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廉  徐永波  尹万全 《金属学报》1978,14(3):253-333
在结构钢的白点断口中,用立体显微镜有时可以观察到沿轧制方向的暗线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高倍观察则为未轧合的疏松残留下来的长条形空隙,内壁光滑,保留有露头枝晶、结晶台阶、显微孔洞等结晶形貌。这种空隙很可能是白点断口的一种断裂源。  相似文献   

2.
钢中白点形成的一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到现在为止一直认为,白点的形成过程是先有一孕育期形核,然后再长大的过程。我们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声发射和超声波等多种手段对钢中白点形成过程进行了综合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一、不论白点大小如何,其上总有表面平滑的显微空隙条带。对比试验表明,去氢的无白点断口上仍有同样类型的显微空隙条带。这证明它不是轧制后形成的,而是凝固过程留下的枝晶间隙,或微小氢气泡未被轧合的充氢空隙,这些空隙就是钢中事先存在的白点核。二、热轧后空冷到一定温度,白点从空隙处开始长大。随时间增加,白点断续地缓慢长大,有的白点约二、三十天后长大才逐渐停止。声发射实验表明,不存在白点孕育-长大开裂的声信号峰,只有白点长大的峰。三、白点断口显微形态主要有三种:(1)穿晶的准解理;(2)沿晶的波状条纹;(3)平滑的显微空隙条带。综上所述,白点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没有一定形核期只有长大的过程,核是钢中原来未经轧合的充氢空隙。这一机制还可以用来解释铝合金大型锻件中“亮片”(即氢白块)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民治  陈廉  刘盛炎 《金属学报》1983,19(2):35-152
到现在为止一直认为,白点的形成过程是先有一孕育期形核,然后再长大的过程。 我们运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声发射和超声波等多种手段对钢中白点形成过程进行了综合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一、不论白点大小如何,其上总有表面平滑的显微空隙条带。对比试验表明,去氢的无白点断口上仍有同样类型的显微空隙条带。这证明它不是轧制后形成的,而是凝固过程留下的枝晶间隙,或微小氢气泡未被轧合的充氢空隙,这些空隙就是钢中事先存在的白点核。 二、热轧后空冷到一定温度,白点从空隙处开始长大。随时间增加,白点断续地缓慢长大,有的白点约二、三十天后长大才逐渐停止。声发射实验表明,不存在白点孕育-长大开裂的声信号峰,只有白点长大的峰。 三、白点断口显微形态主要有三种:(1)穿晶的准解理;(2)沿晶的波状条纹;(3)平滑的显微空隙条带。 综上所述,白点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没有一定形核期只有长大的过程,核是钢中原来未经轧合的充氢空隙。这一机制还可以用来解释铝合金大型锻件中“亮片”(即氢白块)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大锻件中白点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无损探伤发现超标缺陷的大型锻件进行解剖和对超标缺陷进行大量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 ,大锻件中的白点大都是以疏松未锻合的显微空隙缺陷或密集的非金属夹杂物为核心 ,向基体强度弱的方向扩展的氢致裂纹缺陷。大锻件中白点的产生除了与其实际氢含量和内应力大小有关外 ,还与锻件内部的冶金质量及致密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钢中白点断口的晶体取向与元素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光学仪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和Auger能谱仪)对钢中白点的晶体取向和元素偏析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白点断口以晶内的准解理和沿晶的波状撕裂条纹的混合断裂形态为特征;白点断裂面的晶体学取向主要是沿铁素体{112}晶面的准解理断裂,显徽空隙内枝晶表面为{111}自由面;白点断口上有P和Cr,Mo,Mn的正偏析,其中以P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AND ELEMENTAL SEGREGATION OF FLAKES IN STEEL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廉  刘民治 《金属学报》1981,17(1):20-122
