的质量损失率以及损伤接种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块茎的病情指数,观察伤口处聚酚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测定伤口处苯丙烷代谢关键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苯丙烷代谢产物和H2O2的含量。结果表明,25 mg/L ClO2处理加速了聚酚软木酯和木质素的沉积,增加了愈伤期间损伤组织的细胞层厚度。此外,ClO2处理降低了损伤块茎的质量损失率以及损伤接种硫色镰刀菌(F. sulphureum)后块茎的病情指数,第14天时,处理块茎的质量损失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于对照20.8%和45.3%。另外,ClO2处理通过提高块茎伤口组织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与肉桂醇脱氢酶的活力,增加了5 种酚酸(肉桂酸、p-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和芥子酸)及3 种木质素单体(p-香豆醇、芥子醇和松柏醇)的含量;ClO2处理还显著促进了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合成,提高了H2O2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综上所述,ClO2处理加速了愈伤期间马铃薯损伤块茎伤口处聚酚软木酯、木质素的沉积,降低了损伤块茎的质量损失率及病情指数,激活了苯丙烷代谢,提高了H2O2含量和POD活力。这些发现为ClO2处理加速马铃薯块茎的愈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不同非热杀菌方式对果蔬原料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分别采用超高压技术(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低温等离子体技术(Cold Plasma,CP)和辐照技术三种方式对百香果鲜榨果浆进行杀菌处理。结果表明,三种非热处理方式对果浆中的微生物(2.15 lg(CFU/g)、2.44 lg(CFU/g)、2.34 lg(CFU/g))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300 MPa及以上压力处理和3 kGy辐照量处理后果浆的菌落数均<1 lg(CFU/g),这两种方式对百香果果浆均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究超高压处理对果浆贮藏期的影响,该研究还探讨了超高压处理前后的果浆在-20 ℃的条件下储存9个月内微生物含量的变化,实验得出,500 MPa和600 MPa处理的百香果果浆在-20 ℃下储存9个月后微生物含量仍<2 lg(CFU/g),符合国家安全规定。在理化性质方面,超高压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有效保持果浆的色泽(ΔE<2)和风味(p>0.05),且能抑制果浆POD酶、PPO酶的活性,但辐照处理无法钝化PPO酶。综上所述,超高压技术能有效杀灭百香果果浆中的菌落,并能更好地保持果浆的品质,因此超高压技术在百香果果浆中具有较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舒静  陈季旺  周琦  陈悦  庞彦卿  宋光森 《食品科学》2014,35(10):284-289
采用壳聚糖-乳清分离蛋白复合膜(chitosan-whey protein isolate composite film,CWF)涂膜1、2、3 次及去离子水、乙酸处理鲜切雷竹笋,于4 ℃冷藏15 d,以贮藏过程雷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力、丙二醛(MDA)、多酚、木质素含量、菌落总数等为指标,研究CWF对鲜切雷竹笋木质化和品质劣变以及涂膜次数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酸对鲜切雷竹笋的木质化和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影响不显著;CWF涂膜可以显著降低鲜切雷竹笋表面的微生物数量,抑制PAL和POD活力,降低木质素、MDA含量,延长鲜切雷竹笋的货架期。随着CWF涂膜次数的增加,保鲜效果更好,考虑到生产成本选择涂膜2 次。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氯对鲳鱼微冻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二氧化氯(ClO2)处理鲳鱼块后进行微冻(-3 ℃)贮藏,测定贮藏期间鱼肉的菌落总数、菌相、总挥 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s nitrogen,TVB-N)含量、K值、pH值及肌原纤维储能模量(G’)的变化,考察ClO2 处理对鲳鱼块微冻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0 μg/mL ClO2处理(料液比1∶20(m/V),浸泡10 min)可以使鱼 块的初始菌落总数降低约2 (lg(CFU/g))。