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苏州城市生态湿地景观构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湿地系统遭到破坏。文章通过对苏州湿地现有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对苏州湿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以及在苏州建设城市生态湿地景观的可行性,提出了如何更好地修复和构建生态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实例说明了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受到公众和城市建设者普遍欢迎的景观特质,包括自然生态特质———自然特色浓郁、景观丰富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显著和功能复合全面,社会效益特质———游憩活动性质明确、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和教育功能突出以及经济效益特质。针对我国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设置不分地域和条件、景观设计形式化、游憩活动城市化、忽视其它生命、“物种入侵”形势严峻、忽略教育意义等景观建设的误区,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应遵循严格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人类干扰、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游憩活动主题化、建筑自然化生态化等重要原则。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中的概念设计和景观分区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文中研究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测度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特征,建立健全流域生态风险应急制度,是合理保护流域生态的重要环节.通过解译2000~2020年巢湖流域Landsat影像,在统计景观结构和景观指数变化的基础上,构建生态风险模型,分析巢湖流域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景观结构变化总体表现为"一增、一减、四稳定",即建设用地面积增...  相似文献   

4.
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图们江流域下游敬信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为目的,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选取典型性景观生态学和人文经济等12个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现状值,结合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最终使用综合评价法对敬信湿地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敬信湿地的生态安全度在5.810左右,处于预警状态,急需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以钱塘江河口海湾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与海洋动力学理论以及景观特征量化分析方法,探讨沿海岸地貌结构与潮能耗损之间的关系、滩涂围垦对沿海防灾功能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潮差削减率与景观特征指标间的综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实测数据表明:舟山本岛和钱塘江河口段大规模滩涂围垦与开发建设,改变了沿岸景观结构和边界复杂度,使水动力作用减弱,潮差削减率减少,河口段潮差不减反增;河口洪水受潮水顶托作用加大、排水不畅导致河口海湾抵御灾害的功能减弱、加剧了水涝灾害的发生.探讨了沿海滩涂围垦与湿地合理利用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6.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利用方向和方式的变化以及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彭阳县高建堡流域为例,按生态恢复措施将流域划分成14种景观类型,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借助DEM提取高程和坡度,分析高建堡流域2013年景观类型在不同高程带、坡度带的结构特征及在地形位梯度带上的分布特征,以期为该地区生态恢复及水土保持措施优化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景观类型在1 722~1 822 m高程带分布最多;坡向以斜、陡坡居多,急、缓坡次之;荒山自然修复、混交林、沟谷景观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低地形位区间,经果林、水平梯田、建设用地、乔木林及生物围栏等景观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地形位区间,退耕还林(草)及鱼鳞坑等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高地形位区间.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探索城市边缘区河道治理新方式,立足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河道环境问题。在分析城市边缘区河道的景观生态基本性征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河流水体的纵向连通、河流水系的水质处理、河流曲线自然化修复、分层级生态景观营建、滩地景观型人工湿地、可持续性的植物配置等修复策略,以期为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快速路的景观特性及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化运动的产物,是现代大城市中重要的交通设施.它的出现赋予了城市景观全新的特色,给城市景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人的动视力角度出发,对城市快速路景观进行研究,总结出快速路景观的三个景观特性;然后从城市规划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快速路对城市景观各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们认识不足和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城乡结合区域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文章在对这些区域的景观生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的景观生态规划.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城市湿地资源生态旅游规划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市湿地资源丰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面积逐年萎缩,质量逐年下降。平衡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武汉市湿地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湿地生态旅游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前提下,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区位、分区、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旅游项目、交通系统、景观空间结构体系、植被景观和湿地生态恢复等方面,研究了武汉市城市湿地资源生态旅游规划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湿地公园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对其恢复、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当今城市绿化和生态园林建设的热点.对其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效能,有效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前提和手段.东营市东郊湿地公园设计是在对场地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可持续性、景观多样性、互动参与性等原则,将东营市历史文化融入到设计中,以打造“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景观,规划入口景观区、滨水休闲区、湿地景观区、湿地保育区、文化展示区、游憩观赏及科普教育区六个功能分区,营造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自然、生态、野趣的城市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安全的本质集中在生态风险与生态脆弱性等方面,生态安全研究是低碳绿色发展的热点方向,对于优化景观生态空间结构与维护生态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应用地理学、生态学以及遥感、GIS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气候变化与景观格局的特征与规律、气候变化与生态过程的耦合关系、景观格局与功能特征;分析景观格局、气候要素与生态系统中土壤、水文过程及植被过程的关系,气候变化对碳储量、NPP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揭示气候变化对生态过程的影响规律.综合分析表明,气候要素影响生态安全的表现特征及其变化,景观格局是制约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气候变化与景观格局对生态安全机制的影响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以苏州盛泽湖湿地景观规划为例,在景观规划上尝试既要考虑对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又要满足城市市民的休闲需要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大型交通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立交地面景观的设计观念由单纯的形式美走向环境的整体美.通过介绍湿地的概念、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国内外人工湿地技术及湿地公园的有关内容,结合湖北省武汉市天兴洲公铁两用大桥和平大道立交地面景观设计实例分析,着重研究、探讨人工湿地园在立交地面景观设计中的营造、工艺流程的细化与具象举措.指出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城市地面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广阔前景,并针对目前国内存在的几点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综合体建筑与城市环境、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越发重要。杭州五常飞碟地块城市综合体设计中,对处于湿地环境的城市综合体景观塑造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在保证建筑功能需求和城市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引入周边湿地环境景观元素,利用湿地宝贵资源进行自身景观塑造:贴近湿地纹理塑造建筑形态、利用立体空间进行景观布局、人在其中的活动符合当地生活方式。运用各种造型手法和景观元素,将原本冰冷的建筑群体空间塑造成与相邻西溪湿地相协调的、具有自然神韵和人文特色的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6.
以流域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尺度和载体,流域生态学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学科支撑作用日益重要。“流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机制-调控”是流域生态学的研究范式,其中空间结构量化及其指标体系构建是流域生态学开展定量研究的一个关键途径。尽管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的指标体系涉及到淡水生态学、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农业环境学和水利工程学等多个学科,但仍未在流域尺度上形成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整合量化框架体系。基于此,总结了多个关联学科在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着重分析了流域生态学在流域尺度上量化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的难点,并重点以等级结构和集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量化指标体系,包括流域整体指标、各结构成分指标和结构成分间关系指标,为量化流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和结构成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新方法,对尝试推动流域生态学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耦合定量研究及评估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和GIS技术的黄骅湿地景观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黄骅湿地为例,利用GIS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湿地信息提取,并采用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动态变化率等模型对黄骅湿地景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黄骅湿地的总面积减小,人工化程度加重,湿地正处于退化状态,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湿地保护。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公路景观环境影响评价多以定性分析为主,评价内容庞杂无序,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切实可行的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我国大量公路景观环境的调查、研究、探析与实践,借鉴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探索在公路沿线景观环境研究范围内,从小尺度上分析景观空间格局,提出选取反映景观空间格局的斑块数量、大小、形状及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等指标体系对公路景观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并采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Gis9.2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0,对神农架旅游公路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标进行计算、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