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述了制造业是中国的治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而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当前与未来重点的发展领域。分析了机器由机械本体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组成,而机械本体系统分别由动力源、传动部件和工作机构组成,明确指出直驱与近零传动是未来机器的发展方向。对比分析了交流异步电动机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优缺点,指出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是机械压力机的理想动力源。第三代锻压设备的交流伺服式机械压力机及其驱动与传动的三种典型方式分别为小型压机用丝杠-带轮式、中型压机用带轮-偏载丝杠-肘杆式、大中型压机则采用带轮-多级齿轮-曲柄滑块式。分析了国内外伺服压力机的产品现状,中大吨位的伺服压力机常采用多个交流伺服同步电动机共同驱动的方式。对交流伺服式机械压力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我国伺服压力机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依据实际锻冲工艺过程,指出锻压设备的滑块运动应具有低速锻冲的必要性,同时滑块又需要快速空程和快速回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在简介了常用锻压设备的传动方式后,分别分析了螺旋压力机、液压机、机械压力机和伺服压力机实现低速锻冲的途径,并指出其优缺点.重点对公称压力4000kN的机械压力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肘杆机构、串联四连杆机构和椭圆齿轮传动机构等实现低速锻冲方式时的位移和速度曲线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在分析了不同锻压设备的低速锻冲方式后,提出伺服压力机具有优良的低速锻冲特性,将成为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伺服压力机的普通式、静音冲裁式、高效拉深式、模内加热式等主要加工曲线模式,同时对伺服压力机生产效率高、成形精度好、模具寿命长、节能、噪声与振动低等方面的优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部分优点还与机械压力机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充分展示了伺服压力机具有诸多传统机械压力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预见今后伺服压力机必将逐渐取代传统机械压力机而成为锻压技术及装备发展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4.
伺服传动技术由于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在曲柄连杆压力机、螺旋压力机、普通液压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采用伺服传动技术成为压力机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热模锻压力机进行简单介绍,提出驱动电机技术是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关键技术之一。又对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舒勒的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产品。对热模锻压力机的四种驱动电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交流异步电机由于不能实现伺服控制,不适合应用于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变频调速电机在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上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关磁阻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目前已经在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上得到应用,其优良的伺服性能能够满足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交流伺服压力机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是目前成形装备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不但可以实现成形装备柔性化和智能化,还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节能环保.本文介绍了交流伺服传动的基本原理、交流伺服压力机发展现状并就其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发表了看法:大功率交流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交流伺服传动过程能量的回收;无飞轮压力机传动系统设计;重载高效精密螺旋传动技术;基于伺服压力机的成形工艺优化等.文章还就交流伺服压力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传统热模锻压力机的基础上阐述了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的优点。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的关键技术包括驱动电机、工作机构和传动方案等。在驱动电机方面,分析了交流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在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上应用的合理性。在工作机构方面,提出了将肘杆机构应用于热模锻压力机的新方法。在传动方案方面,对多电机驱动、多齿轮分散传动和多套传动机构同步方案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伺服式热模锻压力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交流伺服压力机代表着现代压力机的发展方向,其简单的传动机构、高精度高刚度的机身、柔性化的控制系统、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将在复杂成形加工、冲裁、拉深、压印、精冲等加工工艺范围体现出较大的优越性.本文介绍了伺服压力机的特点、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场合,并讨论了交流伺服压力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伺服压力机发展为背景,分析了伺服压力机发展对减速机构提出的新要求,根据传统伺服压力机上减速机构的不足,分析了伺服压力机新型减速机构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四种新型减速机构在伺服压力机中的结构形式,并对各自优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该四种减速机构在伺服压力机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各种电机调速与伺服控制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装备制造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传统机械式压力机在现代塑性成形生产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伺服压力机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对交流和开关磁阻电机调速与伺服系统在压力机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指出我国伺服电机的发展水平是制约伺服压力机发展的瓶颈,加大高性能、大功率、低成本伺服电机的研制对促进我国伺服压力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自行开发的多通道结构试验台的电液伺服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液压元件应用上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该伺服系统可实现双作动头的同步或异步协调加载,并通过使用伺服比例阀及不同变量泵组合,实现了对试验力的连续控制,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12.
借鉴电机驱动主从随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并根据液压系统的特殊性,对电液伺服遥操作主从机械人的力觉临场感进行分析。综合对称型双向伺服控制系统和力直接反馈型双向伺服控制系统的优点,以从端受力形成力反馈控制量的增益,位置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变化率形成力反馈控制量,提出改进的对称型控制算法,即力-位置综合型双向伺服控制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机电控制专业伺服系统实验教学的需要,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LM628为核心芯片的交流伺服实验装置.此实验装置以PC机加位置控制卡作为上位控制单元,文中重点阐述了位置控制卡的硬件电路的组成及软件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七杆式复合驱动伺服冲床机构的高效合成,探究不同伺服转速下的冲压曲线特性.将机构的下死点肘节构型及双曲柄的存在作为限制条件,以闭合矢量法建立了滑块的冲压曲线数理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具体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伺服转速对机构的急回特性及公称压力区的冲头速度有很大影响;伺服曲柄对定速曲柄的转速比在0.5~2之间时,小转速比适用于材料的拉延加工,大转速比则适用于冲剪加工,并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当伺服曲柄固结时,该七杆式伺服冲床可方便地变异为六杆式简易冲床,增强了冲压加工的适应性.软件分析与理论计算的结果极为吻合,该机构的合成方法可靠,所获模型正确.  相似文献   

15.
气液联控系统是在常规气压伺服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液体介质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气液复合介质控制系统.本文设计了气液联控力伺服系统,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稳定性高,能够较好地跟踪阶跃、正弦和斜坡等典型力信号,对常规气压伺服技术应用领域的拓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应用于矫直机上的伺服控制器大多为MCU等作为核心处理器,鉴于MCU运算速度慢,缺乏灵活性,且运算速度和能力有限,难以胜任更高要求和精确控制的设备。本文设计了以32位DSP—TMSF2812为核心的高精度伺服控制器主要电路硬件和软件流程等,应用于矫直机上的压下系统伺服控制。由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控制精度高,灵活性好、实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刘德民  康永林 《轧钢》1998,(3):20-23
介绍了近年研制的BKD系列程控汽车变截面板簧轧机的伺服控制系统。该系统与一般轧钢机的电液伺服系统不同,具有行程大,要求反应快,液压流量大等特点。文中还结合变截面轧机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装胎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为电液闭环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结合变频器、伺服电机、位移传感器等,完成了轮胎的高效运送和精确定位,实现了自动组胎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液压拉弯机的结构和液压原理,着重阐述了用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拉伸油缸拉紧力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0.
液压管道对电液伺服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岑豫皖 《机床与液压》1998,(4):58-58,60
本文推导了考虑管道效应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仿真方法研究了和道 液伺服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道长度,直径及电液伺服阀的流量压力系数可较明显地改变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