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选用分散染料C.I.分散红74对聚乳酸纤维针织面料进行染色,研究了2种染色助剂对聚乳酸纤维针织面料染色热力学参数的影响。聚乳酸纤维针织面料对分散染料的吸附符合Nernst吸附。做出了聚乳酸纤维吸附等温线,计算出染色亲和力、染色热、染色熵。研究结果表明,C.I.分散红74在高温下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亲和力都比低温下要高。  相似文献   

2.
从国外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看国产染料(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圻 《印染》1997,23(2):35-37
5 多组分复配型分散染料目前,国外许多著名的染料公司利用多组分复配原理,推出一批多组分分散染料,用于涤纶超细纤维染色。以提高染料的染色饱和值、提升力和染色牢度。英国Zeneca公司(其染料部已与BASF公司合并)原来推荐涤纶超细纤维浅色三原色采用低温型分散染料。即:C.I.分散黄54(分散黄SE-3GE),C.I.分散红60(分散红3B,FB)及C.I.分散蓝56(分散蓝2BLN,E-4R)。这些染  相似文献   

3.
选用偶氮染料C.I.分散红74对聚乳酸针织面料进行染色,研究了三种染色助剂对针织聚乳酸纤维面料染色热力学参数的影响.聚乳酸纤维针织面料对分散染料的吸附符合Nernst吸附.作出了针织聚乳酸纤维吸附等温线,确定了聚乳酸纤维的有效吸附体积Var,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计算出染色亲和力、染色热、染色熵.研究结果表明,用C.I.分散红74在高温下染聚乳酸纤维的染色亲和力都比低温下要高.  相似文献   

4.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纤维熔点低、耐热性差,不宜进行高温染色。文章采用低温载体染色法对PBS纤维进行染色,选择三种中低温型分散染料,研究了染色工艺对PBS纤维上染率及染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载体染色法适用于PBS纤维的分散染料染色,载体丁二酸二乙酯对PBS纤维具有较好的增塑作用,有利于PBS纤维在较低温度下上染。当载体质量浓度1.2 g/L,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60 min,p H4~5,浴比1︰50时,所选的三种分散染料对PBS纤维均具有较高的上染率,较深的透染性,且染色后PBS纤维的耐皂洗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  相似文献   

5.
在分散深蓝HGL200对聚乳酸(PLA)纤维染色动力学及热力学的研究基础上,讨论染色促进剂的添加对PLA纤维染色动力学及热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00℃染色条件下向染浴中加入染色促进剂后,染料在PLA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上升,上染速率也明显增大;加入染色促进剂后,分散深蓝HGL200在PLA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类型由Nerst转为趋于Langmuir和Nerst复合型吸附等温线.染色促进剂的加入使染料的Nerst分配系数明显提高,纤维对染料的吸附饱和值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选用偶氮染料C.I.分散红74对聚乳酸(PLA)针织面料进行染色,研究了3种染色助剂对其染色热力学参数的影响(助剂不改变分散染料在PLA针织面料中的分配机理,属于Nemst定律分配型).作出了吸附等温线,确定了聚乳酸纤维的吸附有效体积Var。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染色亲和力、染色热、染色熵.研究表明,用C.I.分散红74在高温下染色聚乳酸纤维的亲和力都比低温下高.  相似文献   