贮藏过程中,处理组鱼块的菌落总数始终低于对照组,但贮藏初期 处理组鱼块的细菌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 组鱼块的优势腐败菌均由初期的希瓦氏菌属过渡到末期的假单胞菌 属;根据鱼肉的TVB-N含量,对照组于贮藏第20天变为二级鲜度,而处理组在贮藏的32 d内一直处于一级鲜度; ClO2处理使鱼肉初始pH值下降0.52,贮藏期间处理组鱼肉的pH值始终低于对照组约0.2~0.4;贮藏期间2 组鱼肉 的K值差别不大,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于贮藏12、16 d达到40%;处理组鱼肉的肌原纤维蛋白G’峰值始终高于对照 组。上述结果表明,ClO2处理结合微冻贮藏能够有效提升鲳鱼块鲜度、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以‘白砂’枇杷果实为实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纳米涂膜保鲜剂(nanoemulsion coating,NC)-1处理、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NC-1+1-MCP处理对枇杷在低温(4 ℃)贮藏30 d过程中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C-1+1-MCP处理对枇杷的贮藏品质保持效果最佳,除VC含量外,贮藏结束时,该组果实硬度、腐烂率、质量损失率都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且NC-1+1-MCP处理更显著抑制了枇杷在贮藏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从而抑制了木质素的积累;同时抑制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从而延缓了果实的褐变衰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NC-1或1-MCP处理,NC-1+1-MCP处理对枇杷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黄晓杰  李婧  柴媛  韩媛媛  高嘉悦 《食品科学》2016,37(22):307-312
以“埃利奥特”蓝莓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蓝莓果实灰霉病、活性氧代谢酶、防御相关酶活性和总酚、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50 μmol/L MeJA处理蓝莓果实后刺孔接种Botrytis cinerea孢子悬浮液,于(1±1) ℃贮藏16 d。结果表明,MeJA处理有效抑制果实发病率和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贮藏初期果实H2O2的迅速积累,提高果实防御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促进酚类、木质素等植保素类物质的合成。表明MeJA处理可提高蓝莓果实抗病性,从而有效抑制了果实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磊  陈发河  吴光斌 《食品科学》2010,31(16):286-290
以福建莆田市“解放钟”枇杷为材料,采后50℃热处理30min 后分为冷库(2~5℃)和室温(18~25℃)两种贮藏条件进行贮藏。在贮藏期通过对枇杷果实的木质素含量、硬度、多酚氧化酶(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的分析,研究贮前热处理对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2~5℃)条件下贮藏,枇杷果实硬度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都有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14。贮前热处理能够延缓冷藏枇杷果实木质素含量及硬度的上升,降低PPO、PAL、CAD、POD 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从其表面分离优势菌并鉴定其为大肠杆菌与考克氏菌,利用NaClO2与干冰间接反应开发一种气体二氧化氯(ClO2)处理方法以灭活葡萄表面优势菌,通过测定菌落总数对数值减少量评估气体ClO2对葡萄的杀菌效果,同时通过测定4℃贮藏30 d期间葡萄样品的色泽参数、果实硬度、质量损失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评估气体ClO2对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ClO2处理对接种于葡萄表面的大肠杆菌与考克氏菌具有良好杀灭效果。当ClO2累积浓度从131μL/(L·h)提升至599μL/(L·h),大肠杆菌菌落总数对数值减少量从1.6(lg(CFU/g))升至3.5(lg(CFU/g)),考克氏菌菌落总数对数值减少量从1.0(lg(CFU/g))升至4.5(lg(CFU/g))。与对照组(S0)相比,经ClO2处理后贮藏30 d期间葡萄色泽并没有明显变化,与S0和低累积浓度处理组(S1)相比,高累积浓度处理组(S2)在4℃贮藏30 d后...  相似文献   

13.
