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蒜油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调味功能。本文以化学合成的蒜氨酸为原料在蒜酶的催化下制备大蒜油,研究中间产物大蒜素、萃取溶剂对蒜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溶剂对大蒜油组成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蒜素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蒜酶的活性,但不会导致蒜酶的完全失活;有机溶剂对蒜酶的影响比较复杂,其中氯仿、二氯甲烷使蒜酶活性完全丧失,而正己烷、正戊烷对蒜酶的活性影响则不明显。采用气质联用、核磁共振二维谱表征了不同溶剂下大蒜油的组成。用氯仿、正己烷等非极性溶剂萃取大蒜素,得到的大蒜油以3-乙烯基-1,2-二硫环己-4-烯(4X)和3-乙烯基-1,2-二硫环己-5-烯(5X)为主;而用乙酸等质子溶剂萃取,则大蒜油成分以二烯丙基三硫醚(DATS)、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为主。  相似文献   

2.
大蒜素,即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具有广谱抑菌、抑制肿瘤及抗氧化性等生理活性。大蒜素极不稳定,易降解成各种有机硫化合物,使其活性大大降低。研究显示,大蒜素与乳清分离蛋白形成的二硫键结合物可显著增强大蒜素的稳定性。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大蒜素提取液及二硫键结合物的体外模拟消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与乳清分离蛋白的结合物经模拟胃肠消化后,其含硫化合物组成成分与大蒜素提取液的消化产物相同,说明大蒜素与蛋白结合后不会影响大蒜素活性成分的释放。3-乙烯基-1, 2-二硫环己-4-烯主要在模拟胃消化阶段释放,而二烯丙基二硫醚主要在模拟肠消化过程中释放。与大蒜素结合不会影响乳清分离蛋白在模拟胃肠消化时的水解度。与蛋白相比,结合物消化产物的小分子质量组分含量增加,说明结合物比蛋白更易被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水法提取大蒜抑菌活性物质的工艺,研究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pH对水法提取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其工艺参数.利用GC-MS对大蒜水提液中的有效物质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水法提取大蒜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优条件是:料液比1:3,浸提温度30℃,漫提时间30min,pH6;大蒜水漫提液中主要的活性物质为S-甲基甲烷硫代亚磺酸酯、3-乙烯基-1,2-二硫杂-4-环己烯、3-乙烯基-1、2-二硫杂-5-环已烯、二烯丙基三硫醚等.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鉴定新鲜蒜黄的香气活性成分,将新鲜蒜黄加水和二氯甲烷匀浆后进行溶剂辅助蒸发处理,获得风味萃取物。风味萃取物采用气-质联机分析检测出39个挥发性化合物,采用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检测出35个气味活性区。根据质谱、保留指数、嗅闻的气味、相关文献,鉴定出35个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3-乙烯基-1,2-二硫环己-4-烯、2-乙烯基噻吩、2,3-二甲基噻吩、二甲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1-氧-4,6-二氧杂环辛烷-5-硫酮、2-甲基二氢-3(2H)噻吩酮具有极高稀释因子(log3FD ≥ 6),表明对新鲜蒜黄风味贡献大。本实验样品处理条件温和,最大化保持了新鲜蒜黄的风味,研究结果可为蒜黄的贮藏加工及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大蒜有机硫化物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乙醇萃取大蒜有机硫化物.考察了乙醇浓度、蒜氨蒜酶反应时间、温度、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素对大蒜有机硫化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其成分组成.乙畸浓度70%、酶反应时问2h、温度50℃、料液比1:7(W/V)、浸提3次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提取物主要由有机酸、醇、酯、酮、烷烃和烯烃类等特质组成.其中2-乙烯基-[4H]-1,3-二噻烯相对含量为30.42%,3-乙烯基-[4H]-1,2-二噻烯的相对含量为25.38%.  相似文献   

6.
陶宁萍  王赛赛  陈必文 《食品科学》2010,31(18):365-369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MD)将超临界CO2(SFE)萃取的蒜油进行纯化,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蒜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确定最佳工艺:进样速度1 滴/s,蒸馏温度60℃,刮膜转速250r/min。纯化的蒜油挥发性成分仅有4 种,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二烯丙基三硫醚、2- 乙烯基-1,3- 二硫杂-4- 环己烯和3- 乙烯基-1,2- 二硫杂-5- 环己烯;与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新鲜蒜油(F-GO)比较,SFE 法是一种理想的制取蒜油的方法;蒜油放置30d(S-GO)后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导致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7.
小根蒜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根蒜的特征香气成分,以独头蒜为对比,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小根蒜和独头蒜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通过连接HP-5柱子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采用液液萃取法在小根蒜、独头蒜样品中共鉴定出23 种化合物;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在小根蒜、独头蒜样品中共鉴定出28 种化合物;2 种方法均检测到的化合物有9 种。小根蒜与独头蒜中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的均为醚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但二烯丙基硫醚和3-乙烯基-1,2-二硫环己-5-烯在独头蒜中含量较高,而甲基丙烯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四硫醚和3,5-二乙基-1,2,4-三硫杂环戊烷等仅在小根蒜中分析鉴定出。因此,这些化合物对小根蒜的特殊香气组成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考察了采用硫氢化物 -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镁过程中硫氢化物分解工艺参数 (加热速率、MgCl2 初始浓度及添加剂 )对水热产物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加热速率越快或MgCl2 初始浓度越低 ,形成的氢氧化镁颗粒越小 ,越容易水热改性 ,形成形貌规则、分散性好的氢氧化镁颗粒。添加少量乙醇 (CH3CH2 OH)有利于制备粒径较大且分散性较好的氢氧化镁水热产物 ,其它添加剂 (CH4 N2 O ,C10 H16 N2 O8和CaCl2 )对水热产物形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硫氢化物—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镁的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考察了采用硫氢化物-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镁过程中硫氢化物分解工艺参数(加热速率,MgCl2初始浓度及添加剂)对水热产物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速率越快或MgCl2初始浓度越低,形成的氢氧化镁颗粒越小,越容易水热改性,形成形貌规则,分散性好的氢氧化镁颗粒,添加少量乙醇(CH3CH2OH)有利于制备粒径较大且分散性较好的氢氧化镁水热产物,其它添加剂(CH4N4O,C10H16N2O8和CaCl2)对水热产物形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臭氧水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方敏  沈月新  方竞  王鸿 《食品科学》2002,23(9):39-43
将臭氧气体直接通到水溶液中制得臭氧水,其中臭氧水浓度用紫外吸收法(经碘量滴定法校正)测定。运用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水质、水温、pH值对臭氧水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用醋酸、柠檬酸等作添加剂来稳定水中的臭氧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验结果表明:水质、温度、pH值是影响臭氧水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水质好,臭氧水就稳定,在双蒸水中,臭氧分解很慢;降低溶液的温度,可以增加臭氧水的稳定性;碱性溶液中,臭氧分解相当快,而在酸性溶液中分解反应明显减慢,稳定性大大改善,但酸性过强同样会加速臭氧的分解,使臭氧水的稳定性降低。少量的醋酸、柠檬酸可以大大提高臭氧水的稳定性,就效果而言,醋酸优于柠檬酸。氯化钠几乎未能增强臭氧水的稳定性,添加量大反而会加速臭氧水的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