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传统方法在单输入单输出Hammerstein模型的辨识上存在辨识精度低、辨识效果差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蜣螂优化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r,DBO)的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为了克服该算法在局部开发和全局探索上能力不平衡,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引入改进的正弦余弦优化算法(Sine Cosine Algorithm with Self-learning strategy and Lévy, SCASL)用于平衡局部和全局搜索阶段,提高算法辨识精度,同时引入莱维飞行(Lévy flight)策略,帮助DBO算法在迭代后期跳出局部最优。通过数值仿真,对蜣螂优化算法和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辨识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辨识速度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辨识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标准蜣螂优化算法(DBO)存在的全局探索能力欠缺、收敛精度低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 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策略的改进蜣螂优化算法(MSDBO). 首先, 引入社会学习策略引导推球蜣螂进行位置更新, 提高了算法全局探索能力, 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 其次, 提出一种方向跟随策略, 建立起小偷蜣螂与推球蜣螂个体间的交互, 提高了寻优精度; 最后, 引入环境感知概率, 引导小偷蜣螂合理采用方向跟随策略, 兼顾了性能与时间消耗. 在12个基准测试函数上进行求解分析, 并与其他优化算法进行对比, 证明了MSDBO的寻优性能明显优于对比算法, 在压力容器设计优化问题上的结果验证了MSDBO求解实际工程约束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机微粒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燕  汪镭  吴启迪 《计算机工程》2006,32(16):9-10,1
微粒群优化算法是继蚁群算法之后又一种新的基于群体智能的启发式全局优化算法,其概念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目前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但在求解高维多峰函数寻优问题时,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该文结合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粒群优化算法——随机微粒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运行初期具有更强的探索能力,可以避免群体过早陷入局部极值点。基于典型高维复杂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基本微粒群优化算法相比,该混合算法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蚁狮优化算法较易陷入局部最优停滞、收敛精度低以及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将莱维飞行机制和黄金正弦算法融合到蚁狮优化算法中,提出了融合莱维飞行与黄金正弦的蚁狮优化算法(LGSALO)。该算法利用 Levy 飞行的变异机制对寻优过程中位置更新方式进行变异操作,可以改善种群多样性,使得算法跳出局部最优,提高全局寻优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算法的过早收敛;同时引入黄金正弦算法改进精英蚁狮的寻优方式,协调算法的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能力。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的寻优性能良好,开发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针对黑猩猩优化算法(ChOA)寻优存在全局搜索能力弱、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提出一种融合折射学习和改进天牛须搜索的黑猩猩优化算法(BCRChOA)。首先,借鉴天牛须算法搜索能力强和Levy飞行机制搜索方向和步长的不确定性的特点,将Levy飞行改进的天牛须搜索算法对ChOA进行搜索优化,提高ChOA的全局搜索能力;其次,在“攻击者”个体位置更新阶段引入云自适应动态权值,以协调算法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最后,采用基于折射定律的反向学习策略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实验选取10个基准测试函数、部分CEC2014测试函数以及工程优化案例,将BCRChOA与最新的元启发式算法及其改进算法进行跨文献对比,结果表明BCRChOA在寻优能力和鲁棒性上均显著优于原始算法和对比文献。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自组织临界优化的元启发式灰狼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型元启发式算法灰狼优化(GWO)算法在寻优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这一问题,提升该算法获取全局最优解的能力。介绍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建模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的优点,提出了改进的极值优化(IEO)算法,将IEO融入到GWO模型中,构建基于自组织临界(SOC)优化的改进GWO算法(IEO-GWO)。通过与传统优化算法对于23个基准测试函数在寻优性能上的综合比较,验证了IEO-GWO模型在获取全局最优解性能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元化智能个体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的超启发式智能优化算法—–多元优化算法.多元优化算法通过交替的全局、局部搜索迭代对解空间搜索以逐渐逼近全局最优解.搜索个体按照分工不同可以分为全局搜索个体(全局元)和局部搜索个体(局部元).全局元负责对整个解空间进行全局搜索以快速找到较优潜在解区域,局部搜索元负责对各个潜在解区域进行局部搜索以提高解的质量.该算法具有两个特点:分工明确的搜索策略不需要考虑均衡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能够保证局部搜索能力的同时加强全局搜索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全局、局部交替搜索保证了算法对全局最优解的渐近性.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渐近性并且基于复杂多模态测试函数比较了几个优秀的进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多元优化算法在渐近性方面优于其他几个比较的算法.  相似文献   

8.
