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白伟华 《计算机工程》2007,33(23):129-131
在简述一种融合了面向服务架构和多Agent协商系统特点的新的协商模型——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多Agent协商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该协商模型的多Agent协商服务端,阐述了Agent中协商推理机在协商中的基本过程。面向服务架构的协商服务端与协商Agent管理平台组合起来,搭建起支持开放环境并开展协商的软件应用环境,实现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多Agent协商模型在电子商务中的 应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协商模型--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多边多议题协商模型.利用面向服务架构(SOA)技术来构建松散耦合的协商模型,并在协商模型中应用本体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来定义提议、议题等本体模型,以实现协商议题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最后在SOA的框架下以Web服务方式使用经SOAP封装的通信原语实现多边多议题协商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多Agent一对多、多议题协商问题,提出了具有议题属性协商阶段的多阶段协商模型,设计了一种根据Agent让步幅度变化所形成的曲线来判定Agent类型和使用何种协商方法的协商策略.详细地分析了多Agent、多阶段一对多协商的协商过程.将三角模糊数多属性决策方法引入到多Agent协商过程中降低了决策者评估对方所提出方案的难度,能更自然地对不同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模拟算例表明,该模型有效且可行,为多Agent协商提供可参考的模型和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服务为中心,从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中介服务协作机制、理性化的协商机制和智能交互等四个方面去建立开放、动态、面向服务的多Agent系统,以提高Agent的社会性智能。 [  相似文献   

5.
依赖关系一直是多议题协商的重点和难点.在基于依赖关系的多议题协商背景下,对依赖关系和依赖度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和度量.在协商过程中,协商Agent强化了自身的协商策略,并使用多目标遗传协商算法对协商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协商背景下依赖关系的定义以及依赖强度的度量是合理的,卖方Agent使用多目标遗传协商算法和各种协商策略是可行的,并取得了较好的协商效果,且使协商结果迭到了pareto最优.  相似文献   

6.
在多议题协商研究中,议题之间的依赖关系增加了协商Agent效用函数的复杂性,从而使得多议题协商变得更加困难.基于效用图的多议题依赖协商模型是体现议题间依赖关系的多议题协商模型.在该协商模型中,协商双方仅需要较少的协商步数就能够找到满足Pareto效率的协商结局.如何有效地学习买方Agent的效用图结构是该协商模型的关键.文中基于Nearest-Biclusters协作过滤技术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效用图结构学习算法(NBCFL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Nearest-Biclusters协作过滤技术发现买方偏好的局部匹配特性,提取与当前买方Agent类型相同的买方Agent所产生的协商历史记录,然后通过计算各议题间的依赖度学习买方Agent的效用图结构.实验表明在参与协商的买方Agent类型不同的条件下,NBCFL算法比IBCFL算法能更好地学习买方Agent的效用图结构.  相似文献   

7.
协商是多Agent系统实现协作、协调和冲突消解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了协商问题的实质和协商过程,提出了一种支持多轮协商的多Agent多议题协商模型。模型中引入了Agent类型的概念,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协商Agent通过推测协商对手的类型来指导自身的提议策略和协商战术,使提议更具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从而节约了协商时间,提高了协
商质量。  相似文献   

