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基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其处理是否合理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程项目的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并在岩土工程地基的处理施工过程中不断对新的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探索分析以确保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文章在分析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常见方法的基础上对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2.
李凤 《建筑知识》2014,(1):293-293
文章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作为研究对象,在简要分析工程地基处理以及基础设计难点的基础之上,结合某建筑工程实际案例,提出了一种可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的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方法一克里格法,并就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应用要点及其实施优势展开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3.
韩志利 《门窗》2020,(6):207-207,20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也带动岩土工程的发展。而在基础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关乎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岩土工程中地基也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地基基础满足沉降量和承载的有关要求,才可以确保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要注意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方式,在工程施工中不能随便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应该充分考虑工程的地质情况,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岩土工程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而且分析了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岩土工程中,对于淤泥质软土地基必要采取一定的处置方法和工艺技术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岩土工程施工中必要要面对的一道难题。,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基特征的分析,对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8)
在岩土工程中对边坡进行治理时,要满足科学依据和合理的处理技术。无论是应用工程技术还是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我们都可以探索斜坡处理的理念。在实际工程中,要注意治理技术的建设,克服边坡所造成的外力,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影响边坡病害的现象。这可以为岩土工程相关的岩土技术带来更多的支持。文章主要分析了岩土工程中边坡处理的技术内容,并阐述了其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岩土工程的实际勘察过程需要根据地形基础标准进行判断,明确地下工程与基础地形之间处理的关系,按照地形基础进行处理。在岩土工程实际勘察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际工程需要处理的技术标准,通过合理的分析岩土工程需要勘察的内容,确定在实际工程勘察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按照岩土工程勘察方法进行逐步优化,提升岩土工程的勘察处理水平,研究有效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文中针对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简要探讨,分析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多个地区大兴土木工程,致力于推动地区的经济。在土木工程中,岩土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建筑用地复杂程度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地基的处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中地基处理的重要性,然后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维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为系统考虑上述不确定性的影响,推动岩土规范与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结构规范协调,北美、欧洲、日本以及中国均在研究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岩土工程设计方法。由于岩土问题的复杂性,大多数岩土模型只是对真实岩土系统的一个近似,模型误差不可避免。如何量化模型误差是建立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岩土工程设计方法的关键,也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乔红斌 《山西建筑》2010,36(30):91-92
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几种主要方法,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为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准确、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凝土材料存在着"重—脆—裂"的弱点,在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裂缝—收缩裂缝、沉降裂缝、温度裂缝、应力裂缝、化学反应引起的不均匀膨胀裂缝等。从应力—变形—裂缝的渐变历程来分析,以阐明结构混凝土产生局部不均匀内应力至裂的本质原因。从而,提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的综合措施,以及对既有裂缝的处理。在混凝土结构中大多数是属于受拉或拉剪破坏,所以消除或缓解应力、应变,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抗裂性是防裂、抗裂、补强加固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顶盖是低中放废物近地表处置库的重要防护屏障,对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长期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以一拟建放射性废物浅埋处置库为例,结合当地自然特征及地质条件,采用地质类比结合试验的途径来研究顶盖的功能和实用性。通过对顶盖表面植被层、隔水层的岩性分析,进行抗自然营力侵蚀,以及岩石力学性质、水理性质、渗透性能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顶盖表面植被层采用天然的砂砾石层,隔水层采用黏土砾石层等可使顶盖结构简单、库容增加,且造价降低;还可使强度、稳定性和防护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ADINA中钢筋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及破坏准则,讨论了应用ADINA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进行非线性分析时,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有限元模型以及预应力的处理方式。