郑剑  郑小林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8):258-263
为研究UV-C辐照处理对采后剥壳后的高节笋的品质、木质化和褐变的控制效果,本文将UV-C 4.0 kJ·m-2强度辐照处理剥壳后的高节笋于(6±1) ℃、85%~90% RH环境下贮藏15 d,分析硬度、呼吸速率、失重率、腐烂率、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以及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UV-C处理对抑制高节笋切面的褐变,延缓高节笋的硬度、呼吸速率、失重率、腐烂率、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上升,抑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有显著性作用(p<0.05)。研究发现,UV-C辐照处理能够通过降低木质素合成代谢的相关酶活以抑制采后去壳竹笋木质素的累积,从而延缓采后冷藏竹笋的木质化进程,使其保持良好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采后苯丙噻重氮处理促进梨果实的愈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荣  王斌  姜红  王毅  李雪  司敏  李永才  毕阳 《食品科学》2018,39(9):190-195
研究采后苯丙噻重氮(benzothiadiazole,BTH)处理对梨果实愈伤的促进作用,探讨苯丙烷代谢及抗氧化 酶在愈伤中的作用。以‘玉露香’梨果实为试材,人工模拟损伤后,用100 g/L BTH处理,在常温(20~25 ℃)、 相对湿度80%~85%的黑暗条件下进行愈伤,通过测定质量损失率和损伤接种梨果实的发病率来评价愈伤效果,比 较BTH处理组和对照组梨果实愈伤期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力,以及 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BTH处理对梨果实愈伤期间的质量损失率没有显著影响;愈伤期 间,BTH处理组和对照组梨果实的发病率均降低,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表明, BTH处理降低了梨果实的采后发病率;BTH处理明显提高了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抗氧化酶多酚 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此外,BTH处理还有效促进了梨果实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积 累。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梨果实的发病率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 关,和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力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采后BTH处理可促进梨果实的愈伤,苯丙烷代谢以及过 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在愈伤组织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对鲜切马铃薯的抗褐变机制,以鲜切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浸渍技术辅助0.7 g/L的L-cys溶液处理鲜切马铃薯,分析贮藏期鲜切马铃薯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活性(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活性(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试验组鲜切马铃薯BI值、PPO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酚含量在贮藏0~6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贮藏后期则显著上升(p<0.05)。另外,两组鲜切马铃薯抗氧化活性在贮藏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因此,结果表明,L-cys处理可以抑制鲜切马铃薯酶活性,从而延缓鲜切马铃薯在贮藏期间的褐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延长鲜切荸荠的贮藏周期,本文研究冷藏条件下高压二氧化碳(HPCD)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的影响。鲜切荸荠经高压二氧化碳(1、2、4 MPa,31℃,5 min)处理后,放在4 ℃条件下冷藏8 d,测定其在贮藏期间的色泽、硬度、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多酚类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2 MPa和4 MPa处理均可有效抑制鲜切荸荠的褐变,而2 MPa处理可更大程度地减缓硬度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压力处理均能激活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延缓多酚类物质的积累。其中,经2 MPa处理组效果最佳,贮藏至第4 d,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多酚含量分别较对照组低59.1%和46.1%。研究结果可为HPCD技术在抑制鲜切果蔬褐变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减压冷藏(40 kPa)和常压冷藏对毛笋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冷藏能够抑制毛笋贮藏期间的组织褐变和霉变的发生,减少组织中丙二醛的积累,降低PAL、POD和PPO等酶的活性,延缓木质素合成和组织硬度的增加。减压贮藏对毛笋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对冷藏鲜切黄甜竹笋品质、木质化和褐变的影响。黄甜竹笋剥壳切段后经高压静电场(600 kV/m)处理120 min,而后于(6 ±1)℃、80%~85%相对湿度环境下贮藏10 d。结果显示:高压静电场处理显著(P<0.05)抑制了黄甜竹笋基部切面的褐变,显著(P<0.05)延缓了黄甜竹笋的呼吸速率、硬度、纤维素、木质素和H2O2含量的上升,同时也显著(P<0.05)抑制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 CA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的活性,显著(P<0.05)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的活性。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能够抑制采后鲜切黄甜竹笋的木质纤维化和褐变,延缓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