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基于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风电场监测系统电磁兼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电场电磁环境恶劣,其监测系统实时性强,监测数据多,受电磁干扰影响大。针对并网型风电场监测系统的实际运行,介绍了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的监测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影响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各种电磁干扰及其危害。通过对防雷措施、数据采集装置、CAN总线数据传输的电磁兼容、机壳设计以及风电场特殊接地等部分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改善监测系统和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敖华  陈渊睿 《低压电器》2010,(18):18-22
鉴于风电场站点间距离较远,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风电场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对风电场各项电能指标及风速、风向进行监测,并通过CAN总线上传至上位机进行分析、处理及显示,实现了网络化集中管理。重点介绍了站点监测装置的设计,监测装置采用DSP+MCU的双CPU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算法复杂和实时性的矛盾,且设计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风电场电磁环境恶劣,其监测系统实时性强,监测数据多,受电磁干扰影响大。针对并网型风电场监测系统的实际运行,介绍了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的监测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影响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各种电磁干扰及其危害。通过对防雷措施、数据采集装置、CAN总线数据传输的电磁兼容、机壳设计以及风电场特殊接地等部分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改善监测系统和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装置多、大量的智能单元装置需要通过网络相互通信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高可靠性、高实时性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CAN总线通信网络.给出了间隔层、站控层网络通讯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流程图.该设计可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一个快速、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5.
基于CAN总线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装置多、大量的智能单元装置需要通过网络相互通信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高可靠性、高实时性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CAN总线通信网络。 给出了间隔层、站控层网络通讯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流程图。该设计可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一个快速、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集成化设备的技术要求,基于Power PC处理器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高压开关整合型监测装置。装置将功能分立的机构监测IED、测量IED、避雷器监测IED和监测主IED进行功能整合,完成间隔内高压开关的状态监测、就地诊断功能。试验及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装置性能满足精度要求且有效减少了间隔监测装置的数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CAN总线在交流电机软起动系统中的应用。采用CAN总线在软起动装置和工控机间传输控制信号和软起动数据,实现了对交流电机软起动过程的控制和监测。介绍了CAN节点硬件电路和相应软件设计,并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应用层通讯协议。  相似文献   

8.
网络通讯的解决方案采用了CAN总线和12C总线网络,两级网络通过防误控制器进行信息交换,控制器与主机通过CAN总线相连,并通过12C总线网络对间隔内的防误锁具进行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一套开关柜在线监测系统,重点介绍此系统中通讯单元的设计。通讯作为沟通设备层开关柜在线监测装置(下位机)和管理主机(上位机)的桥梁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达到有效进行分布式监测的目的并且综合考虑装置成本、实现难易程度、开发周期等因素,提出采用485总线和CAN总线相结合的双总线的通讯方案,CAN总线完成故障数据的主动上传从而保证其实时性,而RS-485总线负责传送上位机请求数据,保证了通讯的高效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正提出基于有效字长傅里叶变换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无缝采样能力检验方法。通过设置200 ms和3 s时间间隔内周期信号波形并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与标准规定的基本测量时间间隔10周波和基本记录周期3 s的标准信号傅里叶变换结果比较,以检验监测装置是否具备无缝采样能力。监测装置具备无缝采样能力是保证监测数据正确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基于所提方法开发了无缝采样能力检测算法软件,对监测装置无缝采样能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检验方法具有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智能变电站开关柜综合状态监测IED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代电力开关柜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并符合变电站IEC61850标准的应用于变电站间了一种隔层的新型开关柜综合状态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ED)。该IED采用ARM+DSP双CPU架构为硬件核心,以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和C语言为软件开发平台,嵌入符合IEC61850标准的IED性能描述文件(ICD),解析IRIG-B码进行同步对时,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和RS485/RFID/CAN总线实现与开关柜在线监测装置(过程层)的数据传输,按照IEC61850标准规约用光纤与综合应用服务器(站控层)进行通信。此外,还完成了开关柜综合状态监测系统结构设计、IED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平台的构建以及IEC61850的信息建模。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开关柜综合状态监测系统能够远程对所有开关柜状态进行综合采集、分析、传输与监测,并将这些功能融合到一体化住处平台诊断中。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在线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ED)通过IEC 61850标准通信方式采集并上传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到综合应用服务器等站控层装置,是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功能测试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文中通过分析在线监测IED的功能,设计其功能测试用例,通过自动化测试脚本以及测试引擎,代替手动测试,提高测试效率。通过研制的在线监测IED自动化测试系统,以油中溶解气体监测数据上传功能为例,进行了自动化测试实验,并给出了测试流程及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需求及国家电网公司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集成化设备的技术要求,文中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高压开关/GIS功能整合型监测装置。根据功能特点将分立的机构监测IED、测量IED、监测主IED、避雷器监测IED功能进行整合,完成间隔内高压开关的状态监测、就地诊断、二次设备在线监测功能。试验及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的装置有效减少了间隔监测装置的数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智能模块化网络化设计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智能模块化及网络化设计思想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这一设计思想和方法,克服了原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设计中为满足复杂多变的现场需要冗余硬件设计可能造成的硬件浪费,以及为了完成一个系统性功能而大量增加总线通讯的负担。智能模块及其延伸出的智能模块化子系统因其相对功能及硬件的独立性,可以自由组态,满足不同规模及功能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需要,不仅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价比,而且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得到明显提升。智能模块化设计基于CAN网2.0B协议,对CAN网的特性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环境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ED)的信息模型是实现环境监测IEC 61850通信的核心。分析了变电站环境监测的功能和重要性,提出了状态监测IED的数据模型和通信服务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环境监测IED的信息模型,并运用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对模型进行配置,创建了基于XML Schema的SCL文件,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万晟 《低压电器》2009,(17):29-31
提出了一种CAN总线在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方案。采取系统抗干扰、各检测设备优先级分配的措施,保证各节点通信的正确性。给出了软硬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更好地掌握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提出,变电站各类一次设备运行信息均需要遵循IEC61850协议上传至信息一体化平台。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变电站高压开关柜中的智能电子设备(IED)。开关柜IED适应开关柜内各种不同的监测单元,符合IEC61850协议和智能开关柜的要求,便于监控中心远程处理数据。它把多种通信方式整合到一起,实现各个监测单元与IED之间的数据通信和控制。IED采用DSP+ARM双CPU结构,具有保护、测量、处理、通信等功能,功能集成度高,满足智能开关柜通信实时性和高速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智能变电站设计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oxidearrester,MOA)在线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electronicdevices,tED),对MOA的全电流、容性电流、阻性电流、雷击次数、温度和湿度等参数进行运算与初步诊断,与MOA在线监测终端共同实现MOA绝缘状态与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并按照要求将监测结果发送至主IED。该设计采用高级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微处理器(advanced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micro—processor,ARM)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相结合的结构实现快速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复杂事务管理;采用IEC61850协议作为智能变电站MOA在线监测IED与主IED、主IED与信息一体化平台之间的通信规约,保障不同厂家之间同类设备的互操作性;采用IRIG-B码实现设备之间的同步,提高了在线监测精确度。该设计在唐山虹桥变电站得到实际运行检验,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一种变电站绝缘子污秽泄漏电流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微机之间采用CAN总线通讯方式,实现了分布式实时监测,提高了监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