以一根简支梁为实例,应用ADINA对简支梁进行非线性分析,将其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ADINA计算的结果比较接近理论值,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因此可以应用ADINA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对今后进行复杂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土石粗粒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根据大坝应力路径,对粗粒料进行等应力比和等应力比增量等于常数的三轴剪切试验,得出了相应的应力–应变关系式和规律;根据粗粒料的试验强度曲线特征,提出用幂次型函数表述粗粒料的抗剪强度,并以此为屈服准则,结合弹塑性理论建立了粗粒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一个统一的表达式表述,该模型概念清晰、模型参数较少;同时推导出粗粒料的弹塑性矩阵;通过试验验证模型计算得到的粗粒料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粗粒土的强度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本文在大型单剪仪的试验基础上分析了粗粒土非线性强度机理,认为强度非线性意味着强度参数的非线性,阐述了用切线参数描述强度非线性的原理,切线参数cσ、tanφσ都随法向应力σn变化。根据强度理论和数学原理提出了非线性强度的切线参数确定方法,针对某一法向应力的抗剪强度仍然可用线性库伦公式这一基本形式表达,而不用改变强度理论先前的运用原理。实例表明,切线参数的确定方法和非线性强度的计算不存在理论误差。虽然主要讨论粗粒土,但期望思路和方法可应用于具有强度非线性性质的其他土类。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再生混凝土是我国当前处理废弃混凝土和发展绿色建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再生粗骨料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通过试验手段,分析得到了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较天然骨料在颗粒级配、吸水率、密度和压碎指标等物理性能方面的差异,为我国今后制定再生混凝土的相关技术规程,大力发展再生混凝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Copper slag is a by-product obtained during the matte smelting and refining of copper. Current options of management of this slag are recycling, recovering of metal, production of value added products and disposal in slag dumps or stockpil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copper slag as coarse aggregates in high-strength concrete. The effects of replacing limestone coarse aggregate by copper slag coarse aggregate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rebound hammer values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s are evaluated in this work. Concrete mixtures containing different levels of silica fume were prepared with water to cementitious materials ratios of 0.40, 0.35, and 0.30. The percentages of the cement replacements by silica fume were 0%, 6%, and 10%. The use of copper slag aggregate compared to limestone aggregate resulted in a 28-day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 of about 10–15%, and a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 of 10–18%.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at using copper slag as coarse aggregate in high-strength concrete is technically possible and useful.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land-based disposal of municipal and hazardous waste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and the various disposal options are examined for each type of waste. It is concluded that landfill is still the most widely practised disposal method for most wastes in both continents. Other methods include composting, land farming, trenching/spraying, and deep underground disposal. More stringent controls on waste disposal are being introduced and a trend to seek greater uniformity of practice and standards is developing. However, loc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nature of the wastes and the availability and nature of disposal sites, continue to work against this trend. There is no single method which is suitable for all wastes and for all conditions. The best environmental option for waste management will vary from place to place and waste to waste, therefore an imposed uniformity of practice is not in the best environmental interest.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架构理论认为,混凝土是由粗集料、砂浆和二者之间的过渡层组成。在阐述混凝土架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标准混凝土概念,并据此测试其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得到标准混凝土与水泥胶砂强度换算公式。从砂浆比偏离的角度上去研究粗集料的架构作用,在分析前人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混凝土架构作用的数学模型,分析不同集料对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影响。通过再生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与砂浆比偏离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砂浆比偏离是研究混凝土架构理论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压实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根据国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领域缓冲回填材料研发趋势,提出我国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开发新构想,即在纯膨润土中添加一定量的石英砂,期望在不显著降低渗透性能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其热传导性能和力学强度。选取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GMZ001膨润土)为主料,添加0%~50%含量的石英砂,采用标准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研究混合土的动力压实特性;采用专门设计的压实模具,研究混合土在20和50 MPa压力下的静力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掺砂率的膨润土–砂混合物,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存在统一的幂函数关系,而与压实方法及压实能大小无关。对于不同的压实方法及压实能大小,最优含水率与掺砂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就可以针对特定的压实目标选择适宜的压实方法。研究表明,高庙子膨润土掺加10%~30%的石英砂有助于改善压实质量,预计防渗性能也不会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