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废弃蛋壳为主要原料,通过微波法和铁改性法分别合成吸附材料ME和FE,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比表面积分析仪进行表征,并考察材料对废水中Cu~(2+)、Cd~(2+)、Pb~(2+)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子(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重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以及溶液pH)。结果表明:ME对Cu~(2+)、Cd~(2+)的吸附效果较好,当废水中Cu~(2+)、Cd~(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1)、ME的投加量为0.6 g·L~(-1)、pH=4时,反应20 min后,ME对Cu~(2+)、Cd~(2+)的去除率均高达100%,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79.2、183.6 mg·g~(-1);FE对Pb~(2+)的吸附效果较好,当废水中Pb~(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1)、pH=6时,FE对Pb~(2+)的饱和吸附量可达87.23 mg·g~(-1),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较好地描述该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等作为固化载体材料,制备芽孢杆菌为主的固化微生物,用于处理规模化养猪场废水,以废水中COD、氨氮和总磷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曝气方式对固化微生物净化水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10g·L~(-1)、曝气时间6h,间歇式曝气时间比为1∶2时,经过21d的处理,废水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3.1%、88.6%和45%,最终出水COD和氨氮浓度为292.5mg·L~(-1)和77.9mg·L~(-1),符合《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COD和氨氮的排放值。  相似文献   

3.
选取8株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对甘蔗汁的丙酮丁醇发酵能力进行了研究,筛选出1株丙酮丁醇产量较高的菌株(C.acetobutylicum 810705),比较了添加玉米、木薯和无机盐对该菌株发酵甘蔗汁为丙酮丁醇的影响,对甘蔗汁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正交实验,并对将甘蔗汁转化为丙酮丁醇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acetobutylicum810705转化甘蔗汁生产丙酮丁醇的能力较好,其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糖质量浓度7.5%,木薯与糖的比例1:1.5,通氧量为微量的氧。丙酮和丁醇的含量分别达到4.6g·L~(-1)和15.4g·L~(-1),丁醇含量比通常发酵的12g·L~(-1)提高了28%,相应的蒸馏能耗将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BG11培养基探究了铜绿微囊藻生长所需的氮源、磷源最佳质量浓度,并通过测定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研究了氮磷的三种不同形态(NH_4+~-N、NO_3~--N和NO_2~--N和K_2HPO_4、β-G-P、ATP)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生长所需最佳氮源质量浓度为32 mg·L~(-1),三种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NO_3-N、NO_2-N、NH_4~+-N;铜绿微囊藻生长所需最佳磷源质量浓度为0.5 mg·L~(-1),三种磷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ATP、K_2HPO_4、β-G-P。因此,氮磷质量浓度及其形态的不同对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会有影响,可以通过调节氮磷质量浓度及其形态有效调控蓝藻暴发。  相似文献   

5.
纳米Fe2O3/Fe3O4光催化法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亦仁  李爱梅  鲁玲  于昕  张弛  解恒参 《太阳能学报》2007,28(10):1125-1129
以纳米Fe_2O_3/Fe_3O_4为催化剂,用光催化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能有效、快速地降低废水中的COD_(Cr),催化剂用量、H_2O_2用量、pH值、反应时间等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光照时间>H_2O_2用量>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室温下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5g·L~(-1)、30%的H_2O_2用量为5‰(V/V)、pH=3.0,300W高压汞灯光照4h,废水的COD_(Cr)值从800 mg·L~(-1)降到48mg·L~(-1),去除率达到94%。实验进一步考察了太阳光照射下催化剂对废水的降解效果,表明太阳光光照下催化剂对废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Fe_3O_4的存在使催化剂具有一定磁性,可利用磁分离法将催化剂从体系中分离。  相似文献   

