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30CrNiMnMoB高强度装甲钢力学性能和抗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强度、塑性、硬度和韧度随回火温度变化遵循中碳合金结构钢的变化规律。在500℃回火时,试验钢的硬度为399HB,冲击韧度Cv=42J(25℃),具有最高的背面强度极限。  相似文献   

2.
对3Cr3Mo3W2V钢中的马氏体和3种(B+M)复合组织回火后的高温力学性能,热疲劳性能及断裂韧度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下贝氏体韧度的影响,试验表明,下贝氏体马氏体复合组织具有较高的二次硬化效应,500℃回火后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度,但经600℃回火会使下贝氏体的韧度和塑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对3Cr3Mo3W2V钢中的马氏体和3种(B+M)复合组织回火后的高温力学性能,热疲劳性能及断裂韧度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下贝氏体对韧度的影响。试验表明,下贝氏体马氏体复合组织具有较高的二次硬化效应。500℃回火后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度,但经600℃回火会使下贝氏体的韧度和塑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对15CrMnMoVE钢强度和冲击韧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5CrMnMoVE钢采用930℃或975℃淬水、600 ̄65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均能获得最佳的强度和韧性配合,但930℃淬火其低周疲劳寿命低于975℃淬火者。  相似文献   

5.
回火温度对高硅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硅中碳和中低碳Mn-B系贝氏体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含量增加可提高贝氏体钢的回火抗力,中碳和中低碳钢的屈强比在400℃回火后分别达到0.87和0.89。300℃回火使两种实验钢的韧度达到最大值,。450 ̄500℃回火出现韧度的最低值,即出现贝氏体冲击回火脆性。分析认为贝氏体回火脆性与残余奥氏体的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低温回火温度对20CrMnMo钢和17Cr2Ni2Mo钢渗碳层强韧性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260℃之间,随着回火温度升高,两种钢的硬度逐渐下降,17Cr2Ni2Mo钢的冲击韧性于220℃时出现峰值,240-260℃时明显下降,20CrMnMo钢的冲击韧性变化不明显,似乎220℃时出现不明显的峰值,显微硬度沿层深的分布及耐磨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正火工艺对35SiMnMo截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0℃以下加热正火,35SiMnMo钢的强度和硬度随正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热温度高于900℃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随正火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900℃时出现最高值。加热温度超过880℃,冲击韧度有下降的趋势。900℃正火250℃以下回火,强度和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0℃回火强度和硬度出现峰值。300℃以下回火冲击韧度变化不大,超过300℃回火,冲击韧度下降,400℃出现了贝氏体回火脆性,超过400℃回火冲击韧度显著升高。出现回火脆性的原因与贝氏体铁素体板条之间的奥氏体发生分解有关。35SiMnMo钢900℃正火250℃回火可获得良好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8.
SKD61钢的热处理工艺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峰  周细应 《热处理》2009,24(1):38-41
热作模具钢SKD61通常用作铝、镁合金压铸模。采用不同工艺对这种钢进行淬火、回火,然后测定不同组织状态的硬度和冲击韧度,用扫描电镜分析冲击断口的形貌。结果表明,淬火温度对钢的硬度影响较大,当淬火温度高于1100℃时,钢的组织粗大,晶界粗化,冲击韧度明显降低。经1040℃淬火和590℃回火的SKD61钢具有较好的冲击韧度和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二次硬化钢25Cr3Mo3NiNb的冲击韧度随回火温度和试验温度的变化。结果发现,试验钢在200℃回火时冲击韧度较高,300—600℃回火时冲击韧度值较低,600℃以上回火时冲击韧度值迅速升高,640℃回火时冲击韧度达到最高值55J/cm^2,640℃以上回火时冲击韧度值有所降低。640℃回火后试验钢的冷脆转变温度为10℃,屈服强度为960MPa,可以满足兵器特种结构件高强度高韧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中碳低合金耐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淬火和回火温度对中碳低合金耐磨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最佳淬火温度为850℃,试验钢经不同温度淬火、低温回火后,钢的硬度变化并不显著,在50~53 HRC之间;经850℃淬火和250℃回火热处理,材料可获得最佳的冲击韧度。用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试验钢回火后的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  相似文献   

