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场是蚕业生产的基地,多年来由于蚕民对蚕场的不合理使用,致使蚕场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因此正确使用蚕场,加强蚕场管护.确保蚕场的可持续利用是十分重要的。正确使用蚕场除了要增加蚕场投入外,在使用蚕场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四、蚕神类神话传说嫁祖教民养蚕说螺祖,黄帝元妃。《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螺祖。螺祖为黄帝正妃”。宋罗泌撰《路史·后纪五》:“黄帝元妃西陵氏田螺祖,以其始蚕,故又把先蚕。”先蚕,即蚕神。在我国把先蚕的时间很早,《后汉书峡L仪志》:“把先蚕,礼以少车。”用猪和羊做祭祖的贡品,仅次太牢,礼不算轻。由螺祖又产生雷祖峰,清李元度重修《南岳志》GI湘衡稽古》:“雷祖从(黄)帝南游,死于衡山,遂葬之。今峋峨有雷祖峰,上有雷祖之墓,谓之先蚕家。其峰下回西陵路,盖西陵氏始蚕,后人…  相似文献   

3.
用蚕制造生产医药品的研究为主,介绍制做医药品的2种方法:一是单离出动物干扰素基因,将它连接在核型多角体病毒上。当蚕达到5龄时,回收蚕的体液,收集干扰素。另一种方法是转基因蚕技术。也就是只在蚕本身的染色体上导入其它生物基因,产生的蚕丝可以制做医药品。  相似文献   

4.
赵巍 《辽宁丝绸》2008,(1):29-29
凤城市的蚕场面积大、分布广。由于多年来的养蚕活动和对蚕场投入不足,管护不到位,使部分蚕场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市蚕业的健康发展。要改善蚕场植被,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福海 《丝绸》2004,(12):9-9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育成的中蚕二号、清风×明月、润花×镇月三对家蚕新品种,日前经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专家认为,三对家蚕新品种经济性状优良,主要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准予在适宜地区推广。据悉,中蚕二号等三对家蚕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是按“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考核指标要求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2002—2004年分别参加了全国攻关点联合鉴定。历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中蚕二号是一对适应性强、好养、繁育系数高、增产潜力大、适宜于缫制优质生丝的夏秋多丝量品种,具有发育整齐、蚕…  相似文献   

6.
文摘天地     
《丝绸》1997,(7)
97627吴中蚕俗:从母子情到拜蚕神/中国蚕业,1996,NO.4,43-44栽桑养蚕是吴中农村的传统副业,在长期的养蚕级丝织绸过程中,蚕民对蚕既怀有“母子情”又有着顶礼膜拜的心惰,作者详细地叙述了蚕乡的风土人情及有关蚕神的种种传说。97628分层绿丝解诀尴尬纤度/邵明康许惠芳/丝绸技术,1997,N。1,11-15针对制丝生产中出现的尴尬纤度,提出采用分层级丝法来级制23dtex规格生丝c文章介绍了分层梁丝法原料及各类数据的推算,通过实践,总结出一种比较实用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97629纤维素酶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王静/丝绸技术,199…  相似文献   

7.
文摘天地     
《丝绸》1997,(10)
97693中国蚕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陈锡潮等/中国蚕业。1997,No3,4-6茧丝绸行业虽在近年出现滑坡,但预计2010年前后,中国蚕业仍是需要发展的产业,具体将表现在:蚕茧产量和丝绸消费仍将稳定增长,蚕茧生产地将持续转移,生产、消费、管理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为此应采取如下对策:稳步增加茧丝产量和提高茧丝品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丝绸消费格局,增加丝绸消费量;强化行业管理,推进茧。丝、绸生产和贸易的有序协调发展;强化科技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换。97694集约经营是茧丝绸行业经营方式改革的方向/李瑞/中国蚕业,1997,N…  相似文献   

8.
一、今年1-8月全行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一)蚕业生产着手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蚕茧产量下降在行政导向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双重作用下,四川蚕业生产开始发生新的变化:一是桑树以四边桑为主、过于零星分散粗放经营格局正在开始转变,通过实施区域化规模经营,小桑园、大行桑在桑树总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二是一批养蚕专业户、重点户在蚕业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凸现,三是蚕茧产区开始向自然条件较好、蚕茧质量较高的地区转移,攀西地区。J!I南宜宾地区的蚕茧生产稳中有升。全省春茧生产收购情况:春季发放蚕…  相似文献   

