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用户数量多、并发通信高和时变性的特点,基于多尺度虚拟化技术,提出一种模型驱动的分布式卫星终端用户行为仿真方法。采用多尺度虚拟化技术解决仿真逼真性和计算开销间的矛盾,实现卫星终端的大规模仿真。利用模型驱动的设计方法,将理论模拟模型与网络仿真相结合,实现用户行为特征的高逼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100万用户在线、10万并发通话的大规模仿真,且能准确体现用户行为的时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挖掘用户搜索主题相关的感兴趣内容。通过深度挖掘算法分析用户搜索记录、查询历史以及用户感兴趣的相关文档视为用户搜索主题数据的来源,进而挖掘兴趣主题。挖掘模型主要采用向量空间模型,将用户搜索主题模型表示成用户搜索主题向量形式。形成主题和用户兴趣关系网,用户搜索主题向量的构造过程:选择一组用户查询词,并对它们进行深度挖掘分类,最后用它们构造用户搜索主题特征向量,进而分析用户兴趣点。结合用户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过程中有不用的搜索词,以及无关的搜索噪声词去掉,调整兴趣度,用户搜索主题需要具有更新学习机制,动态跟踪了用户兴趣变化趋势。该用户搜索主题研究过程克服了数据稀疏、类别偏差、扩展性差等缺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识别用户搜索主题准确率良好。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和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使得各高校校园网络的规模和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入网用户数量也在快速增加。上网用户操作不当已成为导致网络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校园网络入网用户的管理是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要做好网络用户管理,需要分析网络用户的组成及特点,合理运用网络技术、网络设备等软硬件管理方法管理和约束用户,这样才能使得网络管理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不同的主题模型,通过实验比较了3种主题模型构建的微博用户兴趣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TwitterLDA适用于新文档或新用户的预测,AuthorLDA产生的主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UserLDA和AuthorLDA能更好地反映出用户的社交网络关系。上述工作为进一步研究主题模型如何应用于微博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情感分析和话题检测与跟踪等文本挖掘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主题追踪的网络新闻推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  陈伟 《计算机应用》2011,31(9):2426-2428
针对网络新闻推荐系统推荐准确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主题追踪的网络新闻推荐算法。基于多主题追踪的推荐算法采用多个用户模型表示用户对不同主题的兴趣,并动态更新用户模型以动态反映用户的兴趣变化。实现了网络新闻推荐系统的核心推荐算法,并在标准路透社新闻数据集(RCV1)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有效提升了新闻推荐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网站往往向注册用户提供服务,而网站中的每日活跃用户量往往决定着网站建设的成败。为了描述网站中每日活跃用户的动态变化,本文将用户在网站上的交互行为分为响应、扩散和衰落三种类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交互模型的每日活跃用户量模型。通过响应、扩散和衰落三种交互行为的定义,进一步推导出每日活跃用户随着时间的变化率。通过对每日活跃用户随着时间的变化率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当网站中用户的响应概率小于衰落概率时网站的活跃用户将趋向于0,反之活跃用户趋于某个固定的常数。大量的真实数据实验表明,不论网站自身的运营是否成功,本文提出的方法都可以很好的描述网站的每日活跃用户数量及其发展趋势,这对于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P2P内容搜索的信息相似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P2P网络的迅速发展,其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信息交互也越发频繁。为了降低内容搜索的复杂度和搜索时间,提出了一种以信息相似值为依据的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将无规则P2P网络中的节点按照节点的信息相似值划分为不同的域。在信息搜索时,将搜索的关键字与域头节点信息向量进行匹配,算法将整网搜索转化成域内或相邻域搜索,并根据用户兴趣值返回搜索结果。实验证明,这种信息相似值的计算方法在降低搜索时间的基础上,有较高的搜索命中率和查询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算法对用户兴趣在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中作用的忽视以及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兴趣的跨社交网络用户身份识别算法(UI-UI)。首先利用分块思想对用户节点进行初筛选,以提升算法效率、降低时间复杂度;其次,根据用户产生内容(UGC)和用户社交关系对用户兴趣进行建模,并计算兴趣相似度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最后利用半监督学习的方法进行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通过在真实社交网络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UI-UI算法能有效识别跨网络用户,且准确率和召回率稳定,运行时间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
汪潜  申德荣  冯朔  寇月  聂铁铮  于戈 《软件学报》2018,29(3):811-82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不断发展,用户通过多个社交网络进行社交活动,使用社交网络带来的丰富内容和服务.通过识别出不同社网上的同一用户,可以有助于进行用户推荐、行为分析、影响力最大化,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已有方法主要基于用户的结构特征和属性特征来识别匹配用户,大多仅考虑局部结构,并且受已知匹配用户数量的限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视角特征结合众包的跨社交网络用户识别方法(OCSA).首先,利用众包来提高已知匹配用户的数量,接着,应用全视角特征评价用户的相似度,以提升用户匹配的准确性,最后,利用两阶段的迭代式匹配方法完成用户识别工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可显著提高用户识别的召回率和准确率,并解决了已知匹配用户数量不足时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用户行为可信的评估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针对已有模型在动态适应性、主观分类权重、决策属性建模粗糙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用户行为可信评估模型。采用更完善的决策属性来衡量用户行为可信性,基于AHP原理计算直接可信度,运用信息熵理论客观的分类方法,确定各个决策属性的权重,并通过加权几何平均融合各决策属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评价网络用户行为的可信性,反映网络用户行为可信性的动态变化特性。