何庆  林杰  徐航 《控制与决策》2021,36(7):1558-1568
由于位置更新公式存在局部开发能力较强而全局探索能力较弱的缺陷,导致蝗虫优化算法(GOA)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早熟收敛,对此,提出一种混合柯西变异和均匀分布的蝗虫优化算法(HCUGOA).受柯西算子和粒子群算法的启发,提出具有分段思想的位置更新方式以增加种群多样性,增强全局探索能力;将柯西变异算子与反向学习策略相融合,对最优位置即目标值进行变异更新,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平衡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将均匀分布函数引入非线性控制参数c,构建新的随机调整策略.通过对12个基准函数和CEC2014函数进行仿真实验以及Wilcoxon秩和检验的方法来评估改进算法的寻优能力,实验结果表明,HCUGOA算法在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等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针对蝗虫优化算法(GOA)全局寻优能力不足,易陷入局部最优、寻优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融合正弦余弦和变异选择的蝗虫优化算法(SC-MGOA).首先,在位置更新处根据转换概率选择不同的位置更新方式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同时弥补GOA算法全局搜索能力不足的缺陷;其次,为更好的协调算法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对引入的正弦余弦机制进行改进;最后,在一定概率下针对最优解进行变异,并利用贪婪法则择优保留,使算法能够跳出局部最优,提高算法的收敛精度.选取10个测试函数进行3组测试,结果表明了不同改进策略的有效性,还证明了SC-MGOA算法相对于其他比较算法在寻优精度、寻优速度和鲁棒性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的元启发式群智能算法——花朵授粉算法(flower pollinate algorithm ,FPA)和一种新型的差分进化变异策略——定向变异(targeted mutation,TM)策略。针对FPA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寻优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异策略的改进型花朵授粉算法——MFPA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TM策略,并应用到FPA的局部搜索过程中,以增强算法的局部开发能力;同时在FPA的全局搜索过程中引入均匀变异算子,以增强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最后通过4个标准的测试函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MFPA算法的寻优能力明显优于原始的花朵授粉算法、粒子群算法以及蝙蝠算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中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最优与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根据起点到终点距离和地图参数构建全局优选区域,提高该区域内初始信息素浓度,避免算法初期盲目搜素;利用局部分块优化策略分别对各个子区域进行寻优并更新区域内最优路径信息素,增强局部搜索能力,加快收敛速度;对全局路径进行寻优,更新全局最优路径信息素。在信息素更新公式中引入信息素增强因子,加强最优路径信息素含量,应用反向学习优化信息素,改进状态选择概率,提高算法寻优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明显提高了收敛速度,同时寻优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骨干粒子群优化BBPSO算法的易早熟、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冯诺依曼拓扑结构的改进骨干粒子群优化VBBPSO算法。新算法提出"兼顾落后粒子"概念,通过应用冯诺依曼拓扑结构构造邻域,用邻域最优解取代全局最优解,引入中心项调节系数,在邻域范围内调整BBPSO算法的进化中心项与离散控制项,提高了算法全局探索能力与局部开发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较几种经典的BBPSO算法,VBBPSO算法的综合性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平衡算法的全局探测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交叉与变异的中心引力优化算法用于求解约束优化问题。该算法首先利用佳点集方法构造初始种群以保证粒子的多样性。以一定概率随机选择粒子与当前最优粒子进行算术交叉操作,引导粒子向全局最优解靠拢。对当前最优粒子进行多样性变异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标准测试函数和工程优化应用问题的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有效求解不同的约束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的全局-局部最优最小值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克服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在全局-局部最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全局-局部最优最小值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把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分别通过结合全局和局部最优最小值来进行改写,速度更新公式也做了相应的简化.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质量上都优于基于LDIW策略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和全局-局部最优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15.
邵洪涛  秦亮曦  何莹 《微机发展》2012,(8):30-33,38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早熟收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变异算子的非线性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首先采用非线性递减策略对惯性权重进行调整,平衡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当出现早熟收敛时,再引入变异算子,对群体粒子的最优解做随机扰动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用三种经典测试函数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比,能够摆脱局部最优,得到全局最优解,同时具有较高的收敛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早熟收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变异算子的非线性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首先采用非线性递减策略对惯性权重进行调整,平衡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当出现早熟收敛时,再引入变异算子,对群体粒子的最优解做随机扰动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极值的能力.用三种经典测试函数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比,能够摆脱局部最优,得到全局最优解,同时具有较高的收敛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7.
黏菌优化算法(SMA)和算术优化算法(AOA)是最近提出的新型元启发式优化算法.SMA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探索能力,但迭代后期振荡作用较弱,易陷入局部最优,且收缩机制不强,导致收敛速度慢.AOA算法利用乘除算子进行位置更新,随机性强,具有较好的避免早熟收敛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将两种算法结合并利用随机反向学习策略提高收敛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原始的白鲸算法(beluga whale optimization, BWO)在某些情况下,中后期的探索和开发能力不足、多样性和求解精度降低、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反向学习和水波算法改进的白鲸优化算法(TWBWO),进一步提高白鲸算法的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增强全局搜索和跳出局部最优能力。结合混沌映射和反向学习策略提高种群的质量和多样性,加快收敛速度。引入水波算法(water wave optimization, WWO)的折射操作,避免寻优时轻易陷入局部最优,提高计算精度。实验结果表明,TWBWO算法较之原始算法和其他经典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以及稳定性方面更为优秀,性能和寻优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本蝴蝶优化算法中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最优值、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全局优化的蝴蝶算法,引入limit阈值来限定蝴蝶优化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次数,从而改变算法易陷入早熟的问题,结合单纯形策略优化迭代后期位置较差的蝴蝶使种群能够较快地找到全局最优解;将正弦余弦算法作为局部算子融入BOA中,改善迭代后期种群多样性下降的缺陷,加快算法跳出局部最优。在仿真模拟实验中与多个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寻优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0.
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是在干扰环境下寻找出发点到目的地之间最优路径的组合优化问题。针对传统群智能算法在求解该问题时存在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飞蛾扑火优化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优化求解。改进算法通过引入飞行方向动态调整策略和位置交叉策略,在动态调整飞蛾飞行方向的同时不断产生新个体,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通过自适应调整火焰的数量,在算法全局探索阶段增强了种群多样性,避免了早熟收敛。将自适应飞蛾扑火优化算法与其他群智能算法用于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飞蛾扑火优化算法在所有算法中代价值最小,收敛速度最快,说明该算法在三维路径规划问题中具有更好的求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