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对某井A环空压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A环空和B环空进行补压和放压试验,认为是由于生产套管柱泄漏导致A环空压力下降,B环空压力升高。通过对修井管柱遇卡位置及套管柱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套管接箍位置失效可能导致遇卡和泄漏,套管失效原因可能是脱扣所致。  相似文献   

2.
某井油管腐蚀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井油管检查发现,管体内外壁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但是在某些井段腐蚀最严重。对油管管体的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组织检测和SEM,EDS及XRD的分析结果表明:管体具有正常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腐蚀坑底部有大量的腐蚀产物堆积,Cl-在腐蚀产物层下富集。油管内壁产物为FeCO3,MgFe(CO3)2,FeO(OH),Mg3Ca(CO3)4和Fe3O4,外壁产物主要有FeCO3,MgFe(CO3)2,CaCO3和FeO(OH)。表明该井油管内壁腐蚀原因为CO2腐蚀,内壁腐蚀穿孔后,腐蚀性的介质和气体由此进入套管和油管的环空造成油管外壁CO2腐蚀。井深3279m处油管处于CO2腐蚀速率最大的温度区间,腐蚀最严重。Cl-的富集是诱发局部腐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DH4井是中石化重点探井,四开钻至6340m下φ177.8mm尾管固井。由于通井期间多次发生粘卡和遇阻,应用旋转尾管悬挂器进行套管固井,期望利用其旋转下入功能将套管下到设计位置。本文介绍了固井施工难点、施工过程、分析了未实现旋转的原因及认识。  相似文献   

4.
对某井110钢级油管进行检查时发现,油管和接箍台肩面结合处腐蚀严重,并且该油管端面发生严重变形。通过宏观分析、理化性能检测、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该井油管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上扣扭矩过大造成油管端面发生弯曲变形;端面变形导致流经此处的流体的流态发生改变,对该部位形成冲蚀;油管和接箍相互挤压形成的压应力加剧了连接部位的CO_2腐蚀。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经过五十多年的开发生产,地质条件变得更为复杂,频繁的油水井措施、修井施工以及井身结构、完井固井质量、套管材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油水井套管技术状况越来越差,每年新增套管变形、穿孔、破裂、错断等套损井近400口。分析套管损坏原因,开展套管损坏机理研究及开展套管治理已经成为油田开发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油田某井在起甩射孔完井一体化管柱时,发现第43根油管现场端脱扣。脱扣油管为φ73.02mm×5.51mm修复油管,降级为N80钢级使用。为分析该油管脱扣原因,对脱扣油管及同批次修复未使用的油管取样,进行了理化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修复油管材料和力学性能都符合标准要求;同批次修复的油管有螺纹参数不合格和粘扣现象发生,但修复油管拉伸至失效载荷符合API TR 5C3-2008中规定的失效载荷不小于471.5kN的要求,因此螺纹参数不合格并不是导致油管脱扣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脱扣油管宏观形貌及油管脱扣时管柱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油管脱扣的主要原因是上扣过程中发生错扣,导致油管粘扣和上扣不到位,使得接头的连接强度大幅度降低,最终发生了低载荷滑脱失效。  相似文献   

7.
某井进口φ339.7mm电阻焊(ERW)套管固井事故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通过对磁性定位测井CCL曲线反映的套管柱失效形貌和对井下捞出的套管残片形貌进行分析认为,套管柱在固井过程中发生了脱扣,脱扣位置在第5根套管的工厂连接端。通过对套管的螺纹加工、材料和上扣连接质量等进行分析和对套管柱在固井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进行计算认为,套管所受栽荷远小于其连接强度,排除了过载导致套管脱扣的可能性,认为套管接头是在固井期间首先松动之后才发生脱扣的;套管接头在井下松动的原因是由于套管柱在固井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震动载荷;套管接头从工厂上扣端松动脱扣的原因主要与工厂上扣扭矩偏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某高压气井完井之后套压异常升高。对该井起出的完井管柱油管接头工厂端卸扣后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发现少部分油管接头工厂端泄漏,少部分油管接头工厂端密封面粘结,部分油管外螺纹接头工厂端台肩位置内壁及内倒角消失位置腐蚀,在2 612.11~1 625.19m井段油管泄漏比例和粘结比例最高,腐蚀最严重。认为油管接头泄漏既与结构设计和上扣扭矩有关,也与油管在井下的受力状态有关;油管腐蚀说明在含有CO2和Cl-的高压气井中使用这种不锈钢材料不能防止腐蚀,油管接头位置腐蚀严重说明接头部位结构存在腐蚀集中。  相似文献   