6.
通过宝钢电厂1、2号机组现役电除尘器高频电源和脉冲电源的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的实践阐述两种新型电源的供电特性以及对提高除尘效率的应用机理。实践结果显示,将高频电源运用在一、二、三电场,改造后排放质量浓度小于等于100 mg·Nm~(-3),将脉冲电源运用在四、五电场,改造后排放质量浓度在20 mg·Nm~(-3)左右。高频电源适合处理高浓度中低比电阻粉尘,脉冲电源适合处理低浓度高比电阻粉尘。对于选择何种电源为佳,需要根据除尘器进口粉尘浓度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粉尘比电阻值来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某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活性污泥为接种体,间甲酚模拟废水为阳极液,构建了厌氧流化床单室无膜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AFB-SMFC)。研究了开路和闭路操作条件下间甲酚的降解性能及其动力学,探讨了电化学作用与微生物降酚能力之间的关系,考察了外电阻、间甲酚浓度对AFB-SMFC降酚及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FB-SMFC在闭路条件下的平均降酚速率为15.29 mg/(L·h),比开路条件(11.18 mg·L~(-1)·h~(-1))下提高了37%;闭路和开路条件下间甲酚降解反应均遵循零级动力学方程:-d St/dt=k;当外电阻为5 000Ω时,电池的产电性能最好,而外电阻为1 000Ω时间甲酚的去除率最高;当间甲酚初始浓度为570~630 mg/L时,AFBSMFC的产电性能和降酚效果俱佳,最大功率密度为324.4 m W/m~2,间甲酚去除率为96.2%。  相似文献   

8.
针对颗粒含水率变化影响颗粒浓度测量的问题,在重力输送实验装置上,利用圆环状静电耦合电容传感器获得了不同含水率下的颗粒质量浓度和电容信号,定量评价了含水率变化对颗粒浓度测量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基于含水率的颗粒质量浓度测量修正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与评价。结果表明:若使用干颗粒条件下标定的质量浓度和电容信号之间的关系进行浓度计算,3%、6%、9%和12%四种含水率引起的颗粒质量浓度测量相对偏差分别可达16.23%、35.99%、58.86%和86.07%,测量结果将会明显偏高;提出的基于含水率对颗粒质量浓度-电容信号之间的标定系数进行修正后,在7%和15%含水率下颗粒质量流量测量平均偏差分别从修正前的46.7%和99.7%降低至修正后的0.44%和-3.61%,证明所提修正方法可显著降低颗粒质量浓度和流量测量偏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餐厨果蔬生物质垃圾以一定比例混合后,控制不同温度和不同进料负荷条件的厌氧消化反应,观察酸化效果,达到定向产乙醇和乙酸的目的。结果表明,餐厨与果蔬垃圾的配比以可挥发性固体质量4∶1(VS),F/M=4∶1(VS),反应温度为45℃,初始负荷以总固体TS质量浓度为60 g/L时的定向酸化性能最佳,体系的溶解态化学需氧量SCOD最终达到1 100 mg/(g·L),可挥发性有机物浓度VFA达到320 mg/(g·L),相比反应开始时分别增加了50%和150%。厌氧水解和酸化过程基本同步,乙醇和乙酸在所测定的中间产物中比例最大,分别达到56%和42%,并且其产生过程持续进行。35℃条件适合乙醇转化为乙酸,55℃条件会快速进行乙醇型发酵。  相似文献   