利用电子光学仪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和Auger能谱仪)对钢中白点的晶体取向和元素偏析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白点断口以晶内的准解理和沿晶的波状撕裂条纹的混合断裂形态为特征;白点断裂面的晶体学取向主要是沿铁素体{112}晶面的准解理断裂,显徽空隙内枝晶表面为{111}自由面;白点断口上有P和Cr,Mo,Mn的正偏析,其中以P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姜锡山  邢维纲 《物理测试》1990,(6):28-30,36
本文研究了GCrl5钢坯超级白点导致的异常脆性断裂问题。罕见的脆断断口“梅花”浮雕特征是判定钢坯超级白点的依据。白点断口的显微形态主要有:(1)沿晶渗碳体网断裂的精细条纹特征;(2)椭圆形长条形显微空隙;(3)高温处理后沿品渗碳体精细条纹特征消失,晶界表面呈非常光滑的绸缎质感特征;(4)白点区晶粒尺寸是基体区的十倍多。超级白点破坏了钢的连续性是导致钢坯异常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脱去镀铬板的自由锡层后,在锡铁合金层的表面目视发现了大量沿轧制方向伸展的白点,并且合金层的耐蚀性奠着白点数量与覆盖面积的增加而下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合金层的形貌,用能谱(EDS)分析了白点与非白点处的成分,结果发现:白点处的合金层存在空洞,且铁的含量高于非白点处的含量。将表面带有大量白点的合金层进行14d的湿热实验后发现,在白点的边缘以及小白点处容易生锈,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锈点处的形貌,并解释了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通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数据的分析,找出了合金层表面白点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白点是钢的内部缺陷,又叫发裂。是钢中氢含量偏高和内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奥氏体、铁素体和莱氏体钢一般不形成白点,而马氏体、贝氏体和珠光体钢易形成白点。16MnR属于低碳钢,一般说来其氢致裂纹敏感性较低,不易产生白点,但83年我们在50mm厚16MnR钢板拉力试样上连续发现两炉钢产生白点缺陷。本文介绍16MnR钢白点宏观、微观形貌、白点形成原因,并对白点断口微观机制进行探讨。一、白点的宏观、微观形貌 1。酸浸低倍特征钢板纵向的中央区有断断续续的小裂口,并具有一定的深度。由于多道轧制的原因,这些小裂口几乎和轧向平行。用放大镜可观察到小裂口两端稍尖、略呈锯齿状。 2。宏观断口及拉力试样上的白点特征在横向φ20mm拉力试样表面有“人”  相似文献   

10.
关于金属断口中的结晶台阶(即几何花样),文献报道以在铝合金中发现的最多,在镍基合金、钼单晶和钢的白点中也曾观察到。结晶台阶一般为梯田状,只有一个取向而具有较完整晶体学特征的很少见。金属和合金在铸造或焊接凝固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疏松或缩孔。结晶台阶就是在这些疏松或缩孔的自由表面上形成的,是自由表面逐次长大的结果。在锻件中所发现的这种结晶台阶系属于未完全锻合而保留下来,特别是当有氧化膜存在时,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本文介绍我们在研究铸铁轧辊断口时观察到的发育非常完美的结晶台阶花样。通过对这些花样的分析,有益于加深了解金属的凝固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用钢水吹氢技术对攀钢生产的U71Mn重轨钢进行了临界氢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钢钢水的氢含量为2.5ppm时,成品中未出现白点;当钢水氢含量增加到3.3—5.8ppm时,部分钢坯中形成白点;当钢中Mn含量增加时,出现白点的氢含量将下降。还观察到钢中生成白点的孕育期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2.