7.
汪媛 《针织工业》2021,(2):52-55
分散染料微胶囊化染色废水可循环利用,染后织物不需要水洗,节约生产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为探索分散染料微胶囊化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文中采用商品染料C.I.分散红167、纯染料167和微胶囊化分散红167,通过染料在纤维上的半染时间,根据希尔公式得出的经验值推导出各染料在涤纶上的染色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染料微胶囊化并不对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行为带来很大的影响,其扩散系数不会发生数量级的变化;对分散染料进行微胶囊化,使染料的半染时间延长,这可能与微胶囊的缓释作用有关;对分散染料进行微胶囊化,并不造成分散染料在性能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_2介质染色的分散染料拼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散染料三原色(C.I.分散橙30,C.I.分散蓝79和C.I.分散红167)在超临界CO2流体介质中对涤纶染色的拼色性能。结果表明,三只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中的上染速率与水浴染色基本一致,提升力与水浴染色相似,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超临界CO2的拼色染色中,该三原色染料对纤维的上染量略小于各染料单独染色时的上染量,染料之间会相互影响,在Kubelka-Munk单常数理论方程中引入纠正因数,可以减小理论K/S值和实测K/S值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分散染料在超细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研究纯涤纶超细纤维织物使用文献推荐的中深色三原色C.I.分散黄30、蓝79、红153和浅色三原色C.I.分散黄54、蓝56、红60,在弱碱性和弱酸性条件下染色的色调和主吸收波长的变化,以及超细化引起的浅色效应表明,蒽醌类的红60、蓝56的耐碱性好,且弱碱性染色时因超细化引起的浅色效应也不明显,可推荐为超细织物的弱碱性染色用染料.纤维单纤纤度与染料上染量关系的经验公式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也就是说纤维因超细化而引起的表观色浅程度会因具体的染色条件而有所不同,在解决超细织物色浅的问题上,染料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疏水性纤维染色过程中分散染料吸尽率低及染色助剂消耗大的问题,采用溶剂法对分散染料进行转晶,获得更易分散吸附上染的分散染料晶体,以提高染色效率。分别采用N, N?二甲基甲酰胺和苯对C.I. 分散红73 染料进行转晶,得到不同于原染料晶型的2 种晶型染料,分别是晶型I和晶型II。采用聚合物分散剂对这2种晶型染料进行研磨分散,将得到的不同种晶型染料分散液对超细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分散染料的晶型对染料研磨效率、染料分散液稳定性以及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未转晶的染料做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晶型染料研磨分散到相同粒径大小时,晶型I 染料的研磨效率最高,且此种晶型染料分散液的离心稳定性最好,染色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The preparation of polypropylene/clay nanocomposite fibers is interesting from the point of dyeabili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kinetics and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polypropylene/nanoclay dyeing with three disperse dyes as common dyestuffs for non-polar polymer (C.I. Disperse Blue 60, C.I. Disperse Red 324, and C.I. Disperse Yellow 211). Th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of dyeing ar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sorption isotherm, standard affinity, enthalpy and entropy changes,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as well as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diffusion. The sorption of disperse dye on polypropylene/nanoclay composite shows the linear isotherm. The value of dyeing rate constant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dye molecules increases with the dyeing temperature. The standard affinity of Disperse Red 324 to polypropylene/nanoclay fiber is higher than the two other dyes due its higher partially polarity.  相似文献   

12.
涤纶传统水浴染色存在高耗水、高排放和高污染的技术难题,以高沸点、非极性的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为染色介质可以实现分散染料在低压条件下对涤纶织物染色。为了研究该体系中发色母体对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文章分别以邻氰基对硝基苯胺、3-氨基-5-硝基苯并异噻唑为重氮组分,N-氰乙基-N-乙酰氧乙基苯胺为偶合组分,合成了分散染料D-1(偶氮结构)和D-2(杂环结构)。选用D-1、D-2和C.I.分散红177在低压无水染色体系中对涤纶织物染色,探究了发色母体及促染剂与染料在染色介质中的溶解度、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无促染剂时,以邻氰基对硝基苯胺为重氮组分的D-1的溶解度最低为0.081 g/L,上染率最高为95%;随着促染剂质量分数的增加,D-1的溶解度及上染率变化较小,而D-2和C.I.分散红177的溶解度明显降低,上染率提高15%;发色母体对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无显著影响,且均可达到4级或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分散红60在超临界CO_2染色中的动力学及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研制的生产型超临界流体染色样机中,对分散红60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过程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料在涤纶中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根据Arrhenius方程求得分散红60在超临界流体中染色涤纶的扩散活化能为22.22 kJ/mol,远小于在水介质中染色的扩散活化能163.84 kJ/mol。通过对分散红60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过程中的某些热力学参数研究表明,染料在超临界流体的上染量与染料用量成线性关系,上染过程是染料在纤维和流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分配系数和染色亲和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染色热和染色熵均为负值,二者分别为-23.63 kJ/mol和-26.09 J/(mol·K)。  相似文献   