8.
一种劝说式多Agent多议题协商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Agent系统中的协商问题往往由许多议题组成,导致问题空间十分庞大.传统的协商方法通过对问题空间进行穷尽搜索来找到最优解,并不适合多议题协商.而且,传统的方法不考虑协商偏好变化的情况,使得Agent在不完全及不正确环境下找到的最优解并不合理.提出一种劝说式多Agent多议题协商方法.借助信念修正这一有效的推理工具,协商Agent能够在协商过程中接受协商对手的劝说,考虑对手对协商议题的偏好,并根据一种基于辩论的信念修正方法调整自身的偏好.这样就能够使协商Agent对变化的协商环境具备适应性,从而提高协商的效率及正确率,快速准确地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Jennings研究协商以来,已经成为MAS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协商的定义、研究内容、应用领域;分析了协商的复杂性;总结了通用的单议题协商和多议题协商协议的对策论模型;综述了Agent多议题协商的策略与学习算法;并分别介绍了两种典型的多议题协商:拍卖和并发协商,给出组合拍卖、多属性拍卖和并发协商的基本模型及其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协商存在问题和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指出作为交互、竞争与合作的基础,协商需要继续深入的探讨,也必将成为多Agent系统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网格目的是为了实现地理上分布的异构资源和服务的共享.资源的分配、应用开发和模型使用是网格环境中的关键问题和复杂的任务.利用具有一定自主推理、自主决策能力的Agent以及由其组成的Multi-Agent系统(MAS)来模拟、优化、实施、控制网格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为网格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在基于MAS的网格系统中资源分配和调度活动都是通过协商完成的,因此如何保证Agent之间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协商的协商机制是网格计算环境的重点.针对目前对协商的研究还只是单纯地研究协商协议或者只重视研究协商策略,缺乏对网格环境下协商模型的研究背景下,提出了一个医学图像处理网格环境下的面向服务的多代理协商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整合效用的多议题协商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庆  陈纯 《软件学报》2004,15(5):706-711
在限时条件下的Agent之间的多议题协商中,最差的结果是没有达成协定.由于某一个议题没有达到平衡点而使得整个协商失败是影响协商效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给出了一个多议题整合效用评估机制,利用多议题整合效用中各议题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保留值向量的等效置换,优化协商效用评估,在保证协商参与者整体协商效用的前提下动态放宽某个议题的保留值,促使协商双方避免协商僵局,快速达成一致的协定.实验数据表明,该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协商僵局问题,提高了协商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Agent谈判增加了电子商务系统的主动性,一个有效的谈判模型是系统实现的关键。分析了已有Agent谈判模型的特点,设计的基于Agent的多问题并行谈判模型解决了已有谈判模型中存在的谈判问题单一、非并行、不考虑对手收益和固定权重等问题。模型中产生谈判方案的算法的自适应性体现在问题权重、遗传参数和收益偏差的动态调整上,给出了问题实数编码和权重调整公式。最后,设计了一个面向三个问题的电子谈判实例,验证了谈判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多Agent多问题协商模型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王立春  陈世福 《软件学报》2002,13(8):1637-1643
在多agent环境中,协商是多agent系统能够成功运转的关键.根据参与协商agent的数目和协商问题的数目,多agent环境中的协商可以分为双边-单问题协商、双边-多问题协商、多边-单问题协商、多边-多问题协商.前3种协商是多边-多问题协商在不同维上的简化.利用协商-协商过程-协商线程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多边-多问题协商模型MMN(multi-agent multi-issue negotiation).该模型通过提供一个灵活的协商协议支持多agent环境中的不同协商形式,并且支持agent在协商过程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贝叶斯的多议题协商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限时条件下的Agent之间的多议题协商中,虽然最差的结果是没有达成协定,而达成了一个使自己潜在利益受损的协定未必就是好的选择。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推理策略和交互机制的不完善使得Agent个体失去自己应得的利益。论文使用贝叶斯方法对协商对手进行预测,尽量使自己的初始信念准确反映对手的意识形态;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优化的协商交互模型。在此模型中,Agent个体充分利用自己的预测结果,在协商成功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offers 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for ontology-based multi-agent system (MAS) negoti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virtual enterprises (V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fourfold. First, it is to design a SOA which utilizes ontology and MAS to provide a distributed and interoperable environment for automated negotiations in VE. In this architecture, individual ontologies for both the VE initiator and its potential partners are constructed to describe and store resources and service knowledge. Second, a series of semantic ontology matching methods are developed to reach agents’ interoperability during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Third, correspondence-based extended contract net protocol is presented, which provides basic guidelines for agents’ reaching mutual understandings and service negotiation. Last, a fuzzy set theory based knowledge reuse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negotiation behaviors of the VE partners. A walkthrough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ologies and system architectu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陈德军  李婷  周祖德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1):164-165,186
本文首先分析了多Agent系统的特点,并对基于博弈论的商品价格自动协商的双向博弈模型及其运行过程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子商务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自动协商的电子商务系统,对该系统的组成单元及其运行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为该系统的具体实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