赵坚 《金属学报》1986,22(6):84-150
<正> 关于金属断口中的结晶台阶(即几何花样),文献报道以在铝合金中发现的最多,在镍基合金、钼单晶和钢的白点中也曾观察到。结晶台阶一般为梯田状,只有一个取向而具有较完整晶体学特征的很少见。 金属和合金在铸造或焊接凝固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疏松或缩孔。结晶台阶就是在这些疏松或缩孔的自由表面上形成的,是自由表面逐次长大的结果。在锻件中所发现的这种结晶台阶系属于未完全锻合而保留下来,特别是当有氧化膜存在时,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本文介绍我们在研究铸铁轧辊断口时观察到的发育非常完美的结晶台阶花样。通过对这些花样的分析,有益于加深了解金属的凝固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对于钢中缺陷"白点"的定义、形态、危害及形成等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扫描电镜断口观察的实践,给出了白点的微观特征、成分分析结果,得出了白点与正常断裂断面形貌及成分的差别,验证了白点的性质就是钢中热加工过程产生的微裂纹。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白点断口的微观形貌,描述了热处理后白点断口所独具的特征,指出浮云状和蛀道状花样可以作为鉴定白点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景深光学显微镜对微通道铝扁管喷锌后的"白点"位置进行观察发现,"白点"由许多凸起的岛链状物聚集组成,这些岛状物在扁管的正常部位以大量分散状态存在。对"白点"位置的截面进行观察发现,该位置由微米级粒子堆积而成,高度约20μm。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白点"进行了观察,结合能谱分析结果显示,"白点"位置的岛链物主要成分为锌。基于分析结果推断"白点"的形成过程为:电弧喷锌过程中产生的锌固体颗粒在空气中会聚集成锌灰团,这些锌灰团很容易被卷进喷涂气柱中,直接喷射到铝扁管的表面发生撞击散裂成更细小的锌灰团,随后粘附在扁管表面形成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岛状物,若初始锌灰团尺寸较大,则撞击产生的分散面积大,出现肉眼能见的大尺寸"白点"。平行流换热器组装后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所谓的"白点"并不会增加铝扁管的熔蚀泄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我公司生产的55Si2Mn和60Si2 Mn钢坯,在低倍检验时,发现试片上有1~20多条锯齿形裂纹。我们在低倍、断口等常规检验的基础上,作了超声波探伤、白点低倍试片连续切片观察、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种锯齿形裂纹就是白点。进一步弄清了弹簧钢坯中白点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这对深入研究白点的产生和指导生产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二、方法取生产检验中初评为白点1.0~1.5级的5炉60Si2Mn,其中68mm方坯4炉、60mm方坯1炉。每炉任取2根试料,每根长1.5m。检验项目为:超声波探伤;横向酸  相似文献   

17.
某不锈钢转子锻件在粗加工后探伤时发现密集超标缺陷。采用宏观观察、成分分析、扫描电镜断口观察及显微组织检验等方法对锻件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锻件的缺陷为白点性缺陷,而氢的存在是锻件产生白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十几年的检测实践中,运用低倍、高倍不同实验手段,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分析,对低碳钢中出现的白点的特征和成因提出了与普遍认为“白点的形成与夹杂物无关”的论点不同的看法,即“低碳钢中形成的白点与钢中硫化物夹杂紧密相关,是伴随硫化物夹杂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曹博海  刘祖仁 《铸造工程》2006,30(4):8-8,33
分析了消失模铸件产生“白点”及“黑点”缺陷的原因,提出了消除“白点”“黑点”缺陷的途径,着重介绍了用保温材料制作空腔直浇道和浇口杯来消除“白点”和“黑点”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气瓶钢中白点焊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2Mn2气瓶钢中存在有内部白点(即不露头白点)和露头白点,经正常冲压和拔伸制成气瓶后,进行解剖,用低倍、断口、超声波、金相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条,证实内部白点可以焊合。而露头白点因表面在高温热成形过程中被氧化需要较大的变形才能焊合完全。强度考核证明,这类气瓶的静压爆破强度(在550—630kg/cm~2)符合正常要求,在10?150 kg/cm~2循环应力下,整体疲劳次数达到30,000—60,000次,声发射仪跟踪监听,未发现有疲劳裂纹产生和扩展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