10.
四角切圆燃煤锅炉变SOFA风量下燃烧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电厂660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增加了分离燃尽风(SOFA)的低氮改造,利用Ansys Fluent14.0软件进行了改造后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了炉膛速度场、温度场、组分场和NOx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SOFA风门开度下燃烧器区域以及沿炉膛高度方向NOx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氮改造中增加SOFA后的温度分布较均匀,切圆形成较好,没有出现火焰贴墙现象;当SOFA风门开度由30%增大到100%时,燃烧器区域最高温度由1 803K降低到1 684K,最高温度降低119K;燃烧器区域NOx最高质量浓度由388 mg/m3降低到259 mg/m3,降低了129 mg/m3;炉膛出口NOx质量浓度由487.9mg/m3降低到307.4mg/m3,降低了180.5mg/m3;通过调节SOFA风门开度可有效降低炉膛出口NOx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1.
实际运行中,存在空冷凝汽器局部翅片表面温度低于大气环境温度的现象,运用管道内绝热流动的简化能量方程不能客观地解释此现象;经分析,指出此现象是温度测点显示环境冷空气干球温度下的湿球温度值所致。不凝气体的聚积是空冷凝汽器管束冬季结冻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针对防冻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哈尔滨泛亚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原哈尔滨酿造食品机械厂)多年来在研制开发酿造食品机械、豆制品加工机械的过程中,坚持按照市场需求创新、坚持技术工艺创新、坚持按照“三化”原则创新的实践,研制开发各种类型的豆制品加工机械,特别是外形美观、功能齐全、性能优良、操作方便的豆腐系列加工机械和豆腐生产设备机械化自动控制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企业能源统计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企业能源统计的现状,阐明企业能源统计是企业和政府进行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能源统计是能源管理的基础.强调通过完善企业的能源统计管理工作,建立能源数据中心及能源信息化对当前的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现状,指出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几个主要原因,并根据中国农村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Photovoltaic devices based on poly-2′,5′-dioctyl-4,4′′-terphenylenecyanovinylene (J-domain) and 4-aza-4-(4′-(poly-2′,5′-dioctyl-4,4′′-terphenylene-1-cyanovinylene-2-yl)biphen-4-yl)-8,12-dioxa-4,8,12,12c-tetrahydrodibenzo[cd,mn]pyrenium tetrafluoroborate (JA-assembly) were prepared using indiumtinoxide (ITO) as the transparent electrode and aluminium as the second electrode. While the photovoltaic response of the J-domain exhibited low short circuit currents of −0.1 nA cm−2, the corresponding short circuit current of the JA-assembly was observed to be +10 nA cm−2. The 100-fold increase in magnitude was related to the known energy transfer from the J-domain to the A-domain in the JA-assembly, and the inversion of the sign of the photovoltaic response that implies that the electrodes have a reversed polarity was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positions of the energy levels and involves the action of the A-domain as a blocking layer and a light operated charge pump that efficiently transfers electrons to the ITO electrode.  相似文献   

16.
对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喷射器结构分析及两类喷射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气力输送喷射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喷射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同心气力输送喷射器,将其与传统的气力输送喷射器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种喷射器的优点和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钢纤维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强度决定钢纤维的增强、增韧效应,本文首次探讨了钢纤维与混凝土基体的粘结强度试验方法,介绍了试验采用的试件形状、固定钢纤维位置的器具以及加载装置等,并且介绍了试件的制作过程、试验步骤以及确定粘结强度的方法。试验采用的试件形状、制作过程简单,加载装置加工简单,避免了制作特殊形状的试模和复杂的加载工具和夹具。试验简单易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19.
凝汽器有缺陷对循环水系统经济运行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热力系统变工况为基础建立了凝汽器真空的变化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凝汽器存在缺陷对开式循环水系统优化结果的影响。对具有两台循环水泵的300MW凝汽机组计算表明,凝汽器存在缺陷导致其传热系数降低时,双泵运行比单泵运行更经济的临界负荷也随之降低。这一结论对指导循环水系统的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ims at reassessing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l price of oil and the U.S. dollar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ver the 1974–2015 period. We find that changes in both variables are now linked by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going from the dollar exchange rate to the real oil price. However, the same relationship is found positive when ending the sample in the mid-2000s, in line with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and investigate this evolution, we rely on a nonlinear, smooth transition regression model in which the oil price-dollar nexus depends on the dynamics followed by the U.S. currenc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is negative most of the times but turns positive when the dollar hits very high values, as in the early eigh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