14.
微胶囊化分散染料的拼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适于拼染的微胶囊化分散染料的筛选问题,选用C.I.分散红73、C.I.分散黄211、C.I.分散蓝183进行微胶囊化。通过改变微胶囊化的芯壁比控制分散染料缓释速率,考察微胶囊化分散染料在实施无助剂高温高压染色时的相关染色性能,如上染曲线、初染率、匀染性及提升力等。结果显示:微胶囊化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随芯壁比的变化而变化;将筛选出的微胶囊化分散染料组合应用于拼染黑色,匀染性、干湿摩擦牢度及水洗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为主要研究对象,用2种典型结构的分散染料——分散红玉SE-GFL(偶氮型)和分散蓝2BLN(蒽醌型)对其进行染色,研究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分散染料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分散染料上染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的吸附等温线与分散染料上染普通聚酯纤维一样,都符合Nernst分配型;与普通聚酯纤维分散染料染色相比,分散染料在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上的染色速率常数大大增加,半染时间缩短,扩散系数增大,染色亲和力增加,染色热和染色熵降低。  相似文献   

16.
吴绍明  占敏华  陈洋 《印染》2020,(4):22-26
为了改善PLA-PHBV纤维与天丝、棉纤维混纺织物染色过程中强力损失过大的问题,采用中温型分散染料、高温无(低)碱活性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漂白工艺、分散染料染色工艺、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皂洗工艺等对织物强力、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优化的前处理漂白工艺为:双氧水5 g/L,氧漂稳定剂one 2 g/L,碳酸氢钠0.2 g/L,60处理30 min,浴比l:20。分散染料染色工艺为:ACE-蓝分散染料‰,匀染剂1.0 g/L,醋酸0.5 g/L,90℃保温染色30 min,浴比1:20。活性染料染色工艺为:SG蓝活性染料1‰,元明粉60g/L,碳酸氢钠5g/L,浴比1:20,80℃保温染色时间30 min。皂洗工艺为:2033A皂洗剂1g/L,螯合分散剂1g/L,浴比1:20,65℃皂洗10 min。经过上述工艺整理的PLA-PHBV/天丝/棉织物强力损伤较小,KZS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刘越  莫林祥  陈丰 《纺织学报》2019,40(12):63-67
针对涤纶纺织品染色用黑色分散染料拼混各组分配伍性能差,染料提升力低等问题,对筛选的1组中温型拼色分散染料组分的配伍性能及其染色性能进行实验,并对染色样品进行剥色处理以及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中温型单偶氮类分散染料分散紫SE-E、分散橙SE-G以及分散蓝SE-F进行黑色分散染料拼混,三者拼混比例为0.50∶1.85∶0.65时,可获得比商品液黑分散染料更低的明度值和优良的提升力,实现涤纶纺织品深黑色染色效果;染色样品上各染料组分浓度比值与拼混比例基本吻合,表明拼混黑色分散染料组分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分散染料的免水洗染色,以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IBA)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在C.I.分散紫93染料颗粒表面聚合成P(MMA-co-BA)壳层制备纳米包覆分散染料。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核壳比对包覆过程的影响,得到较佳反应工艺条件为:温度70 ℃,时间3 h,引发剂对单体质量分数3%。研究表明:纳米包覆分散染料的Zeta电位为-61.1 mV,染料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将其应用于涤纶及涤/棉织物的免水洗染色,在不明显影响手感、色深度和匀染性的同时,织物的各项色牢度较未经水洗的传统热熔染色工艺可提高1~2级,断裂强力提高约10%,且皂洗残液的化学需氧量降低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涤纶织物的分散染料碱性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开发的耐碱性分散染料,分散橙BROB、分散红900、分散红902及分散蓝825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这类染料具有优异的耐强碱稳定性,在pH值12的NaOH体系中,染色性能稳定,K/S值和色光无明显变化;染料的上染率和提升力高,染色牢度优异,适合于涤纶碱性浴染色,为涤纶织物以及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与染色同浴的短流程工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翁毅  付科杰 《纺织学报》2012,33(4):69-73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采用17种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纱线染色。结果表明,分散红玉R167、分散橙O30、分散蓝284可作为聚乳酸染色中的三原色染料。分析17种染料结构发现,单偶氮且具有醋酸酯基的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有较高的上染率。对染色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当pH=4~5,温度11O℃,保温时间30~40 min染色条件下,聚乳酸纱线能获得高质量的染色效果,还原清洗条件中净洗剂FB的加入能提高染色纱线的耐汗渍色牢度及耐洗色牢度1~1.5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