与传统模型相比,在准确度和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SAS的Web使用日志用户聚类分析,即通过SAS数据挖掘工具将由Web使用日志数据经过数据转换和数据预处理后形成的用户事务表数据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以达到根据不同类别用户的需求对数字资源进行合理的采购和管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 努力使得用户满意是企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之一。分析用户对产品以及服务的满意情况对产品的改进具有直接推动作用,但是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主观打分的满意分析方法和理论在时效性及灵活性上存在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行为的Web用户满意模型, 以Web访问日志为数据来源,通过分析用户的访问行为来研究用户的客观满意。此模型针对分析对象实时获取、分析用户的访问信息和客观满意情况,保证了较好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Web网站中,网页的布局往往由网页制作人员安排并很少变化.为了更好的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提出通过对Web日志的数据清洗,识别出每个用户在一个会话期内访问的页面,依据网页内客在逻辑上的关系和用户经常访问的页面,得到用户对网页内容的兴趣度矩阵及各子项目的兴趣度矩阵.对网络用户根据兴趣度短阵进行层次化的分类,得到每个...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从社交网络文本信息中发现热点话题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关联分析的热点话题识别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词频变化率和用户权威度,词频变化率通过EMA和MACD等指标来计算,用户权威度通过建立用户关联图的方式来计算。使用基于HITS算法的话题热度度量计算方法,将词频变化率数据和用户权威度数据结合在一起,得到话题的热度值。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用户关联分析的热点话题识别算法能够提高热点话题发现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互联网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越来越多,Web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移动应用越来越流行。然而,复杂的Web服务应用对用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用户浏览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时候用户会感到无所适从。文中提出基于用户浏览序列模式的用户行为提取与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分为浏览模式分析和用户聚类两部分。在浏览模式分析时,首先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得到浏览序列,然后运用序列模式挖掘PrefixSpan算法获取用户习惯的浏览模式,最后把分析获取的用户浏览模式应用到Web浏览中,为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用户聚类时,运用层次聚类方法按照浏览模式的相似性对用户进行聚类,以分析用户的不同属性(如年龄、职业、学历等)对用户浏览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文中采用的PrefixSpan算法和层次聚类方法在用户浏览模式分析和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微博用户影响力分析作为社交网络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针对现有研究工作分析用户行为时间性的不足和忽略用户与参与话题之间关联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微博话题的用户影响力分析算法——基于话题和传播能力的用户排序(TSRank)算法。首先,基于微博话题分析用户转发行为时间性,进一步构建用户转发和用户博文转发两种话题转发关系网络,预测用户话题信息传播能力;然后,分析用户个人历史微博和背景话题微博文本内容,挖掘用户与背景话题之间的关联性;最后,综合考虑用户话题信息传播能力以及用户与背景话题间关联性计算微博用户影响力。爬取新浪微博真实话题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话题关联度更高用户的话题转发量明显大于关联度很低的用户,引入用户转发行为时间性相比无转发时间性,TSRank算法的捕获率(CR)提高了18.7%,进一步与典型影响力分析算法WBRank、TwitterRank和PageRank相比,TSRank算法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分别提高了5.9%、8.7%、13.1%和6.7%、9.1%、14.2%,验证了TSRank算法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对社交网络的社会属性、话题传播等理论研究以及好友推荐、舆情监控等应用研究具有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用户人数的日益增长,用户行为分析已经成为互联网技术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在日志中去除异常点击,对于准确挖掘用户行为的意图和习惯十分重要。该文采用某公司提供的真实用户互联网访问日志,对日志中的连续点击,单IP多用户以及单用户多IP等可能的异常点击,从访问集中度,用户平均访问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对于连续点击,用户行为分析研究人员可以分情况滤去多余点击或该用户所有点击,而对于单IP多用户和单用户多 IP的点击,我们建议不做处理。  相似文献   

18.
Recent progress of Web 2.0 applications has witnes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blog in China, which has already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for online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on sharing inform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the big data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microblog ecosystem in China by using a real dataset containing over17 million records of SinaWeibo users. First, we present the detailed geography, gender, authentication, education and age analysis of microblog users in this dataset. Then we conduct the numerical features distribution analysis, propose the user influence formula and calculate the influences for different kinds of microblog users. Finally, user content intention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reveal users most concerns in their daily life.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用户任务级的Web日志聚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进的用户描述计算公式和启发式聚类方法 ,进行基于用户任务级的 Web日志聚类 ,产生簇用户访问模式 ,进行有效的推荐和个性化服务 .结果表明 ,算法具有较好的聚类质量和较高的性能 .它可以成功地应用到 Web日志挖掘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