9.
蚕茧开头变异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解说。笔者对强电磁场条件下生存的蚕进行实验,以找出导致蚕茧开头变异的原因,首先是研究在成场中饲养的蚕茧的变形。其次,研究在磁场中饲养出的蚕,死亡率有所不同。由此,笔者得出结论:蚕的死亡率取决于它们的雌雄与种类。同时,笔者也将探讨磁场对蚕茧开头变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龚一平 《江苏纺织》2006,(3A):51-51,53
先回顾一则曾受江苏吴江盛泽市民关注的新闻:2005年4月23日上午,盛泽先蚕祠内正在隆重举行蚕王殿新大钟揭彩仪式,一口由本地一民营企业家出资重铸的重达3000斤大铜钟落户蚕王殿,清脆洪亮的钟声又久久回荡在先蚕祠内。这位捐赠大铜钟的新闻人物就是吴江晨龙新升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松。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的咏蚕内容有30多处,遍及黄河流域五省,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我国蚕业起源的中心。诗中的咏蚕内容,展现了我国蚕文化的源远流长,为研究我国西周时期的养蚕业,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我国蚕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业产业化组织是蚕业产业化运行的有效组织载体,不同的蚕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其组织模式、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必然会对蚕业发展产生不同的效率和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有关的现代经济理论,设计能够真正保护农户利益、体现各组织载体市场主体地位平等的蚕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推动我国蚕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蚕砂为原料,乙酸乙酯为萃取剂,通过溶剂萃取法进行叶绿素的提取。经过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提取方案为:液料比22.6∶1,提取温度44.34℃,反应时长6.86 h,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叶绿素浸膏的叶绿素收率为61.78%。本文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对蚕砂中叶绿素的提取实验进行条件的优化,实现了蚕砂提取叶绿素的含量及得率的提高,增加了对叶绿素进一步反应合成及产品开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陶蚕、金蚕与嫘祖始蚕盐亭中学衡平在盐亭县金鸡镇的嫘甸坝,村民从古墓中发掘了一对金属蚕。经人民银行鉴定,其一是铜蚕,其一是金蚕。金蚕为纯金,长4·5厘米,重7克。它是盐亭是嫘祖圣地的珍贵文物佐证。金鸡镇嫘祖村之嫘祖山下的嫘祖圣地碑,刻有盐亭隐士唐代韬略...  相似文献   

15.
文摘天地     
《丝绸》1995,(1)
文摘天地95001家蚕人工饲料育茧丝质研究/缪云根等/蚕业科学,1994,No.3;184~185对1990年中秋全龄人工饲料育、小蚕(1~2龄)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茧及丝质与普通桑叶育茧及丝质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全龄人工饲料育茧质优于普通桑...  相似文献   

16.
蚕种大规模生产中,出于对整批蚕老熟齐一,上簇整齐,节约劳力,便于集中管理等需求,添食蜕皮激素在原蚕饲养上逐渐被应用起来。为探究五龄原蚕添食蜕皮激素对生产制种的影响,2021年秋季在原蚕上簇前进行了添食蜕皮激素试验,以菁松和皓月为对象,蜕皮激素添食时间为变量,控制其余变量在同一条件下开展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原蚕饲养的过程中过早使用蜕皮激素对原蚕的熟蚕体重、结茧率、健蛹率、茧质、卵质等均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其中对茧质的影响显著,越往后添食对蚕的各项生理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7.
陶红  邓楠楠 《丝绸》2023,(10):115-123
日本“蚕织浮世绘”是中华农业技术文化东传日本的证据。江户时代的胜川春章、北尾重政、喜多川歌麿等日本画家绘制的“蚕织浮世绘”,再现了中国古代《蚕织图》技术环节称谓、蚕桑器具形状、“图文互释”等特征。15世纪至19世纪后期,鉴岳真相收藏梁楷《蚕织图》、狩野永纳摹绘宋宗鲁本《蚕织图》、橘守国以楼璹版《蚕织图》为基础《绘本直指宝》,深化了中华农业技术文化东传日本的基础并扩大了其影响,最终形成日本“蚕织浮世绘”。“蚕织浮世绘”是日本农耕图像表达迈向本土化的结果,其特征包括3幅连续绘的表现形式,画面套色艳丽、构图空间多元、人物肖像“美人绘”等,其中仍能看到中国古代《蚕织图》技术文化的影响痕迹。  相似文献   

18.
《丝绸》1994,(2)
汉柘树与汉桑城河南南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蚕桑盛地,历史悠久。有不少与蚕业有关的古迹留存至今,汉拓树与汉桑城就是其中之二。汉柘树:此树在方城博望。相传为三国初期,诸葛亮火烧博望时,所留之柘。古诗「野蚕成茧桑拓尽」,柘为蚕饲料之一大来源。此古柘距今已一千...  相似文献   

19.
刘华平 《江苏丝绸》2010,39(2):25-29
(4)3~4龄采用”漏空透气育”。该技术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合作研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利用塑料折蔟波状折叠、枝孔适度和拉伸自如的特点,铺成漏空透气蚕座,辅之以下垫上盖蛇皮布的防干措施,达到3~4龄蚕一日给一回的目的。由于叶在蔟上,蚕在蔟中,粪在蔟下,减少了食桑污染,蚕儿健壮无病。该技术可省工40%,  相似文献   

20.
神虫宴     
天字下面一个虫,就是个蚕字。望文生义,蚕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神虫。蚕吃的是桑叶柞叶,吐的金丝银线,而蚕丝又可以制成华丽的衣服。此外,蚕的蛹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我的家乡湖北远安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人类栽桑养蚕的始祖———嫘祖的故里。每到初夏时节,在我的家乡都可以吃到美味的蚕蛹。不久前,一个在蚕茧收购站工作的后生给我送来了一包金灿灿、活鲜鲜的蚕蛹。用手一捉,个个都在蠕动,掂了掂,怕有一千多克重哩。我高兴得手舞足蹈,马上打电话呼来几个酒朋诗友,大家一齐动手,调动锅碗瓢勺,调和鼎鼐,以蚕蛹为主料,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