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运用水文统计的方法对河龙区间的5条典型支流三川河、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延河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资料序列进行了独立同分布检验.通过离差平方和的计算,确定一个分割点,使分割前后的2个样本序列不同分布,由此确定水土保持效益生效前后的分界年:三川河为1970年、皇甫川为1974年、无定河为1970年、窟野河为1979年,延河尚需通过统计其他指标来确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分析窟野河(陕西段)主流与其支流水质、主流与附近地下水水质,探讨了窟野河(陕西段)沿途排污问题和河水水质变化的原因。认为窟野河(陕西段)河水水质变化与支流水汇入、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有关,而沿途各种污水的汇入是窟野河河水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3,(10):20-22
黄河支流众多,系统开展规划工作的支流较少,支流的治理开发需要在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根据黄河主要支流的自然特点和流域治理开发要求,对支流进行了初步分类。对湟水、洮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伊洛河、沁河、大汶河等重要支流提出了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指导性意见及主要治理措施,对其他支流提出了分类治理开发与保护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河干流梯级开发构架与泥沙控制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实测资料分析表明,黄河流域主要的产沙区间为河口镇至潼关区间,黄河支流按入黄沙量大小排序为渭河、无定河、窟野河、北洛河、祖厉河、皇甫川、延河、清涧河、洮河、汾河等。对黄河干流36个梯级开发工程、13条主要来沙支流224座水库研究表明,干流龙羊峡、刘家峡、大柳树、碛口、古贤、三门峡、小浪底等七大骨干工程的总库容为944.97亿m3,总有效库容为472.26亿m3,拦沙库容为466.65亿m3,分别占36个梯级水库拦沙总库容的91%9、3%、90%。小浪底水库虽然具有巨大的拦沙库容,但是其上游水库或者未建、或者淤满、或者位于来沙区上游,因此其拦沙压力巨大,剩余拦沙年限仅10余年。小浪底水库淤满后,黄河泥沙将失去控制,会对黄河下游防洪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黄河主要支流的特征。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提出了对黄河治理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洮河、湟水、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汶河等11条主要支流的治理开发意见。  相似文献   

6.
一、陕北渔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1.渔业发展现状延安和榆林两市现有总养殖面积205075亩,年生产水产品11043t吨,比2002年养殖面积增加7945亩,年水产品产量增长近1倍。除此之外,区内还有无定河、榆溪河、窟野河、秃尾河、芦河、延河等流域近38万亩的盐碱荒滩地资源,渔业发展潜力巨大。渔业的养殖品种由原来以家鱼为主,发展到现在的匙吻鲟、史氏鲟、虹鳟、金鳟、中华绒鳌蟹、南美白对虾、丁鱥鱼、大鲵、框鲤、长丰鲢等19个品种;养殖模式由原来传统养鱼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淤地坝建设的黄河中游泥沙粒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冉大川  郭宝群  马勇 《人民黄河》2005,27(11):28-30
以黄河中游河口镇一龙门区间及四条典型支流——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和三川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实施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措施前后泥沙粒径的变化,认为: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河龙区间粗泥沙占比(粗泥沙量占年输沙量的比例)、淤地坝减沙量和拦减粗泥沙量均呈下降趋势,淤地坝拦减粗泥沙量的时效性较为明显;②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皇甫川、无定河、三川河流域泥沙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均有细化的趋势;③黄河中游绝大部分流域泥沙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同时变小,泥沙明显变细;④淤地坝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不仅具有减沙作用,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拦粗排细”作用。鉴于此。减少黄河粗泥沙的重点支流应首选窟野河和皇甫川。  相似文献   

8.
王窑水库位于延河支流杏子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积820km~2,1970年动工兴建并运行至今,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养鱼、给延安市供水等多功能用途的大型水库。1971年以来,长庆油田指挥部在水库水源保护区内,推挖井场,打井采油,违章建筑工程,致使植被破坏,库内泥沙淤积,水质污染严重,当地群众多年的水土保持治  相似文献   

9.
神木县窟野河橡胶坝工程位于窟野河神木县城区,由四座充气式橡胶坝组成,自2009年建成以来,运行正常。本文总结了该工程控制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的经验,为以后充气橡胶坝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地表土壤的粒径和重矿物成分有一定的地区分布规律。在暴雨之后,洪水挟带大量地表冲刷物质进入河道。一部分泥沙淤积在沿河滩地上。在考证黄河1843年历史洪水时,就是利用该年洪水泥沙淤积物的颗粒组成、重矿物成分等特性,结合黄河中游暴雨洪水的发生规律论证了该年洪水是来源于陕北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一带及泾河马连河、洛河  相似文献   