11.
魏代斌  杨华  李涛 《热加工工艺》2007,36(20):72-73,80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变质Cr12MoV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回火处理后,变质Cr12MoV钢中共晶碳化物呈粒状均匀分布;随淬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升后降,冲击韧度呈逐渐升高趋势;淬火后试样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逐渐降低,冲击韧度先降后升;确定变质Cr12MoV钢最佳热处理工艺为1080℃淬火+250℃回火。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2Cr12NiMoWV钢淬火后,经350~710℃不同温度回火,其显微组织、相结构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构表明:在400~500℃回火,出现回火,出现回火脆性,这主要与马氏体中析出M2C、M23C6型碳化物,产生二次硬化有关。在550~570℃回火,出现冲击韧度明显升高的现象,升高值与淬火温度有关。随回火时间的延长,发生了M7C3→M23C6碳化物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回火温度对65MnV钢冲击韧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新型塑料模具材料件顶直用钢一次冲击韧度的影响。冲击韧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出现先升高,到220℃后降低,然后在260℃到达最低值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65MnV钢在低温回火时出现明显的低温回火脆性。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和碳化物向渗碳体的转变是导致65MnV2钢低温回火脆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Ms点上下温度范围等温淬火处理和改变回火温度,研究了等温淬火温度、时间,回火温度对42CrMo钢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2CrMo钢经260 ℃等温15 min可获得马氏体+(10%~15%)的下贝氏体,并具有最高的硬度和较高的冲击韧度。随着等温淬火温度提高和时间的延长,下贝氏体量逐渐增加,且硬度也逐渐降低,但冲击韧度则在等温45 min时达到最大值。42CrMo钢经等温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碳化物不断析出聚集,使得硬度逐渐降低,同时这也导致了42CrMo钢等温淬火后组织在360 ℃回火时存在显著的回火脆性,冲击韧度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回火温度对高碳中锰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变质高碳中锰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冲击韧度增大,组织中回火碳化物增多,耐磨性提高,当回火温度达300℃时,无缺口冲击韧度达最大值,为121.4J/cm^2。与常规水韧处理的试验钢相比,无缺口冲击韧度提高80%,磨损失重降低了56%,硬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二次硬化钢25Cr3Mo3NiNb的冲击韧度随回火温度和试验温度的变化.结果发现,试验钢在200℃回火时冲击韧度较高,300~600℃回火时冲击韧度值较低,600℃以上回火时冲击韧度值迅速升高,640℃回火时冲击韧度达到最高值55J/cm2,640℃以上回火时冲击韧度值有所降低.640℃回火后试验钢的冷脆转变温度为10℃,屈服强度为960MPa,可以满足兵器特种结构件高强度高韧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铸造3Cr2MoWVNi热锻模具钢冲击韧度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1050℃淬火,650℃回火下,冲击韧度和硬度达到最佳值,分别为72.3J/cm^2和34.5HRC。在最佳热处理工艺下,经RE-Nb变质处理的试验钢的冲击韧度较未变质处理的试验钢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几种冶金因素对30Si2MnCrMoVA钢断裂韧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真空感庆炉和真空自耗炉两次真空冶炼工艺,提高了钢的纯净度,明显改善钢的断裂韧度,采用930℃奥氏体化,锭子油淬火和300℃回火,获得高位错密度板条马氏体组织。钢的抗张强度和断裂韧度达到最佳配合。适当调整钢的含碳量在0.27-0.32%范围内,抗张强度为1720-1795MPa,断裂韧度达到92.6-103.1MP  相似文献   

19.
GCr15钢B-M复相组织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GCr25钢经850℃奥氏体化后于250℃及270℃等温液焱工保持5~180min后所得B-M复相组织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此处理后,GCr15钢的抗拉强度及冲击韧度明显提高。其基体硬度仍可在57HRC以上,并通过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B-M复相组织的形态及断口形貌和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20.
对W6MO5cr4V2钢1240℃奥氏体化后、在1150℃以1.5×10 ̄-2/s的形变速率筹温形变0%~65%,并在270℃等温淬火,560℃3次回火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在1050℃或更高温度形变会发生动态再结晶,且形变诱发析出了MC型碳化物,而使贝氏体中具有大量的碳化物颗粒;形变使等温淬火、回火组织的强度、硬度及韧度均有所提高,在1050℃形变15%~20%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