9.
针对修井管柱在大水垂比、长水平段水平井下入困难的问题,采用修井管柱2种规格油管组合下入作业的方式,开展了不同油管长度比例对修井管柱下入能力影响的研究。基于水平井井眼轨迹的特点,综合考虑修井管柱在各井段的受力情况,建立了修井管柱在水平井垂直段、造斜段和水平段下入过程中的载荷计算模型,应用插值法、迭代法及分段判别计算法实现了模型的求解,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基于现场数据进行了修井管柱下入能力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修井管柱主体为单一线重油管和其他不同长度比例的2-7/8和3-1/2两种线重组合油管,组合油管中线重较大的3-1/2油管下入到井斜角为56.3°左右的井深时修井管柱的下入能力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油田水平井修井管柱的安全下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LN5井油管腐蚀掉井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LN5井油管腐蚀掉井原因进行了分析。事故发生的根源是CO2腐蚀。CO2腐蚀引起油管局部区域腐蚀严重,管壁明显减薄。在油管不能承受纵向载荷时便造成油管掉井。  相似文献   

11.
蒋昭镳  尹志华 《爆破》2000,17(3):74-76
介绍深水井中的扩径与洗井爆破工艺,并就如何保证爆效、加工和密封装药容器及容器在高水压下是否发生屈曲失稳的验算等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2.
付婕 《硅谷》2009,(23)
在英语常用词中,人们对well作为形容词与副词的一般用法并不陌生,但对于用作话语标记词的well则了解不深,尤其是对其深层次语义和语用功能,理解上往往不到位,从而影响到中英互译的准确性。首先通过研究对话的上下文来识别说话者的言外之意,从而认定well在对话中的语用功能,然后选择符合汉语习惯的词语来发挥相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现有海上平台存在的预留井槽不足的问题,研究和开发了加挂井槽技术。面对海上平台的现实难题,通过对平台空间条件、钻井方式、平台结构及平台系统能力等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和确定加挂井槽的可行性,细化和完善加挂井槽的相关设计并将设计方案应用于工程实践。实践证明:加挂井槽解决了现有海上平台预留井槽不足的问题,具有结构简易、工程周期短、投资成本低等特点,能满足增打调整井的要求,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深水、超深水钻完井作业有据可依、安全可靠,通过对国内外各类相关标准的分析,梳理出了我国深水、超深水钻完井工程需采标(超深水井控、开发井钻完井设计和作业等)和制修订的标准(井场勘察、装备选择与设计等),供国内深水、超深水钻完井作业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考虑限制层内的载流子,对两种激射波长相同的匹配单量子阱激光器的载流子溢出和增益特性进行了分析。限制层在提供光学限制的同时,对载流子(主要是导带电子)分布也有影响,阱宽一定时,对光学限制层厚工;而随着限制层厚度的增加,注入到量子阱内的载流子比例减小,小阱宽的量子阱虽然光学限制因子和载流子注入比例都较小,但由于其价带耦合小于宽量子阱,从而具有高的模式增益,说明最子阱的能带结构对其光学特性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建立单一介质承压含水层中定流量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水换热数学模型,并模拟分析含水层厚度、抽灌段滤管长度及其间距等井结构参数对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水渗流和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居民饮水井壁上异常突出的小石块堵住水井通道,无法将井底已坏抽水泵取出的难题,巧妙地制作了爆破药包,并采用裸露爆破方法,安全、快速地爆破清除了井壁卡石,确保了废旧抽水泵的顺利更换,最快地恢复了用水保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土壤源热泵空调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天津市北辰科技园区某办公楼的工程为例,介绍土壤源热泵空调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探讨利用实验井的实测数据来确定土壤源热泵工程中的井位、井数、取热量和散热量,重点叙述土壤源热泵工程的设计步骤、可采用数据、地埋管的布置及强度等具体的设计计算方法。对热泵空调机房的设计也给出了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
ABSTRACT

W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 optical bistability/multistability for all optical switching signature in a hybrid semiconductor microcavity system comprising a quantum well and a Kerr nonlinear substrate. The system is essentially two optically coupled microcavities with one of the microcavity being driven by an external amplitude-modulated pump laser. We show that the switching between bistable and multistable behaviour is influenced by the modulated pump laser, Kerr nonlinearity and the optical coupling between the two microcavities. We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intracavity spectrum of quantum fluctuations which exhibit the well-known normal mode splitting (NMS). The NMS behaviour is also found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system parameter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sent hybrid nonlinear system can be used in designing sensitive optical de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