11.
以典型干旱河流窟野河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社会等各行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预测、水资源可利用量等内容研究,进行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通过构建流域多水源联合调配模型,探究流域合理的多水源联合调配策略.结果显示:2030年,在没有外流域调水的情况下,窟野河流域各业需水量为41600万m3,各部门配置水量33235万m3,流域缺...  相似文献   

12.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Ⅰ副区的子长县,2002年7月4日凌晨3时15分至9时、18时至5日8时,连续遭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过程降雨量317.3mm,一日降雨量273.7mm;境内秀延河(清涧河主支)实测最大洪峰流量4670m3/s,相当于子长县城保证流量的2倍。县自来水公司两个净水厂全部被淹,设备管网被水毁,水源引水渠被冲跨;县城21处长1400多m河堤被冲垮;冲毁  相似文献   

13.
河口镇-龙门区间主要支流水沙突变年代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Pettitt检定法,把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以及初步消除降水影响的径流系数和产沙系数作为指标,以年和汛期为尺度,综合判定了黄河河口镇一龙门区间各主要支流的水沙突变点.结果表明:①采用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等资料,通过Pettitt检定的方法可以初步找出河龙区间主要支流水沙突变点,采用消除降水影响后的径流系数和产沙系数来综合判断突变点更符合各支流治理的实际情况;②河龙区间各主要支流水沙突变点出现时间不尽相同,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有12条、7条和1条发生突变,仅清涧河流域未发生突变,最早发生突变的是延河流域,其次是无定河流域,突变点出现最晚的是窟野河流域.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榆林地区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流域1966-2010年降水变化特征及集中期,利用IDW空间插值法研究降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其突变和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榆林地区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流域降水量总体稳定在400 mm左右,略有下降,降水多集中于7月中旬,不同时段降水量均为自上游至下游递增。研究时段内,年降水未发生突变,这为当地水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黄河中游河口镇到龙门区间(以下简称区间)重要控制站头道拐、吴堡、龙门等水文站及支流无定河、窟野河等支流的水沙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区间是黄河洪水主要来源区之一,是黄河多沙粗沙主要来源区.区间水少沙多,来水来沙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来沙量这一特性更突出,甚至全年来沙量主要集中在几场洪水之中.区间支...  相似文献   

16.
志丹县长尾河小流域为延河的二级支流,按照延河综合治理规划,实施长尾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十分必要和重要。通过实地调查长尾河小流域概况及存在问题,根据小流域自然现状、水土流失特点和污染状况,提出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生态自然修复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重点,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达到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窟野河产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料审查和洪水调查入手,对窟野河水沙特性以及相应降水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认为:窟野河温家川站实测最大含沙量1 700 kg/m3、5站次发生1 600 kg/m3以上高含沙量窟野河神木-温家川区间最大年输沙模数10.0万t/km2,与窟野河水文特性密切相关,符合该河流特性;实测1 700 kg/m3含沙量的"19580710"洪水区别于一般高含沙洪水,有它自身的特点,其在神木-温家川区间传播时间明显比类似洪水时间长,沙峰超前洪峰,水面比降变化反常,是在"浆河"的特殊水情条件下发生的;神木-温家川区间出现10.0万t/km2的年最大输沙模数的雨、水、沙是相应的,主要是降水量大、洪水多和有利的产沙自然条件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期,在黄河中游今洛河、泾河、渭河上中游地区及无定河、窟野河沿岸地带驻军屯垦。驻军多达四十万,屯垦土地面积不下十数万顷,使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增加,河道淤积严重,决溢灾害日益增多。文章利用较多的史料分析认为,北宋时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面积土地垦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黄河下游的河患。  相似文献   

19.
窟野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水文实测资料和水质监测资料,对窟野河流域降水、径流、泥沙、蒸发、冰情、水质等水文水质因子进行了分析,给出其年内、年际、地域方面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水文水质数据的统计、计算、分析,对窟野河流域水文特性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结合窟野河流域降水、洪水及泥沙数据,研究暴雨洪水泥沙特征,结果表明:窟野河流域年降水量呈递减趋势,且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年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流域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9月产沙量占全年96%以上;窟野河泥沙空间分配不均且来源不同,王道恒塔站以上区域主要来自于汛期洪水冲刷且多为粗砂,神木站洪水含沙量峰值略迟于洪水洪峰,温家川站洪水过程与含沙量变化过程相关性较差,含沙量峰值出现时间明显早于洪峰出现时间;窟野河流域来沙量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